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骨疏康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相关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骨科治疗且符合标准的108例PMOP相关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骨疏康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对照组患者术后第3日口服阿仑膦酸钠和钙尔奇D,骨疏康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骨疏康胶囊,2次/d,4粒/次,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2组手术前后腰椎、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I型原胶原N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水平,及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结果骨疏康组患者术后半年腰椎、髋部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骨疏康组术后半年血清ALP、BGP、β-CTX、PI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疏康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骨疏康组和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率分别为3.51%、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0,P=0.041)。结论骨疏康胶囊可显著降低PMOP相关性转子间骨折患者骨代谢水平,提高患者BMD,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减少PFNA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率,同时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骨代谢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到广州市天河社区卫生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共110例,所有患者均以钙尔奇D(600mg/日)作为基础药,将试验组(补肾活血中药+钙尔奇D)55例与对照组(钙尔奇D)55例进行比较研究。临床疗效评估指标包括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服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前后血清OPN浓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血清25(OH)D、PINP和β-CTX的浓度。结果 (1)VAS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有一定程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腰椎、左侧股骨颈的BMD: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腰椎、左侧股骨颈的BMD治疗后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血清OPN、25(OH)D、PINP和β-CTX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OPN、PINP和β-CTX浓度治疗后明显下降(均为P0.05),25(OH)D浓度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过程中,两组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安全有效。它提高腰椎和股骨颈BMD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OPN、PINP和β-CTX浓度,提高25(OH)D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长期冬泳运动对老年人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以114名55~65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冬泳组和对照组。采用Sahara Clinical Bone Sonometer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宽带超声衰减(BUA)、超声声速(SOS)、定量超声指数(QUI)和骨密度(BMD)。采用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钙(Ca)、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同时采用S200型酶标仪测定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含量。结果冬泳组男性老年人的BUA、SOS、QUI和BMD均值高于对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的组间差异(P0.01);冬泳组和对照组老年人的ALP均值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血清Ca、BGP、TRACP5b均值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冬泳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骨代谢能力和男性老年人的骨密度,对提高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是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有益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常规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基础上,探讨渐进性抗阻训练在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的辅助改善作用。方法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纳入PMO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口服碳酸钙D3+骨化三醇胶丸+阿仑膦酸钠片,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给予渐进性抗阻训练。两组治疗6个月后,统一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骨质疏松性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骨密度值均有显著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I型原胶原分子N-端前肽(PINP)的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研究组患者在疼痛、骨密度改善方面,以及TRACP水平的改善方面,均有更优秀的表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基础上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治疗PMO患者,可进一步降低骨质疏松性疼痛,降低TRACP水平,提升骨密度,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观察运动频率对RA伴发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初诊RA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抗CCP抗体)、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等指标,观察这些临床因素对RA患者的BMD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血清骨代谢指标包括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region of collagen type1,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I pro collagen N-terminal pro peptide,PINP)、骨钙素(osteocalcin,OC)、25羟维生素D[25-(OH)D],通过电话回访RA患者的康复运动情况,分析运动频率对RA伴OP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本组RA伴发OP的发生率为46.67%,BMD的下降以腰椎、股骨颈最明显。BMD的改变与年龄、病程、DAS28评分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DAS28评分的升高,BMD降低(P0.05)。骨吸收指标β-CTX在年龄≤65岁组、病程≤0.5年组、抗CCP抗体阳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骨形成指标PINP、OC在年龄≤65岁组、抗CCP抗体阳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在DAS28评分2.6组高于DAS28评分≥2.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伴OP患者中,经常运动组的全身及腰椎BMD、PINP、OC均高于不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INP、OC与经常运动呈正相关(P0.05),β-CTX与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全身BMD受血清25-(OH)D水平及运动频率影响明显,随着血清25-(OH)D水平及运动频率的提高,全身BMD呈增加趋势。结论 RA伴发OP的发病率高,骨密度与年龄、病程、疾病的活动、25-(OH)D水平、运动频率相关。RA伴发OP属于高转换型骨代谢异常,在疾病早期、活动期骨破坏和骨形成均加快。运动可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建议临床应重视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的运动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与25 羟维生素D3(25-OH-D3)的关系? 方法 测定186 例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6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对照者血(Ca) ?磷(P),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 (25-OH-D3)的浓度? 结果 2型糖尿病组BGP?25-OH-D3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Ca?P?血浆ALP浓度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女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OP组BGP?25-OH-D3的浓度显著低于男性OP组(P<0.05)? 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 25-OH-D3的减少可影响钙?