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针刺(早期)和现代康复治疗联合使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针刺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组(65例)和非早期组(9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和现代康复治疗,早期组患者则在患病后14d内予以针刺疗法治疗,而非早期组则在患病15 d~30 d内予以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以及3个月残疾率.结果 早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评分与非早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早期组患者残疾率为23.1%,非早期组患者残疾率为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常规药物和现代康复治疗的同时早期实施针刺介入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减少致残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静 《中国当代医学》2008,7(8):102-103
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高,我国现有脑卒中病人700万,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200万,是主要死亡、致残原因,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及以后的功能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2001年1月-2008年1月救治的1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脑卒中早期诊断与治疗,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病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卒中急性期四肢功能障碍针刺治疗介入的时机及选穴特点。方法:回顾近20年针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四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对针刺早期介入的时机及临床处方选穴经验进行总结及评述。结果:脑卒中的针刺时机的选择,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针刺越早介入疗效越好。结论:针刺选穴应紧扣本病的发病部位及症状特点,头穴、体穴相伍,注重调衡理论,阴阳相配,补泻相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在患者康复训练结束后就其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3个月后,饮水试验结果为1级的患者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结果为5级的患者明显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吸入性肺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5.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应早期评估和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应在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48小时开始。我科2003年1月~2006年6月对184例脑卒中致急性假性球麻痹患者分组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康复组超早期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对照组未接受康复治疗,两组分别在病情稳定48 h后和治疗4周采用FugI-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评分,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康复组的Fugl-Mey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加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1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确定有无房颤,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房颤组及非房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单用组与综合组,单用组患者为早期肠内营养方案患者,综合组患者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死亡率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综合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死亡率及生活质量等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单用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袁磊 《中国医学创新》2023,(10):120-124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收治的32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检查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232例和预后不良组9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记录预后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临床资料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早期预警评分、院前急救时间、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 C)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预警评分、院前急救时间、CRP、Cys C均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者早期预警评分、院前急救时间、CRP、Cys C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834、0.832、0.813、0.799)。结论:早期预警评分、院前急救时间、CRP、Cys C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郭静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44-144,146
目的研究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预防,如进行心理辅导和使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等,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进行早期预防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治疗组患者的汉密尔顿分数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积分升高,即病患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并探讨急性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疗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但治疗组患者还需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结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能够明显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增强偏瘫肢体的运动能力.结论 在做好临床治疗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尽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占急性脑卒中患者的40%左右。吞咽障碍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呛咳,并且患者还有窒息的可能。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笔者用针刺加冰刺激的疗法,治疗中风吞咽障碍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卒中应激性溃疡 发作率28.8% 早期使用抗酸剂干预治疗 发作率仅8.8%临床资料 治疗组选择1998年1月~2000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82例,男113例,女69例,年龄52~86岁,平均53.8±10.4岁,其中脑梗塞107例(基底节梗塞81例,颞顶叶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卒中单元的模式管理和治疗。对照纽为成立卒中单元前普通病房牧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观察指标是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I)、神经功能缺损评价、病死率、卒中后押郁的发生率及好转率。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卒中单元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较普通病房提高,住院病死率低,住院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卒中后抑郁急性期治疗的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普通病房,卒中单元明显提高患者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康复+针刺组进行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缓解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吞咽功能、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 康复+针刺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缓解率高于康复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康复组(P<0.05).治疗前2组吞咽功能、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针刺组吞咽功能、SF-36评分改善幅度较康复组更大(P<0.05).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不良事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实验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每组各有31例患者。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身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配合吞咽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吞咽训练组(训练组)、针刺治疗组(针刺组)、综合治疗组(综合组),训练组只接受吞咽训练,针刺组只接受针刺治疗,综合组在针刺治疗结束后进行吞咽训练。结果综合组有效26例,有效率100.00;针刺组有效20例,有效率76.92%;训练组有效19例,有效率73.07%。综合组有效率高于针刺组和训练组(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能极大地改善急性脑卒中后的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早期痫性发作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早期痫性发作率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风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发热是脑卒中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加重脑缺血,加速脑缺血半暗带区向缺血坏死转化。本文通过研究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住院急性脑梗死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发热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提高对急性  相似文献   

20.
李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65-6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20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护理后30d和6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出现差异;研究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出现差异。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康复护理比常规护理效果更好,能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