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望对今后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预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采取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术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的各项目上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病人焦虑情绪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干预组术前给予渐进性放松训练、疼痛知识宣教、正确使用自控镇痛法、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动员多种社会支持力量;对照组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心率、血压、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术前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焦虑、疼痛程度,稳定心率和血压,减少感染发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4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常规腹部手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加强术前知识宣教、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更换体位与体位引流、物理疗法及雾化吸入、口腔护理等。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肺部感染少、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对老年人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有效安全地提早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方法将4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护理干预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加常规术后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平均25 h,对照组平均38 h,其中4例有不同程度的腹胀。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联合电刺激加常规术后护理对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有显著效果,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丹华  刘腊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929-19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腹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发生腹胀及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腹胀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6.
李庆芳 《中外医疗》2012,31(8):10+12-10,12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6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经济状况、术后诊断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把2组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对比研究。结果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有着较大的影响,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有利于促进手术后病人的康复、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我院80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临床护理对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35例,行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在腹部手术后腹胀情况、肛门排气状况,并对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等进行记录。结果:经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腹胀持续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妇科腹部手术后的腹胀状况,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胃肠功能、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予以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综合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术后3d,综合性护理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5)。综合性护理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快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综合性护理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尽早恢复饮食,作用与提高患者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腹部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常规护理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MMSE和H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下降幅度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3d,护理干预组患者MMSE和HDS评分恢复术前水平(P〉0.05),而常规护理组患者MMSE和HDS评分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同时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2.22%(X^2=4.18,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识功能下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减轻术后认知功能下降,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的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予以常规术前宣教、胃肠道准备、引流管观察、饮食护理、下床活动、疼痛护理等一般护理;循证护理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即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提出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优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最早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 2组患者在护理前SAS以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护理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循证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循证护理组患者术后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切口下出血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虽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较好,最早下床活动时间[(3.03±0.80) d]以及平均住院时间[(7.13±1.07) d]较常规护理组的(5.08±0.97) d和(9.60±1.34) d明显缩短(t=-10.304,-9.157,均P<0.001)。 结论 基于循证的围术期护理可以降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切口下出血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切口愈合,缩短卧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用于困难气道诱导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进行诱导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min、插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从100%下降到90%的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与基础值相比,依托咪酯组插管前即刻MAP的变化幅度(%)小于丙泊酚组(P〈0.01)。依托咪酯组SpO2从100%下降到90%的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在困难气道患者诱导插管中,依托咪酯对循环系统影响小,自主呼吸恢复快,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 1)对腹部手术后使用术后镇痛泵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列腺素E1组(41例),手术第1日起连用3 d前列腺素E1,术毕接镇痛泵;对照组(41例)除未用前列腺素E1外,余步骤均相同.结果:前列腺素E1组患者术毕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流质时间均提前13~16 h,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者使用前列腺素E1,可明显促进胃肠功能的正常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9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采用行气通便贴贴脐,观察肠鸣音恢复、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术后7d内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7d内腹胀发生情况,观察组有2例,对照组有1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通便贴贴脐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谢鹃  陶守君  周小莲  程远  陈苑 《浙江医学》2013,(21):1882-1885
目的:探讨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浓度对老年腹部手术术后谵妄(P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病例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对照组)各212例,采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体检时和病例组患者麻醉结束时、离开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术后24、72h时血浆GFAP浓度,分析其对老年腹部手术PD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麻醉结束时、离开PACU时、术后24、72h时血浆GFAP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结束时血浆GFAP浓度(OR=1.361,95%CI=1.125-2.109,P<0.01)和年龄(OR=1.743,95%CI=1.242-3.352,P<0.01)是老年腹部手术患者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麻醉结束时血浆GFAP浓度预测PD发生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72,95%CI=0.820-0.914,P<0.01),且判定血浆GFAP浓度>19.9pg/ml对预测PD发生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80.2%。麻醉结束时血浆GFAP浓度的曲线下面积与离开PACU时和术后24h血浆GFAP浓度的曲线下面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显著大于术后72h血浆GFAP浓度的曲线下面积(P<0.01)。结论老年腹部手术PD患者血浆GFAP浓度明显升高,检测血浆GFAP有助于早期判断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不同时期手术的差别,为合理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作者医院2008—06/2013—06月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共184例,均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分为择期手术组和急诊手术组。择期手术组82例,药物治疗3~5d后,安排手术;急诊手术组102例,入院12h内急诊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h腹腔引流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例均未发生手术死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急诊手术组与择期手术组比较,均显著优于择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24h腹腔引流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确诊后,如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及早行LC治疗。  相似文献   

17.
朱惠东 《当代医学》2014,(23):65-66
目的对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非高位肠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瑞金市人民医院外二科70例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瘘口引流、营养支持方式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结果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9.54±2.31)d,肠功能复常时间(13.47±2.02)d,住院治疗总时间(19.06±2.25)d;治疗组下床活动时间(5.02±1.36)d,肠功能复常时间(8.95±2.16)d,住院治疗总时间(14.63±2.64)d;2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肠瘘治疗总有效率为65.7%,治疗组肠瘘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1.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对治疗的满意度为77.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7.1%,2组指标差异均显著。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陈春  龚园  杨鹏  冯雪刚  汤和清  侯俊  方为 《四川医学》2012,33(2):269-271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能否改善合并COPD患者腹部手术中肺功能。方法 60例合并COPD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长托宁0.03mg/kg;对照组术前30min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006mg/kg。分别记录麻醉前和麻醉30、60、90min及术毕血气指标变化;分别于各时间点采血监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变化;观察平均气道压(PeaK)。结果治疗组术中、术毕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各时间点PaCO2、PeaK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盐酸戊乙奎醚组患者手术期间VEGF和vWF水平均低于东莨菪碱组。结论长托宁可以减少合并COPD患者腹部手术时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9.
闫华  张志勇 《西部医学》2010,22(4):765-76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腹部手术患者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择期腹部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配入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及常识知识讲解。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4、6天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结果术前两组相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肺功能指标术后2、4、6天与入院初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在术后2、4、6天测得的肺功能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6天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实验组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外科患者疾病知识水平,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术后病人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5组,Ⅰ~Ⅲ组病人术后应用不同药物配方和剂量的PCEA,Ⅳ、Ⅴ组病人术后无镇痛,记录其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对于上腹部手术,术后 PCEA联合用吗啡和布比卡因效果较好;对于下腹部手术,术后单用布比卡因PCEA即可。全部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无显著延长。结论 对于60岁以下的病人,术后适量吗啡、布比卡因PCEA效果好,不延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