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蛔虫性急腹症临床常见。我院1980至1993年共收治蛔虫性急腹症326例,居同期小儿急腹症的第4位。326例中蛔虫性肠梗阻138例,胆道蛔虫病173例,蛔虫性阑尾炎12例,胰管蛔虫3例。手术治疗41例,非手术治疗285例,全部病人均痊愈出院。本文重点对小儿蛔虫性急腹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蛔虫引起外科并发症在外科急腹症中占重要地位。本院自1954年至1963年6月共治疗胆道蛔虫病1293例、蛔虫性肠梗阻179例、阑尾蛔虫病30例、蛔虫性肠穿孔12例及罕见的尿路蛔虫和脐蛔虫各1例,共1516例。现将其诊断和治疗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37例蛔虫中毒性脑病临床分析显示,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发病31例(84%),夏秋两季26例(70%),来自农村34例(92%)。临床以脐周阵发性疼痛、呕吐、大便排蛔虫、嗜睡、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结合本组病例,复习文献对本病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了探讨,认为早期诊断,治疗及时、合理,其预后是好的。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加强粪便管理,保护环境,改善卫生条件,提倡讲究卫生,尽量减少小儿蛔虫感染的机会,注重合理驱蛔。  相似文献   

4.
    
李贺  项和平  张长乐 《安徽医学》2012,33(12):1651-1653
目的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1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9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2例。结果本组术前误诊率达91.7%。本组12例中有8例治愈,4例死亡,病死率为33.3%。其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8例,呼吸衰竭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发生切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再手术3例。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便秘是老年人自发性结肠穿孔主要病因,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手术方式应以病变肠段切除远端关闭加近段结肠造瘘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超  沙娜 《海南医学》2009,20(5):16-18
目的 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1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8例。行结肠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段肠外置手术1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9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rtmann术)1例。结果治愈10例,死亡2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高频超声显像对诊断小儿肠道蛔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实时高频超声诊断仪检出肠道蛔虫67例并与药物驱虫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本组均可见双、三线状平行光带,实时观察可见蛔虫带状回声蠕动。结论:实时高频超声显像对小儿肠道蛔虫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可作为临床诊断肠道蛔虫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永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687-4688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均被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均经手术治疗。化脓性9例,坏疽性6例,蛔虫性3例,单纯性2例。导致阑尾穿孔的有7例,有5例伴发弥散性腹膜炎。结论早发现、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若延迟治疗,会引发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经脐腹腔镜辅助诊疗小儿小肠型肠套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断治疗小儿小肠型肠套叠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用腹腔镜诊断治疗15例怀疑小肠型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其中证实有11例为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小肠型肠套叠(7例美克尔憩室、3例Peutz-Jegher综合征、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为原发性小肠型肠套叠,另外1例术中证实不是肠套叠,而是蛔虫性肠梗阻;手术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肠套叠手法整复或病变肠管切除肠吻合术,其中蛔虫性肠梗阻中转开腹。结果 14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肠型肠套叠手术时间35~82min,平均(42.58±16.69)min,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良好,7天治愈出院,随访1~6月,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探查是诊断治疗怀疑小儿小肠型肠套叠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188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颖峰  段润卿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42-143,F0003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整复率。方法对确诊的188例小儿肠套叠进行动态可监测下不同气压空气灌肠整复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8例中有174例(92.56%)成功整复,14例(7.44%)失败。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结合间歇注气、手法按摩,明显提高整复成功率,对于部分患者发现套头固定、时间大于3d或有肠穿孔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急性非外伤性结肠穿孔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非外伤性结肠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18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11例。行结肠穿孔修补术3例,穿孔段肠外置手术1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1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mann术)13例。结果结肠直肠癌性穿孔8例,结肠憩室穿孔5例,结肠粪块性穿孔2例,医源性穿孔3例;17例治愈,1例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非外伤性结肠穿孔常见于老年患者,有较高的误诊率且预后不良,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瀹当的外科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蛔虫肠梗阻与蛔虫肠穿孔,在临床表现方面有类似之处,而处理方法却不同,因此,在作 X 线诊断时,宜尽可能的予以区分。关于蛔虫肠梗阻的 X 线表现,国内已迭有报导但对蛔虫肠穿孔有关 X 线的报导或讨论材料,手边可查资料,尚末见到。经对我院部分小儿蛔虫肠穿孔病例 X 线检查资料的观察、整理、分析和归纳,发现其 X 线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性肠套叠68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6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临床资料和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诊治效果.结果:68例急性肠套叠均以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主要表现.B超为首选的诊断方法.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58例,成功复位54例,成功率93.1%.未复位4例(占6.9%).开腹手术治疗共14例.结论: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开腹手术是治疗复杂型及危重型肠套叠重要方法,有效防治肠穿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道蛔虫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腹痛患儿的临床及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7例患儿肠腔内均可见一至数条蛔虫图像,经驱虫治疗后排出蛔虫或复查超声肠腔内未见蛔虫图像。结论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道蛔虫症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该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4.
伤寒肠穿孔10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武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228-229
目的探讨伤寒肠穿孔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对我院1990—2000年诊治的100例伤寒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作了手术,4例保守治疗,1例放弃治疗,手术组死亡10例,死亡率为10.5%,非手术组死亡4例,总死亡率为14.1%。结论手术治疗伤寒肠穿孔越早越好,预后取决于手术时机、适合的外科治疗和术后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腹部外伤迟发性肠穿孔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闭合性损伤3天后发生的肠穿孔称为迟发性肠穿孔,预后较差。本文分析1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剖腹探查术中、术后的表现和手术3天后因迟发性肠穿孔再手术的表现,对外伤性迟发性肠穿孔的临床特征、预防及治疗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小儿蛔虫性肠穿孔引致死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延误诊治及术中术后处理欠妥是死亡的主因。  相似文献   

