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修复手指中节和末节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16例新鲜肢体血管灌注氧化铅-明胶混合液,通过X线片显示手背及指背皮肤内的血管结构和血管之间吻合类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应用了两种不同的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1999年以来共应用14例(以指动脉侧支为蒂的掌背逆行岛状皮瓣8例和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邻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6例)。结果:对指背及掌背皮肤进行解剖,结果表明指动脉背侧皮支与掌背动脉的指背支相互吻合形成皮下血管吻合支,是上述两种皮瓣的解剖基础。临床应用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厚度与质地与手部受区皮肤接近。结论: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扩大了指背和掌逆行岛状皮瓣的旋转弧度,为修复手指中节和末节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30(6):420-420
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和对侧指神经背侧支的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吻合指神经的拇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指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利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与掌背动脉的终末支形成的指背动脉网,设计指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分别以近节及中节手指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掌背及指背皮瓣35例43指,修复位于近位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对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损伤者,同时修复骨关节及肌腱等损伤。皮瓣最大切取面积1.5cm×3.5cm。结果随访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两点辨别觉8~10mm,指间关节功能好。结论该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旋转弧大、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改良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节以远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以指总动脉作为邻、患指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供血通道,在患指近侧指间关节近侧平面为旋转点,设计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逆行翻转,修复10例手指中节以远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将皮瓣上的感觉神经与患指远端指神经缝合。结果 1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5个月。手指外观饱满,皮瓣颜色与正常手指相似,皮瓣质软,两点分辨觉为4mm。供区手指功能无影响。结论 改良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适用于修复手指中节以远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覆盖,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指背逆行岛状皮瓣在指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凯夫  齐月宾  杨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2):955-956,I0004
[目的]利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与掌背动脉的终末支形成的指背动脉网,设计指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报道应用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6年11月,分别以近节及中节手指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掌背及指背皮瓣28例33指,修复位于近位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对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损伤者,同时修复骨关节及肌腱等损伤。皮瓣切取面积为(2.0~3.0)cm×(1.5~3.0)cm。[结果]28例33指皮瓣全部成活。手术时间60~8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25~40ml。15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3.5个月,皮瓣色泽红润,质地正常,外形佳,皮瓣2点辨别觉为8~10 mm。[结论]该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旋转弧大、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应用指固有动脉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指固有动脉背支,掌背动脉背支、掌背动脉返支相互串联吻合为皮瓣血管轴,根据受区缺损面积大小、形状在手背设计皮瓣逆行旋转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示指指端缺损3例,环指指端缺损2例,示指背侧缺损2例,掌侧缺损1例,中指中节环形缺损3例,示指远节环形缺损4例,缺损面积最大6.5 cm×7.5 cm,最小2.5 cm×1.5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伤指术后皮瓣质地、厚度、色泽与受区相似,不臃肿,耐磨,手指伸屈功能满意,外形美观,皮瓣两点分辨觉10~15mm,感觉良好.结论 皮瓣具有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旋转弧度长,供区损伤小,适用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示指掌侧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本组16例示指掌侧皮肤缺损,以第二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随访3~6个月。结果所有的皮瓣均成活,颜色与质地同正常皮肤。结论:采用以第二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逆行转移,有效覆盖示指掌侧皮肤缺损,是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改良第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第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新鲜肢体作血管灌注造影,发现掌背动脉指背支与指动脉背侧支在近节指背中段相吻合。设计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第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环,小指软组织缺损13例。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皮瓣质地;厚度良好。结论:该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旋转弧度较长,适用于修复环、小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近节、中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指背皮瓣17例,修复指远节指甲、指背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功能、外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末节缺失的手指中近节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8-2018-05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联合邻指皮瓣瓦合修复12例末节缺失的手指中近节脱套伤,术中采用手背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伤指背侧创面,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及指背神经的邻指皮瓣覆盖伤指掌侧创面.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缝合神经的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逆行指动脉皮瓣切取后指神经裸露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缝合神经的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逆行指动脉皮瓣移植后供区软组织缺损20例21指,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2.0 cm~2.0 cm×3.0 cm。随访检测患指皮瓣外观、关节活动度及感觉等指标。结果术后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5个月随访,修复后患指指动脉皮瓣供区外形饱满,质地柔软,局部皮肤感觉及供区各关节活动范围令人满意。结论采用缝合神经的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逆行指动脉皮瓣切取后供区指神经裸露及软组织缺损是有效而简单的方法,并可获得良好的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12.
