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别失去自我——关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规律、近代科学技术史等为视角,论证了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重大发展的突破口这一决策的科学性;强调“别失去自我”是中医学立足于未来并谋求发展的大前提;并就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战略步骤--继承和创新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2.
中医内在规律的数学分析方法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数学方法对中医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中医的发展和规范化以及指导中医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在中医的研究和应用中,只有利用数学方法掌握了中医的内在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更合理地进行中医诊断、用药和治疗,充分发挥中医的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持中医特色与优势,中是医现代研究的难点,从西方医学模式及其思路,方法,指标来天空中医理论,不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在遵循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建立有中医特色的现代研究体系,开展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看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带动中医药学的发展,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从钱学森建立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高度,考虑和探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相关问题。在体系的指导下,论证了运用中医发生学、综合集成法等多学科综合的方式和理念,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合理性,同时强调把"性智"的研究提高到与"量智"研究相同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双语教学兼具中医入门课及第二语言的特点。在教学研究方面,需要采用中英文对照、中医翻译原则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在教材建设方面,宜先试用200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的英汉对照《中医基础理论》,并结合李照国、张庆荣主编的《中医英语》教材,再组织校内专家自编适合安徽中医学院校情的《中医基础理论》双语教材;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宜采用“内培外引”的方法;在教学实践方面,可先从中医学专业国际交流方向试点,再向其他专业推广,逐渐形成中医基础理论双语教学的递进式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试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剖析中医基础体系发展的渊源,内核,提出了造成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发展缓慢的原因,并就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否需要实验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是哲学缜密思维的框架作用和实践的填充作用所引地的。  相似文献   

7.
对按摩推拿学基础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按摩推拿学及其基础理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调查与系统分析,可知该学科基础理论薄弱的现实;比较按摩推拿学基础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可知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对推拿临床的指导缺乏较好的针对性。得出完善按摩推拿学的基础理论是发展该学科的重点之一的结论,提出从理、法、术诸方面对该学科基础理论进行分层次重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范畴的界定,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带有普遍适应性和基础性,能为中医各分支学科所认同和利用的理论。临床实践的需求才是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在动因,之所以当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未能取得重大突破,除了外部条件的制约外,亦与其原有理论尚未过时失效,理论与临床之间尚能处于协洽状态,因而要求创新突破的内部动因不足有重要关系。只有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融汇于临床,从临床中寻求其突破口和切入点,才能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使其学术研究的方向,与其中医的教育水平、治疗能力以及学术进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为其中医学术进行研究以及分析,现就对其基础理论知识是的内容范围、学术特点以及发展方向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现将具体的报告如下呈现:1内容范围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代表着中医学基本概念与原来以及规律,与此同时还具有理性(思维特点)的主张以及学说~([1]),是其中医学的基本法则以及原理的体现,主要方法论以及认知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阐释中医文化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及其科学内涵,为中医学的科学继承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案。方法:理论研究。结果:(1)提出"生态范式"假说,基本内容:其一,提出了阐明中医文化基础及其科学内涵的一种方案;其二,提出了阐明中医基础理论及其科学内涵的一种方案(2)假说的特色:其一,简单性,主要基于四个理论(生物学、生态学、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可拓学);其二,系统性,针对中医理论及其文化基础这一整体系统;其三,协调性,主要反映在文化与医学、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践;其四,实用性,可用于教学、临床和实验研究。结论:提出"生态范式"假说,初步阐明了中医文化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及其科学内涵,为中医学的科学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操作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医学基础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具有哲学属性和文化属性,理论上的社会性,应用上的自然性决定其学科的特性,根据其特殊的属性,构建中医学的基础和桥梁课程,就是要使学生首先了解中医学的各种属性,对中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形成和嬗变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因此,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思维方法的形成与拓展等方面的知识,应该是构成中医学基础和桥梁课程的核心,并应将这些基础和桥梁课程开在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并滋养了中医学,其中道家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及思维方法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本文从中医学基本规律、藏象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中医学方药学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李京 《中国病案》2011,12(3):61-62
中医学作为必修科目纳入西医院校教学内容之中,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和诊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教学中应让学生们认识到传统中医具有许多区别于西方医学的特色,其理论形式反映出独特的人文属性。讲授中应强调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病例体会证与证的区别,以及正确辨证治疗后立竿见影的临床疗效。课堂上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既能将一门学科的精华部分展示给学生,同时又能使学生对中医理论产生兴趣和继续探索、学习的欲望,这是目前高等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应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中医学在基础理论、诊治大法、药物的发现和积累以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人民健康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认为中国医药学是国粹前途光明,中医学子应坚定献身中医药事业的信念,认真钻研学习中医药学知识,重视和抓紧中药剂型的改革,并以衰中参西的态度对待西医药学,以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药研究及其资源开发应注意医药结合疗效优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指导,离开中医临床需要的依托,搞“纯中药”的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意义的。因此,中药研究,应当始终注意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指导,并与中医临床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服务于临床的实际需要,提高疗效和水平。从中药研究及其资源开发来看,应当医药结合,找准中药研究的立足点,搞好中药新药研发;将医药结合作为搞好濒危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出发点与归宿。中药复方的研究应确保疗效优先,以确保和提高疗效为根本前提,以药效学的有效度作为中药复方研发的基本要求,分离提取及剂型选择应以确保和提高疗效为核心。  相似文献   

16.
《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护理学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蕴含着丰富的护理学思想。该书奠定了后世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基础,为中医护理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对当代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该文以著作的条文为基础,从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该书对中医护理学发展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证候量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证论治、疗效判定无量化或客观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继承及发展。借鉴在现代医学、心理学中运用较多的量表方法,根据中医辨证的特色和思维规律,研制出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际的中医证候量表,已成为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文章通过对有关文献进行整理,综述证候量表研制中几个关键环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三阴三阳系统与药性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学的核心理论,是中药学发展的基础,是中医和中药联系的纽带。本文从阴阳学说出发,在阐述三阴三阳系统的内部作用机制及其与中医基础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药药性的系统学意义以及中药药性理论发展的方法学基础,从而为中药组分配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形式,并为中医药基本原理在现代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论治、疗效判定无量化或客观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继承及发展。借鉴在现代医学、心理学中运用较多的量表方法,根据中医辨证的特色和思维规律,研制出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际的中医证候量表,已成为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文章通过对有关文献进行整理,综述证候量表研制中几个关键环节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及实践模式,代表的是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其倡导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快速转化。就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相互关系,中药复方在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围绕如何服务临床转化,提出中药复方基础研究的思路与策略的重点在于中医理论的创新、临床有效药物的开发、疾病防治新机制的发现、复方配伍的机理和规律的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