磷代谢,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因此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应早期适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充活性维生素D对于骨量减少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骨量减少的A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25-(OH)D3的水平。将上述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柳氮磺吡啶、碳酸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BALP、TRACP-5b、25-(OH)D3,骨密度(BMD)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 AS组BALP、TRACP-5b高于健康组,25-(OH)D3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BALP、25-(OH)D3水平均有升高(P0.05),TRACP-5b水平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BALP及25-(OH)D3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治疗组复查腰椎、大转子、转子间BMD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0.05),5例骨量恢复正常;对照组6个月后BMD变化不明显;治疗组治疗前后腰椎、大转子、转子间BMD变化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ESR、CRP及BASDAI评分较前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ESR下降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可以改善骨量减少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并降低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德尼单抗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口服钙尔奇碳酸钙D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蛙鱼降钙素。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德尼单抗。分别在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碱性磷酸酶骨人交联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N末端肽/肌酐(Ⅰ型胶原N-端肽)肌酸酐(NTX/Cr),骨钙素(BG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L_(2-4))、股骨颈、大转子以及全髋BMD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_(2-4))、股骨颈、大转子以及全髋BMD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LP、NTX/Cr、BGP以及β-CrossLaps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LP、NTX/Cr、BGP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β-CrossLaps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尿、血以及粪常规均无明显变化,且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情况。结论德尼单抗联合蛙鱼降钙素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治疗老年患者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6例,其中女性60人,男性6人,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69.5±9.8)岁。所有纳入老年患者均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静脉应用唑来膦酸5mg,同时口服骨化三醇及钙剂治疗;对照组34例,仅口服骨化三醇及钙剂治疗;在治疗组中,比较治疗前后骨密度、VAS疼痛评分、骨代谢标志物PINP和β-CTX的变化。两组间比较,治疗后骨密度升高值、VAS疼痛评分下降值、骨代谢标志物PINP和β-CTX下降值的变化。观察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骨密度值和VAS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骨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PINP和β-CTX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组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0.05),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INP和β-CTX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用药后出现5例发热,2例流感样症状,均在2~3 d内消失。结论唑来膦酸可以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能够显著改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骨代谢标志物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采用骨肽注射液配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骨代谢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就治的96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采用钙尔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肽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醋酸纤维素(Ca)、碱性磷酸酶(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BM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P0.05);治疗后,两组ALP、BAP、OC及BM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骨肽注射液配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PFNA内固定术后,骨肽组60例给予骨肽注射液静脉滴注1个月,非骨肽组60例未给予骨肽静脉滴注。比较两组血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Harris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1、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PINP与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骨肽组患者PINP与CTX水平显著低于非骨肽组(P0.05);治疗后1、6个月,骨肽组BGP、25 (OH) D3与BM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骨肽组血清25(OH) D3高于非骨肽组(P0.05)。患者血清PINP、CTX与BMD呈显著负相关(P0.05);骨肽组Harris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非骨肽组(P0.05)。[结论]应用骨肽可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骨代谢,增加骨密度,从而促进骨折愈合与髋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大鼠骨量影响以及对PI3K/AKT/Fox O1通路影响。方法将30只12周龄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地塞米松组(n=10)及地塞米松+水飞蓟宾组(n=10),对应给予地塞米松及水飞蓟宾治疗。12周后取双侧股骨进行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和骨生物力学检测。同时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蛋白印迹分析大蒜素对PI3K/AKT/Fox O1通路影响。结果地塞米松组大鼠的骨密度(BMD)、骨微观结构和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吸收指标(TRACP和CTX-I)升高,骨形成指标(ALP和OC)降低。水飞蓟宾治疗后骨密度、骨微观结构、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地塞米松+水飞蓟宾组的TRACP和CTX-I显著降低,ALP和OC显著升高。进一步研究表明水飞蓟宾可以通过抑制地塞米松介导PI3K/AKT/Fox O1信号通路上调来调控骨代谢。结论水飞蓟宾可以通过PI3K/AKT/Fox O1信号通路调控骨代谢,提高GIOP大鼠骨密度、骨微观结构和骨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强骨胶囊配合运动疗法在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间郑州市骨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其中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为每日口服强骨胶囊,配合快步走运动30 min+负重小燕飞功能锻炼10 min(即双踝各带1 kg沙袋),运动频率为每周4次;对照组为单纯口服强骨胶囊。两组治疗均为3个月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6.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BGP、BMD、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BGP、BMD高于对照组,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胶囊配合运动疗法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可缓解疼痛症状,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骨质疏松的并发症,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育三烯酚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大鼠骨量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12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地塞米松组(DEX,n=10)及地塞米松+生育三烯酚组(DEX+TTS,n=10)对应给予DEX及TTS干预。12周后取双侧股骨进行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和骨生物力学检测。同时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蛋白印迹检测各组BMP-2、OPG及RANKL蛋白表达改变。