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心电图表现特征.方法 对80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8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资料作为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33例(41%),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8例(1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糖尿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以ST-T改变、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为主.结论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多表现为ST-T改变、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26例教职工体检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2.66%,以ST-T改变检出率最高,占62.80%,女性高于男性,心电图异常改变随年龄呈逐渐增加趋势,年龄分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心电图人群中总胆固醇(TC)升高率49.92%,甘油三酯(TG)升高率36.41%,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率50.24%,空腹血糖(FPG)升高率19.40%,高血压病25.44%,脂肪肝16.53%,较正常心电图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脂肪肝密切相关。对上述多重危险因素进行强化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妊娠期女性的心电图异常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常规检查心电图的健康妊娠期女性500名为观察组,以与该观察组年龄相匹配的女性健康体检者500名为对照组,要求两组受试者均在安静的情况下,平卧位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将观察组分为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分别观察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 (1)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妊娠组大于非妊娠组χ~2=2.216,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类异常心电图发生率(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ST-T改变、短PR间期):妊娠组均大于非妊娠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妊娠组随着孕周的增加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不断增加。结论妊娠导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的增加,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ST-T改变、短PR间期,而且妊娠后期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对85例甲亢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85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甲亢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76例(89.41%),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为16例(18.8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亢患者心电图改变以窦速、ST-T改变、房颤为主。结论甲亢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窦速、ST-T改变、房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对200例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20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133例(66.5%),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为46例(2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异常以ST-T变化为主。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ST-T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心电图不同类型异常改变的发生率及形成机制。方法选取45~55岁的围绝经期女性300例门诊体检心电图,必要时加做24 h动态心电图或参考以往资料;按绝经与非绝经及心电图改变进行分组统计,分析心电图改变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 300例患者中异常心电图者占67.67%,以早搏及联律、心动过速和ST-T改变为主;临床合并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其心脏疾患发生率高。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以心律失常和ST-T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并与正常人心电图作对比,同时探讨心电图异常与血钙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0-01至2014-04期间收治的84例PHPT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成人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同时根据血钙(Ca2+)三分位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3个亚组,即血Ca2+:2.0~2.8 mmol/L者28例、2.8~3.1 mmol/L者28例和3.1 mmol/L者28例,比较3个亚组间心电图异常情况。探讨心电图异常与血钙水平关系。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3.3%,对照组异常率为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中,以ST-T段改变、QRS波增宽、左心室高电压及QT间期缩短为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心电图异常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血钙水平的增高,ST-T段改变、左心室高电压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且ST-T段改变在3个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T间期随着血钙水平增高逐渐缩短,QRS波宽随着血钙水平升高而增宽,3个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HPT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与血钙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调节受损(IGR)患者临床心电图异常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经OGTT确诊的260例(IGR)患者、111例糖耐量正常(NGT)者,进行血压、血脂、BMI和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1)IGR患者组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左室肥厚劳损、期前收缩、心房颤动、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前分支阻滞发生率分别为36.9%(年龄校正后为33.1%)、18.5%、13.8%、11.2%、8.5%、7.3%、5.0%,明显高于NGT组(9.0%、5.4%、2.7%、2.7%、0.9%、0.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2)IGR组中96例心电图异常者以ST-T改变和左室肥劳损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0%和38%);(3)IGR患者合并高血压和合并血脂异常组左室肥厚劳损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4)60岁和70岁年龄段组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最高。结论心电图异常改变与糖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心电图存在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把所有患者分为低龄组78例和成人组62例。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常规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低龄组患者心电图表出现异常的现象明显高于成人组。同时成人组在ST-T和传导阻滞现象上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低电压、异常Q波上的发生几率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的研究内容为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检查和后期治疗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龙运玲  刘润萍 《内科》2007,2(5):758-759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及其特点。方法分析100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报告。