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动态颈段MRI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常规MRI对脊髓型颈椎病的判断往往会出现与症状不一致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常规的中立仰卧位静态平扫忽略了在人体中承重和动态下脊髓的器质性改变.目的:评价动态颈段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一对照观察,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参试者:①正常组:正常人10名.②亚健康组:有颈肩部不适但可排除颈椎病的亚健康人20名.③MRI不支持组:有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但常规MRI未见异常者20名.④CSM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名.4组受试者性别、年龄有可比性.方法:所有受试者进行JOA评分测定,并拍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进行颈段中立位及动态MRI检测,动态MRI检测体位包括过伸位和过屈位.主要观察指标:①JOA评分.②X射线片中测得的颈椎前凸角、椎管矢径、椎体及椎管矢径比.③颈段中立位及动态MRI中椎管矢径及脊髓矢径与椎管矢径比.④中立位及动态MRI下的脊髓受压呈波浪样压迹或串珠样改变例数.结果:70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MRI不支持组、CSM组患者的JOA评分及颈椎前凸角、椎管矢径、椎体及椎管矢径比均小于正常组和亚健康组(P<0.05).②MRI检测中,所有受试者过伸位椎管矢径小于中立位,而脊髓矢径与椎管矢径比大于中立位(P<0.05).③CSM组动态MRI检测显示脊髓受压呈波浪样压迹或串珠样改变均为阳性结果;正常组均为阴性;MRI不支持组常规MRI均为阴性,而动态MRI检测均为阳性.结论:动态颈段MRI在诊断脊髓型颈椎病中灵敏度高于常规颈段MRI.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脊髓型颈椎病中,脊髓受压往往来源于脊髓腹侧。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为间接脊髓减压方法。本研究描述颈椎后路术中超声监测的颈脊髓形态,探讨颈后路术中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术中椎管减压完成后行实时超声检查,观察颈脊髓及硬膜囊的声像图表现,测量脊髓未受压及受压最严重处的硬膜囊、脊髓矢状径并与术后颈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对应节段的硬膜囊、脊髓矢状径比较。结果椎管成形术脊髓减压完成后,去除了椎板等骨性结构的遮挡,术中超声能够清晰显示颈脊髓硬膜囊和脊髓的形态。术中超声测量20例患者的受压最严重处颈髓节段的硬膜囊及脊髓的矢状径测量值分别的(8.57±1.85)mm与(4.79±1.09)mm,术后相应颈髓节段MRI测量,受压最严重处颈髓节段的硬膜囊及脊髓的矢状径测量值分别为(8.53±1.54)mm与(4.67±0.85)mm(硬膜囊、脊髓矢状径测量值P值分别为0.94和0.68)。术中超声测量脊髓未受压处硬膜囊与脊髓的矢状径为(11.4±1.19)mm与(6.45±1.3)mm,术后相应颈髓节段MRI测量未受压处颈髓节段的硬膜囊及脊髓的矢状径分别为(10.89±1.53)mm与(6.1±0.69)mm(硬膜囊、脊髓矢状径测量值P值分别为0.25和0.29)。术后MRI测量与术中超声测量的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颈椎硬膜囊与脊髓的形态,测量数值与术后MRI提供的影像结果一致。颈后路术中超声能够实时判断硬膜囊、脊髓腹侧受压情况,并提供硬膜囊减压完全与否的即刻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MRI在椎间盘平面和椎体平面测量颈脊髓值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颈脊髓的矢状径测量简单易行,能直接反映脊髓在椎管中状态,但目前对颈脊髓矢状径的测量多局限于椎体平面,椎间盘平面的测量较少见.目的:通过MRI分别对颈椎椎间盘平面和椎体平面的脊髓矢状径进行测量,比较椎间盘平面和椎体平面各测量值异同.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分析,于2006-03/2007-04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完成.参试者:选取门诊招募的无颈脊髓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志愿者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龄17~71岁,平均41.4岁.方法:所有受试者行颈椎MRI检查,在MRI片上,对各节段(椎体平面和椎间盘平面)颈脊髓矢状径、颈椎管有效矢状径进行测量,并计算颈脊髓矢状径与颈椎管有效矢状径的比值.主要观察指标:椎体平面脊髓矢状径,椎间盘平面脊髓矢状径,椎体平面椎管有效矢状径,椎间盘节段椎管有效矢状径,同节段脊髓矢状径和有效椎管矢状径的比值.结果:椎体平面平均脊髓矢状径大于椎间盘平面平均脊髓矢状径(t=2.42,P<0.01);椎体平面平均椎管有效矢状径大于椎间盘平面平均椎管有效矢状径(t=2.67,P<0.01):椎体平面平均脊髓和椎管有效矢状径比值、椎间盘平面平均脊髓和椎管有效矢状径比值及全部节段的平均脊髓和有效椎管有效矢状径比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703,P=0.495).结论:椎间盘平面的脊髓矢状径和颈椎管有效矢状径与椎体节段是明显不同的,在测量中不能忽视椎间盘平面的测量;颈脊髓矢状径和椎管有效矢状径比值可作为评价颈脊髓病变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选择1994-07/2002-03在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4例,伴发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29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5例。患者34例术前均行MRI检查,常规行矢状位及水平位、T1及T2加权像扫描。观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脊髓受压、受损的程度。结果①病变3个节段以上29例,占85%。受累节段椎体前后缘可见低信号突出物。②病变节段硬膜和脊髓受压变形,受累节段前方或前后方压迫脊髓,在水平横断面上显示脊髓弯曲、变扁、凹陷,向前后或两侧移位,矢状纵切面显示颈脊髓呈蜂腰样或串珠样改变。多节段受累者脊髓变细较明显。③脊髓内呈T2高信号即囊变、空洞、软化者9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论证了颈椎的多节段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最终是多节段性的。脊髓受压变形的MRI表现均是脊髓受压应力、张应力和脊髓弹性蠕变的生物力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 对70例以颈臂麻、痛、和头晕为主诉,MRI检查都有脊髓或硬膜受压表现的患者,对其症状,低、仰头试验,动态病理反射,X线平椎管矢状径测定分的。结果 动态Hoffmann征阳性41例,低头试验阳性24例,仰头试验阳性36例,椎管矢状径小于12mm的20例。结论 低、仰头试验,动态Hoffmann征,X线平片矢状径测定,要以作为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骨密度变化与椎体变形及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01/06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住院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分为骨密度正常组20例,骨密度降低组22例,所有病例测量颈椎侧位片C3.8的椎管椎体矢状径比、椎体变形指数,并作两组之间临床表现的比较.