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自锁托槽矫治错袷患者定期的牙菌斑染色情况进行比较,探讨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对自锁托槽周围牙菌斑的影响。方法将70例即将使用自锁托槽固定矫治器的中学生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进行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并使用牙间隙刷,对照组35例仅进行常规刷牙宣教。在崮定正畸前、治疗6个月、保持期第1个月复诊时对两组正畸患者进行牙菌斑染色,检测菌斑指数并比较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牙菌斑染色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6个月及保持期1个月全部指标牙位的牙菌斑染色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口腔健康宣教并使用牙问隙刷,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配合意识,有利于改善自锁托槽矫治错耠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重庆市12~15岁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指导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4个区县(主城区和郊区各2个)12~15岁4个年龄组中学生,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其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全部数据使用Epidata双录入,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 902份,有良好刷牙习惯的比例为39.7%(1 548人),平均口腔健康知识正确率为58.9%,平均口腔健康正性态度为88.6%,有就医经历的中学生为54.5%(2 127人),在学校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的为17.5%(681人)。刷牙习惯存在性别和地区性的差异。结论 重庆市12~15岁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卫生行为有待提高,应加强针对中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行为指导,并加强远郊和农村地区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改善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将随机抽取的四川省德阳市农村地区2所中学的初一学生按学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名学生。对试验组学生进行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同时要求试验组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在试验前和1年后对2组学生进行龋病、口腔卫生状况检查,并对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年后,与基线相比,试验组的龋均和龋面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的龋均和龋面均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的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下降(P<0.05),而对照组的OHI-S上升(P<0.05);试验组学生对“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蛀牙”和“甜食致龋”的认识增加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试验组学生每天至少刷牙2次、使用含氟牙膏、拜访牙医的增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和使用含氟牙膏的综合口腔卫生项目对促进农村地区中学生口腔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2种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效果,寻求改善效果较佳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在四川省德阳市市区随机选取3所中学,每个学校均抽取103名12岁学生,男女比例接近1∶1。按学校随机将学生分为3组:老师模式组由口腔医生对老师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培训,再由老师对学生上健康教育课,学生在家刷牙;家长模式组由口腔医生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提高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间接影响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学生在家刷牙;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3组学生3个月后的口腔卫生状况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个月后老师模式组学生的软垢指数(DI)、牙石指数(CI)和牙龈指数(GI)均明显下降(P<0.05),家长模式组学生的DI、CI无明显下降(P>0.05),GI明显上升(P<0.05)。老师模式组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后DI、CI、GI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家长模式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以老师和学校为媒介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对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效果优于以家长为媒介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老师在口腔健康促进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口腔健康教育项目在中学生实施前后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情况。方法以经过标准化设计的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对中学生实施口腔健康教育,采用口腔保健知识问卷在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对“牙龈出血必须就医”的认知最明显,教育前其知晓率为33.05%,教育后其知晓率为69.92%;对于“牙刷使用3个月必须更换”、“牙线是一种清洁牙齿的工具”、“牙龈出血是不正常的现象”、“每次刷牙应刷3 min”、“甜食在进餐同时进食有利于防龋”、“人老不一定会掉牙”、“应定期检查口腔”、“使用牙签是口腔卫生习惯”认知度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口腔健康行为方面,“用上下竖刷法刷牙”变化最明显,教育前正确率为24.58%,教育后正确率为63.41%;“每次刷牙时间3 min”、“到医院定期检查口腔”、“每天刷牙2次以上”、“早餐前睡觉前刷牙”也有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标准化设计的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对丰富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和改善中学生口腔保健行为具有一定成效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遵义市小学教师的口腔健康知识和对口腔健康教育的态度。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遵义市10所小学636名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教师的基本信息、口腔保健习惯、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对口腔健康和口腔健康教育的态度等信息,所得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本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14份,在口腔保健习惯方面,小学教师刷牙时长在3 min及以上仅占8.8%,23.8%有横刷牙习惯,64.7%没有洁牙习惯,78.2%未使用过牙线。口腔保健知晓率方面,教师对六龄齿是不会换的、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使用牙线可以去除牙菌斑等方面的认识薄弱,但是,总体对口腔健康和口腔健康教育的态度较好。结论 可通过组织培训等多途径提高遵义市小学教师的口腔健康知识,发挥教师在引领和培养学龄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习惯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口腔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为开展口腔疾病预防和制定学校口腔卫生工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泰州市海陵区6所小学2~3年级4 000名学生进行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并在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的变化。结果口腔健康教育后小学生的口腔健康基本知识、对窝沟封闭的认识、口腔健康行为的改变等17项内容均高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泰州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应有计划、长期进行。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方法 采用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统一问卷, 对四川大学1 035名大学新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1)口腔疾病就医行为:1 035名大 学新生中仅13·1%的学生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2)口腔卫生措施:每天刷牙两次的占74·4%,刷牙时间达到 3 min以上的仅7·7%,坚持使用含氟牙膏的16·6%,使用过牙线的人仅6%;(3)饮食习惯:51·9%的学生不常吃零 食,94·7%的学生不吸烟;(4)龋齿与牙周疾病的防治知识及口腔保健知识测试结果普遍较差。结论 大学新生对 口腔卫生知识认识有限,采取的口腔卫生措施不够认真彻底。  相似文献   

9.
