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土鳖虫提取液对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BGC-823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土鳖虫体外对人胃低分化腺癌BGC-823细胞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了土鳖虫水提物和醇提物对人胃低分化腺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生长曲线测定法检测土鳖虫醇提物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土鳖虫水提物不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而醇提物能显著抑制人胃低分化腺癌BGC-823细胞增殖,药物作用48h时抑制率最高,并有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体外土鳖虫水提物没有抗肿瘤活性,醇提物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蜂毒素体外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黏附、侵袭的影响,评价其抑瘤的效果.方法 采用MTT法、细胞黏附人工重组基底膜培养小室(Transwell小室)法,观察蜂毒素体外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蜂毒素有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作用(P<0.01),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细胞的抑制率也明显增大,呈现时间及浓度的依赖性.蜂毒素作用人胃癌细胞BGC-823后,细胞的黏附能力明显降低(P<0.01),侵袭的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能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的粘附能力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索酸(U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在不同浓度、不同给药时间、不同溶剂溶解的条件下,以5-Fu作对照,观察UA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效果。结果UA在低浓度条件下(5~20mg/L)对BGC-823细胞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25~2000 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无明显差异;UA对BGC-823细胞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不同溶剂溶解UA,抑制率无差异(P>0.05);UA对BGC-823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5-Fu(P<0.01)。结论U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BGC-823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用药量小时呈现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其增殖抑制作用强于5-Fu。溶剂不同对UA增殖抑制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药半枝莲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刚  董玫  郭会灿  赵松 《河北中医》2006,28(9):701-702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分别选用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人食管癌细胞株TE13,用MTT法测定半枝莲醇提物(SBE)和水提物(SBW)对体外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外抑瘤实验表明,对SBE敏感的最低药物浓度分别为7.8、15.6和15.6μg/ml,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25.7、30.8和30.8μg/ml,对SBW敏感的最低药物浓度分别为15.6、15.6和15.6μg/ml。IC50分别为27.6、146.3和57.4μg/ml。结论SBE和SBW体外均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且SBE的作用高于SBW。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醇提物对消化道几种恶性肿瘤增殖的影响,探讨桦褐孔菌醇提物对这几种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体内、体外两方面讨论桦褐孔菌(IO)醇提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有效性。体内实验采用鼠系的胃癌细胞接种于Balc小鼠造模,按桦褐孔菌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给小鼠灌胃,经过7 d,10 d后,解剖小鼠取肿瘤,测算IO醇提物的抑瘤率。体外实验采用MTT法及免疫荧光观察IO醇提物对胃癌BGC-823,胃癌MGC-803,肝癌Hep G-2,胰腺癌Bxpc-3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内试验可见,IO醇提物对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增长的作用。体外试验可见,IO醇提物对四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均有抑制作用,对胃癌BGC-823细胞有促凋亡作用。结论:IO醇提物具有明确的抗消化道肿瘤作用,可抑制BGC-823、MGC-803、Hep G-2和Bxpc-3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胃癌BGC-823细胞凋亡,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蜂毒素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蜂毒素(32,16,8,4,2μg/mL)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效应。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蜂毒素有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的作用(P〈0.01),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其对细胞的抑制率也明显增大,呈现剂量依赖性。②蜂毒素浓度从4μg/mL开始,即可诱导细胞产生凋亡,随着剂量的增加诱导凋亡的效果更加明显。③在细胞周期方面,与阴性对照比较,蜂毒素作用24小时后S期细胞比例上升,而G0/G1期比例明显下降,蜂毒素浓度达到16μg/mL时G0/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区。结论: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能够引起该细胞的凋亡及改变其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7.
