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接台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0月在我院手术的60例普外科接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接台手术患者的管理中,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率,改善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信息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手术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7年9~12月)和研究组(2018年3~6月)各200例。该院从2018年3月开始在手术室建立品管圈,并实施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前器械台整理时间以及护理差错、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QCC活动开展前护理人员的术前器械台整理时间长于活动后(P<0.05);研究组患者对总体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及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QCC活动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信息化护理管理效果满意,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件,预防切口感染,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化细节护理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5例HIV阳性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管理前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流程护理;选取2020年1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治的51例HIV阳性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管理后组,给予手术室优化细节护理。管理前后均为22名手术室护士,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医护HIV病毒感染风险、HIV阳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管理后组护士工作积极性、器械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心理素质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P<0.01);管理后组护士防范意识、防范细则落实、消毒无菌技术评分及总分均低于管理前组(P<0.05,P<0.01);管理后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组患者心理护理、服务态度、手术环境、健康教育、手术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组(P<0.01)。结论:手术室优化细节护理可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护士感染HIV病毒的风险,能一定程度降低HIV阳性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5月31日于手术室成功完成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将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于手术室成功完成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模式,两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均相同。比较两组手术室工作效率、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接送患者时间与等待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准备失误、术前意外伤害、术中操作不当、护理文书记录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管理,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患者对手术室整体管理满意度,从而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5.
孙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7):2425-2426
目的:探讨手术室效率绩效机制对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本院手术室于2013年11月开始实施效率绩效机制,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手术接台时间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和手术接台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手术室效率绩效机制实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改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患者的手术室个体化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有利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及工作态度,减少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手术成功,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胸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士护理质量、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生活质量SF-36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提高问题处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6年1月1日~6月30日开展QCC前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开展QCC后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职业暴露发生率、护理配合质量、护士能力。结果:观察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物品准备、器械传递、手术配合、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医护沟通、掌握医生习惯与要求等方面的护理配合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手术室理论知识、手术室操作技能、协调沟通能力、临床实际护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护士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手术室开展QCC能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护理配合质量和护士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贺文娟 《妇幼护理》2023,3(12):2981-2983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予以三级质控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间我院临床接 诊手术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节点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基 础管理;观察组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干预手术室患者期间予以三级质控管理服务,能减少并发症和不良 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何晓静 《当代护士》2018,(3):143-14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实践。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行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零缺陷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局、护理缺陷发生率;采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分别采用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版、手术医生版)评价患者对护士、手术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护理缺陷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结局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非常满意度的差异上,观察组64.0%远高于对照组的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应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结局,快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对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在减少手术患者差错事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安全管理指标,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差错事故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严格实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及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路径导向护理配合在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接受主动脉夹层手术的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路径导向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护理满意度,两组手术医生对护士术中配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实施路径导向护理配合,可提高护理人员手术操作配合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对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S)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8例行LS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术前访视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等方面的信息是消除患者焦虑、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环节,同时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信提醒配合戴明环(PDCA)循环管理在缩短腹腔镜下微创保胆手术患者开台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1日~3月31日接受治疗的60例腹腔镜下微创保胆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出现手术延迟的原因,制订微信提醒配合PDCA循环管理措施,并应用于2021年4月1日~2021年6月30日接受治疗的60例腹腔镜下微创保胆手术患者中,归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手术延迟发生原因,手术准点率、单场手术消耗时间和手术间单次利用时间,手术开台过程中各阶段出现的延迟时间(接患者时间段、患者入手术室时间段、“切皮”时间段),患者术后满意度和该场术者手术满意度。结果:手术延迟发生原因包括术前准备不充分、患者到达手术室不及时、护士交接不及时、手术医生不准时到达等;其中对照组发生手术延迟38例(36.84%),以患者到达手术室不及时为主;观察组发生手术延迟13例(38.46%),以护士交接不及时为主。观察组手术准点率高于对照组(P<0.01),单场手术消耗时间、手术间单次利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开台过程中接患者时间段、患者入手术室时间段、“切皮”时间段出现的延迟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前瞻性利用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预防腔镜肾切除术后感染。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接受腔镜肾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管理,并与实施传统手术配合的患者进行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手术医生对护士、患者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能有效降低腔镜肾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感染控制较好,患者康复快,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其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在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腔镜手术室护士风险管理状况。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64例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将2016年7月~2017年12月56例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自觉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评分、护士手术室护理操作风险认知得分等。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护士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自觉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护士手术室护理操作风险认知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手术室风险管理应用于腔镜手术患者中,有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护士风险认知水平,提高护士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在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两组均护理至出科,并跟踪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善肠道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稳定其生命体征,提高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片区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5~10月12947例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室管理模式;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14300例手术患者设为实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分片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首台准时率、接台等待时间以及患者、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满意度、护士加班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分片区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保证手术室各项操作规范、高效,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白内障连台手术安全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连台手术治疗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工作程序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对照组连台手术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基础上,对连台手术的各环节实行风险循证,排查出影响连台手术患者安全的高危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前馈控制管理理念和方案,对潜在高危因素实施超前管理的方法对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连台手术治疗的12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安全隐患、眼科手术医师的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隐患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科手术医师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连台手术的各环节实行风险循证,排查出影响连台手术患者安全的高危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前馈控制管理理念和方案,对潜在高危因素实施超前管理,能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手术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和医护团队合作,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信提醒在提高手术准时开台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3月72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通知方式;将2016年6~9月72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短信提醒标准化流程。比较两组手术医生准时到岗率、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接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手术护士平均工作时长以及医生、护士、麻醉师对手术工作效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医生准时到岗率、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接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工作时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等待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护士、麻醉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信提醒可提高手术准时开台率、手术周转效率、有效工作时长,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满意度,有效节约管理成本,保证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