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并下尿路感染的效果,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治疗方式。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的68例前列腺增生并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采用中西医治疗和西医治疗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效果。结果 3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显效29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4.12%;采用西医左氧氟沙星静滴治疗的34例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79.4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可知,中西医结果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效果。结论中西医方式治疗前列腺增生并下尿路感染有着显著效果,在临床治疗上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欧洲治疗BPH的植物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亲福 《中成药》1997,19(3):47-47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在我国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在50-60岁男性中发病率为30%,在61—70岁男性中为50%。在欧洲.人们普遍使用植物药治疗BPH,其中首推锯叶棕[Serenoarepens(BARTR)SMALL](果锯叶棕有两个拉丁名,另一个是Sabalserrulata提取物。)药理作用该提取物含一种酸性多糖,其注射剂量为1.0mg/kg时就显示消肿作用,对瘀皿性肿胀也有效。该提取物还有抗雄激素作用,明显降低睾酮对去势动物的激素增生效应,竞争性地抑制雄激素与受体的结合。Sultan等人证实,锯叶棕果提取物还抑制睾酮转化成双氢睾酮(DHT)所必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前列腺炎症对前列腺增生患者PSA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行TURP的患者280例,术前均行前列腺体积测定、INS评分及血PSA测定,术后将前列腺标本行病理检查,分出单纯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对比.结果 ①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液中TPS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IN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可导致患者前列腺体积增大、排尿梗阻症状加重、血清中PSA升高.  相似文献   

5.
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85例,预先结扎膀胱下动脉组(结扎组)67例,单纯腺叶摘除术组(单摘组)平均出血255ml(P〈0.01);结扎组术后出血56ml,单摘组90ml(P〈0.01);结扎组术后再输血14ml,单摘组78ml(P〈0.01);两组性功能改变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结扎组8例,单摘组3例,两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6.
王燕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52-152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简称前列腺增生,俗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男性自3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对症状重的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仍是最佳选择。我院自2010年以来,经尿道前列腺切除7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还会逐渐增多,其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1999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对BPH采取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TVP)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术后再次出现排尿困难10例,现将排尿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导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可使后尿道受压变形。使尿道阻力增加,引起尿流梗阻。患者在劳累、受凉、刺激性饮食后易发生急性尿潴留。对于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在导尿时不仅要考虑到男性尿道的生理解剖特点,还要考虑到由于前列腺增生引发的尿道受压变形,否则会导致插管困难甚至失败,给患者带来痛苦。现将笔者的临床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小鼠实验性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制造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观察小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光镜下前列腺形态学的变化,研究葛根素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葛根素能明显抑制由丙酸睾丸酮诱发的小鼠前列腺增生.结论:葛根素对丙酸睾丸酮所致小鼠前列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本病的认识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症状为排尿障碍,中医将其归入癃闭,为临床难症之一。对于癃闭的治疗,多采用通利、补益之法。如全国新编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将癃闭实证分为膀胱湿热、肺热壅盛、肝郁气滞、尿道阻塞四型,分别以清热利水理气行瘀等法治疗;把...  相似文献   

11.
中药膏方治疗疑难杂症验案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膏方又称膏滋方,具有治病纠偏,滋补强身等多种作用。时下在江南一带时兴冬令以膏方进补,实际上是中药传统剂型的丸、散、膏、丹、汤、酒、露、锭八种剂型之一。由于服用方便、疗效显著,在一年四季均可服用,尤其是针对一些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或疑难顽症,更适合以膏方来调治。现代家庭多具备冰箱冷藏的条件,这为膏剂的收藏提供了方便。因此,更可以提倡以膏方剂型来治疗诸多慢性疾病。笔者常不拘季节以膏方为主,根据辨证施治原则来治疗某些疑难病症,现撷取4则医案,以飨读者,不当之处,请多赐教为盼。  相似文献   

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infections,RRTIs,以下简称复感)指1年内反复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超过一定次数。按年龄阶段分,0-2岁、2-5岁、5.14岁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超过7、6、5次,和(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超过3、2、2次。  相似文献   

13.
尿路感染急性起病以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为主症,可兼有高热、腰痛、小腹痛、肉眼血尿;慢性感染者症状隐匿,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但尿少而频,或排尿不尽,部分患者可呈持续性无症状性菌尿。  相似文献   

14.
虞坚尔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治疗小儿肺系、肾系疾病。笔者有幸随师抄方,收益颇多。兹将虞老师治疗小儿疾病验案4则总结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我院外科自2001年5月~2005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患者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柴胡承气汤治疗急性胆道感染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胆道感染是肝胆外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以高热寒战、上腹部急剧疼痛,或伴有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或面目发黄等为主的危急重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女性多于男性,尤以40岁以上肥胖者多见。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胆道感染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发生了变迁,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具有较好疗效。我科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病俗称乳腺增生,是妇女目前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开始以后的任何年龄妇女,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我院采用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病1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历代医家运用经方存在两种倾向:原方原量,崇古遵经不越雷池一步;灵活化裁或仿经方之意创立新方。然临证施用经方,或以原方原量,或以化裁创新,皆应随证而化,方可于“形似”与“神似”之间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9.
唐祖宣(1942-),男,河南邓州人,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张仲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名老中医,全国继承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从医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推崇仲景典籍,擅用经方,在诊治周围血管病方面有独到阐发,尤其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深静脉血栓、静脉炎的辨证和治疗。其研究成果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南阳地区科技进步奖6项。撰写学术论文200余篇,编著《唐祖宣医学文集》《唐祖宣医学六书》等14部著作。  相似文献   

20.
Oplopanax elatus(Nakai) Nakai, a member of the ancient angiosperm plant family Araliaceae, i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disorders in the medicine systems of China, Russia, and Korea, and was designated in Russia as a classical adaptogen. Despite extensive studies of classical adaptogens, there are comparatively few reports concern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O. elatus in English. The plant is a potential source of saponins, flavonoids, anthraquinones, terpenes, and other active compounds.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have indicated that O. elatus possesses a number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adaptogenic, anti-convulsant, anti-diabetic, anti-fungal, anti-inflammatory, anti-oxidant, blood pressure modulating, and reproductive function effects. In this review, the chemistry, safety,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O. elatus are summarized and highlighted to encourag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pl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