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斧状皮瓣在治疗眼睑分裂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眼睑分裂痣的新手术设计。方法在病变外(或内)侧,以眼外(或内)眦水平为中心,在上下眼睑区域各设计1个斧头状皮瓣,两皮瓣共蒂,两侧对称,皮瓣近病变侧“斧刃”要延伸至病变横径的约1/2,使其成为2个斧状皮瓣。掀起皮瓣,向缺损区旋转,修复创面。结果临床应用9例,最小病变者(闭眼时病变总面积)1.0cm×1.0cm,最大者2.5cm×2.0cm。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满意。结论斧状皮瓣手术方法较为简单,效果可靠,色泽及质地与四周部位一致,家属及患者均较满意,是治疗分裂痣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双叶皮瓣在眼睑分裂痣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眼睑分裂痣是发生在眼睑皮肤或睑缘、睑结膜上的色素痣,在闭眼状态下,上、下睑色素痣互相接合形成一块完整的病变,睁眼时则分为两半,多单侧发病.分裂痣皆为先天性,在胚胎时即已存在,出生后仍能继续生长,影响眼部外观及功能.临床中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有局部皮瓣转移、全厚皮片移植等方法,但不同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1-2].自2003年以来,笔者对7例患者应用颞部双叶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弧形皮瓣在眼睑分裂痣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我院自 1995年起共收治眼睑分裂痣 36例 ,全部行手术切除。同时 ,设计一种弧形皮瓣修复切除后的创面 ,效果满意。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本组共 36例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4~ 5 2岁。分裂痣横径 (水平径 )最大者 1.6cm(已超过其睑裂长度的 1 2 ) ,最小者 0 .8cm ;痣垂直直径最大者 1.0cm ,最小者 0 .6cm ;痣面积为 0 .8cm× 0 .6cm~ 1.6cm× 1.0cm。病灶累及结膜者 17例 ,占 4 7.2 %。2 .手术方法 :⑴上睑的设计与手术 :于上睑分裂痣内外侧缘与上睑缘相交处定B、C两点 ,再做BC中点的垂线分别交于痣上缘A和上睑… 相似文献
4.
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切除后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采用眼轮匝肌蒂皮瓣Ⅰ期修复眼睑分裂痣切除后的皮肤缺损。方法:切除上、下睑病变区皮肤,上睑缺损可行全厚皮片移植或局部A-T皮瓣修复。下睑根据皮肤缺损面积于缺损缘左右两侧各设计眼轮匝肌蒂皮瓣,酌情游离,向中间推进拼合,按睑袋术式缝合睑缘皮肤,Ⅰ期修复上、下睑皮肤缺损。结果:共治疗13例,皮瓣最大面积2cm×1.5cm,均Ⅰ期愈合,形态满意。结论:下睑双侧眼轮匝肌蒂皮瓣可Ⅰ期修复中度大小的眼睑分裂痣,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探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切除后下眼睑缺损的效果。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眼睑分裂痣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4~29岁,平均20.45岁。上眼睑切除后缺损行推进皮瓣或植皮,下眼睑分裂痣切除后根据皮肤缺损形态及面积行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11例患者术后皮瓣... 相似文献
6.
眼轮匝肌肌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采用眼轮匝肌肌皮瓣一期修复眼睑分裂痣切除后的皮肤缺损.方法自拟切除眼睑病变皮肤的内侧开始行Hughes睑劈开术至外眦角.切除上、下睑病变区皮肤,在创面的外侧设计宽度与创面相等、长度约3倍于创面的眼轮匝肌肌皮瓣,皮瓣蒂部位于内侧端,在眼轮匝肌深面掀起皮瓣,将皮瓣向内推进,并在外眦角处将皮瓣作部分全层切开,以适应外眦的形态,一期修复上、下睑皮肤缺损.供瓣区分层直接缝合.结果共治疗6例,皮瓣最大面积4cm×3cm,均一期愈合,形态满意.结论眼轮匝肌肌皮瓣可以一期修复中度大小的眼睑分裂痣,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携带眼轮匝肌的斧形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设计位于外眦部的携带部分眼轮匝肌的斧形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切除眼睑分裂痣后形成的创面。其中病变范围最小为0.4cm×1.5cm,最大为1.5cm×3.8cm。结果:本组患者16例,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12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切除区域的痣无复发,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一致,瘢痕轻微,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携带部分眼轮匝肌的斧形局部旋转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手术操作方便,血供良好,色泽协调,是修复眼睑分裂痣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整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法,总结保持泪道通畅的技巧。方法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采用手术切除上下睑病变区皮肤,用硬膜外导管重塑泪道,保持泪道通畅,创面取全厚皮片游离移植合并结膜睑板瓣修复缺损的方法,进行Ⅰ期修复眼睑分裂痣。结果临床治疗患者11例,切除痣体的最大面积,上眼睑约3.0cm×4.0cm,厚3~4mm;下眼睑约1.5cm×3.0cm,厚约2mm,均获得Ⅰ期愈合,术后泪道通畅,形态满意。结论手术切除痣体后,全厚皮片植皮合并结膜睑板瓣修复缺损,重塑泪道的同时,Ⅰ期修复中度大小的眼睑分裂痣。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10.
