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连续积累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192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组(96例)和对照组(96例),均在发病后6-72h内给药,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观察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结果:巴曲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巴曲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罗利民 《浙江医学》2007,29(6):596-597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鼻内镜下外科干预治疗难治性鼻出血153例,其中同期处理鼻腔异常结构及病变6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53例中男87例,女66例;年龄19-76岁,平均48.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鼻出血,无外伤及血液病史,其中58例伴有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对60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巴曲酶治疗,均在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3次为1个疗程,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基本治愈11例(18.3%),显著进步19例(31.7%),进步18例(30%),无变化7例(11.6%),恶化4例(6.7%),死亡1例(1.7%)。结论用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甲泼尼龙联合巴曲酶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58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将纳入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使用巴曲酶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使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20例(28耳)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统计结果显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甲泼尼龙+巴曲酶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听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对60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巴曲酶治疗,均在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3次为1个疗程,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基本治愈11例(18.3%),显著进步19例(31.7%),进步18例(30%),无变化7例(11.6%),恶化4例(6.7%),死亡1例(1.7%)。结论 用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冯楠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6):421-421
<正>我院内科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老年高血压病40例应用钙通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年龄和性别:本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其中60-69岁28例,70-79岁10例,80岁以上2例。此组患者均为住院患者,患病最短5年,最长达15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巴曲酶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病人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资料来自2011年1~12月,共32例32耳,男18例,女14例.用巴曲酶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资料来自2010年1~12月共48例48耳,男26女22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两组病人耳聋治愈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耳聋治愈率40.63%,高于对照组18.75%(P<0.05),治疗有效率:治疗组87.5%,高于对照组60.42%(P<0.01).结论 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较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对突聋患者进行耳后注射治疗甲强龙+利多卡因联合巴曲酶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突聋患者中选择 42 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分别 21 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甲强龙+利多卡因耳后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巴曲酶进行治疗, 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本次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且 P< 0.05。 结论 将甲强龙+利多卡因联合巴曲酶治疗措施应用于临床治疗突聋患者,其就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1996年8月至2004年8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3例,酶学及心电图排除Q波和非Q波型心肌梗塞。其中稳定性心绞痛41例,不稳定性21例,无痛性心肌缺血51例。入院后病例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48例,本组患者住院用极化液治疗,第二组为观察组65例,住院用抗栓酶治疗,两次住院平均间隔时间13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巴曲酶治疗中度以上突发性聋(简称突聋)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以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56例(共57耳)中度以上平坦型(22耳)和全聋型突聋(35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33耳常规用药治疗(常规用药组),24耳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了巴曲酶治疗(联合组)。结果联合组(66.7%)和常规用药组(33.3%)治疗中度以上突聋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8)。平坦型与全聋型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6)。结论常规用药联合巴曲酶能显著提高中度以上突聋患者的总有效率,疗效优于单用常规药物,且全聋型较平坦型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从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我们采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与氧透射载体疗法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治疗对象均为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因静脉曲张致血栓性浅静脉炎,其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平均年令55岁~6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无利多卡因使用禁忌症。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合用治疗异位妊娠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10):I008-I009
<正> 近年来,应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已取得较大进展。我院妇产科自1996年8月至1998年12月采用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合用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8例,为1996年8月至1998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年龄20~35岁,孕龄35~60天(平均47天)。诊断依据:病史、妇查、血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98年8月~2004年8月根据中医“穷必归肾”的理论,运用补肾固本法对2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特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所有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或门诊病人,诊断标准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巴曲酶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58例(73耳)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36耳)和对照组(30例,37耳),其中观察组使用巴曲酶治疗,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治疗。二组治疗疗程均为3周,对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纯音听阈值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过1~3周的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听力恢复程度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较对照组(40.54%)明显降低(P=0.038)。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应用巴曲酶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98例(110耳)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和川穹嗪,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和巴曲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营养剂联合溶栓剂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巴曲酶药剂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疗效。方法:全组48例患者均应用巴曲酶药剂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巴曲酶药剂首次10 BU+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 h左右,隔日给予巴曲酶药剂5 BU+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 h左右,连用5次为1疗程;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250 mL,1次/d,持续7 d。结果:显效37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98%;全部患者均无皮肤过敏、牙龈出血,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无肺动脉栓塞、患肢溃疡及死亡病例。全组住院时间10~12 d,平均11天。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下肢静脉血栓确诊的首选手段,巴曲酶联合丹参治疗早期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1979年至1988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147例、153耳,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 147例中,男性98例,女性49例,年龄5~55岁。153耳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3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4耳,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15耳。病程4天~40年,多数为1~2年。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75年1月至1984年8月行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支纤镜)检查共2,600例,其中150例系胸腔积液患者,经病理学证实为癌症者54例(门诊34例,住院20例),现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1.性别、年龄:男45例,女9例。年龄自23岁至72岁;70岁以上2例,  相似文献   

19.
我院用苷必妥加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82例均为我院1997年8月至1998年12月门诊或住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例分两组:治疗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316岁,病程1~11年;对照组4...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4年8月应用细孔钻颅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0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