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三七复方成分对炎症子宫内膜形态学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Rhesus猴子宫内膜炎动物模型,治疗组以复方三七成分灌胃治疗,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另设空白对照组。3个疗程后.在预测下一次月经来潮前一天切取三组猴的子宫内膜,固定后置光镜下观察。结果:模型组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改变,内膜上皮坏死,间质炎性细胞增多明显,出血严重,螺旋动脉扩张较明显,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空白组为正常行经前期图像,治疗组间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少量出血,螺旋动脉较模型组管径缩小。结论:复方三七成分可以促进螺旋动脉的修复和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宫环Ⅱ号胶囊对宫环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宫环Ⅱ号胶囊对宫环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60例气虚血瘀型宫环出血患者完全随机分为GHⅡ治疗组和吲哚美辛对照组,7日为1疗程;采用苏木精-伊红(HE)、磷钨酸-苏木精染色(PTAH对纤维素性血栓染色),光镜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结果:宫环出血患者光镜下子宫内膜上皮不完整,间质炎性细胞增多明显,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间质出血严重,表浅微血管、静脉窦扩张明显,螺旋动脉扩张明显;而经GHⅡ治疗后宫环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螺旋动脉无明显扩张.结论:GHⅡ能明显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形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宁环片治疗铜宫内节育器(Cu-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吲哚美辛作对照,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观察宁环片对置Cu-IUD家兔子宫内膜表浅微血管变化、血栓形成及螺旋动脉的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置Cu-IUD模型组上皮脱落坏死,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宫腔中见多量组织碎片,炎性细胞及渗出液,内膜下小血管部分扩张、充血;间质较疏松水肿,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高倍视野下子宫内膜表浅微血管总数增多.宁环片各剂量组内膜上皮轻度损伤,内膜炎性细胞较少,偶见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较致密,炎性细胞少,其形态变化与对照组吲哚美辛相似.结论:宁环片对上环后子宫异常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益气化瘀法对置铜宫内节育器家兔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治疗铜宫内节育器(Cu-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吲哚美辛作对照,观察宫环止血灵对置Cu-IUD家兔子宫内膜表浅微血管的变化、血栓形成及螺旋动脉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置Cu-IUD模型组上皮脱落坏死,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宫腔中见多量组织碎片,炎性细胞及渗出液,内膜下小血管部分扩张、充血;间质较疏松水肿,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高倍视野下子宫内膜表浅微血管总数增多.宫环止血灵各剂量组内膜上皮轻度损伤,内膜炎性细胞较少,偶见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较致密,炎性细胞少,其形态变化与对照组吲哚美辛相似.结论:益气化瘀法能减少置Cu-IUD家兔子宫内膜的炎性细胞及炎性渗出,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说明益气化瘀法对上环后子宫异常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宫环Ⅱ号胶囊对宫环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60例气虚血瘀型宫环出血患者完全随机分为GHⅡ治疗组和吲哚美辛对照组,7日为1疗程;采用苏木精-伊红(HE)、磷钨酸-苏木精染色(PTAH对纤维素性血栓染色),光镜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结果:宫环出血患者光镜下子宫内膜上皮不完整,间质炎性细胞增多明显。以中性拉细胞为主,问质出血严重,表浅微血管、静脉窦扩张明显.螺旋动脉扩张明显;而经GHⅡ治疗后宫环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螺旋动脉无明显扩张。结论:GHⅡ能明显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形态。  相似文献   

6.
三七对恒河猴子宫内膜t-pA及PAI-1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t-pA及PAI-1在炎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及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月经正常雌性育龄恒河猴,随机分为中药组(三七复合有效成分)、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菌感染性子宫出血模型组、三七复合有效成分中药组及正常对照组恒河猴子宫内膜组织中PAI-1mRNA的表达;运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三组内膜组织中t-pA的活性.结果: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组子宫内膜间质、子宫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胞浆中PAI-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相比没有差别(P>0.05);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组与模型组比较,t-pA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炎症因素导致的子宫出血与t-pA活性增高有关,三七复合有效成分减少炎性子宫出血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子宫内膜局部t-pA和PAI-1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 pA及PAI 1在炎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及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月经正常雌性育龄恒河猴 1 1只 ,随机分为中药组 (三七复合有效成分 ) 4只、模型组 4只及正常对照组 3只。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菌感染性子宫出血模型组、三七复合有效成分中药组及正常对照组恒河猴子宫内膜组织中PAl 1mRNA的表达 ,运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三组内膜组织中t pA的活性。结果 :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组子宫内膜间质、子宫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胞浆中PAI l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 ,t pA活性明显降低 ,差异显著 ,与正常组比较没有差别 ;结论 :炎症因素导致的子宫出血与t pA活性增高有关 ,三七复合有效成分减少炎性子宫出血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子宫内膜局部t pA和PAI 1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七复合有效成分对恒河猴子宫炎性出血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9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染色法(SP)检测细菌感染性子宫出血模型组、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组及正常对照组恒河猴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9(MMP-1、9)及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腺上皮细胞胞浆中MMP-1、9均呈高表达状态,与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组及正常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组与正常组相比没有差异,而三纽子宫内膜TIMP-1的表达水平相似.结论三七复合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抑制基质MMP-1、9的过度表达而起到止血及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七复合有效成分对恒河猴细菌感染性子宫出血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月经正常雌性育龄恒河猴11只,随机分为中药组(三七复合有效成分)4只、模型组4只及正常对照组3只.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NF-κB与靶基因DNA的结合活性.结果: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组NF-κB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三七复合有效成分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NF-κB活化可能参与恒河猴细菌感染性子宫出血发病机制,三七复合有效成分对恒河猴细菌感染性子宫出血的止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楠  陈梅  李翡  孙康 《陕西中医》2016,(10):1425-1427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复方对缺血性损伤致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3组均采用阻断卵巢动脉的方法建立"缺血性损伤"薄型子宫内膜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灌胃,中药组灌服补肾中药复方,连续灌胃15d后处死。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萎缩变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和中药组的内膜厚度与模型组比较均增加,中药组增加的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同样,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虽然显示出明显增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镜下观察模型组子宫内膜层变薄,腺体数量减少,排列疏松,间质致密、细胞变少、变小,血管分布稀疏。西药组和中药组子宫内膜腺体数量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间质血管分布密度集中。