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突发性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常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力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9.2%,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入院2天内的SAS与SDS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2周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结果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联合心理护理治疗突发性聋,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临床治疗效果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其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变应性鼻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以2014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141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周期持续1年。护理干预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达到97.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辅助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模式对慢性咽喉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舒适度的促进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76例慢性咽喉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予以心理护理,观察组38例在其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将两组的情绪评分、治疗依从性、舒适度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B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咽喉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情绪状态,有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舒适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研究心理干预在扁桃体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0年7月-2022年03月接受治疗的50例扁桃体手术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心理干预,比较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平均呼吸恢复时间、平均睁眼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7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扁桃体手术期间,通过予以心理干预,不良情绪减少,呼吸恢复时间、平均睁眼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通过对103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全程心理干预,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8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干预组103例,对照组83例,在对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同时,另对干预组患者于不同治疗阶段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及QOL无明显差异,干预治疗后干预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减低(P<0.05),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心理干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心理状态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于2019.01-2021.12收治5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展开分析,依据护理干预不同将纳入患者分组,单组例数25,组别设置对比组(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血压和心率情况、患者舒适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较对比组更低(P<0.05)。术前30min、术后12h,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对比组更低(P<0.05)。术后3天,研究组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且能够减轻对血压、心率影响,患者舒适度较高,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调查鼻中隔偏曲(DNS)、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RSwNP)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观察其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 方法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44例CRSwNP、41例DNS、31例声带息肉患者(对照组)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症状。另取39例健康者作健康对照。 结果 术前各组的SAS和SDS评分依次为:健康组(36.74±10.39; 38.51±11.30)、对照组(38.52±10.99; 42.26±10.42)、CRSwNP组(42.00±13.54; 43.84±15.44)、DNS组(45.02±10.80; 48.32±11.21)。健康组、对照组与DNS组之间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SwNP组和DNS组的术前、术后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约1/3的DNS组和CRSwNP组的患者术后仍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 结论 DNS、CRSwNP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症状,术后其评分较术前改善,但约1/3的患者术后仍有焦虑、抑郁症状,必要时应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将56例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的眼睑-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应用抑郁状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心理干预前后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和SDS、SAS评分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SDS和S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差异更为明显。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接受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的眼睑-面肌痉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心理疏导与程序化疼痛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试验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疏导和程序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前后口腔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SDS、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96.67%)比对照组(76.67%)更高,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行心理疏导和程序化疼痛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缓解口腔疼痛,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耳鼻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给予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在疼痛VAS评分、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总满意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比对照组的71.43%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对耳鸣耳聋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耳鸣耳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焦虑程度(SAS)以及抑郁程度(SDS)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SQI、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耳鸣耳聋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的同时,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缓解作用。方法此次将我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发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气导平均阈值均显著要比对照组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听力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鼻颅底肿瘤患者在内镜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方法 对62例鼻颅底肿瘤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攻击问卷(AQ)以及"空鼻综合征"症状问卷(ENS6Q),评估其在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患者术前SAS评分(42.29±9.24)高于国内常模,术后3个月和术后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74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为研究目标展开调查,随机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听力损伤程度。结果护理前的焦虑情绪评分差异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听力损伤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半耳鸣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听力受损程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I^II级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能改善吞咽功能,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in vertiginous pati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ur psychological tests, namely the Cornell Medical Index (CMI), the Manifest Anxiety Scale (MAS),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vertigo, in a study of 111 vertiginous patients and 81 controls. Vertiginous patients comprised the following three groups: 56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 group), 29 autonomic nervous dysfunction (AND group), and 26 Ménière's disease (MD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scores by CMI and SAS in the vertiginous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s (p < 0.0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ertiginous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s was observed with respect to MAS and SDS scores. The abnormal rates by CMI in the VBI and AN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ontrols (p < 0.01). Also, the abnormal rates by SAS in the VBI and M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ontrols (VBI group: p < 0.01, MD group: p < 0.05).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of vertiginous patients and controls were found with respect to MAS and SDS scores. The average score from other psychological tests in the CMI-abnorm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MI-normal group (p < 0.0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AS and SDS, MAS and SAS, and SDS and SAS scores (r = 0.682-0.688, p < 0.01). The matched data rate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tests was about 70-80%. Considering the results of MAS and SAS, vertigo induces anxiety forwards vertigo, and thereby initiates a vicious cycle. In vertiginous patients, CMI and SAS are most useful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or not psychological factors play a role in the onset of and persistence of vertigo. But CMI consist of 195 factors, and therefore, is time concerning. On the other hand, SAS has 20 factors and takes only 5 minutes to complete, thus, SAS is more suitable for screening psychologic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声刺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慢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将49例慢性耳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所有患者均行声音刺激1个月。干预组患者同时接受持续1个月的个体化的CBT,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个体化CBT。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均需填写问卷,包括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临床试验。治疗1个月后观察,对照组患者THI、SAS、PSQI的平均值分别下降15.58、15.46、4.96,干预组患者THI、SAS、PSQI的平均值分别下降40.52、41.76、7.7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THI、SAS、PSQI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声音刺激和CBT可以预测治疗效果,声音刺激联合CBT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声音刺激。性别、年龄和听力障碍是耳鸣最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