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胺碘酮和心律平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对比观察胺碘酮、心律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相同,观察组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对照组应用心律平抗心律失常,疗程4周,观察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室性心律失常减少高于对照组(P<0.05),LVEF值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6例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停用心律平后恢复.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必须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首选胺碘酮治疗而不宜使用心律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疗效。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Ⅳ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5 8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冲剂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治疗 4周后 ,复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结果 :经治疗后A组与B组相比 ,心功能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稳心颗粒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在改善心功能、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组(治疗组)与比索洛尔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结果治疗组抗心率失常有效率为85.7%、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2.9%优于对照组的56.67%和73.3%(P〈0.05)。结论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使用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心律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V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 80例 CHF合并 V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均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5个半衰期 ,两组病人抗心力衰竭治疗相同 ,试验组应用心律平抗心律失常 ,对照组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疗程 4周 ,观察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 L VEF)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低于对照组 ( P<0 .0 1) ,VA减少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对照组 L VEF值增加优于试验组 ( P<0 .0 5 ) ,试验组有 6例出现新的心律失常 ,停用心律平后恢复。结论  CHF合并 VA时不宜应用心律平  相似文献   

5.
普罗帕酮     
普罗帕酮(心律平)是I型C组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强,疗效好,副作用弱。治疗主动性异位性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很好。特别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Ⅰa、Ⅰb、Ⅱ、Ⅲ型抗心律失常药并用的疗效尤佳,是当前最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与抗心律失常疗效分别是96.7%、93.3%,对照组分别是73.3%、60%,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QTc、QTd均得到有效改善,与治疗前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经过相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抗心率失常,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胺碘酮与卡维地洛(达利全)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33例无严重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支气管哮喘,无甲状腺疾病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并联合达利全治疗,观察控制心律失常的疗效、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33倒病人经治疗后心律失常有效控制,心功能得到改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胺碘酮与达利全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普洛帕酮的临床应用及其联合用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洛帕酮(心律平,Propafenone)是Ⅰ型C组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强,疗效好、副作用小。治疗主动性异位性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很好。特别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Ⅰa、Ⅰb、Ⅱ、Ⅲ型抗心律失常药并用的疗效尤佳,是当前最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胺碘酮结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心律平结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60例,行胺碘酮结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检测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结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理想,可促使患者心功能改善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时对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营养心肌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ABP治疗.观察两组恢复窦性心律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恢复窦性心律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21) min vs.(83 ±27) min,P<0.05].结论 IABP能够有效控制和改善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A、B两组,B组采用抗心衰治疗,A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胺碘酮长期口服。观察12个月后两组心功能变化、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死亡率、再住院例数。结果治疗12个月后,心功能提高≥1级(NYHA分级),A组78.35%,B组43.5%;左室射血分数:A组治疗前为(0.35±0.03),治疗后为(0.49±0.03),B组治疗前为(0.34±0.02),治疗后为(0.41±0.02);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A组86.9%,B组54.3%;死亡率,A组6.5%,B组15.2%;再住院例数,A组6例,B组14例;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用药后仅两例出现厌食,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68例,随机分为A组(52例)、B组(56例)及C组(60例)。A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B组给予胺碘酮口服,C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口服。观察用药4周后3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A组76%,B组78%,C组86%,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与盐酸胺碘酮疗效相当,且副反应小;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用治疗CHF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或单用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并可明显减少胺碘酮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电指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片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流动力学以及心电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的有效率82.05%对比,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7.44%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ECG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有着较为明显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状况,恢复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副反应情况。方法:65例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门冬氨酸钾镁 胺碘酮 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胺碘酮 常规治疗,两组均以30d为一疗程。按心功能(NYHA)改善情况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减少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治疗一疗程后,心功能改善(NYHA)治疗组为82.9%,对照组为70.0%。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A组为88.6%,B组为76.7%。治疗组无死亡,对照组死亡2例。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室性心律失常减少亦较显著,且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方案的临床表现。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6年10月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而实验组采取常规抗心衰外加胺碘酮治疗策略,观察并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不良状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6.67%,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后,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尤其是复杂性室性失常,其病死率明显增加,因此,在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并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显得尤为重要。参松养心胶囊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国家级中成药,以往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其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以探讨该药对CHF患者心功能和V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辅助常规对症支持干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支持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疗效,室性心律失常改善疗效及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疗效和室性心律失常改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胺碘酮辅助常规对症支持干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可显著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6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誊常病人,经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后加用稳心颗粒9g,每天3次,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情况,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6例病人中,心功能提高1级50例(58.1%),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4.9%,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用硫酸镁治疗2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低钾和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下,补镁、补钾后,15例室性心律失常均消失。19例心功能在1周内改进一级(其中10例改进二级),2例无效。提示低钾、心律失常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机体缺镁,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注意补镁,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0年6月确诊的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患者在入院后均行抗心力衰竭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配合治疗。治疗后使用24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及心功能,观察心率、QT间期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心功能改善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6.52%,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