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不同左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HBP)患者右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HBP患者38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值分为左室正常构型(LVN)组和左室重构(LVR)组,对照组23例.获取各受试者心尖四腔观清晰组织速度成像(TVI)图存盘供脱机分析.测量三尖瓣环处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计算Ve/Va;右室游离壁中部心内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S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SRe/SR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LVN组患者三尖瓣环Vs和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Va减低;与对照组及高血压LVN组比较,高血压LVR组患者V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Ve/Va均显著减低;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LVN组、LVR组患者右室游离壁中部心内膜下心肌S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SRe、SRe/SRa均显著减低;与高血压LVN组比较,高血压LVR组患者S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SRe、SRe/SRa均显著减低.结论 HBP患者无论左室构型有无变化,其右室局部收缩、舒张功能已受损,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准确评价其右室局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评价亚临床状态的糖尿病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糖尿病患者3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右室功能.结果 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早期应变率/舒张晚期应变率(SRe/SRa)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心尖段SRs、SRe、SRe/SRa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变率成像可无创性定量评估糖尿病患者右室舒缩功能,为亚临床状态的糖尿病患者右室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检.禳3三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结合三尖瓣血流频谱,评价高血压痛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应用脉冲血流多普勒测量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50例健康人(对照组)舒张早期三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并计算e/a。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Ve/va。结果:高血压组e、e/a、Ve和Ve/Va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均P〈005);高血压组的a及Va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高血压可引起右室舒张功能减低,组织多普勒显像能够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右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应变(2DS)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在早期定量评估无左心室重构高血压患者右心室长轴舒张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无左心室重构的高血压患者(HT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2DS及TDI测量并记录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长轴舒张早、晚期峰值速度(Ve、Va),舒张早、晚期峰值应变率(SRe、SRa),计算Ve/Va及SRe/SRa。结果 ①2DS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T组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SRe、SRe/SRa值均减低(P均<0.05);TDI显示HT组右心室游离壁中段SRe、SRe/SRa值均减低(P均<0.05)。②2DS显示,与对照组比较, HT组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Ve、Ve/Va值均减低(P均<0.05);TDI显示HT组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Ve、Va及Ve/V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DS可较TDI更准确地评价无左心室重构高血压患者的右心室长轴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PH)无左室重构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无左室重构PH患者28例、健康志愿者44例,应用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及应变率成像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心肌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e,Va)及应变率(SRe,SRa)。结果:P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右室心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可以对PH无左室重构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进行准确的估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尿毒症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成人.采集升主动脉后壁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Re、SRa、SRs),同时采集组织速度曲线分别测量两组升主动脉后壁的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及收缩期的峰值速度(Ve、Va、Vs),并采集个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空腹血糖(FPG)、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等临床指标.结果 尿毒症组收缩压及脉压差较对照组升高,且脉压差升高明显(P<0.01);尿毒症组升主动脉后壁的应变率测值(SRe、SRa、SRs)均较对照组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Rs有显著性差异(P<0.01);尿毒症组升主动脉后壁的运动速度(Ve、Va、Vs)较对照组降低,Ve与Va有统计学意义,V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变率成像可以准确、敏感地反映升主动脉弹性的变化;尿毒症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VTI)、应变(S)及应变率(SR)成像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评估.方法:以冠脉造影为诊断标准,冠心病患者79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入选者均测量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峰值应变(Ss)及其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舒张早期峰值应变(S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Sa)及相应的应变率(SRe、SRa).结果:冠脉重度狭窄组患者的基底段、中间段的Vs、SRs、Ss、Ve及SRe,心尖段的SRs、Ve及SRe,基底段的Va及Sa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QVTI与S、SR能定量评估冠脉病变狭窄程度>75%的患者心肌缺血状况,对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探讨该技术评价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COPD患者41例,对照组20例,心尖四腔观测量右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RVFT)、右房舒张末期内径(RA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右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计算右室收缩面积变化(RVFA),测量三尖辦13舒张期血流E、A,并计算E/A;获取心尖四腔组织速度成像(TVI)图像,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SRe/SRa.