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四氯化碳 ( CCl4 )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3、Smad7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CTGF)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将 2 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 ,模型组大鼠予以 40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 8周后处死。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TGF-β1、Smad3、Smad7和 CTGF在肝脏的表达及细胞内的定位 ,放射免疫方法检测透明质酸 ,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比较 ,模型组大鼠肝内 TGF-β1、Smad3、CTGF表达增加 ,而 Smad7的表达降低。 TGF-β1、Smad3及 CTGF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 ,Smad7主要在肝细胞浆表达 ;模型组大鼠血清 HA及肝组织Van Giseon染色、HE染色和电镜检查均支持肝纤维化改变。结论 :肝内 TGF- β1、Smad3和CTGF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 ,提示 TGF- β1轴、CTGF参与了肝纤维的发生发展 ,可能作为防治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新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二黄益肾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4、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5/6肾切除方式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毒清组和二黄益肾汤组,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灌胃治疗,时间为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BUN、Scr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病理改变。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GF-β1、Smad3、Smad4和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 5/6肾切除方法可以成功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与模型组比较,二黄益肾汤组与尿毒清组能够降低Scr、BUN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黄益肾汤组和尿毒清组肾间质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化面积缩小,能够改善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病变程度。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黄益肾汤组和尿毒清组TGF-β1、Smad3、Smad4表达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的表达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黄益肾汤能够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抑制TGF-β1、Smad3、Smad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促进Smad7的表达量增多,可能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而发挥相关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测实验性糖尿病鼠大血管病变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相关表达,揭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并通过中药干预的观察,明确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靶点。[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10只,70只造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n=14),中药高、中、低剂量组(n=14),二甲双胍组(n=14).6组大鼠均予普通饲料加干预喂养12周后,取股动脉,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糖尿病(DM)大鼠大血管中CTGF、TGF-β1表达的部位及其变化。[结果] TGF-β1主要在胞浆中表达。模型组TGF-β1表达呈强阳性反应,中药干预组TGF-β1表达明显下降 (P<0.01),二甲双胍对TGF-β1表达有影响,但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在模型组血管管壁下层细胞浆可见大量棕黄色物质表达呈强阳性反应,各药物干预组血管细胞CTGF表达都明显下降(P<0.01),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可能与纤维化有关。2)中药组方加味桃核承气汤能有效降低致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在实验性糖尿病鼠大血管病变中的表达。其对DM大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中药方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果蝇MAD类似基因2/3(Smad2/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节,探讨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西药组。术后14d,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3和α-SMA的表达。[结果]益气活血法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并能下调TGF-β1、Smad2/3和α-SMA的表达。[结论]益气活血法可通过下调TGF-β1、Smad2/3和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五田保肝液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白酒辅以吡唑、玉米油的混合食料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易善复组(正常组10只,其余组各18只)。12周后处死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形成;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肽(PⅢP)、层黏连蛋白(LN)两者含量;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肽(PⅢP)、层黏连蛋白(LN)含量和肝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明显增多,各治疗组相对于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五田保肝液中、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五田保肝液可抑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金三莪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 5 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正常组 (n=8) ,B组为肝纤维化模型组 (n=14 ) ,C组为金三莪治疗低剂量组 (n=14 ) ,D组为金三莪治疗高剂量组 (n=14 )。