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单纯性脑囊尾蚴病易被漏诊或误诊 ,以致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严重后果[1 ,2 ] 。 1 990年起 ,共接诊 1 4 2例单纯性脑囊尾蚴病患者 ,现将其临床症状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单纯性脑囊尾蚴病患者共 1 4 2例 (男 85例 ,女 57例 ;年龄 1 6~ 62岁 )。其中农村居民 52例 ,城镇居民 90例。此 1 4 2例患者 ,接诊前均曾在淮南市及市郊某些医院就医 ,病史从有病历记录起计 ,多数达 1 8~ 2 6个月 ,少数更长 ,但多数无明确脑囊尾蚴病的诊断记录 ,后均经颅脑CT和免疫学检验(囊尾蚴循环抗原 )证实而确诊为单纯性脑囊尾蚴病。1 .2 诊断依…  相似文献   

2.
1062例脑囊尾蚴病的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周口地区及毗邻地区为囊尾蚴病的高发区 ,其危害较大 ,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临床情况复杂。我院自 1990年 8月~ 1998年 8月共收治 10 6 2例脑囊尾蚴病患者 ,其中 474例曾做过一次以上CT检查 ,分析结果表明 ,颅脑CT对该病的诊断极为重要 ,可作为疗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现将其临床与CT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按照全国囊虫病专家指导组提出的“脑囊虫病诊断标准”[1] 诊断为脑囊尾蚴病者。1 2 资料分析1 2 1 一般资料 :10 6 2例患者中 ,男性 72 3例 (占 6 8 1% ) ,女性 339例 (χ…  相似文献   

3.
脑囊尾蚴病可引起小儿癫痫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影响智力发育。近10年间作者诊治了32例小儿脑囊尾蚴病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童脑囊尾蚴病是人体多发寄生虫病之一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CT检查可为本病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现将我院 1991~ 2 0 0 3年住院诊治的儿童脑囊尾蚴病 5 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2 4例 ,女 2 6例 ,1~ 3岁 2例(4 % ) ,4~ 7岁 14例 (2 8% ) ,8~ 14岁 (68% )。经常食熟猪肉制品 (香肠等 ) 2 0例 ,其中有食豆猪肉史 10例 ,5 0例均无排绦虫史。1.2 临床资料 门诊以抽搐待查收入院 40例 ,头痛待查收入院 6例 ,昏迷待查收入院 4例。1.3 临床表现 以抽搐发病 40例 (80 % ) ,其中 10例为癫痫持续状…  相似文献   

5.
90例脑囊尾蚴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就诊的 70例猪囊尾蚴病患者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1 病例来源门诊及住院患者、经CT检查确诊和经ELISA血清检查 (试剂盒由河南博赛生物试剂实验研究所生产 )抗体阳性的脑囊尾蚴病患者共 70例。2 临床资料病例 ,男性 45例 ,女性 2 5例。年龄为 2 5岁~ 10岁 6例 ,11~ 2 0岁 2 1例 ,2 1~ 30岁 17例 ,31~ 40岁 18例 ,41~ 5 0岁 6例 ,5 0岁以上 2例。农村及边远山区发病人数6 4例 ,城镇 6例。 35例有食生猪肉及未煮熟猪肉史 ,4例有误食感染猪囊尾蚴猪肉史。 2 5例有食凉拌生蔬菜史 ,6例…  相似文献   