结果 根据肺动脉压将COPD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NPAH)和肺动脉高压组(PAH);与对照组比较,PAH组RVFT显著增厚,RAEDd、RVEDd显著增大,RVFA及三尖辦13 E/A显著减小,与对照组比较,NPAH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AH组和NPAH组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SRs、SRe与SRe/SRa均显著降低,SRa无显著变化;与NPAH组比较,PAH组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SRs,SRe与SRe/SRa均显著降低,SRa无显著变化.COPD患者右室游离壁SRs与FEV1/FVC、DLco/VA呈显著正相关;而右室游离壁SRe、RVFA、三尖辦口E/A与FEV1/FVC、DLco/VA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无论有无肺动脉压增高,其右室功能已经受损;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便捷、无创检测COPD患者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局部功能早期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左室构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20例,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峰、A峰,计算E/A,应变率成像技术测量左室长轴方向18节段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计算SRe/SRa,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E峰、E/A低于对照组,A峰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各节段室壁运动收缩期SRs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组舒张期SRe、SRa和SRe/SRa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以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局部心肌应变率异常,SRs可以作为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SRe、SRa和SRe/SRa可以作为评价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过重状态下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用应变率成像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等方法,分析左心室各壁的应变率曲线及二尖瓣环组织运动曲线,测定2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2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左心室各壁的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晚期应变率(SRe、SRa),计算平均舒张早、晚期应变率(mSRe、mSRa)及其比值(mSRe/mSRa);二尖瓣环各壁的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Ve、Va),计算平均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及其比值(Ve/Va)。结果肺动脉高压组的舒张早期应变率、平均舒张早期应变率及平均舒张早/晚应变率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肺动脉高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收缩期应变率与舒张晚期应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尖瓣环的平均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及平均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之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应变率成像可以准确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衍生新技术即组织速度成像及应变率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房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 HCM组和健康对照组各30例,测量两组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右室流出道压差,二、三尖瓣口E、A峰(Em、Am及Et、At),计算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左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取心尖四腔切面测量左房侧壁(LA)、右房侧壁(RA)、房间隔(IAS)近瓣环部(bas)和中部(mid)的峰值组织速度(Vs、Ve、Va)和峰值应变率(SRs、SRe、SRa)。结果 HCM组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及LAAEF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E/Am、E/At及LAPEF则显著减低(P<0.01)。HCM组LAbas、LAmid及IASbas、IASmid的Ve减低;LAbas、LAmid、IASbas、IASmid和RAmid的SRe减低、SRa增高;LAmid及IASbas、IASmid的SRs减低,与对照组相应各节段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左房各节段SRa平均值(mSRa)与LAAEF呈显著正相关(r=0.810,P<0.01)。结论 HCM患者的左、右心房局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组织速度成像及应变率成像可准确评价心房功能尤其是左心房的局部功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应变及应变率评估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局部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患者47例(心肌桥组)与冠状动脉正常者40例(对照组),测量前降支支配区域9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峰值应变及应变率、舒张早、晚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晚期峰值应变及相应的应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桥组前间隔各节段、前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收缩期峰值速度及峰值应变率明显减低(P<0.05);前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明显减低(P<0.05);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前壁、前间隔舒张晚期峰值应变明显减低、侧壁心尖段明显升高(P<0.05)。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应变及应变率可定量检测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 40例绝经期前女性SLE患者,其中SLE病程〈5a者18例为SLEⅠ组,病程≥5a者22例为SLEⅡ组,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3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应用QTV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水平前壁、下壁、后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ystolic peak velocity,Vs)、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arly diastolic peak velocity,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late diastolic peak velocity,Va),并计算Ve/Va比值,以6个位点均值代表二尖瓣环的整体运动,并进行比较。结果 SLEⅠ组左心室二尖瓣环水平各壁Vs、Va及其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壁Ve、Ve/Va及其均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SLEⅡ组左心室二尖瓣环水平各壁Vs、Ve、Ve/Va及其均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除侧壁外,余各壁Va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与SLEⅠ组比较,SLEⅡ组左心室二尖瓣环水平侧壁Vs及各壁Vs均值均降低(P〈0.05或〈0.01),各壁Ve、Ve/Va及其均值均降低(P〈0.05或〈0.01),前间隔Va降低(P〈0.05);SLE患者Vs、Ve、Va、Ve/Va均与病程呈负相关(r=-0.637,P=0.000;r=-0.700,P=0.000;r=-0.367,P=0.020;r=-0.779,P=0.000)。结论应用QTVI技术可早期、敏感检测出SLE患者左心室功能异常,对临床早期防治心脏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程度心肌缺血节段心肌运动的同步性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患者68例分为缺血Ⅰ组(38例),狭窄率50%~75%;缺血Ⅱ组(30例),狭窄率≥75%;选取造影结果阴性者(狭窄率〈50%或无狭窄者)28例为对照组。在QTVI曲线上测量LAD支配的左室心肌5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收缩期同步性指标Ts和舒张期同步性指标Te。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Ⅰ组Vs、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和Ve/Va比值减低,Te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Ⅱ组与对照组比较Vs、Ve、Va、Ts、T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QTVI技术能定量分析缺血心肌节段收缩、舒张功能及室壁运动的时间延迟,功能下降和时间延迟程度与局部室壁缺血程度有关,并且舒张期特性指标早于收缩期指标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应变率成像技术在定量检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中的价值.方法 HCM患者21例,根据室间隔及左室壁厚度分为3组:①非肥厚组(NH),室壁厚度≤11 mm,101节段;②轻度肥厚组(MH),11mm<室壁厚度≤15 mm,86节段;③重度肥厚组,室壁厚度>15mm,65节段.对照组18例,216节段.获取各受试者心尖四腔观、左室长轴及两腔观组织速度图像存盘供脱机分析.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SRe/SRa;测量收缩期应变率达峰时间(TssR),并计算收缩期应变率达峰时间变异(CVTSSR);测量舒张早期应变率达峰时间(TESR),并计算舒张早期应变率达峰时间变异(CVTESR).结果 与对照组室壁节段比较,HCM组NH、MH、SH亚组SRs、SRe、SRe/SRa均显著降低,且三个亚组间SRe依次降低,即NH>MH>SH,NH与MH组间SRe/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H、MH组比较,SH组SRe/SRa显著减低;与对照组比较,MH、SH组SRa显著降低,而NH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NH>MH>SH;与对照组比较,HCM组CVTSSR及CVTESR显著增大.结论 HCM患者无论有无室壁肥厚,其左室局部收缩舒张功能均受损;HCM患者左室心肌运动存在不同步现象,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准确、定量评价其左室局部心肌功能及其左室心肌运动不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