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研究工作是临床中药学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对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研究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方面进行阐述,阐述了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和研究重点偏向于文献的特点。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的研究是临床中药学的学科核心和基础,针对目前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该文也对临床中药学标准化的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的方法应以中药功效为侧重点,建立并完善临床中药学数据库,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标准化的语言释义。  相似文献   

2.
李时珍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他一生为民,志在奉献,艰苦求实,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李时珍成功之路,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医与药结合之路。中药和中药学发展至今,已分化出多门独立学科。但是,反映中药临床应用原则、规律、经验等内容的学科——《临床中药学》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创编《临床中药学》具有十分的必要性、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临床中药学的学科性质、地位、现状及今后发展之路,发表了见解。指出临床中药学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学科,又具临床性质。当前它在药物数量、新药开发、单味药研究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存在着理论研究及复方研究相对不足,阻碍其进一步发展。今后的发展之路,离不开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及中药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目前应把中药实验研究作为重点,研究手段要高起点,要多学科大协作。  相似文献   

4.
王安香 《求医问药》2014,(15):37-37
临床中药学的科学界定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战略。本次研究围绕临床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临床中药学跨中医学与中药学的桥梁作用、临床中药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临床中药学的建设目标四个方面阐述对临床中药学进行学科界定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结合实践工作中的体会,探讨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的必要性、相关内容、存在困难、解决对策等。结果临床中药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进行门诊、病房相关中药学内容的研究,收集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并加强分析,测定中药有效成分血药浓度等。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医院方面缺乏重视、硬件设施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今后需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对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给予更大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工作人员专业培训等等,使临床中药学研究得到持续发展。结论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应当针对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促进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6.
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与中医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工作是临床中药学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的现状进行回顾,从分析临床中药学术语的特点入手,对临床中药学规范化研究的科学及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了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研究的方法应以中药功效为线索,遵循临床中药学术语的特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范的语言释义.指出了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是临床中药学的学科核心,也是中医药全球化的基础;针对目前理论研究的相对不足,对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临床药学是一门研究临床合理用药并使药品发挥最佳疗效的综合性科学,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中医医院如何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这是摆在每个中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中医中药唇齿相依,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健康的需要。笔者认为,临床中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澄清中药混乱品种,为临床提供正品药材;正确炮制加工中药材,为临床输送优质多元化中药饮片;收集整理中药不良反应资料,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规范中医处方用名,避免配方混乱,确保临床疗效;收集现代中药研究资料,办好院内药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咨询;指导患者学习掌握中药汤剂制备技术,科学服用中药,全方位提高中药质量,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中药学以及中药师的重要作用。方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临床中药学的作用、中药师的作用展开分析探讨。结果经过总结,临床中药学的作用主要为指导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对中医药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监测、进行中药信息的收集以更好地提供中医药咨询服务、对药物配伍进行更多的研究探索、对中药质量标准进行不断探索。中药师的作用随着时代变迁,其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宽泛,发挥的作用也更大,除了做好药物咨询、药品管理等,执行落实好临床中药学的各项作用内容之外,近年来更加注重向临床延伸,更好地与临床工作对接,直接提供临床用药建议、指导等。