B,C,D组大鼠 sc 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C,D组大鼠于造模第 4周开始 ig金三莪 ,剂量分别为 0 .6 ,1.2 g/10 0 g,每日 1次 ;A,B组 ig生理盐水 1ml/kg,第 8周处死全部大鼠。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 ,Smad3及 Sm ad7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 ;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肝功能 ;放射免疫方法检测透明质酸 (HA )含量 ;Van Gieson染色和 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经金三莪治疗后肝组织内 TGF- β1 及 Smad3表达降低 ,而 Sm ad7的表达增加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 ,TGF- β1 及Sm ad3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 ,Smad7则主要在肝细胞浆表达。与模型组比较 ,金三莪治疗后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HA含量显著减低 (P<0 .0 5 ) ;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 ,纤维间隔明显变薄 (P<0 .0 1)。结论 中药复方金三莪能有效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 ,其机制与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芪丹利心丸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的方法诱导形成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经过芪丹利心丸药物[1.1、2.2、4.4 g/(kg·d)]4周干预后,利用超声心动仪和左心室压力-容积环检测评价心功能。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心脏病理学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胶原蛋白(Collagen I和Ⅲ)的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心功能显著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内压上升或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P<0.05],心室重构明显[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丹利心丸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进程,其中芪丹利心丸中剂量组和芪丹利心丸高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P<0.05),并且抑制胶原蛋白CollagenI和Ⅲ的mRNA表达(P<0.05),减少心肌纤维细胞形成,下调心肌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1、Smad3蛋白表达(P<0.05),提高抗纤维化蛋白Smad7水平(P<0.05)。[结论] 益气活血利水方芪丹利心丸能改善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s的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中药+SRI组,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的方式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与小柴胡汤灌胃及Smad2/3激活剂SRI-011381腹腔注射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以及肝脏中TGF-β1、Smad2、Smad3表达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了典型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血清中ALB的含量降低,血清中ALT、AST、HA、LN、PCⅢ的含量及肝脏中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水平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减轻,血清中ALB的含量增加,血清中ALT、AST、HA、LN、PCⅢ的含量及肝脏中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水平降低;与中药组比较,中药+SRI组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加重,血清中ALB的含量降低,血清中ALT、AST、HA、LN、PCⅢ的含量及肝脏中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水平增加。结论小柴胡汤能够改善大鼠的肝纤维化,抑制TGF-β1/Smad通路是介导这一改善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柴胡、黄芩配伍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饲喂高脂饲料,饮用10%乙醇及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的复合因素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应用柴胡、黄芩及配伍进行干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探讨柴胡、黄芩及柴胡、黄芩2:1配伍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结果] 柴胡-黄芩2:1配伍能降低综合因素所致肝纤维化血清中HA、PCⅢ和Ⅳ-C的浓度(P<0.05).[结论] 柴胡、黄芩及配伍具有一定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龚作炯  宋仕玲  黄砚青  阮鹏 《华中医学杂志》2004,28(3):175-176,182,F004
目的 观察缬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6只大鼠 ,A组为正常对照组 ,B、D组为肝纤维化模型组 ,C、E组为缬沙坦治疗组。B、C、D和E组大鼠均给四氯化碳 8W诱导肝纤维化 ,C、E组大鼠分别于第 1、4W予以缬沙坦灌胃治疗。A、B、C组大鼠于第 8W处死 ,D、E组大鼠于第 12W处死。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治疗组肝内TGFβ1与TGFRⅡmRNA以及Smad3表达明显降低 ,而Smad7的表达增加 ,Smad3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 ,Smad7则主要在肝细胞浆表达。大鼠肝组织TGFβ1与TGFRⅡmRNA、Smad3与Smad7在C组与E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B组与D组TGFβ1与TGFRⅡmRNA、Smad3与Smad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缬沙坦减轻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的机制与抑制肝内TGFβ1与TGFRⅡmRNA及Smad3表达 ,促进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纤愈方联合γ-干扰素(Gamma-Interferon,IFN-γ)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80只大鼠,设正常对照组10只,余70只大鼠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致肝纤维化后,取大鼠10只处死验证造模成功。余6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联合用药组、纤愈方治疗组、IFN-γ治疗组),连续用药12周,观察肝功能、肝组织病理、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肝组织切片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TβR-Ⅰ)、Smad2/3的表达。