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国2004—2013年戊型肝炎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2004—2013年戊型肝炎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3年戊型肝炎发病数和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共报告戊型肝炎病例218426例,其中死亡358例,占0.16%,年度发病率在1.19/10万~2.17/10万之间波动,平均发病率1.64/10万;四季均有戊型肝炎病例报告,春季(2—4月)多发,春季报告病例数占全年的35.25%(76992/218426);地区分布基本呈“东高西低”的特征,病例数最多的江苏、广东、浙江和辽宁等4个省份占全国总病例数的41.23%(90047/218426);戊型肝炎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中年组(40~59岁)报告发病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6.89%(102427/218426);0~59岁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然而至老年呈下降趋势,60~69岁组发病率最高(4.10/10万);男女性别比为2.79∶1,男性病例远多于女性;职业构成以农民最多,占病例总数的41.42%(90466/218426)。结论中国戊型肝炎发病数和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多发于春季,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报告发病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推广疫苗接种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1988~1996年全县共发病522例,年发病率在7.85/10万上下波动,最低为1995年(2.91/10万),最高为1990年(13.90/10万),伤寒发病率在甲、乙类传染病(除结核病)中占第3位,仅次于肝炎和细菌性痢疾。1988~1996年我县伤寒流行特征为:⑴地区分布:全县各乡、镇均有发病,但病例分布呈不均衡状态。发病率农村高于城镇,有完善供水设备的乡镇发病率低于供水设备不全的乡镇,平原河网密集区及低洼的山区、丘陵地带发病率较高,其中占总人口数20%的河网密集的江宁片和多丘陵低洼地带的汤山镇病人较为集中,共发病317例,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60.73%。⑵人群分布: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县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趋势,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县1980~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0~2012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1 748例,死亡17例,年均发病率为75.26/10万,年均死亡率0.11/10万。发病率最高年份为1986年(230.89/10万),最低年份为2010年(26.06/10万)。1980~1991年发病6 49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5.66%,年均发病率为118.26/10万,1992~2012年间年均发病率为51.92/10万,趋势卡方检验(P〈0.01)。累计各年每月均有病例发生,少年和青壮年农民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1.37%,男女病例性别比1.93∶1。结论高县病毒性肝炎无明显季节高峰,以少年和青壮年农民发病为主。1992~2012年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提示病毒性肝炎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吉林省通化县201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病毒性肝炎监测系统的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监测资料包括全县15个乡镇的病毒性肝炎病例就诊信息。结果 2010年我县共报告肝炎320例(其中甲肝1例、乙肝161例、丙肝149例、戊肝5例、肝炎未分型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122.4285/十万。结论通化县病毒性肝炎发病以散发为主,对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和加强肝炎监测对控制肝炎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我县自1981年首发流行性出血热以来,每年均有病例报告,1984年发病最多,发病率为14.41/十万,以后逐年下降,1981—87年年均发病率为4.49/十万。为了解我县出血热隐性感染情况以指导防治工作,1987年8—9月对我县部分地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登革热是一种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的虫媒传染病,是广东省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根据广东省1978~1999年历年急性传染病疫情报表资料,以本地户口登革热病例作统计对象,用年平均人口进行统计,计算出广东省历年登革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报道了广东省1978~1999年登革热发病动态,共发生7次流行,涉及年份18年,有4年间歇期.每年病例数在1~452674例之间,发病率在0.002~789.94/十万之间,死亡率波动在0~0.470/十万之间;出现两次大流行,第一次是1980年,发病率为789.94/十万,第二次是1986年,发病率为188.71/十万;患者主要为典型的登革热,较少出现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死亡率和病死率较低,波动在0~0.470/十万、0~0.81%之间;发病地区集中在南部、中部地区,其中海南行政区(即今之海南省)最高,1978~1987年合计病例达596900例,其次是湛江地区、佛山地区和广州市,1978~1999年合计病例分别为29384例、26439例和11788例;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发生,发病高峰期在7~10月份,占全年发病例数的73.66%,发病低谷在12~3月份,仅占全年发病例数的2.43%;由D1~D4型病毒反复、交替引起流行,大多数年份由单一病毒型引起,仅在1991年和1993年出现两型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竹溪县199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地区分布我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侧,1999年报告麻疹发病99例(无死亡),发病率27.43/10万.