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鞠通论治湿热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的记载始见于《内经》 ,其论痹的专篇《素问·痹论》对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类型、演变规律都有阐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已有了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治痹的专方。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痹证论》除了对风痹、湿痹、寒痹加以论述外 ,还对热痹的因、症、治作了概括 ;清代尤在泾《金匮翼·热痹》专论热痹 :“热痹者 ,闭热于内也 ,……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感风寒湿邪客气 ,热为寒郁 ,气不得通 ,久之寒亦化热。”清代温病学说兴起 ,对热痹的认识亦随之加深 ,特别是湿热病理论和证治的系统化 ,湿热痹作为湿热病的一类病…  相似文献   

2.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温病条辨白话解》译注为:"凡属上焦的病,适用于如羽毛那样的轻清升浮之剂."此解实字义之释,"轻清升浮之剂"亦是泛论说法."如羽"之要,当以"轻"字为核心."轻"之涵义,应以《温病条辨》辛凉平剂银翘散方后文字为凭,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3.
<正>盗汗是由饮食失宜、体虚外感、情志失调等原因所致的病证。其出汗特征为患者寐时汗出,醒后即止。夫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盗汗之名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谓:"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故先贤认为正气劳损,阴阳失衡,导致腠理不  相似文献   

4.
痹证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病情缠绵,尤其是久病顽痹,治疗颇费心机。为探讨痹症的有效治疗途径,现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从选择用药方面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虚痹要善用补药 痹之为病,一般在于肢体关节、肌肉、筋脉。然痹之发生,本于正虚,常因正虚而感外邪,而且在痹证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又易损伤正气,或气虚,或血虚,或阴虚,或阳虚,或兼而有之。风寒湿痹,易耗气伤阳;风湿热痹易损阴血。久病顽痹,若以正虚为主者,当按虚痹调治,然而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所言:实者单病躯壳易治,虚者兼病脏腑,则难治矣。对于虚痹,不可以治实之法,当注重于扶正,要善用补益之药,酌配祛邪通络之品,方  相似文献   

5.
一、反治法的一般认识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一般认为,当人身阴阳、寒热、虚实失去平衡,致寒盛患者见“热盛”证侯,热盛患者见“盛寒”证候,虚寒患者见“实热”证候,用反治法旨在调整人身阴阳的偏差。从《素向·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病合并关节肌肉疼痛的患者和辨治.方法:举2例典型病案分析病机和辨治方法.结果与结论:肝病合并关节肌肉疼痛类似中医学"痹证"的范畴,病因病机均为风、寒、湿、热痹着于筋骨、血脉、肌肉,遵"异病同治"的原则,以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调理气血为大法,治肝为主,兼证为次,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痉厥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证.一般以筋脉拘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痉,或称动风;神志不清、四肢厥冷者为厥,但二者常可并见,故合称痉厥.其成因颇多,而总以温热病引起的痉厥为常见.早在《内经》、《伤寒杂病论》中对痉和厥就有所论述,在后世医家中,对痉厥证治的论述,则以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较为详尽.吴氏认为,温病出现"神昏痉厥,舌蹇烦躁,统而言之为厥阴病,然有手经足经之分."  相似文献   

8.
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方配伍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为治血痹而设 ,其药物组成 :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因其用药精当、组方严谨、配伍巧妙 ,长期以来 ,备受中医学者的青睐 ,已成为临证习用之名方。复习前人对本方的论述 ,结合临床实践 ,谈几点体会。1 组方严谨、配伍巧妙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 ,云 :“血痹病从何得之 ?师曰 :夫尊荣人 ,骨弱肌肤盛 ,重因疲劳汗出 ,卧不时动摇 ,加被微风遂得之。”“血痹阴阳俱微 ,寸口关上微 ,尺中小紧 ,外证身体不仁 ,如风痹状 ,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明确指出 ,血痹之病 ,为正虚…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明言通阳之法,但后代医家多认为其已行通阳之实,在现行的相关教材中也多次提到其关于通阳法则的应用,我们以现行中医专业本科教材为蓝本,探讨中医通阳宣痹治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1 温通心阳而宣胸痹1.1 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一般观点认为,"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张仲景把病机归为"阳微阴弦",着重强调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乘之,乃本虚标实之证.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胸痹病机为"痰瘀痹阻心脉"."痰瘀痹阻"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却不能很好的解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的心脏病.我们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阳气不通",一旦"阳气不通,心之推动无力"必然会导致"痰瘀痹阻心脉或经脉拘急,阳气不能濡养血脉,心失血养",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阳气窒闭,浊阴凝痞."因此,"阳气不通"是对"胸痹"病机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0.
浅议"治湿热痹从少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痹证有寒热之分,但受<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的影响,世人多以风寒湿论痹,从湿热论痹者少.但也有些医家认识到热邪或湿热邪气在痹证中的致病作用,如张子和<儒门事亲>中强调:"痹病以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清代吴鞠通也认为痹证中"寒湿固有,热湿尤多",其病因为"湿聚热蒸,蕴于经络".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是讨论太阳中风表虚证兼证证治的原文.  相似文献   