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方法:从四川省德阳市随机抽取的2所学校中抽取218名学生,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对教育组学生通过讲课的方式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同时要求教育组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认真刷牙;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3个月后,教育组学生的口腔卫生指数(OHI)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 05),牙龈指数(GI)也有明显下降(P<0. 05)。结论:增加青少年口腔保健的知识和行为对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 ,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 ,调查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情况。结果 口腔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儿童口腔健康知识 ,对口腔健康行为有一定的作用 ,口腔健康行为的改变与父母职业有关。结论 口腔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和口腔健康行为有积极作用 ,应在小学生中开展常规的口腔卫生教育课  相似文献   

11.
广西12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广西12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等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429名广西壮族自治区12岁城乡常住儿童进行集体自答式问卷调查。结果 广西93.71%(402/429)12岁学生每天刷牙,其中仅32.17%(138人)每天刷牙2次以上,城市刷牙情况好于农村(P<0.001)。调查前12个月口腔科就诊率为16.55%(71人),51.52%(221人)学生从没看过牙。口腔科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急、慢性牙疼。结论 广西大部分12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仍较差,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口腔卫生资源,口腔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口腔卫生教育对牙周参数和幽门螺杆菌(Hp)在牙菌斑中分布的影响。方法 自愿受检人群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统一指导漱口、刷牙并口腔洁治,抽样观察牙周参数和菌斑Hp阳性率的变化。结果 口腔健康教育后,牙周参数和Hp阳性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其效果以洁治教育后最为显著(P<0.001),但正确的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最基本的方法。结论 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减少口腔疾病,对减小胃病的发病与复发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和健康行为状况,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及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 178名社区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和健康行为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在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和牙刷更换频率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均好于经济发达地区(P&lt;0.05)。两类地区人群刷牙方法正确的仅占45.5%,刷牙水温选择正确的只占24.3%,77.2%的调查者无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习惯。在偏侧咀嚼习惯上,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在咬硬物习惯上,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洁牙和窝沟封闭的认知度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多选择正规牙科医院,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多选择小型牙科诊所;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牙痛就医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P&lt;0.05)。结论社区居民对口腔健康认知度普遍较低,经济水平较高地区好于经济水平较低地区,因此口腔健康宣教有待加强,日常口腔保健行为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绍兴市中小学教师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英  刘丽  金友良  柳惠荣 《口腔医学》2008,28(9):487-488
目的调查绍兴市中小学教师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方法采用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统一问卷,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对719名22~60岁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保健行为:每天刷牙2~3次的占84.6%,但每次刷牙时间达3min的仅为12.9%。口腔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对窝沟封闭可以防龋的知晓率仅为38.7%。就医行为:定期检查治疗的实践率较低,31.7%的教师从未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82.1%的教师牙痛后才去看牙医。结论绍兴市中小学教师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不够理想,应加强教师口腔健康教育,以促进学校口腔健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方法 以问卷形式调查上海市闵行区1 650名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随后进行口腔知识宣教,半年后再次口腔知识问卷调查,进行对比。结果 口腔健康教育后,居民正确刷牙率提高,口腔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就医行为改观。结论 积极开展口腔预防工作对口腔健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东西湖区5岁儿童的基本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家长的儿童口腔卫生知识水平,为东西湖区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的5岁儿童家长问卷,对东西湖区8所幼儿园529名5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饮食行为,口腔卫生行为、利用口腔医疗行为,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结果:30%的儿童经常有睡前进食甜食的习惯。5%的儿童在3岁前开始刷牙,每日刷牙2次者仅占10%。有5%的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在过去1年中,90%的儿童没看过牙医。结论:东西湖区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尚不完善,有必要加强父母的口腔健康教育,建立正确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社区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适合本地区情况的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合肥市五里墩社区作为试验社区,对社区非专业人员及志愿者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培训,由他们代替口腔专业人员对社区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宣教,宣教前、后对居民进行问卷凋查以获得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前后2次调查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523人和491人,2次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构成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健康行为的改善除刷牙时间≥3mi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他行为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种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明显改善社区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在本地区广泛推广实施及为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5年间老年患者口腔保健意识的变化情况。方法:问卷了解刷牙情况、口腔健康行为和口腔保健知识。结果:老年患者在刷牙、口腔健康行为、口腔保健知识方面较前5年提高。结论:医护工作者要使老年口腔卫生知识的观念转变到现实行动,需付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潮州市15~17岁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其口腔健康行为,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样本纳入标准抽取潮州市15~17岁学生933名进行问卷调查。所使用问卷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结合本课题研究目的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学资料、口腔健康知识和口腔健康行为。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仅13.1%的学生认同“窝沟封闭可保护牙齿”。女生(t=5.198)、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者(t=2.667)口腔健康知识得分较高(P<0.01)。刷牙频率与年龄和性别相关,年龄较大者(c2=23.002)和女生(c2=98.722)每天刷牙2次或以上的比例较高(P<0.001)。75.2%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使用的牙膏是否含氟,91.5%的学生没有使用过牙线。口腔科就诊经历在性别(c2=16.406)和母亲受教育程度(c2=12.566)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潮州市15~17岁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需要积极改善,男生、低年龄组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者是重点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20.
目前龋病和牙龈炎仍是学生口腔常见病和防治重点。防治的关键是建立相应的口腔健康行为。学校是口腔保健宣教的重要场所,促进学校口腔卫生是开辟未来口腔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基础。为了了解学生口腔健康知识、观念和行为状况,发挥学校在口腔预防、保健、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优势,改善学生的口腔健康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