4种中药提取物对多西紫杉醇耐药胃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藤黄酸、重楼醇提物、连翘醇提物对多西紫杉醇耐药胃癌细胞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中药的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建立多西紫杉醇耐药的胃癌BGC-823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的耐药指数及中药对亲本和耐药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经过体外诱导建立的BGC-823/Doc耐药细胞株,对多西紫杉醇耐药指数为45.7,对紫杉醇耐药指数为33.5,二者有部分交叉耐药;对汉防己甲素的耐药指数为0.93,对重楼醇提物的耐药指数为1.03,对连翘醇提物的耐药指数为1.20,对藤黄酸的耐药指数为0.95。BGC-823/Doc对紫杉醇、连翘醇提物有部分交叉耐药,对汉防己甲素、重楼醇提物、藤黄酸无交叉耐药。汉防己甲素、重楼醇提物、藤黄酸的细胞毒作用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汉防己甲素、重楼、藤黄酸对BGC-823/Doc耐药细胞株有细胞毒作用,为中药在多西紫杉醇耐药患者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右旋柠烯对不同类型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右旋柠烯(D-limonene)对不同类型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D-limonene作用于SGC-7901、BGC-823及AGS三种不同类型人胃癌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及电镜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以及形态学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53、bax和bcl-2基因表达。结果:D-limonene处理后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与凋亡率均增加,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细胞呈现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凋亡表现。经D-limonene处理后SGC-7901、BGC-823细胞株p53、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AGS细胞株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D-limonene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不同类型的细胞株作用途径可能不同。升提p53与bax及降低bcl-2的蛋白表达为其诱发冒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石榴皮中没食子酸、鞣花酸、槲皮素、异槲皮素、木犀草素、柚皮苷、山萘酚、熊果酸的8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筛选,并进行活性组分抑制肿瘤机理的初步研究.方法 用DPPH法测定石榴皮中8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MTT法分别测定8种化合物对Hela细胞、胃癌BGC-823、结肠癌SW-480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组分对胃癌BGC-823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影响.结果 石榴皮中的8种化合物,除柚皮苷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依次为没食子酸>鞣花酸>木犀草素>槲皮素>异槲皮素>山萘酚>熊果酸;没食子酸、鞣花酸和熊果酸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胃癌BGC-823、结肠癌SW-480细胞株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发现没食子酸对BGC-823细胞阻滞在S期,木犀草素可使BGC-823细胞阻滞在G2/M期.熊果酸阻滞BGC-823细胞在G1/G0和G2/M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和熊果酸均可诱导BGL-823细胞凋亡.结论 石榴皮中抗肿瘤活性有效成分是鞣质和萜类,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玉米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玉米乙醇提取物(YM-J)和玉米多糖(YM-S)的体外和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YMJ,YM-S对人肿瘤细胞株BGC-823和SMMC-7721的体外抑制作用,计算IC50;分别采用人胃癌BGC803裸鼠移植瘤模型和H22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ig YM-J,YM-S,剂量400,200 mg· kg-1,1次/d(胃癌BGC803连续19d,小鼠肝癌连续10 d,检测其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YM-J和YM-S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4.16,12.61 μg·mL-1;YM-J和YM-S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较弱,IC50分别为127.42,1352.72 μg·mL-1.在人胃癌BGC803裸鼠移植瘤模型和H22肝癌模型,YM-J均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最高分别为40.27%和44.69%.YM-S对H22肝癌有一定抑瘤作用,抑瘤率38.89%,但对人胃癌BGC803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最高为25.96%.结论 玉米乙醇提取物YM-J和玉米多糖YM-S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乙醇提取物对肝癌和胃癌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对数生长期胃癌BGC-823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藤梨根提取物作用于人胃癌BGC-823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x蛋白表达。结果:藤梨根作用于BGC-823,在8~32mg·mL^-1时呈不同程度的促进凋亡;藤梨根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中Bax表达水平上调。结论: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激活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urvivin、bax基因在白毛藤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白毛藤作用于BGC-823细胞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BGC-823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survivin、bax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白毛藤能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并且上调bax和降低survivin表达.结论:白毛藤能促进BGC-82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ax、抑制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气复生方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益气复生方对人胃癌细胞BGC-823活性的抑制作用;划痕实验检测益气复生方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益气复生方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0.05 mg/mL、0.1 mg/mL、0.2 mg/mL、0.4 mg/mL、0.8 mg/mL、1 mg/mL)益气复生方作用的细胞,细胞活性降低;划痕结果显示益气复生方处理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周期检测显示益气复生方能阻滞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周期进展;细胞凋亡检测表明益气复生方能诱导人胃癌细胞BGC-823凋亡。结论益气复生方能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和迁移,从而起到抗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艳  施文荣 《中医药学刊》2010,(8):1744-1746
目的:研究在光照条件下姜黄素诱导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的效应,探讨其作为光动力学治疗肿瘤新型光敏剂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的胃腺癌BGC-823细胞加姜黄素后光照处理,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荧光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细胞核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变化。结果:姜黄素在光照条件下可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经5μmol/L姜黄素联合光照处理24h细胞即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光照条件下姜黄素诱导BGC-823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光照条件下姜黄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具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可望进一步开发成光动力学治疗肿瘤的新型光敏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urvivin、bax基因在白毛藤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白毛藤作用于BGC-823细胞48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BGC-823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survivin、bax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白毛藤能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并且上调bax和降低survivin表达。结论:白毛藤能促进BGC-82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ax、抑制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核桃外果皮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利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对山核桃外果皮进行部位分离,采用MTT法分别检测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醋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肺癌细胞3LL、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QGY-7701、人胃癌细胞BGC-823等4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水提取物对上述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均不明显,甲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对4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醋酸乙酯提取物对4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呈一定的浓度-效应关系。结论山核桃外果皮的甲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及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加良附方及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并作用于胃癌细胞株BGC-823,使用MTS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取实时PCR方法观察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对人胃癌细胞BGC-823中caspase-3及p53表达的影响;采取实时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结果:新加良附方药物血清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对胃癌细胞BGC-823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其作用与时间正相关。新加良附方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在48 h、72 h高于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人胃癌BGC-823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的水平,p5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GES-1细胞中的p53表达水平。新加良附方药物血清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作用于BGC-823细胞后其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且随着时间增加其表达量升高;p53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并且与时间负相关。新加良附方与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相比较,两者对caspase-3、p53的调控作用无明显差异;胃癌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结论:新加良附方及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可以显著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新加良附方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高于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抑制突变型p53表达相关。miR-34a可能发挥癌基因的作用,应明确其作用并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