7.
脑囊尾蚴病是猪囊尾蚴寄生于颅内所致的疾病,因寄生的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致误诊误治。现将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03-05/2006-01收治的22例脑囊尾蚴病患者临床表现与CT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7例,女5例。年龄7~75岁,其中<18岁3例,18~45岁12例,4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儿童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特点及CT特征。方法对80例儿童脑囊尾蚴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脑囊尾蚴病患者主要通过食用被绦虫卵污染的饮食而感染,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镇。临床上以癫痫发作和头痛为主。CT异常率为86.3%(69/80),主要表现为片状和圆形的低密度影和少量的高密度影。经2~4个疗程的抗囊治疗后,80例患儿疗效均达到治愈标准。有69例患儿复查了头颅CT,其中66例(95.7%)患儿的低密度影消失,3例转化为点状钙化。结论儿童脑囊尾蚴病患者以异体感染为主,癫痫发作和头痛是其主要临床症状。CT检查对儿童脑囊尾蚴病患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回顾分析25例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8例脑脊液中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出现与临床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2.
We studied 52 cases of neurocysticercosis from January 1991 to December 2006 in order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ere between 18 and 45 years old (78.8%). Men were more subject to the disease than women. The urban population was more at risk than the rural population. The treatment involved the use of mannitol, dexamethasone and oral administrations of albendazole or praziquantel. The effectiveness rate was 57.7% (30), the improvement rate was 28.8% (15), and the inefficacy rate was 14.0% (6). Neurocysticercosis was easy to misdiagnose. Praziquantel and albendazole are effective drugs for neurocysticercosis.  相似文献   

13.
14.
6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6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作了床分析。发病时间超过30天最多,为27例(49%)。基础病以血液病为首位18例(30%),脑血管病9例(15%),结缔组织病8例(13.3%)。常见的诱发因素为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化疗34例(56%)、气管切开和插管7例(11.6%)。96%病人有发热,63.3%有咳嗽。痰培养阳性率95.45%,细菌以绿脓汗菌25例(56.8%)和克雷伯杆菌18例(40.9%)为主。药敏试验发现绿脓杆菌对第三代先锋霉素耐药性增加,对环丙氟听酸和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最佳,克雷伯杆菌对多种抗菌素产生耐药,尤其是对氨书和羧节青霉素最明显。绿脓杆菌感染病人死亡率为58.33%,克雷伯杆菌感染为60%,混合感染为66.67%。并对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发病诱因、细菌耐药性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心电图变化。方法收集1992—2003年收治的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期心电图检查结果,以不同病期、不同病型的心电图表现发生率、异常率和种类作比较。结果发热期25例,心电图异常3例(12.0%),低血压休克期20例,心电图异常18例(90.0%),少尿期50例,心电图异常30例(60.0%),多尿期56例,心电图异常14例(25.0%),恢复期56例,心电图异常2例(3.6%)。轻型8例,心电图异常1例(12.5%),中型28例,心电图异常12例(42.9%),重型和危重型24例,心电图均异常(100.0%)。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均有心电图异常发生,以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最多见,其次为多尿期。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7例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中3例有绦虫病史,均有头晕、头痛症状。其他症状表现为:癫痫、肢体麻木、发作性眩晕、视物模糊、记忆力下降等,其中4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增高。7例患者血清特异性囊虫抗体均阳性。头颅CT和MRI对于诊断脑囊虫病具有重要的价值。脑囊虫病的治疗应首选阿苯达唑。  相似文献   

17.
60例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确诊为PC患者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结果共有60例PC纳入分析。临床症状中咳嗽最多见,占60%,无症状占35%。影像学特点主要为肺部单发结节或肿块影、多发结节或肿块影、单发斑片或片状影、多发斑片或片状影、空洞影、多种形态混合存在、伴胸腔积液、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病理确诊率为81.7%,呼吸道病原学阳性率为0,临床确诊率为18.3%,血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者均阳性,滴定度平均为1:464.5。结论PC的呼吸道病原学阳性率较低,病理诊断是主要确诊方法。对缺乏病原学及病理学诊断依据但符合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的可疑者也可获得临床确诊,血乳胶凝集试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胸腔积液的一般规律。方法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胸腔积液患者,70例无胸腔积液的急性心肌梗死为对照,分析两种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等。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容易合并胸腔积液,与梗死面积有关,肌钙蛋白水平越高,发生胸腔积液的概率越大,利尿剂应用延迟也易发生胸腔积液。及时行胸腔引流、应用无创呼吸机及输注白蛋白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并不少见,发病机制可能与梗死面积较大、利尿剂使用延迟等有关,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