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中医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方剂69首进行计算机拆方排序,选出高频次出现中药82 味,观察这些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和无细胞系统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的影 响。结果显示11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在3个不同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量呈剂量依赖性 抑制,其中白术、白僵蚕、藁本、白芨、白附子、沙苑子、六月雪、柿叶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与单体 化合物熊果苷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步研究这些中药的皮肤脱色机制与评估其临床应用 价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药拆方分析,从文献报告治疗白癜风的常用中药,选出56种,测定其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7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具有激活作用,其中11种对酪氨酸酶的激活率与可激活酶氨酸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补骨脂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从对酪酸酶具有激活作用的中药中选用19味中药,测定它们和补骨脂素的酶动力学曲线,结果显示:7种对酪氨酸酶具有竞争性激活作用,6种具有非常争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种中药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较及其机理。方法 18种药材(黄水枝、苦参、牡丹、地榆、熊果叶、花椒、柿叶、槐米、啤酒花、余甘子、桑叶、山茶花、大黄、白头翁、仙茅、紫苏、岩白菜及洋甘菊)分别以水、醇(70%乙醇)提取得36个提取物,采用体外酶法检测36个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优选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最好的样品;检测优选样品分别对酪氨酸单酚酶、多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酶动力学考察优选样品对酪氨酸多酚酶活性的反应作用类型。结果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当样本浓度为2.0 g/L时,黄水枝、苦参、牡丹、花椒、啤酒花的醇提物及黄水枝、地榆、花椒的水提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较强,其中黄水枝醇提物和水提物分别为醇提物和水提物中抑制酪氨酸酶活力最佳的样品;黄水枝醇提物和水提物抑制酪氨酸单酚酶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0.283 g/L和0.637 g/L,抑制酪氨酸酶多酚酶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0.248 g/L、0.587 g/L;酶动力学结果显示,黄水枝醇提物抑制酪氨酸多酚酶... 相似文献
4.
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限速酶,其活性与某些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有关。综述了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对中医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方剂69首进行计算机拆方排序,选出高频次出现中药82味,观察这些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和无细胞系统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1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在3个不同浓度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量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中白术、白僵蚕、藁本、白芨、白附子、沙苑子、六月雪、柿叶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与单体化合物熊果苷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研究这些中药的皮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5种酸味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5种酸味中药的酸性成分,多巴速率氧化法检测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结果 5种酸味中药的碱提酸沉溶液中,枳椇子、金樱子、木瓜、地榆、绿萼梅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1.66%、68.53%、59.73%、54.28%和39.36%。结论 5种酸味中药对酪氨酸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枳椇子作用最强,对治疗黑色素增多性疾病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治疗白癜风黑素再生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黑素再生中药能显著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常用几种中成药相比,上调酪氨酸酶活性最强。结论:黑素再生中药能显著上调酪氨酸酶的活性,且比临床常用治疗白癜风的几种中成药及药材上调酪氨酸酶活性要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白芷美白液的体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实验研究,观察其对皮肤美白的作用机理。方法:本实验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观察白芷美白液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白芷美白液对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50%~100%浓度的白芷美白液有显著的量效关系,而100%浓度以上量效关系消失。