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评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1997年1月到2021年4月抗酸杆菌阳性菌株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抗酸菌培养加菌型鉴定加药敏试验的方法、基因芯片耐药检测方法、BACTEC MGIT960System960抗酸菌耐药检测方法对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胺、卷曲霉素做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1612例抗酸菌培养加药敏,其中共检出22例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检测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异烟肼26.7%>利福平17.3%>链霉素14.6%>乙胺丁醇11.9%>氧氟沙星11.8%>丙硫异烟胺11.5%>耐多药为7.9%>广泛耐药为5.9%>阿米卡星3.1%>卷曲霉素2.4%>对氨基水杨酸钠0.2%; BACTEC MGIT960System 960培养阳性菌株21株,吡嗪酰胺耐药3株,耐药率为1.4%。结论 1 从2017年到2021年,抗酸菌耐药结果显示利福平耐药由历年最低13.3%上升到目前的21%,耐多药由最低0.4%上升到15.3%,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药物抗结核耐药率由0.9%上升到目前26.1%,我院是自治区级治疗结核病的专科医院,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区的结核病耐药现状,提示我们结核病控制的复杂性和新的变化。2 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存在提示我们要重视结核病的规范治疗,随时评价治疗效果,制定合理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3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药物抗结核耐药率由0.9%上升到目前26.1%,不能除外患者在确诊结核之前应用该类抗生素比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估含左氧氟沙星及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行3个月强化期左氧氟沙星 丁胺卡那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 吡嗪酰胺和18个月继续期左氧氟沙星 丁胺卡那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3VAPaPtZ/18VPaPt);对照组行3个月强化期链霉素 乙胺丁醇 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 吡嗪酰胺和18个月继续期乙胺丁醇 对氨基水扬酸钠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3SEPaPtZ/18EPaPt).结果共有94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6例,痰菌阴转率89.1%;对照组48例,痰菌阴转率58.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病变明显吸收率为43.5%,空洞闭合率58.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26.9%和2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及丁胺卡那霉素的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耐“异烟肼、利福平”肺结核患者采用6/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左氧氟沙星/18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左氧氟沙星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年邯郸市传染病医院对第七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项目符合入组条件的31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案治疗24个月。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痰涂片找结核菌、胸部X线片。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23-70岁。完成治疗后痰菌阴转率54.8%,病变明显吸收35.48%,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4.84%。治疗结果显示:3l例患者治愈率为54.84%,结核患者的年龄、病史长短对耐”异烟肼、利福平”结核病的治疗成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44,P〈0.05;χ2=6.903,P〈0.05)。结论年龄、肺结核病史长短对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成败有影响。本方案治疗耐“异烟肼、利福平”肺结核效果满意,但费用较高,可用于临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评估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以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为主,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治疗;对照组用阿米卡星、利副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治疗,疗程为21个月。结果共有93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完成46例,痰菌阴转率87%;对照组完成47例,痰菌阴转率59.6%。治疗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助于提高痰菌阴转率。  相似文献   

5.
1 孕妇抗结核药物的应用 妊娠期间用抗结核药物主要考虑药物是否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可以正常剂量使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氨硫脲、环丝氨酸。利福平、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引起畸胎禁用。链霉素引起儿童耳聋应禁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卷曲霉素、莫西沙星、利福布丁、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4例MDR—TB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采用卷曲霉素、莫西沙星、利福布丁、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16例采用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联合化疗方案。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治疗组痰茵阴转率为88.8%、病灶吸收率为83.3%、症状改善率为87.5%,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56.3%、病灶吸收率为56.2%、症状改善率为5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卷曲霉素、莫西沙星、利福布丁、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DR-TB疗效优于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为有预防和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对11种药物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8例广泛耐药结核耐一线抗结核药物分别为耐4种耐5种耐3种耐2种,依次为53.45%、32.76%、10.34%、3.45%。任一耐药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氧氟沙星、丁胺卡那、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卷曲霉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浓度耐药而高浓度敏感(P0.05)。结论:根据不同药物浓度敏感性试验,对低浓度耐药而高浓度敏感的广泛耐药结核患者,临床用药可适当提高抗结核药物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第5组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入组TMC207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全球多中心试验的15例患者,取入组前清晨痰液,遥至比利时安特卫普热带医学中心进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比例法对13种抗结核药物进行敏感试验(drug susceptibility test,DST),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氯法齐明、利奈唑胺、氨硫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吡嗪酰胺,并用绝对浓度法对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和左氧氟沙星进行敏感试验。结果15例MDR-TB患者痰结核分枝杆菌对第5组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结果为,氯法齐明耐药率为40.0%(6/15),氨硫脲耐药率为60.0%(9/1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86.7%(13/15),利奈唑胺全敏感。结论部分第5组抗结核药物体外对MDR-TB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用于MDR-TB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评价左氧氟沙星、帕司烟肼、丁胺卡那、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联合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时的疗效。将11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帕司烟肼、丁胺卡那、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联合方案;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帕司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方案,疗程均为15个月。有117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3%,对照组痰菌阴转率55%,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结核性腹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结论 常用抗结核药物中最常用的有(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其他还有(二线药物):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对氨水杨酸、乙(丙)硫异烟胺(1314TH、1321TH)、环丝氨酸、氨硫脲、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布汀、帕司烟肼等.