[结果]①肝组织病理:各治疗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改善,联合用药组纤维化程度较IFN-γ治疗组轻,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但纤愈方治疗组与IFN-γ治疗组之间以及联合治疗组与纤愈方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②肝纤维化指标(HA、TGF-β1):各治疗组大鼠HA较模型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联合用药组较纤愈方治疗组与IFN-γ治疗组低,纤愈方治疗组和IFN-γ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治疗组大鼠TGF-β1较模型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纤愈方治疗组、IFN-γ治疗组及联合用药组TGF-β1均无显著性意义。③TGF-β1/Smad基因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肝脏中TGF-β1、TβR-Ⅰ和Smad2/3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弱。联合用药组TGF-β1、TβR-Ⅰ、Smad2/3蛋白表达的面积和强度较纤愈方治疗组和IFN-γ治疗组均减弱,纤愈方组和IFN-γ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用药组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作用,对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可能为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研究活血祛瘀方对单侧输导管梗阻 (UUO) 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 UUO 模型,48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活血祛瘀方组,于治疗 4 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收集 24 h 尿液检测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β2-微球蛋白 (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 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TGF-β1、CTGF 的阳性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 SCr、BUN 和尿 NAG、β2-MG 水平以及 TGF-β1、CTGF 阳性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祛瘀方组大鼠 BUN 水平降低,尿 β2-MG、NAG 排泄减少;活血祛瘀方组和代文组肾间质 TGF-β1、CTGF 阳性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活血祛瘀方可降低 UUO 大鼠尿 NAG、β2-MG 和血 BUN 水平,表明具有保护肾小管功能和改善肾功能作用,可能因其能抑制肾间质 TGF-β1、CTGF 过度表达,从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鱼腥草对糖尿病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鱼腥草组和洛汀新组,另设正常组;观察8周后肾质量/体质量比值、肾小球面积及24h尿β2微球蛋白、24h尿白蛋白和肌酐清除率,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中TGF-β1、BMP-7的蛋白表达。[结果]鱼腥草给药可明显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肾小球的肥大,降低24h尿β2微球蛋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肌酐清除率(P<0.05);免疫组化半定量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鱼腥草组TGF-β1表达明显减少(P<0.05),BMP-7表达增多(P<0.05),而与洛汀新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鱼腥草对糖尿病肾脏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肾脏中TGF-β1表达,增加BMP-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天然牛磺酸治疗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血清TGF-β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3、Smad7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TβRⅠ和TβRⅡmRNA表达;分别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肝组织观察病理组织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TGF-β1含量为(1.65±0.32)μg/L,显著低于模型组(3.93±0.32)μg/L,P<0.01;治疗组肝组织TGF-β1,Smad3蛋白表达分别为(4.5±0.6)%、(2.5±0.8)%,显著低于模型组(7.5±1.2)%、(3.9±0.8)%,P<0.05,Smad7为(6.2±1.3)%,显著高于模型组(1.3±0.2)%,P<0.01;治疗组肝组织TGF-β1,TβRⅠ和TβRⅡmRNA表达分别为0.83±0.21、0.45±0.16、0.63±0.15,显著低于模型组1.62±0.45、0.93±0.24、1.25±0.45,P<0.01;治疗组肝纤维化分期积分为2.07±0.31,显著低于模型组3.18±0.42,P<0.01.[结论]天然牛磺酸能抑制TGF-β1及其受体和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具有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以及对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TGF-β1+淫羊藿苷(10、20、40 μmol/L)组。采用CCK-8法检测10、20、40 μmol/L的淫羊藿苷干预10 μg/L 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影响; 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检测上皮间质转化分管关键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RNA的表达量;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E-cadherin、Smad2/3和p-Smad2/3蛋白表达量; 划痕实验和侵袭迁移小室法(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HK-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TGF-β1组的HK-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高(P<0.05), α-SMA、vimentin蛋白和mRNA以及p-Smad2/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 而E-cadherin、Smad2/3蛋白和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TGF-β1组比较, TGF-β1+淫羊藿苷(10、20、40 μmol/L)组的HK-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 α-SMA、vimentin蛋白和mRNA以及p-Smad2/3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 而E-cadherin、Smad2/3蛋白和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淫羊藿苷对TGF-β1诱导HK-2细胞抑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无剂量依赖性。