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带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食指7例,中指3例,环指2例。皮瓣蒂部不经皮下隧道穿过,而由刃厚皮片包裹后置于皮肤之外。结果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12月,外形及屈伸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与传统掌背动脉皮瓣比较,改良掌背动脉皮瓣可减少蒂部压迫,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多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6例38指。结果术后16例38块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4个月~1年,皮瓣外形优良,不臃肿,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9mm。供区植皮成活,掌背有环形瘢痕,少许色素沉着。结论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方便,易切取,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手术可同时切取多块皮瓣修复多指软组织缺损,是修复多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手指软组织缺损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手指软组织缺损几种岛状皮瓣修复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指动脉、掌背动脉和指神经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9例45指,其中7例7指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软组织缺损;22例28指应用指神经背例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远节软组织缺损;10例10指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背侧近节或超近节以上较大面积缺损。后32例中23例吻合神经。结果本组39例随访6~12月,皮瓣血运、质地及功能良好,皮瓣供区无功能障碍。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较其它两种皮瓣外形明显臃肿且感觉差。缝合神经的23例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8mm,未缝合神经的皮瓣由于受区神经的长入也有了保护性感觉功能。结论临床应根据不同节段的手指软组织缺损而选择不同的岛状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15.
The dorsal digital and metacarpal island flaps have been described for use in a variety of clinical situ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authors' previous angiographic studies, these two skin flaps were planned on the dorsum of the proximal phalanx or intermetacarpal space based on the vascular anastomoses between the proximal dorsal cutaneous branches of the palmar digital artery and the dorsal digital branches of the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 at the level of the proximal phalanx. The authors present a series of 13 patients using these flaps. To reconstruct the injured finger pulp, the reverse dorsal digital flap was used in 5 patients, and the reverse dorsal metacarpal flap was used in 8 patients. Most of the 13 patients sustained a work-related injury. Associated injuries of bone, joint, or tendon occurred in most patients. In all patients, the skin defect was located distal to the 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joint. The skin paddle was taken from the dorsal aspect of the middle and ring fingers or 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metacarpal area. All flaps survived completely. Two patients who had the dorsal branch of the sensitive radial nerve anastomosed to the digital nerve recovered 6-mm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in the reverse dorsal digital flap. The results of this anatomic study and the authors' clinical experience confirm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orsal digital and metacarpal island flaps.  相似文献   

16.
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应用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18例(18块),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逆行岛状皮瓣15例(17块),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观察皮瓣的成活率、质地、色泽和感觉.结果 术后皮瓣发生肿胀2例,静脉危象2例.33例35块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弹性良好,有部分浅感觉恢复.结论 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不损伤主要血管、神经,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54,自引:8,他引:46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新型逆行筋膜皮瓣。方法取10只新鲜尸体手,从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一掌骨背及拇指指背软组织的血管进行显微解剖,根据其血管分布设计成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自甲根部桡侧缘至第一掌骨同侧背侧缘的连线为轴心线,其蒂部宜设在拇指指间关节近侧1cm以近的轴心线上。结果第一掌骨背及拇指指背软组织的血供主要由拇指两条指掌侧固有动脉向指背侧发出的分支,在指背筋膜内与两侧指背动脉及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桡、尺侧各2条)形成的血管网提供。1996年2月~1997年9月,临床应用该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6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第一掌骨背及拇指指背软组织血供丰富,可形成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该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拇指,尤其是拇指桡侧皮肤的缺损  相似文献   

18.
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示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2000年6月-2007年6月采用第一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29例。该皮瓣以第一掌背动脉在第二掌骨背侧的纵轴为轴线,以筋膜为蒂,蒂部设计在皮瓣的远侧,供血动脉为示指桡侧指动脉。结果29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为(2.0-3.0)cm×(1.5-3.0)cm。手术时间平均75(60-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5(25-40)ml。5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2例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拆除部分缝线及水疱穿刺抽吸后皮瓣颜色恢复红润。15例平均随访13.5(6-18)个月,皮瓣色泽红润,质地正常,外形佳,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7 mm,温、痛觉恢复良好,手指感觉运动功能均满意。结论切取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安全可行,是修复示指皮肤较大面积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从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应用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修复25例手指中、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旋转点位于手指近节中点或近节远段.结果 24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少部分表皮层坏死.随访病例20例,随访12~18个月.6例皮瓣蒂部局部臃肿需要二期修薄,其余皮瓣血运良好,耐寒,皮瓣薄而质地柔软,外观色泽良好,皮瓣供区无伸肌腱粘连和指蹼挛缩.5例吻合神经的皮瓣两点分辨觉6~10 mm,15例未吻合神经的皮瓣两点分辨觉8~14 mm.结论 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血运可靠,旋转弧长,操作简单,皮瓣更接近创面,对皮瓣供区损伤更小,可以吻合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是一种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