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华  熊延军  孙菁  丁运生 《安徽医学》2018,39(5):553-556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对一线、二线抗痨药耐药情况,以及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时的耐药率.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患者中痰培养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296例,按是否患糖尿病分为单纯初治肺结核(对照组)170例和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观察组)126例.比较两组患者对4种一线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和5种二线药物丁胺卡那(Am)、卷曲霉素(Cm)、左氧氟沙星(Lvfx)、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丙硫异烟胺(Pto)的耐药率.同时,观察组患者按照HbA1c值不同分为3组:HbA1c<7%组、7%≤HbA1c<9%组、HbA1c≥9%组,比较观察组不同HbA1c水平时对上述4种一线药物和5种二线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耐药率、单耐药率、任一耐异烟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耐多药率、多耐药率和任一耐R、S、E、Am、Cm、Lvfx、Pas-Na、Pto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HbA1c水平下的耐药率分别为13.79%、34.15%、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高;HbA1c水平越高,耐药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为耐药结核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面对面调查结核病患者并收集患者的菌株材料。对收集的菌株材料进行菌种鉴定,然后采用绝对浓度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进行抗异烟肼(INH)、利福平(RF)、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检测,并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结果 617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21.39%(132/617)、11.35%(70/617);初治患者的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与复治患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四川省结核患者耐药状况有所缓解,但耐药防治仍然不可忽视,需进一步加强耐药结核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2013年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方法对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2013年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用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左氧氟沙星(Lfx)、丙硫异烟胺(Pto)、卷曲霉素(Cm)、丁胺卡那(Am)、对氨基水杨酸(PAS)和卡那霉素(Km)的耐药性检测。结果2012年4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135株耐药,总耐药率为29.5%(135/458);耐多药(MDR)率为14.4%(66/458)。耐单药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H、S、R、E、Lfx、Pto、Cm、Am、PAS和Km。2013年58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198株耐药,总耐药率为34.0%(198/582);耐多药(MDR)率为16.1%(94/582)。耐单药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S、H、R、E、Lfx、Km、Cm、Am、PAS和Pto。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率仍然较高,临床应加强监测,指导防控工作和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以下简称NTM)的流行病学特征,观察和分析NTM的耐药情况,为NTM肺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期间收集的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菌种鉴定,对鉴定为NTM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年间对765个菌株进行了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型鉴,确诊为NTM的为79株(10.32%),其中77株对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乙胺丁醇、利福平、链霉素等常用抗结核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高达97.46%,且大多菌株同时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结论 NTM对抗结核药物具极高的耐药性。为此,对可疑肺结核患者应尽可能进行痰分离培养和多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定。研究、探索抗NTM的新药及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胺片、吡嗪酰胺、利福平联合治疗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单胺片(3片/次,1次/d)、吡嗪酰胺(1.5 g/d)、利福平(200 mg/次,2次/d)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200 mg/次,2次/d)联合多西环素(200 mg/次,1次/d)治疗,2组均以3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6/60),对照组为30.0%(18/60),2组比较,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吡嗪酰胺、利福平治疗布氏杆菌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抗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总结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的情况 ,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调查 1994~ 2 0 0 3年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 176例 ,并分析 10年来每年的发病率、变迁及临床情况。 结果 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治疗方案致本病的发病率是 2 16% ,10年来每年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平均发病时间是68 98d ,1月内发病的占 68 71% ,2个月内的占 80 2 9% ;2 0 8例中无症状者占 43 75 % ,有症状者占 5 6 2 5 % ,治疗前后ALT、AST、TBI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抗核药物治疗结核病时应重视本病 ,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ctivities of biapenem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and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ethods Biapenem/clavulanate(BP/CL) was evaluated for in vitro activity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 multidrug-resistant(MDR) isolates,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 isolates, and the H37 RV strain. BP/CL activity against the H37 Rv strain was assessed in liquid cultures, in macrophages, and in mice. Results BP/CL exhibited activity against MDR and XDR Mtb isolates in liquid cultures. BP/CL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colony forming units(CFU) of Mtb within macrophag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untreated infected macrophages. Notably, BP/CL synergized in pairwise combinations with protionamide, aminosalicylate, and capreomycin to achieve a 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for each pairing of 0.375 in vitro. In a mouse tuberculosis infection model, the efficacy of a cocktail of levofloxacin + pyrazinamide + protionamide + aminosalicylate against Mtb increased when the cocktail was combined with BP/CL, achieving efficac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positive control treatment(isoniazid + rifampin + pyrazinamide) after 2 months of treatment. Conclusion BP/CL may provide a new option to clinically treat MDR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18.
韩文斌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2):997-999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2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利福喷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对照组加用吡嗪酰胺,疗程共9个月.结果 治疗9个月后两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4.7%和90.8%,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2年痰菌阳转率分别为10.6% 和6.5%,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X线好转率分别为85.6%和87.7%,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3.3%和30.2%,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4.3%和55.8%,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