[结论] 淫羊藿苷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化, 可能与抑制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刘  赵永忠  肖绪华  何志国 《重庆医学》2012,41(13):1299-1301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胆汁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7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大剂量组[200mg/(kg.d)]和TFL小剂量组[100mg/(kg.d)]。采用胆总管结扎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第2、3、4周处死大鼠,留取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Smad3、7在肝组织内的动态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肝组织内TGF-β1、Smad3有少量表达,Smad7呈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TFL大剂量治疗后大鼠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降低。随着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第2、3、4周TFL大剂量组大鼠肝组织TGF-β1(3.000±1.309、2.000±1.309、1.800±1.649)、Smad3(2.875±1.458、2.000±1.309、1.833±0.753)与模型组TGF-β1(3.750±1.488、4.333±1.211、5.000±0.817)、Smad3(3.375±0.916、4.000±0.894、4.250±0.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FL能有效地减轻胆总管结扎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高表达,上调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软肝饮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脏TGF-1及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软肝饮治疗组,鳖甲软肝片对照组,采用CCl4背部皮下注射构建肝纤维化模型,行HE和VG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同时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各组TGF-1、Smad3和Smad7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1、Smad3表达明显增强,Smad7表达明显下降。经软肝饮治疗后大鼠肝脏TGF-1表达比模型组减弱。软肝饮同时下调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另外,软肝饮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显著改善。[结论]肝炎平对大鼠肝纤维化肝脏TGF-1/Smad信号通路有明显的影响,能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TGF-1表达,下调Smad3及上调Smad7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羊栖菜多糖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抗肺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实验分成对照组、TGF-β1组、TGF-β1+不同剂量羊栖菜多糖组(25、50、100μg/ml),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法检测Smad 3、Smad 7、α-SMA、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的表达。结果 TGF-β1能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表达Smad3 mRNA、Smad7 mRNA、Ⅰ型胶原、α-SMA(P < 0.05)。羊栖菜多糖可以不同程度抑制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及Smad3mRNA、Ⅰ型胶原和α-SM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P < 0.05),能促进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表达Smad7 mRNA, 呈剂量依赖性(P < 0.05)。结论 在离体细胞,羊栖菜多糖能抑制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与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Smad3,促进Smad 7表达从而抑制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剂量冬虫夏草对四氯化碳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对TGF-β1mRNA、Smad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复制BALB/c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虫草组在造模同时予以不同剂量虫草煎剂,直至造模结束。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生化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测定Smad3在肝脏内的表达,RT-PCR测定TGF-β1mRNA在肝脏内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小鼠比较,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肝静脉与汇管区周围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肝脏胶原沉积,可见纤维间隔形成,肝脏Hyp含量、TGF-β1mRNA、Smad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虫草组肝脏炎症与胶原沉积减轻,TGF-β1mRNA、Smad3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以虫草高剂量组为明显。结论肝纤维化BALB/c小鼠的肝脏TGF-β1mRNA、Smad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虫草制剂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高剂量虫草有着更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Smad3蛋白及TGF-β1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下游信号通路及效应的影响。方法 培养HSC细胞,给予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采用MTT比色法检测HSC细胞增殖;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姜黄素对HSC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mad3、Smad7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GF-β1及其I、II受体(TβRI、TβRII)和I、III型胶原(Col-I、Col-III)mRNA的表达。结果 姜黄素能抑制HSC细胞增殖,诱导HSC细胞凋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姜黄素能抑制HSC表达Smad3,并提高Smad7表达,RT-PCR结果显示姜黄素使HSC细胞TGF-β1及其I、II受体、Col-I、Col-III mRNA表达降低。结论 姜黄素能抑制HSC增殖和活化,抑制TGF-β1及其受体和信号通路,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