结果 DEX组大鼠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显微结构和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吸收指标(TRACP和CTX-I)升高,骨形成指标(ALP和OC)降低。TTS治疗后骨密度、骨显微结构、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DEX相比,DEX+TTS组的TRACP和CTX-I显著降低,ALP和OC显著升高。蛋白印迹结果表明DEX组的BMP-2和OPG明显降低,而RANKL水平显著上升; TTS治疗后BMP-2和OPG明显上升,而RANKL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TTS可以通过降低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及激活Wnt/β-catenin信号来提高GIOP大鼠骨密度、骨微观结构和骨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变.方法: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肾移植患者和25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骨钙素(BGP)、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原(ICT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水平.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的BGP、PINP和ICT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两组的CT、25-OH-D和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明显的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血清成骨细胞活性增强,同时伴有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转换活跃,其发病机制可能主要与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陆彬彬  高爱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11):1506-1509, 1520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口服元素钙500 mg/d和维生素D 200 U/d,连续服用26周后加用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特立帕肽)20μg/d,再连续治疗26周,于应用特立帕肽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3和26周测定腰椎(L_(1-4))和股骨近端骨密度(BMD),采静脉血测定血清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8位患者均完成全疗程治疗。应用特立帕肽治疗13周时,腰椎L_(1-4)、股骨颈、大粗隆和股骨干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升高(P0.05),疼痛缓解明显(P0.05);治疗26周时,腰椎L_(1-4)和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大粗隆和股骨干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疼痛明显减轻(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情况均较轻微,没有给予特殊处理即自行缓解。结论连续26周使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能有效地促进患者骨形成,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腰椎、股骨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重症骨折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重症骨折继发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基偶顺序分别设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骨折三个月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骨折三个月后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两组均治疗三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代谢标志物I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I)、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I)、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血骨钙素(BG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XI、CTXI、TRACP5b、BGP、BMD和BALP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 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0%(P0. 05);治疗组的NTXI、CTXI、TRACP5b、BGP、BMD和BALP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重症骨折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肾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后,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雌二醇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旁脂肪组织。干预2月后,检测骨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骨密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INP、BGP、TRACP5b、RANKL、OPG的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中MDA、CAT、SOD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股骨近端和股骨总BMD均明显降低,模型组血清MDA活力明显升高(P0.05),而CAT活力下降明显(P0.01),血清TRACP5b、BGP、PINP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OPG、OPG/sRANKL比值下降(P0.05),骨形态改变与骨质疏松症一致;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骨组织形态改善。雌激素组、温肾固疏方高、中剂量组BMD均明显增高(P0.05)。雌激素组、温肾固疏高、中剂量组血清PINP、BGP含量下降(P0.05)。雌激素组、温肾固疏中剂量组TRACP5b含量下降(P0.05)。温肾固疏中、低剂量组血清OPG含量升高(P0.05)。温肾固疏高、中剂量组OPG/sRANKL比值升高(P0.05),低剂量组比值明显升高(P0.01);雌激素组、温肾固疏中剂量组血清MDA活力降低(P0.05),温肾固疏中、高剂量组血清CAT活力升高(P0.05)。结论温肾固疏方可降低骨代谢高转换水平,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吸收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抗氧化应激机制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34)对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术后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老年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术后第6天开始每天皮下注射20μg PTH一次,治疗时间为6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12个月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颈椎脊髓功能评分(JOA)评估;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检测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改变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与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 05),且同一时间段的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患者BM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 05),同时血清B-ALP和TRACP-5b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 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 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椎间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TH辅助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98名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的患者给予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期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1-4 (L_(1-4))和股骨颈骨密度改变,VAS评分及ODI评分改善情况,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改变以及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和骨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改变。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1-4 (L_(1-4))和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和治疗前(P0. 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和治疗前(P0. 05);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TGF-β1和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而IL-17及TRAC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 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提升COPD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状态和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可以安全有效防治老年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