结果:两组比较,骨密度降低组颈椎(C_3, C_4, C_5, C_6)椎管矢状径比值较骨密度正常组显著降低(P<O.05或P<0.01),而颈椎(C_3, C_4, C_5, C_6)椎体变形指数在两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密度降低组临床症状与体征阳性率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组(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骨质疏松会导致椎体骨质增生,椎管狭窄,而骨密度降低患者临床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MRI对于颈椎病的检查多是常规的中立仰卧位静态平扫,是在非运动和非承重的条件下完成的,容易忽略脊髓在人体中承重和动态下脊髓的器质性改变.目的:分析颈椎动态MRI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正常人群10名(正常组)、有颈肩部不适的亚健康人群20名(亚健康组)、有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体征但常规MRI不支持的患者20名(MRI正常脊髓型颈椎病组)、符合现行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0名(脊髓型颈椎病组)进行JOA评分,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中立位MRI及颈椎动态MRI检查,并随访18个月以上,观察4组研究对象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及4组人群的转归情况.结果与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组20例患者均在入组半年内手术治疗;MRI正常脊髓型颈椎病组20例中有16例在入组16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入组1年内在中立位MRI检查尚无明显改变时即行手术治疗,12例在入组1年后颈椎中立位MRI也已有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改变时行手术治疗,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P<0.05);亚健康组有4例出现了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发现此4例患者动态颈椎MRI检查均有椎管变窄脊髓受压征象,但中立位MRI仅发现1例由此改变,且此例动态MRI在入组12个月时已经发现脊髓受压.在正常组随访中动态MRI与中立位MRI检查均发现1例有椎管变窄脊髓受压征象,但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考虑为假阳性;二者假阳性率相同.结果表明,颈椎动态MTI检查较中立位MRI能够更早期、更真实客观地发现脊髓受压征象;在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的基础上将常规的中立位MRI检查与动态MRI检查相结合将会更早期发现脊髓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颈椎矢状面序列与椎间盘退变以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同期无症状成人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颈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C2~7 Cobb's角、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选择1994—07/2002—03在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34例,伴发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29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5例。患34例术前均行MRI检查,常规行矢状位及水平位、T1及T2加权像扫描。观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脊髓受压、受损的程度。结果①病变3个节段以上29例,占85%。受累节段椎体前后缘可见低信号突出物。②病变节段硬膜和脊髓受压变形,受累节段前方或前后方压迫脊髓,在水平横断面上显示脊髓弯曲、变扁、凹陷,向前后或两侧移位,矢状纵切面显示颈脊髓呈蜂腰样或串珠样改变。多节段受累脊髓变细较明显。③脊髓内呈T2高信号即囊变、空洞、软化9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论证了颈椎的多节段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最终是多节段性的。脊髓受压变形的MRI表现均是脊髓受压应力、张应力和脊髓弹性蠕变的生物力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白细胞介素1自身及其产生的级联反应在椎问盘退变及周围组织如脊髓的功能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白细胞介素1 а、白细胞介素1 β水平及其与颈脊髓功能的相关性,探讨白细胞介素1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实验采用对比观察,于2008-01/11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及安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实验室完成.对象:实验组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01/10骨科住院的2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8个椎间盘组织,因颈椎刨伤的10例患者20个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标本均为颈椎前路手术摘取凡患者自愿捐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量两组颈椎间盘白细胞介素1а、白细胞介素1 β的水平;采用日本骨科协会颈脊髓功能评分(JOA评分17分法)对实验组病例进行术前颈脊髓功能评分.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椎间盘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а、白细胞介素1 β水平.②实验组椎间盘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 а、白细胞介素1 β质量浓度与JOA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收集的病例全部纳入结果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椎间盘组织白细胞介素1 а、白细胞介素1 β质量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脊髓犁颈椎病患者椎问盘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 а、白细胞介素1 β质量浓度与JOA评分间呈负相关(ra=-0.860:rb=-0.669,P<0.01).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的白细胞介素1 а、白细胞介素1 β水平明显增高,且与颈脊髓功能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RI测量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标准的相关性,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004-06/2005-0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门诊和住院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划分为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0~12分)18例,脊髓型颈椎病轻度组(13~17分)12例.