全县辖20个乡(镇,下同),其中9个乡有麻疹病例报告,占45%.发病率最高的乡是泉溪,发病率为194.86/10万.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1997—2006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戊型肝炎的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1997—200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戊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戊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0年内上升了22倍。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其中烟台市最高,年均发病率为3.43/10万;3月份和4月份报告病例较多,分别占全部病例的15.79%和12.80%。发病以成人为主,20岁以下病例仅占1.32%,且40岁以上病例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农民病例较多,占总病例的55.36%。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戊型肝炎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余杭县伤寒疫情在1950~1986年主要表现为散发,发病率波动在1.5/10万~14.95/10万。但1987~1988年,发病率显著上升。1987年发病309例,发病率为36.84/10万,1988年发病349例,发病率41.17/10万。病例分布主要集中于运河水系地区,沿运河乡镇1987年发病207例,占全县病例总数的68.9%,1988年发病181例,占51.89%。两年中7起永型暴发,共110例病人,均分布于上述地区。各月均有发病,夏秋季明显  相似文献   

10.
1999年金湖县报告法定传染病甲、乙类 9种 ,累计 6 6 3例 ;报告总发病率 188.33/ 10万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4.39%。漏报率 1.2 4% ,校正报告发病率 190 .70 / 10万。1 主要传染病疫情分析1.1 病毒性肝炎  1999年病毒性肝炎报告 2 2 7例 ,报告发病率 6 4.48/ 10万 ,比去年下降 13.71%。漏报率 0 .88% ,校正发病率 6 5 .0 5 / 10万 ,无死亡病例。地区分布以县城黎城镇发病最多 ,报告发病率10 7.74/ 10万 ,占肝炎总病例的 38.77%。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 ,30~ 34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峰 ,占肝炎发病总数的 2 2 .17% ,男性占 79.30 %。其原因可…  相似文献   

11.
1992年3~9月陆丰县8个乡镇16个管区发生脊髓灰质炎(下简称脊灰炎)流行。现将本次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行特征 1.发病率及地区分布:全县共发病21例,发病率为1.909/十万。病例分布于8个乡镇,占全县23个乡镇(场)的34.78%。发病较多的是甲西、城东、金厢等镇病例数分别占总例数的42.8%(9/21)、19%(4/21)和14.3%(3/21)。东海、湖东、碣石、上英陂洋镇各占0.7%(1/21)。 2.发病时间分布:本次流行历时长,3~9月份每月均有新病例,分别为2、6、3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清丰县近5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进一步做好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8—2012年的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5年报告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例4051例,人群发病率为11.8/万,男女比例为:1.72:1,各型肝炎人群发病率分别为甲肝0.05/万、乙肝10.41/万、丙肝1.13/万、戊肝O.03/万、未分型肝炎0.19历。肝炎高发病例年龄期在15~64岁年龄组。农民、公职人员、学生排前三位,发病人数分别占78.77%、4.32%、4.05%。肝炎病例从2010~2012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以乙型肝炎明显。结论清丰县病毒性肝炎防治任务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多年来居我县各类传染病发病的首位。为有效地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制定防治措施,现将我县1990~1996年病毒性肝炎的疫情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我县卫生防疫站收到的县内各地医疗卫生单位1990~1996年传染病报告。2结果2.1流行概况1990~1996年我县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536例,1990、1991及1994年发病率较高(表1)。1990~1996年博罗县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2.2流行特征2.2.1时间分布:4~6月份为发病的高峰,发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43.49%(表2)。1990~1996年博罗县病毒性肝炎各月发病情况2.2.2地区分布:我县按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县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上升 ,居于法定传染病发病的首位。为有效的防治肺结核病 ,现将我县1990~2000年肺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县防疫站疫情档案中法定报告传染病登记和传染病报表及结核病人登记管理卡。2结果2.1流行特征1990~2000年我县累计报告肺结核发病4494例 ,无死亡。年发病率逐年升高,见表1。而以2000年发病率最高 ,达198.53/10万。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 ,经标化后 ,各乡(镇)的发病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各月份均有发病 ,但无明显的季节性。4494例…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的流行特征,进一步指导防治工作,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80~1997年肝炎流行特征分析如下。