17.
刘秀珍  于洪 《包头医学》2007,31(4):238-238
小儿肠梗阻以肠套叠、腹外疝、肠扭转、肠道蛔虫和粘连性为多,发生肠梗阻后,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脱水、血容量减少和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肠坏死发生肠穿孔而引起全身中毒,最后导致急性肾功能及循环、呼吸功能衰竭。因此对于肠梗阻的病例,不论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必须尽快根据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给予相应治疗。1小儿体液特点维持水电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大静脉窦处的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小儿大静脉窦处的颅骨凹陷性骨折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结果所有患儿均经CT明确诊断,并行一期碎骨片清除手术治疗,所有患儿预后良好,未见相应并发症。结论手术处理伤及静脉窦的颅骨凹陷性骨折应十分谨慎,围手术期的病情评估和术中精心操作对治疗成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小儿胆汁性腹膜炎27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胆汁性腹膜炎的病因 ,提高小儿胆汁性腹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2 7例小儿胆汁性腹膜炎的病因与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7例中 17例手术中发现穿孔灶 ,行胆总管引流和腹腔引流 ,合并胆道扩张症作二期根治术 ;未明确穿孔灶 10例 ,作腹腔引流 ,合并胆道扩张症作一期根治术。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 ,疗效满意。其中婴幼儿 6例 (2 2 .2 % ) ,儿童 2 1例 (77.8% )。病因多与胆总管囊肿 (6 2 .9% )、胆道结石与蛔虫 (7.4%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损伤 (3 .7% )等有关 ,部分原因不明 (2 2 .2 % )。结论 小儿胆汁性腹膜炎容易误诊 ,掌握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意识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是提高早期诊断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黄升 《广西医学》2010,32(12):1579-1580
目的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结肠自发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误诊17例,其中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8例,急性阑尾穿孔4例,肠扭转5例、肠梗阻。23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治愈8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65.2%。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极易误诊,提高早期确诊率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术式,可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