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omin  CE  Dini  S  Novelli  L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3):276-276
胸膜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鉴别在诊断外科病理中是一个难点,特别是仅凭HE形态进行诊断。目前间皮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一组阳性标记和阴性标记,但无一种抗体对该肿瘤的诊断有绝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阳性标记中,thrombomodulin、CK5/6、WT1、calretinin、odoplanin和D2-40似乎  相似文献   

2.
上皮样间皮瘤,特别是那些呈乳头状和管状乳头状生长的间皮瘤,与原发性或转移性浆液性乳头状癌弥漫累及腹膜者很难鉴别。1998年一个研究报道有16种标记在间皮瘤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该项研究认为,calretinin、thrombomodulin和CK5/6是间皮瘤最好的诊断指标,MOC-31、B72.3、Ber—EP4、CA19—9和Leu—M1(CD15)在间皮瘤中表达阴性,可用于区分腹膜上皮样恶性间皮瘤和乳头状浆液性癌弥漫累及腹膜。D2-40和podoplanin是2个最近认识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它们也表达于正常间皮细胞和间皮瘤。为了比较这两种新的间皮细胞标记和以前其他用于间皮瘤和浆液性癌鉴别诊断的标记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间皮瘤由于较为罕见,病理形态学多样和免疫组化异质性大等特点而导致诊断困难.根据其组织形态学特点,间皮瘤可分为上皮样型、肉瘤样型、双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其中肉瘤样型间皮瘤与肺肉瘤样癌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4.
腹膜上皮样间皮瘤和广泛腹膜转移的浆液性癌通过组织学形态鉴别往往比较困难,但如果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方法则会比较容易诊断。D2-40和podoplanin是最近认识的淋巴管内皮标记,它们在正常间皮细胞和间皮瘤中都可以表达。为了比较这两种抗体同以往使用的间皮标记在鉴别间皮瘤  相似文献   

5.
Kato  Y  Tsuta  K  Seki  K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23(3):379-379
良性反应性间皮(RM)与恶性间皮增生的区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病理诊断问题。虽有一些免疫组化标记如EMA、053蛋白、P-gP、bcl-2、PDGF-R13链和desmin等有助于它们的鉴别,但还没有一个标记物能够区分RM和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GLUT-1在40例RM和48例NPM中的表达,结果发现100%NPM表达GLUT-1,而所有RM均没有GLTU-1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标记结果的观察和判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的判断是以观察组织片阳性或阴性染色为前提,就阳性染色而言,应着重观察阳性染色颗粒在细胞中存在的位置和分布形式,因为它直接反映抗原在细胞中定位和分布情况,而抗原的存在与否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正是免疫组化诊断的重要依据。在免疫组化标记中,观察阳性染色颗粒定位有助于区别假阳性反应;决定抗原定位  相似文献   

7.
免疫组化在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主要发生于浆膜腔,由于其形态学复杂,较易与其他肿瘤,尤其是肺癌及浆膜腔转移性腺癌相混淆。近年来,由于新抗体的不断出现和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对恶性间皮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了新的认识。早期应用的肿瘤标记物多为腺癌阳性表达,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RCA相关蛋白1(BRCA assoeiated protein1,BAP1)在恶性间皮瘤、肺腺癌、肺鳞癌和癌肉瘤中表达情况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恶性间皮瘤22例,其中上皮样型17例,肉瘤样型2例,双相型3例。另选取侵犯胸膜的非小细胞肺癌共80例(肺腺癌40例、肺鳞癌40例)和全身各部位癌肉瘤15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P1在各组病例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组表达差异。同时所有病例均检测了常规用于间皮瘤鉴别诊断的抗体组合,包括calretinin、wTl、细胞角蛋白5/6、D2.40、CAM5.2、癌胚抗原、甲状腺转录因子1、Napsin A、p63和p40。结果所有8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5例癌肉瘤均BAP1核表达阳性,而64%(14/22)恶性间皮瘤出现BAP1表达缺失,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间皮瘤诊断标志物组合中,增加BAP1后,诊断恶性间皮瘤的诊断正确度达93%。BAP1灶性表达表明肿瘤细胞具有多克隆性。结论BAP1核表达缺失有助于鉴别恶性间皮瘤和非小细胞肺癌。因此推荐BAP1与其他间皮瘤抗体一起应用于恶性间皮瘤的诊断,提高恶性间皮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颈静脉球瘤1例及副神经节瘤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副神经节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颈静脉球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颈静脉球瘤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于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Syn、CgA和NSE均阳性,EMA、CK、HMB45、CD34和CD99均阴性。结论颈静脉球瘤是一种起源于副神经节的少见肿瘤,呈侵袭性生长,有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结合CT或MR I影像学资料和免疫组化标记可以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起源于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肺内者少见。近年新发现一类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间皮瘤。本文报道1例48岁女性患者原发于肺内ALK阳性局限性双相型恶性间皮瘤,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眼眶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眼眶透明细胞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镜下见肿瘤为弥漫片块状分布的透明细胞,细胞较温和,边界尚清,中间交织透明变性的胶原纤维,可见乳头状结构,未见脑膜瘤内常见的旋涡状结构和砂砾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EMA及vimentin阳性, CK、GFAP和S-100均阴性.结论 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恶性上皮样间皮瘤(MEM)和腺癌(AdCA)的组织学区分常很困难,需要辅助检查。由于MEM具有典型的超微结构,因而多年来电镜是二者鉴别诊断中优先使用的辅助技术。然而,分化差的MEM常缺乏典型的超微结构。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免疫组化已成为MEM和AdCA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手段。目前已出现了多种抗体用于二者的鉴别诊断。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评价了10种单克隆抗体和2种多克隆抗体在上皮样间皮瘤和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间皮相关抗原为mesothelin、calretinin、CK5、thrombomodulin、WT-1、vimentin和HBME-1,非间皮抗原有BG8、MOC-31、BerEp4、CD15和CEA。  相似文献   

