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负载肿瘤抗原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表达及负载肿瘤抗原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与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分离18例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1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0名健康献血者PBMC,体外培养,并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DC。以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1a、CD80、CD83、CD86等分子表达水平。以HCCLM6肝癌细胞株制备肿瘤抗原,分别负载3种DC,最后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负载前后刺激同种异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并测定MLR上清液中IL-12的含量。结果肝硬化和肝癌组PBMC、DC得率低于正常组(P<0.05);HLA- DR、CD1a、CD80和CD86等分子表达水平也低于正常组(P<0.05);负载肿瘤抗原前肝硬化和肝癌组刺激同种异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MLR上清液中IL-1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负载肿瘤抗原后3组均提高, 并以肝硬化组提高最为明显,但IL-12含量仍低于正常组。结论DC表型和功能缺陷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产生免疫耐受和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肝硬化患者DC仍有一定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C)表面免疫分子HLA-DR及B7表达水平及其与DC免疫诱导能力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DC免疫功能在宿主抗肿瘤免疫无能中的作用。方法 以健康成人(n=10)作为对照.检测临床确诊肝癌患(n=10)外周血DC表面免疫分子HLA-DR及B7表达水平及DC免疫诱导能力.结果 肝癌患DC表面HLA-DR及B7表达水平(6.7±1.6及6.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4及9.6±1.2.p<0.05),其DC体外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3100±120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1);以抗HLA-DR单抗及抗B,单抗完全封闭对照组DC表面HLA-DR及B7.则该DC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3900±105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5).结论 肝癌患DC表面HLA-DR及B7表达水平下降与DC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DC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肝癌(或许包括其他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表面免疫分子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及其与 DC 免疫诱导能力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 DC 免疫功能在宿主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以健康成人(n=10)作为对照,检测临床确诊肝癌患者(n=10)外周血 DC 表面免疫分子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及 DC 免疫诱导能力.结果肝癌患者 DC 表面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6.7±1.6及6.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4及9.6±1.2 VOF,P<0.05),其 DC 体外诱导 T细胞增殖能力(3100±120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1);以抗 HLA-DR 单抗及抗 B_7单抗完全封闭对照组 DC 表面 HLA-DR 及 B_7。则该 DC 诱导 T 细胞增殖能力(3900±1.5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5)。结论肝癌患者 DC 表面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下降与 DC 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DC 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肝癌(或许包括其它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李明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5):0
本实验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面HLA-DR及B7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探讨DC表面HLA-DR及B7表达水平与DC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在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中的作用及机制;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996/1997本院病理确诊DukeC期大肠癌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0岁~65岁,平均49岁,均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健康成人10例(本校学员),男女各5例,年龄20岁~24岁,平均21岁.1.2方法参照Thomas方法[1]分离及纯化,DC及T细胞,FITC荧光素标记的抗CD… 相似文献
5.
6.
人脐血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人脐血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效应细胞体外杀伤人肝癌细胞株BEL 740 2 (B)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和MTT法检测DC的生物学特性。抗肿瘤实验则分两大组 ,人外周血DC组为B +LAK +DC ,人脐血DC组为B +DC CTL ,检测效应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①人外周血和脐血DC均高表达HLA ABC、HLA DR、HLA DQ、CD54和S 10 0蛋白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效应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两种来源DC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②人外周血DC组和脐血DC组的细胞毒活性均为实验组 >对照组 (P <0 0 1) ,人脐血DC组 >人外周血DC组 (P <0 0 1)。结论 人外周血和脐血DC均为形态和功能成熟的DC ,均能明显增强效应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的活性 ;而经肿瘤抗原致敏DC诱导的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更强。提示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DC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功能.方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法分离培养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用液闪计数仪观察DC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用ELISA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患者组DC的CD86的表达率为(70.2±5.2)%,明显低于正常人组(95.3±3.8)%,P<0.01;其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每分钟液闪计数cpm为10000±2000,明显低于正常人组(cpm为30000±3000),P<0.01患者MLR中IL-12为(120.0±19.7)pg/ml,γ-干扰素为(799.0±161.3)pg/m1,明显低于正常人组的(280.0±41.1)pg/ml和(3359.0±635.4)pg/ml,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免疫功能低下,并与DC表面CD86的表达率下降及DC分泌IL-12减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Ghrelin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Ghrelin能否调节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功能.方法 自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制备DC;以TNF-α诱导DC成熟,然后以Ghrelin刺激DC;检测经Ghrelin刺激后DC表面B7-H1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并进一步检测该DC诱导T淋巴细胞增值能力.结果 Ghrelin下调TNF-a诱导的B7H1的表达,并进一步增强其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抗B7-H1抗体能增强该DC诱导T淋巴细胞增值活性;特异性的PKC抑制剂能逆转Ghrelin对DC免疫功能的调节.结论 Ghrelin通过抑制B7-H1表达增强DC的免疫功能,提示Ghrelin将可能在肿瘤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 (DC)因其独特的免疫学特性 ,在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关键作用 ,细胞因子对DC免疫功能具调节作用[1] 。我们以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及白介素 4(IL 4)联合刺激肝癌患者外周血DC ,研究探讨 ,GM CSF和IL 4对DC表面免疫分子HLA DR和B7 2表达水平及DC免疫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院 1995~ 1996年临床确诊ChildC级原发性肝癌患者共 10例 ,男 9例 ,女 1例 ,年龄为 2 8~ 5 6岁 ,平均 48岁 ,均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GM CSF、IL 4、抗CD3 单克隆抗体(McAb)及抗…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与移植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cell,APC) ,其免疫学功能具有两重性,既可介导免疫激活,也可介导免疫耐受。