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缓解作用。方法此次将我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发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气导平均阈值均显著要比对照组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听力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1月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参比组和试验组,各50例.参比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和SAS评分低于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研究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特点、耳鸣与听力损失的关系、耳鸣对患者的影响程度, 探讨突聋患者耳鸣的产生机制。 方法 突发性聋伴有耳鸣患者231例常规采集病史, 填写耳鸣致残量表(THI)及视觉模拟得分表(VAS), 同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耳声发射、耳鸣检测及掩蔽试验等检查。分析患者的耳鸣特点、耳鸣与听力的关系、耳鸣的THI及VAS得分以及它们特点。 结果 ①听力损失特点:低中频下降型20例(占8.7%), 中高频下降型60例(占26.0%), 平坦型44例(占19.0%), 全聋型79例(占34.2%), 不规则型28例(占12.1%);②耳鸣频率:低频耳鸣(≤500 Hz)49例(占21.2%), 中频耳鸣(51~2 000 Hz)54例(23.4%), 高频耳鸣(>2 000 Hz)122例(52.8%), 未匹配6例(占2.6%)。其中听力损失类型为低中频下降型的患者中, 低频、中频、高频耳鸣的比例分别为75%、15%、10%;中高频下降型患者中, 低频、中频、高频耳鸣的比例分别为13.3%、26.7%、60.0%;全聋型患者中, 低频、中频、高频耳鸣的比例分别为17.1%、19.0%、63.3%。听力下降最明显的频率对数与耳鸣频率对数呈线性关系, r=0.592, P<0.01;③耳鸣响度:0~30 dB HL 45例(占19.5%), 31~60 dB HL 60例(占26.0%), 60~90 dB HL 102例(占44.2%), 大于90 dB HL 18例(占27.8%), 未匹配6例(占2.6%)。耳鸣响度与听力损失程度(250~4 000 Hz平均听阈)有相关性, 相关系数r=0.216, P=0.001<0.05。④耳鸣致残级别:按照Newman等依据THI得分将耳鸣残疾分级, 其中1级27例(占11.7%), 2级耳鸣44例(占19.0%), 3级66例(占28.6%), 4级94例(占40.7%)。⑤THI及VAS得分特点:THI得分与听力损失程度无相关性r=0.087, P=0.287>0.05。VAS得分与听力损失程度无相关性r=0.002, P=0.982>0.05。THI得分与耳鸣频率对数无相关性, 相关系数r=-0.056, P=0.402>0.05。VAS得分与耳鸣频率对数无相关性, 相关系数r=-0.003, P=0.970>0.05。THI得分与耳鸣响度无相关性, 相关系数r=0.039, P=0.563>0.05。VAS得分与耳鸣响度无相关性, 相关系数r=0.136, P=0.110>0.05。结论 ①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中高频耳鸣最常见;②耳鸣频率与听力损失类型显著相关, 低中频下降型以低频耳鸣多见, 而中高频下降型及全聋型以高频耳鸣多见;③听力损失最大的频率与耳鸣的频率有较高的一致性;④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急性期的耳鸣致残程度以3~4级为多;⑤THI及VAS得分与听力损失的程度、耳鸣的频率、耳鸣的响度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地西泮对伴有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伴有焦虑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突发性耳聋治疗(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研究组28例,根据睡眠障碍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西泮片5mg(研究组1)或10mg(研究组2)口服,每日睡前服用。治疗20天后复查听力及HAMA评分。结果治疗20天后两研究组与对照组听力水平有显著差异(P1=0.003,P2=0.015),HAMA评分有显著差异(P1=0.004,P2=0.011);两研究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听力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1=0.000,P2=0.001,P=0.018),两研究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有显著差异(P1=0.001,P2=0.003),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159)。结论地西泮口服作为突发性耳聋伴焦虑情绪患者的补充治疗对患者负面情绪及听力恢复均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双侧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双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效果,了解与该病发生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2例双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查、血液学、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估等,分析致病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总结该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特点.结果 12例患者痊愈2耳,有效1耳,总有效率为12.5%.患者双耳同时发病7例,相继发病5例.可明确突聋诱因的6例,首发症状为听力下降21耳、耳鸣17耳,眩晕8耳.12耳既往有听力损失和耳鸣病史,发病后≤7天治疗者20耳,>7天4耳.12例患者听力损失呈下降型听力曲线15耳,治疗有效1例;全聋型5耳,切迹型2耳,治疗无效;山型1耳,平坦型1耳,痊愈.白细胞计数异常8例,在听力损失程度、耳鸣评价方面,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与正常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抗体检查异常3例;IgE异常增高3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异常增高1例;葡萄糖增高3例、血清脂质和脂蛋白异常7例,脂类代谢功能异常4例.结论 双侧突发性聋的病情复杂,预后较差.详细分析病史、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血液及免疫学系统检查,有助于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预后与发病时是否伴有眩晕发作的关系。探索突发性耳聋单发听力损失、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 方法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颁布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19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扩管溶栓、营养神经、抗病毒及高压氧治疗,按2007年中华耳鼻咽喉学会颁布的突发性耳聋疗效及分级标准,针对听力恢复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伴有眩晕症状患者发病率为30.7%,听力损失在50 dB以上,听力恢复有效率23%;不伴有眩晕症状患者发病率为69.3%,听力恢复有效率73%。