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针极肌电图(EMG)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 年6 月—2017 年 6 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3 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不同神经重复电 刺激(RNS)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递减情况和不同部位针极EMG 特点,并比较呼吸障碍对患者针极EMG 的影响。结果 33 例患者中有16 例(48.48%)副神经RNS 低频递减阳性,幅度为15% ~ 46%。1 和3 Hz 的 递减阳性例数分别为9(27.27%)和16 例(48.48%),其中3 Hz 递减覆盖全部阳性结果。患者EMG 表现出 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可见正锐波和纤颤电位,15 例患者出现束颤电位。有呼吸障碍组腹直肌针极EMG 自发 电位发生率高于无呼吸障碍组(P <0.05)。结论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存在副神经RNS 低频时复合肌肉动作 电位波幅递减现象,患者存在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自发电位以正锐波和纤颤电位为主,且EMG 可帮助诊断呼 吸障碍。  相似文献   

2.
7例股神经损伤的肌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股神经损伤后的肌电图改变特点与神经肌肉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不同原因股神经损伤的肌电图特点、比较随诊检查结果及结合手术探查所见。结果:7例股神经损伤中3例在病后20d内检查,肌电图改变为全部表现为插入电位延长、纤颤、正相电位,全部无运动单位电位。伤后2个月以上的4例中除1例外均见纤颤、正相电位,3例有运动单位电位,提示部分性损伤。3例股神经损伤手术探查发现肌神经粘连、疤痕压迫2例,其中1例随诊过程中功能有恢复(例1);神经变性、神经瘤形成1例,随诊半年未恢复。结论:肌电图对急性股神经外伤的诊断和随诊、功能恢复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产伤所致婴幼儿臂丛神经及其分支损害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方法 对 2 5例患儿结合其临床表现 ,分析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肩胛上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 (末端潜伏期 )、F波 ,并用同心圆针电极观察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指总伸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冈上肌的肌肉的病理自发电位及募集形式。结果 产伤的婴儿男性略多于女性 (16 /9) ,10 6条运动神经在不同节段收集共有 84条异常 (79% ) ;70条感觉神经有 5 2条异常 (70 .5 % ) ;2 5例中F波异常 6例 (2 4 % )。检测 12 6块肌肉 ,其中 6 4块肌肉静止状态时出现两处或两处以上纤颤电位和 (或 )正锐波 ;5 4块肌肉重收缩时无运动单位 ,2 0块肌肉募集电位明显减少。结论 电生理检测对确定受损神经、损害性质、损害程度以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神经肌电图在特发性面瘫中临床评估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瘫的神经电图和肌电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特发性面瘫患者的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电图提示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肌电图显示患侧面神经募集型减弱,可见有纤颤电位和正锐波自发电位。结论: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有助于特发性面瘫定性及定量诊断,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Bell麻痹的疗效和治疗体会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为Bell麻痹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222例Bell麻痹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House-Brackmann分级法作为面神经功能的评估标准。结果 Bell麻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病变部分和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0例(72.1%)3个月后完全恢复。入院时面肌完全瘫痪,发病到接受治疗超过3 d,缓慢起病,神经电图复合肌肉运动单位(CAMP)波幅比≤30%的患者完全恢复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时面瘫的严重程度、发病后就诊时间、起病方式及波幅比是判断Bell麻痹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联合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肌电图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合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的肌电图 ,了解喉内肌神经再支配的情况。【方法】选用健康成年杂种犬 6只 ,切断左喉返神经 1cm ,取同侧游离胸锁乳突肌制成桥接 ,将神经断端分别置入桥接内 ,显微缝合肌膜及神经鞘膜 ,外包静脉封闭。术时及术后 6个月行肌电图检查。【结果】术时实验侧喉内肌记录到纤颤电位 ,术后 6个月喉内肌未测出纤颤电位 ,环杓侧肌、环杓后肌、甲杓肌的波幅分别达正常的 82 %、6 0 %、5 4%。【结论】联合桥接修复喉返神经可使喉内肌获得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7.