结果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67%)而且呈"多样性"改变,其中以ST-T改变最多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病程越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合并高血压者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结论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且与年龄、病程及有无合并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1.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4例肥厚型心肌病(Ⅰ型前间隔肥大14例,Ⅱ型前间隔、后间隔均肥大18例,Ⅲ型左心室前壁或/和侧壁、后壁肥大7例,Ⅳ型心尖部肥大5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大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高侧壁,具有特殊性。其它三型患者异常Q波、ST-T改变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电图ST-T改变与高血压病症加重以及冠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心电图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评估ST段与T波的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ST-T改变组与非ST-T改变组,每组各50例。对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估以及冠脉CT检查以确定冠脉硬化程度。结果 ST-T改变组的患者病变严重度评分以及血压水平高于非ST-T改变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T-T改变与高血压病症加重及冠脉硬化呈正相关,是导致高血压病症加重及冠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电图ST-T改变与高血压病症加重以及冠脉硬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通过监测与评估心电图的ST-T改变,可以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与冠脉硬化程度进行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6089例应届高中毕业生招飞体检心电图资料,探讨其发生规律.方法 分别记录静息12导联及登梯运动试验Ⅱ导联心电图,分析异常心电图发生情况.结果 异常心电图发生率9.96%,其中心律失常、ST-T改变发生率占首位.结论 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早搏、ST-T改变多为生理性,与考生心理、生理因素有关,应排除器质性病变,尽量减少误淘汰,提高招飞体检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学毕业生心电图异常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90例医学毕业生的心电图资料,对异常者给予24h动态心电图(DCG)复查,且进行初复查结果对比。结果入院招收毕业生心电图异常率为22.8%,初检异常率分别为窦性心动过缓30.3%、窦性心动过速28.2%、各种期前收缩21.3%、ST-T改变13.5%、传导异常6.7%。复查后异常23例,占初检异常人数的25.8%,初复查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毕业生入院体检的心电图异常多为生理性反应,多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相关,DCG是一种体检心电图异常者效价比较好的临床复查工具。  相似文献   

15.
兰州地区1100例中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慧  王媛  蔺婕  孙秀珍 《实用老年医学》2010,24(4):327-328,331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群体检者中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方法 1100例中老年体检者在安静状态下平卧,采用日本光电十二导心电图记录仪,采集心电图。结果 1100例中老年人群中正常心电图632例(57.45%),大致正常心电图220例(20.00%);异常心电图248例(22.54%),其中心律失常62例(5.63%),ST-T改变89例(8.09%),传导阻滞87例(7.63%),心室肥厚10例(0.90%)。传导阻滞主要发生于≥66岁组,以66~70岁组为最高;ST-T改变中≥66岁各组发生率基本相同。结论中老年干部人群中,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较高,并以传导阻滞和ST-T改变为主要类型,提示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及探索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0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状况,且针对心电图ST-T改变和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本组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000例患者,其中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共772例,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228例,其中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心电图阳性率与血糖、BMI、舒张压及收缩压等指标水平较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显著更高(P0.05)。冠状动脉疾病确诊患者的心电图ST-T阳性率较非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显著更高(P0.05)。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心电图ST-T阳性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与年龄、血糖、收缩压均较心电图ST-T阴性者显著更高(P0.05)。多支病变患者的心电图ST-T阳性率较单支病变患者显著更高(P0.05)。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长期失眠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征以及中医辨证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长期失眠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睡眠正常的5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通过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特征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64.00%,明显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分类中传导异常发生率24.00%、异位节律发生率16.00%,心肌肥厚发生率14.00%,ST-T或T波改变发生率26.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超过90次/min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失眠患者心电图异常比例高于正常人,主要表现为传导异常、异位节律、心肌异常以及ST-T段改变以及心率过快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6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并脑卒中组(78例)和单纯高血压组(89例).入选病例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ST-T改变情况,测量Sokolow-Lyon (SL)电压值.结果 高血压并脑卒中组患者ST-T改变的发生率为47.4%,单纯高血压组患者ST-T改变的发生率为3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ST-T改变者比较,高血压患者有ST-T改变者的血压水平、SL电压值均较高(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因素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SL电压值与心电图ST-T改变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OR值分别为1.024(95% CI:1.010~1.039)、1.033(95% CI:1.006 ~1.060)和1.087(95% CI:1.034 ~1.143).结论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血压水平和左室重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孕妇来分析,其中GDM1组有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2组35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同期选取1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均在入院产前行心电图检查,对其心电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孕晚期心电图异常率为26.0%,GDM1组为34.7%,GDM2组为45.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其次为ST-T改变及短PR间期。结论妊娠期晚期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情况的几率比较高,和患者合并症状的程度有直接联系,高龄孕妇以及有和保证的孕妇推介接受心电图检查,保证临床分娩的安全性,确保母婴健康,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心脏血管病变。及时了解患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对预防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有着重要意义。文内对13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ECG进行分析。其中正常39例,不正常95例,其异常ECG发生率为70.8%。不正常心电图主要是ST-T改变,其次为各种异常心电图详见表Ⅰ。文内并对引起主要异常心电图改变的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