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儿童发作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常规脑电图检查为正常或边缘状态及轻度异常不能确诊的发作性疾病患儿共164例进行VEEG监测。结果 164例患儿检出痫样放电63例,检出率为38.41%,NREMⅠ~Ⅱ期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睡眠期,确诊癫痫81例,62例癫痫的发作类型得到确定。结论视频脑电图可显著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儿童发作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癫痫的分型。  相似文献   

2.
视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脑电图(EEG)对于癫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长期以来沿用的常规EEG检查,由于记录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阳性率并不是很高。而视频脑电图(VEEG)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癫痫检出率。本院自2002年7月以来为了提高记录的阳性率,明确疾病的诊断、定位、更好使用药物治疗及便于手术定位,共监测63例拟诊为癫痫的病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动态脑电图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对癫痫诊断及定位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常规脑电图、AEEG及双局部密集AEEG对512例有临床发作癫痫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及分析脑电变化。结果①常规脑电图,其中136例正常;87例弥散性慢波,未见明显痫样波发放;146例呈弥散性双额颞叶棘波、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不能准确定位;143例显示一侧额颞部癫痫样波发放。②AEEG检查:根据常规脑电图行AEEG,其中45例正常;48例双侧半球弥散性慢波,未见显著痫样波发放;91例弥散性双额颞叶棘波、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328例显示一侧额颞部癫痫样波发放。③局部密集AEEG:对139例不能明确定位者检测,其中107例一侧额颞部棘波、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发放显著;15例呈双颞大脑半球棘波或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发放,一侧略显著,但不能准确定位;17例双侧半球弥散性慢波,未见明显痫样波发放。结论采用多形式脑电图尤其是AEEG及局部密集AEEG检查对癫痫的诊断及定位诊断有较大帮助,同时对临床诊治尤其是手术切除癫痫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动态脑电图鉴别假性癫痫发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假性癫痫发作在临床上极易与癫痫发作相混淆 ,故常造成误诊 ,动态脑电图对假性癫痫的鉴别极有价值 ,现将我院 1998-0 8~ 2 0 0 2 - 0 8采用 AEEG监测的假性癫痫发作病例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16例 ,男 5例 ,女 11例。年龄 5~ 14岁 ,平均12 .4岁。发作年限 :≤ 1a者 4例 ,~ 3a者 8例 ,~ 5 a者 2例 ,>5 a者 2例。发作频率 :最多每日 10余次 ,最少每年 3次。1.2 方法 本文采用 MB80 0 0型 8导动态脑电图仪 ,按国际10 / 2 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 (Fp1~ F7,Fp2~ F8,F7~ C3,F8~C4 ,C3~ P3,C4~ P4 ,P3~ O1,…  相似文献   