杨继红  邢威  姚颖 《现代医学》2012,40(2):216-217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常规方法对206例CTS患者行肌电图(EMG)和神经电图检查。结果:共检502块肌肉,其中64例(31.1%)CTS患者EMG呈神经原性损害,表现为拇短展肌可见自发电位57例,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延长62例,多相波增多59例,单纯相72例,混合相113例,干扰相21例。共检测神经1 338条,正中神经神经电图检查异常率为100%。其中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时(DML)延长214条(55.9%),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141条(36.8%),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325条(94.5%),诱发电位波幅降低265条(77.1%)。结论:CTS患者以中年以上女性多见,常为双侧病变,以右侧为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CTS较为敏感,表现为正中神经SCV轻度减慢或诱发电位波幅降低,正中神经DML延长,MCV异常,拇短展肌EMG呈神经原性损害。  相似文献   

8.
刘磊  贺英群  刘庆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452-3452
目的:探讨胸段脊旁肌肌电图在运动神经元病中的临床应用,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55例ALS患者行四肢MCV、EMG,双上肢F波,胸锁乳突肌及T9、T10脊旁肌检查(在T9、T10段脊突旁开1 cm处进针观察其自发电位)。结果:所检55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在T9、T10脊旁肌均可见大量纤颤电位及正锐波,异常率为100%。结论:胸段脊旁肌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3岁。在当地农村个体诊所臀肌注射青霉素后出现右足跛行 ,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检查臀部针孔位置正确 ,患儿小腿曾有摔伤病史 ,当事医生认为患儿跛行与臀肌注射无关 ,是其摔伤所致。右足下垂 ,不能背屈 ,不能伸趾 ,呈“跨阈步态”,小腿外侧面、足部痛感觉障碍 ,临床诊断为腓总神经损伤。肌电图检查 :右趾短伸肌、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运动单位消失 ,出现多量纤颤电位、正锐波 ,小腿后部及足底肌群 EMG检查 ( - ) ;腓总神经 -踝段运动传导阻滞 ,臀 -段神经检查非常痛苦 ,患儿不能耐受 ,加查股二头肌短头 (由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10.
杨春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11-1612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经神经电生理证实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进行了神经传导速度和同心圆针极肌电图的分析。结果:16例患者同心圆针极肌电图中显示了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发现插入电位延长,及不同程度自发电位,包括少量~大量(+~++++)纤颤电位、正峰电位、束颤电位,同时运动单位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神经传导显示轻度异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为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能够帮助提高诊断率及发现亚临床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SHS组(35例)和非SHS组(25例),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患侧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肌电图检查,并对自发电位进行评分。结果:SHS组30例均检出插入电位延长,自发电位出现率为100%,而非SHS组为46%(P<0.01),SHS组自发电位评分(135分)明显高于非SHS组评分(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SHS患者上肢周围神经远端存在部分轴突变性,原因可能与继发的周围神经损伤有关,对早期诊断SHS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肌电图对肌强直综合征24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强直综合征的电生理变化与诊断间关系.方法:24例肌强直组和20例对照组患者的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进行检测对比.结果:肌强直组EMG主要特点呈典型肌强直电位发放,肌源性损害,NCV在正常范围.对照组出现肌强直电位较少且声响低平,瞬间即失.两组电静息状态下肌强直电位、插入电位延长、强直后放现象,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EMG肌强直电位发放伴扬声器声响强而持续、插入电位延长、强直后放现象是区别其他神经肌病出现肌强直电位主要依椐.EMG出现肌强直电位的质与量是诊断肌强直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段棘旁肌、胸锁乳突肌、舌肌肌电图联合检测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的ALS患者的胸段棘旁肌、胸锁乳突肌、舌肌及3肢体肌的肌电图进行分析.同时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行胸段棘旁肌、胸锁乳突肌自发电位检测.结果30例ALS患者中,28例(93%)胸段棘旁肌肌电图可见正锐波和纤颤电位.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异常27例(90%),以运动单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为特点.舌肌肌电图12例(40%)可见正锐波和纤颤电位.健康对照组胸段棘旁肌、胸锁乳突肌均无异常.结论胸段棘旁肌肌电图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在诊断ALS疾病中的敏感性是相同的.