结论临床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师在医院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其相应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医临床用药以及治疗,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今后还应当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促进中医药学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和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现在临床中药学的基础任务为科学的阐述中药理论知识,深入研究中药防治疾病以及康复保健中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经济、安全、合理并且有效的应用中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由于我们国家现在对于中医药行业的重视程度提高,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发展需要保持自主创新、支撑发展以及引领未来作为指引,明确临床安全并且有效的应用中药治疗作为首要任务,继承并且创新作为发展目标,因此临床中药学的未来发展需要着重于开展下述工作,深入研究中药文献资料,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知识,研究中药药效、体内代谢以及作用机理,研究中药防治各项重大疑难疾病中的用药规律,研究中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研究民间医药,研究中药标准体系,研究多学科以及多部门的联合应用,从而保证临床中药学能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药在临床中大量应用,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十分必要。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病人为对象进行包括收集药学信息、分析处方和病历、中药师进病房、ADR监测、药学以及药物情报咨询等研究工作,最终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解毒中药外洗治疗肺癌靶向药物服药者药物性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病理确诊为肺癌,应用特罗凯治疗后出现皮疹的患者,用中药清热祛湿解毒外洗方于患处外洗30min,15日后观察皮疹变化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未见不良反应报告。结论清热祛湿解毒中药外洗治疗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服用者药物性皮疹疗效确切且安全,可供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2.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的新概念,提倡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把医学相关联的基础研究快速转化为临床医学应用技术,同时临床医学的应用效果及新的临床观察又以最快的速度反馈到相关的基础研究中,这样,在医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应用之间形成快速良性互动。这个新时代的到来,为与医学密切相关的药学特别是药物创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几个实例,就转化医学背景下药物创制思路、手段和方法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外用因其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原因, 在国内外广受关注, 尤其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中药外用也存在部分关键性问题。笔者分析了中药外用制剂现状和中药外用的现代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指出中药外用理论有待完善、缺乏部分规范体系、临床数据分析总结和中药新型外用制剂临床应用等主要问题, 提出了建立指导中药外用的理论系统和规范体系、丰富现有外用中药的功效、组织专业人员对临床数据进行挖掘与归纳分析、加强中药外用平台建设等建议, 以期为中药外用剂型研发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病的关键是辨证、立法、遣药、用方。临证时依据什么选用中药?是依据药性,或是依据成分,或是依据药效选用中药,是当前医药界存在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亦是治疗效果和成败的关键,更是真假中医的区别所在。因此,保持和发挥中药道地药材、药物炮制、配伍应用、中药药性的特色,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中医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抗肿瘤中药靶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磊  郭伟英 《医学综述》2009,15(16):2435-2437
中医药治疗癌症等疑难病有较大的优势。与西药相比,在疗效确切的情况下,有较少的不良反应。靶向制剂目前被认为是搭载抗癌药的最适宜剂型,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富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剂型。本文对各种抗肿瘤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适合中药复方的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适合中药复方的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中药渗透泵片剂、胃内漂浮制剂、巴布剂、原位凝胶剂等方面。这些新型给药系统均能提高中药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便于中药临床应用。综述近年来几种适合中药复方的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时有发生,但是目前缺乏科学、客观、规范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方法。在中药临床前评价的过程中,形成一套科学的、规范的、可行的现代中药评价体系标准势在必行。本项目建立了包括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用供试品质量控制体系、现代化中药及其制剂毒性评价体系、评价管理体系在内的现代化中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体系,规范了中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每个研究环节。无论从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增加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还是从丰富完善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与国际药学相互接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时代中医药信息资源的获取,已从传统的文献资源更多地转化为大量动态的数字资源形式,数字目录学也成为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数字目录学的研究概况,以及中医药信息资源目录学的研究意义、价值,分析了中医药网络信息资源和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探讨构建中医药信息资源数字目录体系的方法,以促进我国数字目录学的发展及中医药数字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中医药膝痹知识为资源,建立中医膝痹病数据库,能为中医膝痹病教学、临床与科研提供知识发现的基础设施,有利于中医知识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探析中医骨伤科膝痹病文献数字化保存数据库建立的步骤、方法、功能、内容、数据库维护,数字化保存与挖掘中医膝痹病临床文献,为临床实现中医膝痹病证治的标准化、数据化提供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药散剂使用历史悠久,以其剂型特色、制法简单、疗效确切成为中药的代表性剂型之一。中药外用散剂在口腔黏膜部位的临床应用历来较为广泛。由于剂型的特殊,临床用量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共识,而外用散剂处方中多含矿物类生药,因此会带来一定的安全性隐患;随着制剂工艺的不断发展更新,一些新的粉碎工艺也不断应用于散剂制剂工艺中,但同时带来的相关问题也值得讨论。对上述中药外用散剂的剂量、安全性、工艺合理性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为其规范临床应用、确保用药安全、进一步新药开发等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