以2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中IgG、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并对椎间盘高度、椎体水平硬膜囊中矢径、椎体水平脊髓中矢径、椎体水平硬膜囊前间隙等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20例血清中IgG、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采用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对各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程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各部位椎间盘高度、椎体水平硬膜囊中矢径、椎体水平脊髓中矢径、椎体水平硬膜囊前间隙的比较:与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比较,轻度组以上各指标均基本相近(t=0.45~0.90,P>0.05;t=0.09~0.89,P>0.05;t=0.23~0.66,P>0.05;t=0.31~0.94,P>0.05).②不同程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比较:与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轻度组IgG含量明显降低(t=0.02,P<0.05),而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基本相近(t=0.11~0.42,P>0.05).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轻度组IgG含量明显升高(t=0.00,P<0.01),而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基本相近(t=0.15~0.78,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RI测量指标反映出的脊髓受压迫程度与临床症状不一致,其自身免疫水平可能影响到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的高低,提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自身免疫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有学者发现,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颈椎椎体骨小梁减少、变细、甚至穿孔,那么这种改变是否会导致颈椎椎体变形,又与颈椎病发病有哪些关系呢?目的:通过测量、比较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后的颈椎形态学改变来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以40例腰椎骨密度正常、无颈椎病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平均32.5岁;30例确诊的颈椎病为颈椎病组,平均43 6岁;46例颈椎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为合并骨质疏松症组,平均58.6岁.116例受试者拍摄X射线片.测量椎体高度、椎体矢状径和椎体高度/矢状径比、椎管/椎体矢状径比.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组的椎体高度下降、矢状径变长(P<0.05),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变小(P<0.05),椎体变形以椎体高度下降与矢状径延长而变得扁平为主要特点.提示骨质疏松导致颈椎椎体变形,骨质疏松与颈椎病存在相关性,并可能是颈椎病进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收治的6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采用颈椎后路减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和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颈椎后路减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JOA)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评估患者轴性症状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在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上测量最狭窄处脊髓面积、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颈椎曲度(C2~7 Cobb角)、椎管矢状径、椎管横截面积和脊髓后移距离;统计两组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 RI测量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标准的相关性,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004-06/2005-0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门诊和住院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划分为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0~12分)18例,脊髓型颈椎病轻度组(13~17分)12例。以2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中IgG、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并对椎间盘高度、椎体水平硬膜囊中矢径、椎体水平脊髓中矢径、椎体水平硬膜囊前间隙等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20例血清中IgG、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采用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对各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程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各部位椎间盘高度、椎体水平硬膜囊中矢径、椎体水平脊髓中矢径、椎体水平硬膜囊前间隙的比较:与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比较,轻度组以上各指标均基本相近(t=0.45~0.90,P>0.05;t=0.09~0.89,P>0.05;t=0.23~0.66,P>0.05;t=0.31~0.94,P>0.05)。②不同程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比较:与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轻度组IgG含量明显降低(t=0.02,P<0.05),而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基本相近(t=0.11~0.42,P>0.05)。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中重度组+轻度组IgG含量明显升高(t=0.00,P<0.01),而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基本相近(t=0.15~0.78,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 RI测量指标反映出的脊髓受压迫程度与临床症状不一致,其自身免疫水平可能影响到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的高低,提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自身免疫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有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体征常规MRI无明显脊髓受压征象而动态MRI中整个序列脊髓受压呈现波浪样压迹或念珠样改变的8例患者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手术治疗.8例患者仅1例因为病程较长(大于2年)、脊髓损伤症状比较严重,术后半年JOA评分改善率为25%外,其余患者术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半年JOA评分改善率都在50%以上.