对ALS患者除行常规3肢体肌的肌电图检测外,应加做胸段棘旁肌和胸锁乳突肌,以提高ALS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舌肌肌电图检测阳性率低于胸段棘旁肌和胸锁乳突肌,且容易出血、检查痛苦,患者不易接收,不应作为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疾病(MND)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及肌电图(EMG)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MND患者进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肌电图除3例正常外,其余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纤颤电位、束颤电位与病程有关。结论:肌电图检查对提高临床诊断MND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郭小蓝  肖芝豹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29-2229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疾病(MND)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及肌电图(EMG)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MND患者进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肌电图除3例正常外,其余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纤颤电位、束颤电位与病程有关。结论:肌电图检查对提高临床诊断MND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对声带麻痹预后的估价作用。方法:检查13例完全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自发肌电图运动单位时程、电位、波形及平方根值,喉镜观察声带运动恢复情况。结果:肌电图出现正常运动单位波形,无失神经电位及电静息者,提示预后较好,判断准确率为67%;运动单位平方根值在发音及屏气时〉40μV,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提示声带运动可恢复,判断准确率为89%;声带麻痹6个月以上者,不论肌电图检查结果如何声带运动  相似文献   

17.
中毒组为已确诊的慢性1-烯丙基氯-3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31例,对照组为健康者25例。中毒组肌电图在静息状态时,插入电位降低,部分病例出现自发性失神经电位(正锐波及纤颤电位);轻度收缩时,单个运动单位电位多相电位增多、电压降低、时限延长;最大收缩时,出现混合型。刺激腓总神经诱发胫前肌、腓骨长肌及伸趾短肌反应性肌电位出现多相电位、低电压及时限延长。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及远端潜伏时延长,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远端潜伏时无明显改变。腓肠神经髓质内微管及神经微丝变性,线粒体嵴脱落成变性空泡,光面内质网扩张和肿胀,髓鞘未见异常改变。腓肠肌肌原纤维部分断裂及间隙扩大并且内充满肌质网及线粒体变性空泡,Z线弯曲、断裂及崩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周围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NHS)患者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4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原发性PNHS患者20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依据血和脑脊液抗结旁区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和(或)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检测结果, 比较抗体阳性组和抗体阴性组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征。结果患者男12例, 女8例, 年龄(44.0±17.2)岁, 病程[M(Q1, Q3)]2.3(1.1, 11.5)个月。运动症状包括肌束颤动、肌颤搐和肌肉酸痛, 肌肉痉挛和僵硬;以下肢(17例)多见, 其次是上肢(11例)、头面部(11例)和躯干(9例)。19例(19/20)患者存在感觉异常和(或)自主神经障碍。13例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5例患者合并肺癌或胸腺病变。针极肌电图特征性异常自发电位包括肌颤搐电位(19例)、束颤电位(12例)、痉挛电位(3例)、神经性肌强直电位(1例)等, 以下肢肌肉、特别是腓肠肌(12例)多见。8例患者存在后发放电位, 7例出现胫神经后发放。7例患者血清抗CAS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均行运动神经传导速速(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针极肌电图(EMG),肘段尺神经短段微移(SSCT),感觉动作电位波幅(SNAP)测定。结果:68例患者92条尺神经均出现运动传导速度减慢,52条尺神经出现感觉传导速度减慢,44例患肢小指展肌、第一骨间肌、尺侧腕屈肌出现明显失神经电位,42例患肢肘段尺神经短段微移潜伏期差值异常。结论:肘管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MNCV、SNCV、EMG、SSCT改变,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可作为肘管综合征定位诊断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炎性肌病、脂质沉积性肌病的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特点与临床的对应关系.方法 把2004年9月~2011年11月确诊的30例炎性肌病患者和30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EMG资料.结果 有肌痛的炎性肌病患者,出现自发电位的几率为75.00%,而有肌痛症状的脂质沉积患者,出现自发电位的几率为25.00%;呈现自发电位的患者,血清CK、LDH、HBDH一般均升高.结论 EMG检查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对肌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