5.
探讨动态脑电图在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对85例发作性疾病的患儿,应用动态脑电图监测仪,进行24h的动态监测,结束后将记录的脑电图实时40,60倍速度回放,由专人进行分析。结果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异常率67%(57/85),癫痫样放电30例,可于清醒与睡眠期出现,非快速眼动睡眠Ⅰ~Ⅱ期放电明显增多。AEEG监测前,62例做常规脑电图,异常率27%(17/6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提示AEEG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录像脑电图(VEEG)对部分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VEEG监测、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等确诊的120例各类部分性癫痫的脑电图(EEG)及发作期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中额叶癫痫39例,颞叶38例,枕叶23例,顶叶20例。VEEG监测到临床发作48例,分别为额叶发作18例,颞叶发作17例,枕叶发作7例,顶叶发作6例。VEEG监测到痫样放电98例(81.7%),常规EEG检测到痫样放电32例(26.7%),两者差异显著(P〈0.01)。22例在监测前诊断为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在监测后确定为部分性癫痫并明确了起源部位。[结论]V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能确诊癫痫的分类及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癫痫和非癫痫临床发作的动态脑电图监测。方法:对100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均先做普通脑电图(EEG),再做24h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AEEG阳性率明显高于EEG。结论:AEEG作为长程监测,对于癫痫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了发作期间痫样放电的检出率,为诊断癫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θ节律在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8000型8导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仪对86例临床确诊或疑诊为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的病人及86例正常人进行24hAEEG监测。结果:病例组86例.AEEG检测出现θ节律活动67例(77.9%),其中一般活动形式15例(17.4%),阵发性活动52例(60.5%),在θ节律活动基础上伴有痫样放电的41例(61、2%);对照组86例,出现θ节律活动14例(16.3%),一般活动形式11例(12.8%),阵发性活动3例(3.5%);两组脑电阵发性θ节律活动形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AEEG监测中出现阵发性θ节律活动对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h脑电图(EEG)监测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临床拟诊癫痫的患者作常规EEG与2hEEG监测。【结果】常规EEG异常率为26.8%,2h EEG监测为90.2%,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常规EEG痫样放电检出率为0.2h EEG监测检出率为68.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h EEG监测痫样放电主要集中在睡眠期,达89.6%,且以第Ⅰ~Ⅱ睡眠周期最多见,达87.5%,清醒期为19.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h EEG监测可以提高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现将我院2004~2006年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癫痫16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7例,女69例,年龄5月龄~17岁。病程10d~10a,其中特发性癫痫101例,继发性癫痫65例。按照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发作分类标准确诊,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62例,失神发作45例,单纯部分性发作38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0例,不能分类发作1例。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癫痫77例,继发性癫痫89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儿童非癫痫发作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76例非癫痫患儿的发作与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情况。结果:儿童非癫痫发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步视频脑电图监测未测到癫痫样放电。结论:视频脑电监护对鉴别诊断非癫痫性发作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动态脑电图对发作性疾病诊断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对发作性疾病临床诊疗意义。方法运用牛津(OXFORD)MR-95动态脑电图仪对癫痫、癔症、发作性睡病、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发作性头痛、发作性腹痛等发作性疾病进行20-22 h动态脑电监测。结果1 735例患者动态脑电图正常450例(25.94%),异常1 285例(74.06%),其中特异性异常:癫痫982例(77.14%),癔症3例(8.33%),一过性脑供血不足0例,发作性睡病5例(23.80%),发作性头痛13例(17.81%),发作性腹痛3例(9.10%),其它不典型发作51例(20.32%)。非特异性异常分别为:癫痫133例(10.45%),癔症5例(13.89%),一过性脑供血不足12例(25.00%),发作性睡病7例(33.33%),发作性头痛18例(24.66%),发作性腹痛4例(12.12%),其它不典型发作49例(18.88%)。结论24 h动态脑电图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癫痫与AEEG睡眠时相的关系。方法:116例常规脑电图(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分别为癫痫组和可疑癫痫组,进行24hAEEG监测。结果:癫痫组AEEG痫样放电临床癫痫组的检出率65.2%,可疑癫痫组是12.9%。痫样放电多见于NREMⅠ~Ⅱ期。结论: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探索在癫痫发作间期、发作期及发作前期脑电图活动的动态非线性变化特征,以期为癫痫发作的短期预报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方法:于2004-10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癫痫专科门诊男性癫痫患者1例,连续记录其在发作前、发作中及发作后的脑电图,选择其中异常度较高,伪差较少的导联(前额FP2导联)的脑电图进行2048点的相关维数计算(窗口移动2s/次,窗口长度8s),相关维数嵌入维为12,采用时间延迟重构相空间技术,延迟时间τ选用自相关函数第1个过零点时的时移量。对其癫痫发作间期、发作前期、发作期及发作后期脑电图进行连续动态非线性分析。结果:从发作间期至发作前期、发作期相关维数依次显著下降,与发作间期比较,发作前期与发作期的平均相关维数明显降低[(5.501±0.602),(4.602±0.517),(3.640±0.345),P<0.01]。至发作后期(5.229±0.364)又升高至接近发作间期水平,即癫痫发作时脑电图相关维数最低,且发作前约120s处,脑电图相关维数已开始呈波动性下降。至发作开始,下降更为迅速,相关维数最低处仅为2.52,低于发作间期的平均值5.501。此后在脑电波幅下降至间期二分之一前约60~70s,相关维数再次上升至接近发作间期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结论:癫痫发作的不同时期其脑电图的相关维数不同,以发作期最低。并且在临床尚无发作表现时脑电图的相关维数已呈波动性下降,即采用脑电图动态非线性分析可能在癫痫发作前至少120s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θ节律在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8000型8导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仪对86例临临床确诊或疑诊为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的病人及86例正常人进行24 h AEEG监测.结果:病例组86例,AEEG检测出现θ节律活动67例(77.9%),其中一般活动形式15例(17.4%),阵发性活动52例(60.5%),在θ节律活动基础上伴有痫样放电的41例(61.2%);对照组86例,出现θ节律活动14例(16.3%),一般活动形式11例(12.8%),阵发性活动3例(3.5%);两组脑电阵发性θ节律活动形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AEEG监测中出现阵发性θ节律活动对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脑电图在癫痫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拟诊为癫痫的患者行睡眠监测脑电图,并与常规脑电图比较。【结果】睡眠监测脑电图有痫样放电者55.9%(33/59)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10.2%(6/59)(P〈O.01),儿童痫样放电阳性率远高于成人(P〈O.01),且痫样放电主集中在思睡期及睡眠I、Ⅱ期。【结论】睡眠监测脑电图对癫痫的临床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将腹痛型癫痫60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20岁。其中5~14岁55例,16~20岁5例。病史调查中,3例为不足月早产,2例有头部外伤史,3例有难产窒息史,4例家族中近亲有癫痫史。脑电图诊断按冯应琨标准,癫痫诊断按国际癫痫联盟1981年癫痫发作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8.
韩洁  姜红  安利香  景丽 《临床荟萃》2011,26(10):877-879
小儿发作性疾病临床经常遇见,分为癫痫事件(ES)和非癫痫事件(NES),两者的发作时间均难以预测,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某些非癫痫样发作,如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睡眠期肌阵挛、晕厥、头痛、屏气发作等,由于小儿年龄小,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目击者紧张并缺乏专业知识等,常与癫痫难以鉴别;  相似文献   

19.
腹型癫痫15例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0):1874-1875
腹型癫痫是一种以腹痛反复发作为特征的癫痫类型,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容易误诊。现将我院1993年以来经脑电图证实及抗癫痫治疗有效的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院于1992年10月至1996年6月,应用动态脑电监测临床诊断儿童癫痫52例, 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住院者18例,门诊34例,男性33例,女性19例 ,年龄1岁5个月至14岁,平均6.5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近3个月,均有反复发作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