12.
小便不利是指小便滴沥不爽,点滴短少而言。在古籍中亦称之为“癃”。《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膀胱不利为癃”。《类证治裁·闭癃遗溺篇》亦云:“癃者,小便不利”。《金匮》中凡小便不利的原文达36条,方剂20首,共涉及《水气病》等九篇。详细论述了小便不利的证治体系。本文试就该书中有关小便不利的病理机制及其辨治,归纳探析如下:1 气化失司 水停下焦 如“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上述小便不利,皆为外邪随经入  相似文献   

13.
传统医学对痿病的系统认识,肇始于《黄帝内经》,立论之详,可称诸病之首。本文以文字溯源为基础,结合医理阐述与临床思维,进一步对“痿”释义及演变进行考辨,笔者通过对《黄帝内经》痿病源流的梳理,结合文献古籍考究本病义理,指出痿之生,启于肺,关乎胃,源于肺热叶焦;痿之因,伤于热,关乎湿,成于百脉干竭;痿之变,始于上,关乎下,终于久伤成劳。痿病之辨治,当在“独取阳明”的基础之上,参以泻南补北之法,临证亦需兼治兼挟标症,后期当观权达变,灵活施以“痿痹合治”,以期厘正痿之病、因、证、治,临证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遂利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原著第34条明确阐述了本方所治之证及其成因。临床上常用于太阳病桂枝证误下之后,引起的下利。笔者根据其所治证之表里俱热、升降失调之病理,用于妇科病证,收效显著。兹录验案于后,以资印证。 1.带下案 王某,女,32岁,于1990年3月2日就诊。患者于二月前顺产一婴。近半月来自感周身酸困,疲乏、多汗,小腹两侧隐痛,白带多,其味臭秽。口苦,烦躁,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证属外感兼湿热下注  相似文献   

15.
葛根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1],为足阳明胃经药,兼入脾经,功善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生津止渴、升阳止泄。又阳明主肌肉,葛根甘平轻扬,可开发腠理而解肌退热、发表透疹、舒筋解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之葛根汤以葛根为主药,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之太阳伤寒表证兼经舒不利证[2],“恶寒发热、头项强痛、面赤、鼻干、额头作痛、卧而不宁,下利”之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证[3],以及“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之太阳痉病[4]。  相似文献   

16.
“耗津伤阴”是贯穿温病全程的基本病机,保津养阴则是治疗温病的基本大法,须贯串温病治疗的始终。笔者不揣浅陋,略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1.保津养阴的重要性 历代温病学家据临证心得对温病的机理证治,各杼己见,皆有发挥,但在强调保津养阴上,则几无例外。在《外感温热篇》、《温病条辨》、《温热经纬》中,“保津”、“养阴”、“复其津”,“救其阴”,屡见不鲜。叶天士特别强调“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吴鞠通不但认为“温病之不兼湿者,忌刚喜柔”,而且在《温病条辨》  相似文献   

17.
血痹是风邪侵袭人体,血液凝涩于肌表,以致肌体局部麻木不仁的一种疾病。其始见于《内经》。《素问·痹论》云:“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灵枢·九针论》云:“邪入于阴,则为血痹”,即病邪入于阴,阴盛则寒,寒使血液凝涩,而致血痹。《素问·五脏生成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更进一步阐明了血痹的成因是“卧出而风吹之”.而仲景所论血痹,亦宗《内经》之旨,并结合临床实践,将其作为具有特定涵义之病名,而专篇论述,为后世辨治血痹奠定了基础。但仲景叙证简略,治法尚未完备,故对血痹还有深入研究之必要。一、关于血痹之成因对于本病的产生,仲景指出:“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是最早系统论述出血证的医著,理、法、方、药赅备地辨证出血证.笔者现从病理病位、治法、禁忌等方面试析如下. 1 病理及病位 1.1 衄血衄血主要指鼻出血.<血痹虚痨病脉证并治第六>云:"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提出阴虚不能藏阳,虚阳上浮致衄.又云:"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此为阴虚而阳热上浮致衄血.<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云:"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指出肝肾阴虚阳亢火动,热伤阳络则衄血.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春夏阳气外浮,若太过扰动血脉则致衄血;秋冬阳气内藏,若不能内藏甚或浮越不敛,迫血妄行致衄.还云:"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指出内伤出血,若脉见沉弦,为水不涵木,郁积化火,木火刑金,火升气逆,血上溢而见衄血.另外,提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此乃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中"厥"的含义有二:一为昏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一为厥逆,亦称厥冷,系四肢清冷不温,即肢厥.<伤寒论>第337条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厥逆又分寒厥、热厥.<素问@厥论>首先提出"热厥"一词,"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张仲景论及了外感病阳明实热内结致厥.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中指出温病热厥有三,其论补<内经>、仲景言之未尽.然厥证不同,治疗各异.兹依据<条辨>所论,对温病热厥证治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三仁汤方出自清·吴瑭所著《温病条辨·上焦篇》,由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八味药物组成,为治疗湿温证之主方.其证治为“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三仁汤主之”.这里,吴氏不但指出了湿温病之主证,且又着重从脉象上指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