结论伴发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往往其听力损失严重,且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就诊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8月,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3例,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优良率。结果干预后,相较于甲组,乙组MSSN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较甲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明确诊断为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82例(2019年8月-2021年6月)为观察者,随机抽签法对观察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常规出院后宣教)、观察组41例(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在出院后的耳鸣情况、听阈指标。结果 两组在出院前的耳鸣情况比较上无差异性(P>0.05);出院后,观察组的耳鸣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χ2=6.609,P=0.010);出院前,两组听阈指标比较无差异性(P>0.05);出院后,观察组听阈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出院前,两组心理状态在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上无差异性(P>0.05);出院后,观察组心理状态在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聋与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突发性聋及神经性耳鸣,都是原因不明的持发性疾病,目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1996年2月~6月,我科对确诊突发性聋60例及神经性耳鸣4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金纳多(ginaton,EGb761)治疗组、西比灵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与分组1.1.1突发性聋:①金纳多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6~69岁,病程均在2周以内,纯音测听、声阻抗和听性脑子反应测试电位为感音神经性聋,6个频率(250Hz、500Hz、1KHz、2KHz、4KHz…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对耳鸣耳聋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耳鸣耳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焦虑程度(SAS)以及抑郁程度(SDS)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SQI、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耳鸣耳聋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的同时,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聋的伴随症状对判断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伴或不伴眩晕与耳鸣对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17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突发性聋伴眩晕78例,治疗有效率为59.0%,不伴眩晕患者139例,治疗有效率为87.77%(P<0.05);伴耳鸣167例,有效率76.05%;不伴耳鸣50例,治疗有效率82.0%(P>0.05),结论突发性聋不伴眩晕者预后较好,它对判断预后很有意义,耳鸣的有无对判断无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甘油对突发性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观察甘油对突发性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 0例突聋者分成甘油治疗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A组除加服 5 0 %甘油盐水外 ,其余治疗与B组相同 ,包括高压氧、扩血管药、能量制剂和激素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0天测试患者的听力。结果 治疗前A组和B组的平均听阈分别为 70 .6 7± 2 0 .43dBHL和 6 7.5 8± 36 .18dBHL(P >0 .0 5 ) ,治疗后两组听力平均提高分别为 30 .0 9± 2 0 .43dB和 18.42± 18.0 5dB(P <0 .0 5 )。结论 甘油有助于提高突聋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心理因素与突发性聋疗效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患者的心理因素与疾病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突发性聋患者于入院时作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测查 ,并计算出 9个因子分。对入院时发病情况相似、听阈接近的同一年龄组患者采用相同治疗方案治疗后 ,将 9个因子分与出院时听力改善程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9个因子分中焦虑因子分与出院时听力改善程度呈线性回归关系 ,即焦虑程度越重 ,听力改善程度越轻。结论 对突发性聋的治疗要注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耳蜗电图无波形引出者听力损失程度及有波形引出者中-SP、AP振幅,探讨该病患者耳蜗电图特点及该病与内淋巴积水的关系。方法记录电极放置在紧贴鼓膜紧张部中央的位置,记录62例突聋患者患耳(66耳)和健耳(51耳)的耳蜗电图,分别测量两组中-SP、AP的振幅,并记录无波引出者的听力损失程度。结果两组-SP振幅分别为:患耳0.30±0.38μV,健耳0.16±0.13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振幅分别为:患耳0.82±0.85μV,健耳0.69±0.49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P比值分别为:患耳0.38±0.15,健耳0.27±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82%患耳-SP/AP比值异常增高,9.80%健耳-SP/AP异常增高。突聋患者患耳无波形引出者纯音听阈89.0±17.8dBHL,与有波形者纯音听阈(58.1±18.4dBHL)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突聋患者患耳较多出现-SP/AP比值异常增高,提示突聋可能与内淋巴积水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突聋患者人体姿态平衡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人体姿态平衡仪,测试100例正常人和120例突聋患者重心晃动的轨迹图及相关参数值。根据前庭功能的情况,将120例突聋患者分为前庭功能正常组(67例)和异常组(53例),并比较二组重心晃动的长度、速度及Romberg参数值。结果正常人重心晃动的轨迹图以中心型多见(51%),而突聋患者则以弥散型为主(60.83%)。突聋患者重心晃动的长度、速度及Romberg参数值较正常人明显增大(P<0.01);前庭功能是否正常不影响重心晃动的参数值(P>0.05)。结论人体姿态平衡测试显示突聋患者前庭系统已受损。  相似文献   