分层设计多瓣转移I期修复眼睑分裂痣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眼睑分裂痣的治疗,因同时波及上下睑板的缺损以及周围组织皮肤的缺损,在修复上手术难度较大,常常需分期完成手术。自1994年至2000年6年间,笔者收治5例上睑分裂痣的患者,采用分层设计多瓣转移的方法,Ⅰ期完成修复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7~36岁。病变分布:1例色素痣达上下睑缘宽度的1/2,2例波及上下睑缘1/3,1例位于外眦部侵犯睑缘0.5cm,1例位于上下睑缘正中部形如剖开两半黄豆大小。术后随访时间6月~5年,效果满意。2典型病例某男,14岁,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联合皮瓣即时扩张技术Ⅰ期矫正合并皮肤挛缩的胫骨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联合挛缩侧皮肤术中即时扩张技术Ⅰ期矫正合并皮肤挛缩的胫骨成角畸形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5~60岁,平均(40.2±5.5)岁。定期复查X线片,去除Ilizarov外固定后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其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35个月,平均22个月。其中29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并发骨髓炎,2例患者并发固定钉松动,扩张皮瓣区均无坏死,无神经血管牵拉损伤症状。术后4~7个月去除外固定架,平均(5.2±1.1)个月。矫正成角角度10°~35°,平均(25.5±3.5)°。术后根据HSS评分标准,总分92.5±6.6,其中优25例,良4例,中1例;VAS评分1.2±1.5。结论:采用Ilizarov技术联合皮瓣即时扩张技术能够Ⅰ期矫正合并皮肤挛缩的胫骨成角畸形,带架时间短,无皮肤坏死及神经症状,能够早期负重锻炼并改善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大面积眼睑分裂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大面积眼睑分裂痣的效果及优势。方法:2002年9月~2006年8月,利用耳后或上臂内侧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大面积眼睑分裂痣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2~28岁;黑痣直径3~6cm。结果:6例患者,2例行耳后皮片移植,4例行上臂内侧皮片移植。所有患者分裂痣完全切除,植皮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4年,形态、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大面积眼睑分裂痣简单易行、适应证广、疗效可靠,是治疗此类疾病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睑缘色素痣手术切除后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根据睑缘色素痣切除后眼睑缺损创面的层次、大小及形状,选用适当的眼睑局部皮瓣修复睑缘缺损,如:"A-T"皮瓣、"风筝"皮瓣、"H"形推进皮瓣。共施行手术38例,其中缺损创面位于上睑缘者23例,下睑缘者15例;睑缘全层缺损9例,睑缘前层皮肤缺损29例;睑缘缺损面积最小者约为0.5cm×0.6cm,最大者约为1.6cm×0.8cm。共利用"A-T"皮瓣16例、"风筝"皮瓣13例、"H"形推进皮瓣9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33例术后获得随访1周~16周,眼睑外观形态良好,眼睑切口无明显瘢痕,睑缘弧线正常自然,双眼睑形态对称,眼睑闭合功能正常。结论:睑缘色素痣因其位置的特殊性,灵活选用眼睑局部皮瓣修复睑缘缺损,能获得满意的眼睑功能和美容性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4.
颞侧眼睑分裂痣Ⅰ期手术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颞侧眼睑分裂痣Ⅰ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术中先完全切除患侧浸及皮肤、睑缘及睑板的痣组织,并制作共蒂双斧状皮瓣。根据病变切除范围的大小及皮瓣转位后的张力,做相应睑缘缩短。通过睑板下移做睑缘重建。根据睑板切除的高度计算上睑提肌-Muller肌的延长量。皮瓣转位覆盖缺损的眼睑皮肤,在低张力下缝合。结果8例8只眼均为单侧,术后经22个月至3年的随访,患眼睑缘位置正常,皮肤无明显色差,瘢痕不明显,患眼睑裂大小及上下睑活动良好,未见痣复发。结论针对较大的颞侧眼睑分裂痣,治疗中除需考虑皮瓣修复的设计外,睑板缩短、睑缘重建和上睑提肌力量的均衡也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吻合浅静脉的掌背动脉岛状皮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吻合皮瓣浅静脉方法,解决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不畅,疗效满意。方法:在切取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时,保留皮瓣远端一段轴行掌背浅静脉,随皮瓣逆行翻转后将静脉反折吻合于掌背静脉网上。结果:自1990年8月~1995年1月,共治疗1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仅3例皮瓣发生张力性水泡。结论:本术式有效地解决了掌背皮瓣逆行翻转后静脉回流不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重睑术同期Y-V推进新月形去皮法矫正内眦赘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有效、方便实用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方法:对155例伴有不同程度内眦赘皮的单睑患者,一期进行重睑成形术和采用Y—V推进新月形去皮法矫正内眦赘皮。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重睑形态自然、效果良好、内眦瘢痕不明显、无复发。结论:重睑术同期Y-V推进新月形去皮法矫正内眦赘皮是一种简单有效、方便实用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7.
Y-V血管延长法在岛状皮瓣移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岛状皮瓣移位术中延长血管蒂的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4年2月-2001年10月行Y-V血管延长岛状皮瓣移位术的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9-45岁,平均26.8岁。皮瓣选取箩筐研究生蒂有“Y”形血管分支者,将与皮瓣血管蒂共干的另一条分支(“Y”形的另一臂)同时进行分离,在“Y”形分岔部的近侧结扎血管主干,以另一条血管为血供来源,血管蒂得以Y-V样延长,然后逆转修复创面。结果 血管蒂长度平均增加6cm,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65例皮瓣全部成活,色泽,质地与受区一致。结论 Y-V血管延长法不仅扩大了岛状皮瓣的应用范围。而且有利于移位皮瓣的成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