结论:白芷美白液具有确切的美白祛斑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4种常用皮肤美白剂(熊果苷、曲酸衍生物、BL-99和氢醌酯)对皮肤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美白剂(BL-99和曲酸衍生物的实验终浓度分别为0.5、1.0、5.0、10.0、50.0μg/mL;熊果苷为10、30、50、70、100μg/mL;氢醌酯为0.1、0.5、1.0、5.0、10.0μg/mL)3d后,采用台盼蓝排斥法计数活细胞数,参照Hideya Ando等的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探讨美白剂对培养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4种美白剂均可抑制B-16细胞生长,以氢醌酯对细胞生长数量的作用最大,熊果苷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氢醌酯虽可导致B-16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酸衍生物和BL-99均可致B16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呈波动性变化。结论 4种皮肤美白剂中除了熊果苷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外,其它3种美白剂均对酪氨酸酶抑制不明显,提示美白剂的美白机制是多方面的,可能不仅仅与酪氨酸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了解 9 种中药益生菌复方抗病毒性炎症的能力。方法 MTT实验评估 9 种中药益生菌复方的生物
安全性;利用聚基胞苷酸[poly(I:C)]诱导巨噬细胞RAW 264.7 发生炎症反应,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6(IL-6)
水平。Poly(I:C)诱导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中性粒细胞的斑马鱼鱼鳔发生炎症反应,统计鱼鳔处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 9
种中药益生菌复方中,复方 8 和 9 号对poly(I:C)诱导RAW264.7 细胞发生炎症反应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抗炎功效,复
方 4 和 7 号仅在高剂量时可抑制细胞炎症反应(P<0.01 或 0.05)。高剂量 6、8 号复方及中高剂量 9 号复方斑马鱼鱼鳔处
中性粒细胞个数均少于模型对照组(P<0.01 或 0.05)。结论 9 种中药益生菌复方中 9 号复方的抗炎效果最好,对poly
(I:C)诱导RAW 264.7 细胞释放炎症因子IL-6 抑制率最高,并且在poly(I:C)诱导的斑马鱼炎症模型中能显著阻断中性
粒细胞向鱼鳔处迁徙,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性炎症功效。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合成词,虽然"中药"和"草药"就其本质来讲皆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以及人工创造的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但两者药用含义有很大的区别。"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使用的药物,有坚实的临床基础和确切的疗效,亦有源于临床实践的独特理论体系。尽管西方药学发展迅速并逐渐取代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族药学,但中药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正以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速度发展,因此,应坚信中草药中存在疾病预防和康复的物质基础。为了揭示中草药的物质基础,即中草药化学成分,人们尝试了许多方法和途径,各有长短,系统性分析和总结这些方法和途径对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和中草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Clinical Study on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bined with Hemodialysis in Treating Uremia 下载免费PDF全文
Nizhi Yang Xusheng Liu Qizhan Lin Daji Xu Lixin Wang Lili Deng Jiade Huang Wei Mao Xiaojing Zhang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00,6(1):18-21
Ithasbeenanimportantprojectforrenalphysiciansthathowtoimprovetheeffectofhemodialysisandthelifequalityofhemodialysispatientssincetheclinialapplicationofhemodialysisin 1 960s.Inwesternmedicine,highlyeffectivedialyzer,highflowdialyzerandhighlyeffectivehemo…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医理论,从内服和外用两方面统计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情况。其中,内服方面,从健脾除湿、养血润燥、清热凉血、补中益气等方面进行统计划分。外用通过中药外洗、中药外洗、中药湿敷、外用中药膏剂、涂搽成药搽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综述近5年来的文献,为进一步推广中药及中药制剂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我研究所用中药方剂熏洗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 97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熏洗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 ,所有病人均在治疗 1个疗程后 2周复查以比较疗效 ,并比较痊愈 3mon后的复发率。结果 :中药熏洗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治疗 1个疗程后治愈率分别为 92 .96 %与 92 .31% ,痊愈 3mon后的复发率分别为8.4 5 %与 7.6 9% ,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中药方剂熏洗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好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现代中药归 经研究的方法、新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阐述,重点介绍了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并提出利用新方法研 究中药归经学说的设想,以进一步深化研究中药归经理论。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了中医药对喉癌的治疗效果及分子机制。通过统计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喉癌的相关论文,查找中药及其提取物对喉癌细胞相关分子表达的作用。许多实验发现,不同中药及其提取物可通过诱导喉癌细胞凋亡、抑制喉癌细胞增殖、抑制肿瘤黏附、增强细胞免疫、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等方式抑制喉癌的进程。中药及其提取物能一定程度上控制喉癌的发生发展,为喉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