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诞生,肝移植术后移植物的急性排斥现象明显减少,但其非选择性的广泛免疫抑制作用,以及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仍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利用DC的免疫调节作用,诱导免疫耐受是当前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一、DC的免疫学(一)DC的分型及发育 DC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全身各脏器。根据不同起源将小鼠DC分为髓系DC(myeloidderivedsub set,MDC)和淋巴系DC(lymphoidderivedsubset…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是否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方法(1)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急性乙型肝炎痊愈组、健康志愿者组,分离各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表位多肽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18-27的记忆性免疫应答;(2)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将负载有乙型肝炎抗原表位多肽的DC诱导特异的T细胞应答。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诱导的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诱导的T细胞杀伤活性。结果(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对HBcAg 18-27 CTL特异表位多肽存在记忆的免疫应答,其分泌干扰素-γ的CD8+T细胞占CD8+T细胞总数的(4.3±2.5)%,分泌白细胞介素-2的占总细胞数的(4.8±2.2)%,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占总细胞数的(4.6±2.3)%。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其记忆应答很低,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为2.508-3.305,P<0.05。(2)用多肽共孵育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多次诱导的T细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加肽孵育的靶细胞比例为30:1、10:1、3:1时,其杀伤率分别为(57.0±20.3)%、(49.5±20.2)%、(21.8±12.9)%,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可以诱导特异的T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表面免疫分子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及其与 DC 免疫诱导能力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 DC 免疫功能在宿主抗肿瘤免疫无能中的作用。方法以健康成人(n=10)作为对照,检测临床确诊肝癌患者(n=10)外周血 DC 表面免疫分子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及 DC 免疫诱导能力。结果肝癌患者 DC 表面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6.7±1.6及6.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4及9.6±1.2,p<0.05),其 DC 体外诱导 T 细胞增殖能力(3100±120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1):以抗 HLA-DR单抗及抗 B_7单抗完全封闭对照组 DC 表面 HLA-DR 及 B_7,则该 DC 诱导 T 细胞增殖能力(3900±105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5)。结论肝癌患者 DC 表面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下降与 DC 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DC 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肝癌(或许包括其他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因其独特的免疫学功能在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中起关键作用,而DC免疫功能与其表面免疫分子表达密切相关。DC免疫功能异常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过去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免疫功能异常,但未见有关IBD患者DC免疫功能的研究。本文在检测IBD患者DC表面免疫分子HLA-DR及目B7-1表达水平及DC诱导自体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基础上探讨DC免疫功能与IBD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16.
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BEL-7402的生长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内外观察多种细胞因子和(或)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llogenic antigen,TAA)刺激的正常人树突状细胞(DC)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BEL-7402的生长抑制。方法:体外分别用人GM-CSF、IL-4、TNFα、BEL-7402TAA和人IL-2刺激正常人DC和去DC的单个核细胞(免疫效应细胞),5-6d后混合培养DC和免疫效应细胞1-2d。体外实验时效应细胞分无DC刺激组(A0组)、细胞因子培养和DC刺激组(A1组)、细胞因子和TAA培养的DC刺激组(A2组)。体内实验时,裸鼠分为3组:预防组(Ⅱ),于接种BEL-7402前1-2d天给DC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治疗组(Ⅲ),待全部裸鼠移植瘤长出时给DC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组Ⅱ,Ⅲ于给予DC激活免疫效应细胞后再间断给予DC培养上清液3-6d。对照组(I)给等量的1640培养液。结果:多细胞因子体外可刺激DC发生扩增并高表达B7分子。体外实验中最大杀伤效率:A2组为81%,A1组为68.1%,A0组为3.5%。体内实验中:组I和组Ⅲ第12d时12例全部发生移植瘤;组Ⅱ观察30d时,6例有1例发生移植瘤,观察45d时,仍只有1例发生移植瘤,组I、Ⅱ相差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466);在给予DC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后的第45d处死所有裸鼠并称瘤体的重量,组I、Ⅱ、Ⅲ比较相差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组Ⅱ的6只裸鼠仅1只产生移植瘤,瘤重为0.27g。结论:激活的DC在抗恶性肿瘤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面免疫分子HLADR及B7表达水平及其与DC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健康成人(n=10)作为对照,检测临床确诊中晚期肝癌(HCC)患者(n=10)外周血DC表面免疫分子HLADR及B7表达水平及DC免疫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HCC患者DC表面HLADR及B7表达水平(VOF)为67±16及6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4及96±12,P<005).其DC体外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min-1)为3100±120,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P<001).结论.HCC患者DC表面HLADR及B7表达水平下降,并与DC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及其免疫调节功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首先由Stemman于1973年从小鼠淋巴结中分离成功,因状似树突而得名,细胞表面突起有利于其与周围细胞广泛接触。近年研究显示,DC起源于骨髓CD去造血干细胞,具有异质性,能识别内外抗原、调节免疫功能,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可保持免疫激活与免疫耐受之间的平衡。现将其免疫调节功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目、亚群及其杀伤功能进行检测,分析原发性肝癌外周血中NK细胞的特点及机制。方法临床确诊原发性肝癌(HCC)患者110例,健康对照6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K细胞的数目及亚群;将IL-2活化的PBMC与CFSE标记的K562细胞混合,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1)Ⅰ、Ⅱ、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均<0.01);2)与健康对照相比,Ⅰ、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56bright 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无显著变化(P>0.05),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CD56bright 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显著升高(P<0.05);3)Ⅰ、Ⅱ、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56dim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均<0.01);4)Ⅰ、Ⅱ、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56bright/CD56dim NK cells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均<0.01);5)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裂解杀伤靶细胞K562细胞的活性与健康对照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可... 相似文献
20.
肝癌免疫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基因治疗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及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两个方面,是目前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年来肝癌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