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全世界范围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经过多年努力,NSCLC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本文就近年来NSCLC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肿瘤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靶向治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成为当前肺癌领域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外有关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和主要药物进行了综述。首先概括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其次总结了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血管内皮抑素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最后对新的靶点EML4-ALK抑制剂的研发进行了跟踪。未来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会达到更加成熟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王英 《哈尔滨医药》2010,30(3):57-59
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高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85%,30~40%的NSCLC在诊断时即属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1],尽管含铂方案的化疗能一定程度上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但疗效有限,目前已有诸如培美曲赛或厄罗替尼(EGFR-TK Is)的靶向治疗及靶向联合化疗的新治疗途径[2-5]。本文就近年来NSCLC的靶向药物及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从分子、细胞水平上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浸润和转移等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也随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分子靶向治疗是通过着眼于阻滞特定的靶分子而达到抑制细胞增殖和稳定细胞的作用,它有别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治疗是在于其具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这一特点使得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常规治疗(放疗、化疗)所不具备的优势,开辟了肿瘤治疗中一片全新的领域。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通常把癌细胞异常增殖、进展过程中的靶分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癌细胞表达的异常靶分子,包括增殖因子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取得实质性进展。靶向治疗在提高病人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靶点、药物和相关研究正以多元化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本文将简要综述当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重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肺癌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在逐年增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以上,我国肺癌5年生存率仅8%~10%。外科切除是可切除的NSCLC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即使是完全性切除后,仍有相当部分的患者最终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目前第三代新药联合铂类两药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的标准方案,但疗效达到一个平台期,总生存率仅仅能提高约4.1%,患者似乎很难再从化疗中进一步获益。因此,寻找新的有效靶点和高效低毒的靶向药物成为了目前肺癌治疗的当务之急。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NSCLC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和主要药物的进展情况。希望能为患者的治疗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形成与多种致癌突变密切相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扩增、PD-1/PD-L1通路持续激活等.由于EGFR、ALK的靶向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及PD-1/PD-L1抑制剂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特点,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批准上市的NSCLC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18,(4):513-517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存在被认为源于致癌启动基因的突变。目前认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一种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为两个主要突变基因。KRAS突变肺癌约占NSCLC的25%。研究发现KRAS突变肿瘤患者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存在抗性。因此,在NSCLC患者中,急需针对KRAS突变的治疗手段。靶向药物针对性更强,对正常细胞毒副作用更低,是目前NSCLC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RAS生物学及KRAS靶点抑制剂的研究情况,并介绍了针对KRAS突变NSCLC治疗的近况。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8~11月,1年生存率为30%.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并不能显著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通过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以带来临床获益.本文回顾NSCLC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并重点关注EGF...  相似文献   

10.
姜文丽  黄才国 《药学实践杂志》2016,34(4):301-304,333
生物标志物检测使得许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获益。近年来,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呈阳性的NSCLC患者,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以克唑替尼为代表的ALK-TKI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但是,大多数第一代EGFR-TKI和ALK-TKI的疗效因为不可避免的继发性耐药而被减弱。目前,第三代EGFR-TKI正是基于第二代EGFR-TKI的耐药机制研发而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针对其他突变位点的晚期NSCLC维持治疗的靶向抑制剂。遗憾的是,针对突变比例最大的K-RAS突变,尚无疗效确切的靶向药物。因此,基于肿瘤驱动基因突变机制的探索和靶向药物的开发是目前NSCLC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目前仍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转化性临床研究结果带来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尤其是生存的显著提高。传统的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石,是野生型以及突变未知患者治疗的首选;分子靶向治疗则为敏感突变的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是目前治疗的中流砥柱;而免疫治疗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上的突破也结束了长期混沌的状态,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兴力量。而无论是化疗、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基于肿瘤分子病理改变的精确治疗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子瑾  程刚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0):1141-1145
分子靶向药物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采用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特异性强、毒副反应小,将成为今后肿瘤治疗的新趋势.综述了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岳顺  张大红  袁颖 《安徽医药》2017,21(1):123-126
目的 对比分析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NSCLC脑转移病人5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分为联合组与放化疗组,联合组病人采取全脑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放化疗组采取全脑放疗以及同步化疗治疗.对病人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病人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病人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期间的生存情况.结果联合组的脑转移病灶、总体评价的治疗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均显著高于放化疗组(P<0.05);联合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放化疗组,而皮疹脱屑的发病率则高于放化疗组(P<0.05);联合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放化疗组,且平均生存时间较放化疗组更长(P<0.05);治疗结束后,联合组生存质量上升者显著多于放化疗组,而生存质量下降者则显著少于放化疗组(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应用于NSCLC脑转移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绝大多数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且一半以上就诊时已是ⅢB或Ⅳ期,化疗是这类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但五年生存率仅5%~11%。如何延迟这类患者的复发时间和延长生存时间?维持治疗成为了近年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NSCLC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1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病例的分析,探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2例经临床、影像学或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3例全脑放疗,8例全脑放疗加全身化疗,1例放弃治疗。结果3例单纯放疗者中1例PR,2例SD,中位生存4.2个月;8例全脑放疗加全身化疗者中4例PR,3例SD,1例PD,中位生存6.1个月;1例放弃治疗者存活1个月。结论MRI结合CSF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该病诊断,放疗加化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精准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除了EGFR基因,非小细胞肺癌中ALK、BRAF、HER2、KRAS、MEK1、MET、NRAS、PIK3CA、RET、ROS1等多个基因突变的研究也逐渐取得更大突破。相比化疗时代,靶向和免疫治疗显著延长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使晚期转移性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3~27个月,5年生存率达14.6%以上。2020年,非小细胞肺癌新药的进展和获批均呈现井喷状态,特别是靶向和免疫治疗领域产生了范式转变,每一项成功的数据都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本文拟对2020年新上市和获批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靶向新药进行介绍和总结,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非小细胞肺癌新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化学治疗适度提高了晚期NSCLC病人的生存率,但总体来说预后仍不乐观。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具有符合生理、低毒和理论上高效的特点,已越来越成为晚期NSCLC治疗的热点。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药贝伐单抗和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血管内皮抑素显示出明显生存优势;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药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多激酶抑制药索拉非尼,不良反应少、易耐受、疗效高,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3种不同治疗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3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非小细胞肺癌327例,分别采用术后放疗、单纯放疗、化疗加放疗的方法治疗。结果3年及5年生存率术后放疗组明显高于单放组及化放组(P<0.001),单放组优于化放组(P<0.05)。结论本组资料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治疗选择有关;与病理类型关系不密切(P>0.05)。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现阶段临床发现的肺癌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治疗手段匮乏,效果不甚理想,目前临床中研究热点是EGFR基因在NSCLC靶向治疗中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基于EGFR基因作用而开发出来,用于治疗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本文综述了EGFR基因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在本中心治疗的68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3DCRT),经螺旋CT定位后勾画出靶区,给予4~6个非共面适形聚集照射。放疗剂量每次1.8~2.0Gy,每天1次,每周5 d,总剂量64~70 Gy,同步行NP方案+沙利度胺治疗,沙利度胺每天200 mg,口服,第1天起连续给药;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d1,d8;顺铂70 mg/m2,静脉滴注,分d1,d2,每4周重复1次,化疗4~6个周期。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具体方法同治疗组。结果68例患者均可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是6.9个月和4.0个月,两组比较,治疗组的中位TTP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56.3%(18/32)和41.7%(15/3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增敏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患者中位TTP,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