术后1个月检查颈椎前凸角较术前减少4.5°~8.6°,3个月后患者去掉颁围制动,颈椎的前凸角逐渐向正常恢复,术后半年检查颈椎前凸角与术前基本相同.结果提示以颈段动态MRI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并以颈段动态MRI为依据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早期行颈椎后路手术,效果良好;颈椎生理曲度随访半年,结果与手术前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对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的影像现象尚缺乏系统研究和认识.目的:探讨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以"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组织工程"为中文检索词.以"asymptomatic spondylotic cervical cord compression"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及重庆维普(VIP)期刊全文数据库1987-01/2009-01文献并查阅有关图书资料.纳入有关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的临床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和不典型报道.保留36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退变所形成的致压物对脊髓压迫的MRI征象上,发现脊髓压迫而不具备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者诊断为无症状压迫;临床治疗方法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制定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将有利于临床准确诊断分型及临床疗效的评估和疗法的选择,从而选择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稳定性.动物实验表明,将组织工程同种异体冻干辐照骨应用于椎板切除术后椎板重建,发现其在引导推板再生,预防全椎板切除后并发症方面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21例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18例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的颈椎病评定标准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但B组疗效略优于A组。结论:后路椎管成形术尤其适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宋贵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828-2829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与单纯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方法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各30例,实验组行后路颈椎开门椎管扩大加前路减压并钛笼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仅行后路颈椎开门椎管扩大术.脊髓功能采用 JOA评分进行评定,随访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平均16个月,术前、术后JO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可达到椎管充分减压,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效果优于单纯后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颈椎病患者颈椎骨密度变化与椎体变形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X线和颈椎骨密度的测量,探讨不同年龄段颈椎病患者颈椎椎体变形与骨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分3组,正常组20例,平均年龄23岁;颈椎间盘突出症组(颈椎组)22例,平均年龄43岁,腰椎骨密度正常;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管狭窄症组(疏松组)28例,平均年龄58岁,腰椎骨密度显示骨质疏松。所有病例测量颈椎侧位C3~C6的椎管、椎体矢状径比,椎体变形指数,C4~C6骨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颈椎组患者仅在C5,C6椎体出现轻度椎管狭窄,椎体变形,骨密度无明显变化;疏松组则是颈椎高度减低,周径增宽,骨密度升高,3值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椎体骨质疏松的发展与颈椎病的自然发展病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能是颈椎开始退变进而发展为颈椎病的始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背景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主要治疗方法采取后路椎板切除术,但术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5-05/2004-0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12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18例,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方法对3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获患者知情同意,术后随访半年.术前、术后2周及3个月脊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定(上肢和下肢功能分别为0~4分;上肢、下肢和躯干感觉分别为0~2分;膀胱功能分为0~3分.各项0分为严重障碍,最高分为正常).术后2周,3个月及半年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的观察采用X射线片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估以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标准,12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患者、18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及2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2周及3个月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前分别为5.2,5.7,5.5分;术后2周分别为9.2,9.7,9.4分;术后3个月分别为11.3,11.8,11.6分).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变化3例显示颈椎前屈弧度消失颈椎变直,但未见再关门及脊柱不稳现象;余29例未出现颈椎曲度异常及脊柱不稳现象.结论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短期及3个月时,仍能改善和提高患者脊髓功能评分,对颈椎的稳定性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