资料来源 人口资料来源于晴隆县统计局各年度统计年鉴;疫情数据来源于本站历年疫情统计资料。结果 (1)年份发病特征:1980~1997年累计发生肝炎患者208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68/10万,其中1983年、1988年和1993年为发病高峰年,发病最高年份为1993年(9659/10万),最低年份为1982年(338/10万);其他年份发病率波动在1098/10万~7325/10万之间。(2)月份发病特征:1980~1997年月平均发病率从9月份开始上升,至12月份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肝炎发病规律及流行趋势,为制订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1996~2000年我县肝炎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 材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自本站档案室;人口资料来自县公安局、县统计局。 2 流行病学分析 2.1 疫情动态 1996~2000年5 a间全县共发生病毒性肝炎841例,年均发病率为29.91/10万,病毒性肝炎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21.15%。其中,甲型肝炎发病265例,占病毒性肝炎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启东市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启东市戊型肝炎病例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启东市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戊型肝炎298例,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戊型肝炎发病患者中,城市人口聚集地和大型港口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有明显差异(x2=109.48,p<0.000 1),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报告病例中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之间,占病例总数的77.18%.以农民发病率最高.结论 城市人口聚集区域和大型港口是戊型肝炎重点防治区域,中老年男性农民工应作为戊型肝炎感染的重点防治对象,动态掌握戊型肝炎疫情变化和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综合防控戊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泗阳县戊型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泗阳县2001~2011年戊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1年年报告发病率为0.11/10万~4.82/10万。戊型肝炎病例主要发生在流动人口比较多的众兴镇和经济卫生条件较差的八集乡等乡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呈散发态势,春季发病较多占31.25%,其次是冬季占27.84%,夏季占25.00%,秋季最少占15.91%。男女性别比为4.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70岁的中老年人,占发病总数的68.36%。职业以农民最多,占发病总数的71.59%,其次是教师和离退人员,均占5.11%。[结论]2001~2011年泗阳县戊型肝炎年报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流行特征有一些变化,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9.
1998-2008年北京市顺义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状况,探讨其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顺义区1998-2008年间2 615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998-2008年间累计报告2 615例,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数的37.3%。年平均发病率为37.16/10万,死亡26例,年均死亡率为0.36/10万,病死率为0.99%。各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波浪式变化,总体发病趋势呈逐年下降。发病率最高峰在1999年,为127.92/10万,以后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乙肝和戊肝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肝无论发病率还是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型肝炎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份。19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最多的是仁和镇、其次是南彩。乙肝、丙肝及肝炎总发病率城市地区高于其他乡镇地区。20~4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5~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甲肝、乙肝和戊肝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以学生为主,其次为农民、工人。甲肝以学生为主,乙肝学生发病减少,而农民、工人、干部的比重明显增加。结论通过在人群中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全县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现将我县1953~1995年的乙脑有关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所用资料有:①1953~1995年乙脑疫情报告;②1981年血清学监测资料;③金华县1953~1978年统计年鉴;④金华县1953~1980年乙脑疫苗使用量.2 结果与分析2.1 流行强度 1953~1991年有病例报告37年(除1953年、1989年),共报告乙脑病人2222例,平均年发病率8.38/10万;死亡204例,死亡率0.77/10万,病死率为9.18%.最高发病年为1966年和1967年,发病率分别达54.47/10万和53.65/10万;1992~1995年连续4年无病例报告.历年发病、死亡憎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