而中药组内膜腺体及间质血管发育较西药组成熟度更高。结论:阻断卵巢血供后子宫内膜发生缺血性改变,可以导致内膜厚度变薄。补肾中药复方在增加薄型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其组织形态中发挥着与小剂量阿司匹林相似且较优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血宁胶囊正丁醇提取部位(JXN-C)对药物性流产大鼠子宫出血及其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流产造模方法,观察JXN-C对药物性流产大鼠子宫出血量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前列腺素(PGF2a)水平;用苏木精-伊红(Haematoxyllin-eosia,HE)染色,光镜下观察子宫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JXN-C可减少药物性流产大鼠子宫出血总量(7 d),而且有较好的量效关系。JXN-C对大鼠PGF2a水平无明显影响;HE染色显示JXN-C组大鼠子宫内膜处于动情间期,均未见蜕膜组织。结论 JXN-C可减少药物性流产大鼠的出血量,子宫内膜未见蜕膜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肝化瘀法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该疾病可能的途径。方法:收集无排卵型功血,诊刮病理示单纯型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治疗前及停药后血清FSH、LH、E2、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情况。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阴道流血均得到一定的控制,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变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中药组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效果较好,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两组显示FSH、E2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化瘀方能有效降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雌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改善卵巢功能,促进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化,缩短行经天数,改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对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肾阴虚型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卵泡发育成熟时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以及妊娠率。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3例出现乳房胀痛,2例出现阴道少量出血,5例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针刺配合滋肾填精方治疗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可促进子宫内膜增长,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加味生化汤序贯治疗对无痛人流术后子宫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行无痛人流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对照组予预防感染治疗,西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生化汤治疗.比较3组术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中医体质特点,以及止血组方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45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224)和观察组(n=231)。对照组患者口服妈富隆治疗;观察组患者分阶段中药辨证口服治疗,以止血组方加减止血治疗,血止后(包括次月月经结束后)开始服补肾调周方,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6个月。结果: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为主。患者气虚质与月经周期负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含量负相关(P<0.01),气虚质评分与子宫内膜厚度正相关(P<0.01),阳虚质评分与经期及子宫内膜厚度正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含量负相关(P<0.01),痰湿质评分与经期正相关(P<0.05),血瘀质评分与月经周期正相关(P<0.05)。止血组方可以显著提高平和质比例及评分,降低其他各体质评分。结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和痰湿质与青春期功血的发生密切相关,止血组方可以显著改善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中医体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螺旋动脉、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的改善情况,结合其它影像学、实验室指标,探讨PCOS与中医络病的相关性。方法 (1)将30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刚入组时检测子宫螺旋动脉、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两组间进行比较;(2)比较30例PCOS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后的子宫螺旋动脉、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窦卵泡数量、卵巢体积、血清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均高于对照组,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子宫螺旋动脉RI、S/D下降,卵巢间质动脉RI、S/D上升,窦卵泡数减少,卵巢体积减小,睾酮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数据可推论PCOS属中医络病范畴,中药保留灌肠通过疏通局部络脉可改善卵巢、子宫的病态血流状态及其它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稽留流产术后子宫内膜的修复效果。方法:任意选取160例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入住我院的因稽留流产行清宫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用达英-35,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养血方和活血调经方,对比两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经前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发生率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5.4±0.7)d,月经复潮时间为(26.9±2.7)d,经前子宫内膜厚度为(4.5±0.8)mm,与对照组相比,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为6.3%,依从性为96.3%,对照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和依从性分别为20.0%和82.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稽留流产行清宫术患者,可有效修复患者子宫内膜,改善患者月经情况,同时也可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升,减少宫腔粘连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中药方剂缓解育龄女性子宫切除后更年期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缓解育龄女性子宫切除后更年期症状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的病例9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在西医抗炎、止血、补液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方剂治疗。对照组术后只行西医抗炎、止血、补液治疗。结果:2组术后2个月,对其进行更年期临床症状测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缓解育龄女性子宫切除后更年期症状的效果有可行性且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大鼠血清E2及子宫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受孕的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妊娠组、模型对照组、益母草颗粒冲剂组、清宫胶囊低、高剂量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流产模型后,分别ig生理盐水、益母草颗粒混悬液(14 g.kg-1.d-1),清宫胶囊混悬液(1.9,3.8 g.kg-1.d-1)7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E2)含量及子宫匀浆NO含量和NOS活性,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结果:清宫胶囊组血清E2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NO,NOS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清宫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大鼠血清中E2水平,降低NO,N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医周期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子宫内膜修复、月经周期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80例早期妊娠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40例,两组术后均予硝呋太尔口服,治疗组于术后1~3 d给予祛瘀生新、补气养血的中药口服;术后4~14 d,予以滋补肝肾、培补气血的中药口服;术后15~25 d以健脾温肾、调理冲任的中药口服,且分别将中药加工后分装于红色、黄色、蓝色胶囊中便于患者接受与服用.对照组术后配合血府逐瘀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术后9d子宫内膜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退出本研究,其余病例均完成研究.治疗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9天子宫内膜厚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周期疗法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可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