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APN排班模式下晨间交接班质量。[方法]根据APN排班特点,制订晨间交接班质量标准,规范交接班流程,并进行质量评价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后交接班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住院病人满意度均提高;夜班护士拖班率降低(P<0.05)。[结论]APN排班模式下规范晨间交接班,能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压力和缩短拖班时间。  相似文献   

2.
护士分层级使用与APN排班的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通过对护士排班方法的改革,分层次使用护士人力,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以实施。方法建立以护士长领导下护理责任组长一责任护士一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梯队,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实行三班制(APN)排班,减少交班次数,落实各岗位职责。护士长作整体指导,责任组长重点关注危重、抢救病人的整体护理,质控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全面落实健康教育。结果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夜班次数减少,杜绝拖班超时现象,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结论护士分层级使用,更充分地发挥其内在潜力。APN排班模式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无缝隙衔接,满足病人的护理需要。  相似文献   

3.
护理交接班的流程再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分层管理后护理交接班的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将护理交接班再造流程前后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比较。发挥护理组长的作用,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结果:交接班时间由原来的40~50min减少至20~30min,交接班质量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提高,减少了APN排班大夜班的拖班现象,明确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活动中的层级作用,避免了交接班走过场现象。结论:规范交接班的流程,落实分层级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飞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93-6393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结合分组连续(grouping continuous,APN)排班模式在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骨科原有护理人力基础上,实行层级管理、APN排班。实施1 a后,将实施期间的效果与实施前年度同一时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行层级管理、APN排班模式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较传统排班方式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层级管理结合APN排班模式适合骨科工作特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吕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847-6847
目的探讨APN排班结合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结构进行分层,并将连续性排班(APN排班)结合护士分层级管理应用于ICU的护理管理中。结果层级管理连续性排班与传统的工作模式比较,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APN排班与层级管理能适应ICU的工作特点,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并利于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N排班模式与APN排班模式对儿科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儿科护士实施APN排班和DN排班,比较两种排班模式下Brooks护士工作生活质量量表(BQNW)得分。结果:DN排班模式儿科护士BQNW得分高于APN排班模式护士(P0.05)。结论:DN排班实现了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理层级管理的有机结合,优化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降低护士工作负担和风险,提高护士工作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层级管理和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科分层级管理和连续性排班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在原有的人力基础上,改变传统排班模式,实行APN连续性排班,落实层级管理,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将实施前后患儿家长、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实施分层级管理和APN排班的支持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患儿家长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P〈0.05),护士对分层级管理和APN排班的支持率高于传统排班(P〈0.01)。结论护士层级管理和连续性排班,很好的开发了人力资源,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安全系数和满意度,整体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士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和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士层级管理后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低;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和护士层级管理对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科护士层级管理和实施APN连续性排班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 在传统排班原有人力的基础上,根据护士的能力对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实施连续性排班,每班设立护理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由护理组长带领本班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本班各项护理工作,在中午、晚上繁忙时段增加人力,减少交接班次数,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与传统式排班模式比较,连续性排班后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患者及护士、医生的满意度都得到了提高.结论 实行连续性排班后,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达到最佳护理管理目标,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APN连续排班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调整各班上班时间,交接班次数由过去的每天5次改为3次,中午班、上夜、下夜3个时间段由1人增加为2人,每班设立护理组长。试行6个月后调查护士满意度,并对比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次数。结果实施APN连续排班后,护士对拖班现象、团队合作精神、交接班的清晰度、熬夜次数、交接班次数、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等6个方面有较高的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次数较实施前减少72.73%。结论连续排班有利于患者安全、有利于护士身心健康和快乐工作、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和谐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护士层级管理,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通过改进排班模式,开展APN连续性排班法,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制定各级责任护士任职资格及完善各班工作指引,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法与护士层级管理能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安全、人性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护理队伍给予人文关怀,合理排班。方法对传统、APN、DN双班三种排班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N双班排班模式,交班次数由传统排班的5次降为2次,保证了每班2人核对及中午、夜班2人同时上班,更利于护士的工作需求,有利于护士集中管理时间。结论DN双班排班模式能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让护士感受到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安全性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APN排班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高效、优质的晚夜班排班模式,更好地实现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 在原有APN排班基础上实行P班连续1周的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及实施6个月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士对不同排班方式的意愿.结果 实施连续性P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护士均倾向于选择连续性P班的排班模式.结论 连续性P班的排班模式更能体现人性化服务及管理,满足患者及护士的需求,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要求.  相似文献   