13.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讨论其他易混淆的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16例明确诊断的DFSP进行观察,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DFSP的类型多样,组织学图像各具特点,但最基本的组织学特点是病变在真皮、皮下组织内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形成典型的席纹状结构;62.5%病例表达CD34强阳性,S-100、SMA均阴性.结论 DFSP形态变化多样,免疫组化结果相对特异性,有时易与其他纤维组织细胞肿瘤相混淆,仔细寻找DFSP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确定DFSP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卵巢恶性甲状腺肿2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甲状腺肿(malignant struma ovarii,MSO)病因、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命名。方法对2例MSO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S-P法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卵巢恶性甲状腺肿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9岁和41岁。2例TG、PCNA、p53均阳性;例2CK19乳头状癌阳性,例1CK19滤泡癌阴性。冷冻切片诊断困难,结合甲状腺癌的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确诊。结论MSO是一类转移率低、进展缓慢的卵巢恶性肿瘤,分为单纯型和癌变型。在组织学上分为乳头状型和滤泡型,在冷冻切片诊断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正胸膜上皮样间皮瘤是一种高侵袭性肿瘤,且组织形态多样,与肺腺癌不易鉴别。免疫组化的使用提高两者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但尚未有更理想的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标志物来鉴别这两种肿瘤。实验通过分析上皮样胸膜间皮瘤和肺腺癌病例的基因数据,确定选用SOX6作为一种新的间皮瘤免疫组化标志物,并探讨其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恶性间皮瘤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 fibroblasts,TAF)的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恶性间皮瘤10例,食管癌、乳腺癌、结肠癌标本各10例,观察这些肿瘤TAF的CK,CK19,Calretinin,HBME-1,Vimentin,Sny,S-100等表达情况.结果:10例恶性间皮瘤、食管鳞状细胞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结肠腺癌的TAF都阳性表达Vimentin,均灶状表达Syn,S-100.10例恶性间皮瘤的TAF阳性表达CK,CK19,Calretinin,弱阳性表达HBME-1;1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结肠腺癌的TAFs均局灶弱阳性表达CK,Calretinin,不表达HMBE-1及CK19;恶性间皮瘤组的TAF表达Calretinin,CK19,CK,HBME-1的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显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恶性间皮瘤的TrAF与一般常见的上皮性肿瘤的TAF免疫表型既有共性又有不同,深入了解其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对研究恶性间皮瘤的诊断及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及颅内具有"横纹肌样细胞"形态的肿瘤鉴别诊断,评价INI1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13例有"横纹肌样细胞"特征的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并进行INI1的检测。结果不同肿瘤中的"横纹肌样细胞"形态有差异且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不同。AT/RT除具有典型的横纹肌样细胞成分外还存在原始间叶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两种成分vimentin、CD99均阳性,横纹肌样细胞成分SMA阳性、EMA局灶阳性。本组其他肿瘤缺乏上述特征。INI1抗体在AT/RT肿瘤细胞核中呈阴性,而在横纹肌样脑膜瘤、胶质瘤及转移癌中显示核阳性。结论横纹肌样细胞是AT/RT重要的形态特征,但"横纹肌样细胞"形态也出现在颅内其他组织类型的肿瘤中。年龄、形态学、免疫组化标记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重要的诊断依据是INI-1抗体在AT/RT中细胞核为阴性,其他肿瘤阳性。该抗体对AT/RT及其他有横纹肌样细胞形态的肿瘤,包括横纹肌样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上皮样间皮瘤和鳞状细胞癌时常表现为多样的组织学形态因此难以鉴别。为了比较既往的间皮瘤和鳞癌标记在二者鉴别时的价值,作者对30例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实性结构的胸膜上皮样间皮瘤和30例非角化型肺鳞状细胞癌进行免疫组化比较研究。结果:间皮瘤中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calretinin(100%),mesothelin(100%),keratin7(100%),podoplanin(93%),WT1(93%),keratin5/6(93%),Ber—EP4(13%),p63(7%),MOC-31(7%),BG-8(7%),B72.3(0),CEA(0),leu—M1(0)和TTF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外畸胎瘤样肾母细胞瘤(teratoid Wilms’tumor,TW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儿童肾外TWT标本,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可见经典肾母细胞瘤的三相分化和大于50%的异源性成分,免疫组化标记肾母细胞瘤标志物WT-1阳性。结论肾外TWT临床罕见,诊断较难,需仔细寻找肾母细胞瘤和畸胎瘤样异源性成分,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LK1阳性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solid 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SA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ARMS,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ALK1阳性SARMS瘤细胞呈实性腺泡状、片巢状结构分布,瘤细胞胞界清晰,胞质丰富,或嗜酸、或透明,核居中,圆形、多边形或梭形,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和凋亡易见。免疫表型:vimentin、Myogenin、desmin、ALK1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90%,上皮性标记、淋巴瘤标记及神经源性标记、恶性黑色素瘤标记、软组织肉瘤标记均阴性,网状纤维染色示腺泡状结构,ALK1荧光原位杂交结果示ALK1基因扩增,FOXO1(FKHR)基因分离。结论 SARMS是发生于中老年人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需结合其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及荧光原位杂交进行鉴别诊断。ALK1是横纹肌肉瘤组织学分型、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