16.
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巴曲酶(Batroxobin)治疗突发性聋与扩管药组进行疗效对比。巴曲酶治疗有效率为73%。其中治愈率41%。而扩血管药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依次为64%和23%。阐述了巴曲酶主要药理作用,且介绍该药应用的适应症、禁忌证和副作用,讨论了突聋与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抗凝药物对突发性聋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药物的降粘效应对突发性聋(突聋)的疗效。方法 对160例突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采用力源溶栓酶(A组)、蝮蛇抗栓酶(B组)、尿激酶(C组)、低分子右旋酐加丹参(D组)治疗,互为平等对照。结果 各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与B、C、D各组显效率+疮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血液流变学检查87例为高血粘滞症(54.4%,87/160),对其中血纤维蛋白原值>400mg/dl患者79例疗效观察显示:A组总有效率为84.2%、B组为67.2%、C组为64.7%、D组为68.6%,A组疗效明显优于B、C、D各组。结论 对早期突聋患者采用不同抗凝药物治疗,其听力改善程度是有差别的。力源溶栓酶为治疗伴有高血粘滞症突聋患者的有效药物,早期使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聋的听力损失和前庭损害对其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30例突发性聋患者行纯音听力检查及前庭功能系列检查,比较突发性耳聋听力下降程度和类型与眩晕和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的关系、前庭损害类型和程度、以及听力预后与眩晕和前庭损害的关系。得出(1)具有前庭损害的患者91%为中、重度聋,82%为平坦型和斜坡型听力损害。半规管麻痹者听力损害全部为中、重度聋,图型为平坦或斜坡型。(2)冷热试验(CP)值63%、低频谐波加速试验(SHAT)66%、重心平衡仪试验(VSRZ)36%呈现异常,以SHAT较为敏感;(3)突聋听力预后与是否伴有眩晕、前庭损害以及损害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补救治疗突发性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对经过常规治疗没有痊愈或无效的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经过常规治疗没有痊愈的突发性聋患者45耳,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1耳,地塞米松经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2毫克/次,2次(一周)一个疗程;对照组24耳,给谷维素及复合维生素B口服,用药一周.观察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及耳呜、耳闷感的变化情况.结果纯音测听结果显示实验组6耳有效(6/21),对照组1耳有效(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呜改善实验组有5耳(5/15),对照组1耳(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闷感改善实验组有3耳(3/11),对照组1耳(1/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可以改善常规治疗没有痊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及耳鸣症状.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assessed sudden deafness in adults, sudden deafness has not been evaluated in children. We therefore evaluated the differences in sudden deafnes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Methods

We compare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gender, audiogram pattern of initial hearing loss, and recovery rate after treatment in 87 children and 707 adults diagnosed with sudden deafness from September 2003 and August 2012.

Result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sex, side, or audiogram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P>0.05 each). Hearing recovery rate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were 72.4% and 70.6%, respectively (P>0.05).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mild hearing loss show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hearing recovery rates than individuals with profound hearing loss (P<0.05 each). The percentage with initially mild and moderate hearing loss was higher in children than in adults, as were the recovery rates of children compared to adults with initially mild, moderate-severe, and profound hearing loss (P<0.05 each). In regard to final hearing outcome after treatment, a low percentage of children showed no improvement whereas a high percentage showed complete recovery; a higher percentage of children than of adults showed complete recovery (P<0.05). Recovery rate from profound hearing lo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ildren than in adults (60.0% vs. 45.4%, P<0.05).

Conclusion

Degree of hearing loss, gender, side, and recovery rate were similar in children and adults, but the rate of complete recovery was higher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