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续命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无高血压病史中风患者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日1剂,水煎服.结果:28例中,治愈15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结论: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小续命汤治疗中风偏瘫的历代历史沿革,从南北朝陈延之的《经方小品》,到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一直到唐宋,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疗效确切,自宋始,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地位开始下降,金元之后,众多医家开始对外风入侵的理论提出了质疑,着重以"内风"立论,疗效不及以前,清代中风已是十不救一,近代以及当代医者用该复方加减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多有成效,并且随着对小续命汤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适应症也逐渐被开发出来,使得这个古老的复方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76-478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地分析和总结小续命汤的历史源流、临床研究以及机制研究,旨在明确该方在急性中风治疗中的地位、与急性中风相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总结目前存在的不足,为该方的后续研究提供帮助。参考文献33篇。  相似文献   

4.
我们运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 ,效果颇著。本文介绍临床病例 2例 ,并浅谈其应用体会。  病例 1 马某某 ,女 ,70岁 ,1998年 5月 8日初诊。  素有高血压病史 ,年初突然中风 ,发作时神志昏迷。醒后遗留左半身不遂 ,口眼斜 ,语强 ,流涎 ,舌苔黄腻 ,脉弦滑有力。查体 :心率 80次 /分 ,心律整齐 ,肺呼吸音正常。Bp :15 6 / 10 0mmHg。心电图诊断 :左心室高电压。血液生化检查 :总胆固醇 2 10mg %、β -脂蛋白 36 0mg %、甘油三脂 10 5mg %。诊断 :高血压病、脑出血。  病机 :气阴本虚 ,痰浊素盛 ,虚风卒中。治法 :扶益正气…  相似文献   

5.
张惠五用小续命汤治疗中风偏枯88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华 《国医论坛》1989,4(6):22-23
我省名老中医张惠五老师,行医四十余年,勤求博采,学验宏丰。尤其对中风偏枯症之治疗别具一格,每收奇功。本文仅就其1972年以来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无高血压病史的中风偏枯88例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简述络病理论的发展历史,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出血性中风的微观病机。出血性中风的病变部位在于脑络,"络脉失养"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毒损脑络"作为其发病的病机关键,其外围存在着络脉绌急、络血不行、络气郁滞、痰瘀阻络等系列实证及络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诸多虚证,实质是"络脉不通"。脑络是脑神的功能和结构载体,治疗以"解毒通络"为根本大法,使气血通,络脉复,神机自用。本研究旨在运用中医整体观念,重视络病理论指导,发挥中医药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汤合小续命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运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6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葛根汤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运用葛根汤合小续命汤治疗,可以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风是一种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中风病发病后,虽经有效救治,但大多数患者会遗留神志不清、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肢体不遂等后遗症,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李智杰教授基于络病理论及现代研究,认为中风病本虚标实,病程缠绵,以肝肾阴虚或气血亏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病程半年以上,气虚血亏,痰瘀阻络,络脉不通,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进入中风后遗症期。李智杰教授基于“久病入络”运用虫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总结其治疗经验,以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开拓了新的方向,独创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基于缺血性脑卒中气滞络脉,血瘀塞阻的发病机制,桃红四物通血府之气,开脉络之塞,结合四逆散和解行气之功,内外合用,以解缺血性脑卒中病脉络闭塞之要。从“络病理论”探析总结血府逐瘀汤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以期为该病提供治疗思路与方法,为今后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其他疾病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辅治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小续命汤辅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头晕目眩、偏身麻木、气短乏力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N...  相似文献   

11.
络病学说的4次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病学说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共有4次大发展:第1次,在《黄帝内经》中首次出现了"络";第2次,张仲景针对络病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出现了"络病证治";第3次,在前两次的基础上,清代叶天士阐明了相对较完善的络病体系,并且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等千古名论;第4次,近现代医家完善了络病学理论体系,并且不断的扩展络病学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续命汤是治疗中风的名方,因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的不同,对该方治疗中风也有不同的看法,导致该方在治疗中风方面的地位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过程。本文尝试从不同角度试对此种分歧形成的原因作一分析,试图对小续命汤的作用和地位进行较为全面评价,以期使临证运行该方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复方小续命汤抗AD有效成分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月华  杜冠华 《中成药》2005,27(9):993-996
目的:应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方法,建立新型的中药复方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研究模式,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方法:研究中药复方"小续命汤"240个连续组分(L1-L120,A1-A120)对β-淀粉样蛋白毒性、过氧化损伤、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β-分泌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综合评价筛选结果,发现有3部分连续组分(L1-40,A3060,A100-120)综合效果较好,这3部分重新组合作为此复方抗AD的有效成分组.结论:中药复方"小续命汤"可以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发挥抗AD作用.高通量筛选方法将极大地推进对中药复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对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进行分离,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酸、正十六烷醇、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黄芩素、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汉黄芩苷、黄芩苷、芍药苷、苦杏仁苷、甘露醇。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病程在2周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易化技术为主的康复运动治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技术治疗,均辅以常规必要的药物治疗;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指数、Barthel指数为评定标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12周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康复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改善偏瘫患者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新加宣白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中风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因病机,并报道临床上将45例中风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新加宣白承气汤治疗组30例、西药抗感染对照组15例,两组其他针对中风的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在控制肺部感染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验证了新加宣白承气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卜祥伟  王颖 《世界中医药》2014,9(8):1099-1101
无脉症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多发性、非特异性炎症,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无脉症的发病过程符合"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病机制,指出治疗本病关键在于调血调络,应把握病机,及时适当施用活血化瘀药,必要时剂量应倍于常规剂量,敢于攻邪,兼以扶正,强调瘀血阻络多伴随本病始终,故在辨证分型基础上,活血化瘀治法应贯穿本病整个治疗过程。为无脉症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化裁温胆汤对老年急性中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并设维脑路通对照组32例进行临床研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其中,治疗组对中医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3.33%,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总有效率为83.33%,疗效皆优于对照组(P<0.01,P<0.05),其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作用亦较对照组为好,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并且治疗组能调节血脂代谢紊乱,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研究表明该化裁温胆汤对老年急性中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明显疗效,能显著改善血流变学指标,调节血脉代谢紊乱,其机理有待更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武养星  王笈 《山西中医》2011,27(8):1-3,5
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对络病证治有独到见解。其治疗络病选用药物在叶天士“络以辛为泄”的基础上多有发挥,颇具特色。诸如取象比类、虫类搜剔、芳香透络和辛散通络等用药方法,已突破了叶天士“酸苦甘腻不能入络”的局限性,丰富并拓宽了临床用药思路,对进一步提高络病的临床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哮喘是内科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古有"内不治喘"之说。本文基于哮喘治疗的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络病理论讨论哮喘的发生与络脉病变的相关性,提出了一些从络病学治疗哮喘的实际经验,为临床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