14.
贺金梅 《全科护理》2011,(17):1559-1560
[目的]探讨连续性(APN)排班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神经外科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的周期性排班模式进行改革,重组岗位职责,制订工作流程,制订专科指引,划分岗位,营造良好团队精神,实行分组APN排班模式,总结实行1年后病人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结果]APN排班模式病人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比传统模式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N排班模式是神经外科比较科学的排班方法,可有效解决特殊时段人员紧张的问题,增强护士责任心,提高团队精神,保证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体现护士层级使用。  相似文献   

15.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排班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新的护理排班方法,以便合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层级全责一体化由2名责任护士相对固定3-6个月、4名全夜班护士相对固定1~3个月和其他为辅助护士班次也相对固定2~4周所组成的护理排班模式,并重新设立各班护理岗位和工时,拟定相应的护理排班原则。结果新排班模式每天交接班次数和时间比原排班模式都减少40%、参与人数减少39%;新排班模式在每天早、中、晚特殊时段护士工作总时数分别比原排班模式增加了2、1、5.5h;收费准确率从原排班模式的68%提高到新排班模式的95%;科主任、医生和护士自身的工作满意麦均有大幅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的工作满足感提高。结论新的护理排班方法使护理人力资源安排更科学、合理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性(APN)排班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神经外科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的周期性排班模式进行改革,重组岗位职责,制订工作流程,制订专科指引,划分岗位,营造良好团队精神,实行分组APN排班模式,总结实行1年后病人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结果]APN排班模式病人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比传统模式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N排班模式是神经外科比较科学的排班方法,可有效解决特殊时段人员紧张的问题,增强护士责任心,提高团队精神,保证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体现护士层级使用.  相似文献   

17.
护士层级管理与连续排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结合各临床科室实际情况,根据护理现有人力,观察四个标杆科室护士层级管理和APN(早、中、晚)连续排班应用情况。方法针对四个科室护理人员结构进行分层,按职称、工作年限及个人能力,设护理组长(替值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制订各自岗位职责和工作指引,通过护理部和质量控制小组检查及满意度调查,将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层级管理连续性排班与传统排班比较,医疗对护理的满意度、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病区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护士满意度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层级管理与APN连续排班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进一步落实护理三级查房,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整体护理水平。但在护士夜班时间方面需进一步优化、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当前卫生部倡导优质护理服务的形势下,探索一种适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排班方法。[方法]以APN排班法为基础,在2年共计105次(每周1次)的排班过程中,多次对其进行改革,保留其交接班的时段和次数,将层级管理改为扁平化管理,固定责任护士与固定A班组合,使责任制分工能有机地融入班次中。[结果]责任护士分管的病人数量越少,病人满意度越高;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结论]该排班法排班时需兼顾多方面,看似麻烦,但在后续质量追踪方面获益,病人普遍知晓自己的责任护士且相处融洽。  相似文献   

19.
罗颖  林菊芳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6):63-64,73
目的探讨实施APN连续性排班的实践与成效。方法 2009年9月将护士排班方式由传统排班模式改为APN连续性排班模式。比较两种排班方式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率及护士对APN排班的支持率。结果 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实施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率及护士对分层级管理和APN连续性排班的支持率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PN连续性排班和护士分层级管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有利于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科学合理的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实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在内科、外科各两个病区通过改变护士排班模式,借鉴APN排班方法,将患者直接分给责任护士,同时结合病区特点,动态调整,弹性排班,与改变前的排班相比较,实施一年来,调查护士交接班次数,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度。结果 改变后的排班模式交接班次数减少,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由95.5%上升到98.8%,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度由80.2%上升到95.6%(P<0.05)。结论 通过护士排班模式的改变,更合理使用了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整体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