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云辉 《当代护士》2008,(12):37-38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经口胃管喂养的早产儿,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为单纯口胃管组和非营养性吸吮组,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记录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口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减少,口胃管留置时间缩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产儿口胃管喂养期间辅以非营养性吸吮是一种适宜的辅助喂养方法,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李娜  张华珍  魏丹  吴琼 《妇幼护理》2023,3(11):2637-2639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应用口腔感觉运动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10 月 在我院接生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 78 例为研究对象。将 2022 年 1 月至 5 月接收的 39 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 2022 年 6 月至 10 月收治的 39 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比较两组喂 养效果、喂养不耐受与生长发育。结果 观察组胃管留置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 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围、身长、体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应用口腔 感觉运动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减少喂养不耐受,改善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实施常规鼻饲。观察两组患儿喂养耐受情况、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实施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锻炼吸吮能力,促进胃肠成熟,可提高喂养耐受性,帮助患儿尽快过渡到经口喂养,从而缩短胃管喂养时间及住院日。  相似文献   

4.
熊凤霞  李海香  杜佩珍  王霞 《妇幼护理》2022,2(21):4947-4949
目的 探析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对增加生理稳定性和体质发育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5 月至 10 月收治的 80 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非营养性吸吮组。对照组 40 例给予常规护理,非营养性吸吮组 40 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 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喂养的并发症、临床指标和生长发育。结果 非营养性吸吮组喂养不耐受、胃潴留及腹胀的发生率均 低于对照组(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胃排空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胎粪排尽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 非营养性吸吮组鼻胃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住 院期间身长增长速度、头围增长速度、体质量增长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提高生 理稳定性,促进体质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困难应用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抚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率、口腔感染率、喂养良好率、禁食时间、彻底经口进食母乳胎龄时间及经胃、口营养时间。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口腔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喂养良好率优于对照组(P 0. 05),禁食时间、彻底经口进食母乳胎龄时间与经胃、口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明显改善早产儿喂养效果,减少喂养不耐受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感觉运动刺激疗法协同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各30例。A组采用非营养性吸吮,B组采用口腔感觉运动刺激疗法,C组采用口腔感觉运动刺激疗法协同非营养性吸吮。观察并记录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留置胃管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天数。结果:C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留置胃管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A组(P<0.05),B组以上方面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以上方面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感觉运动刺激疗法协同非营养性吸吮可以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障碍,使之尽快达到经口喂养,早期出院。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8月-2007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及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观察采取护理干预后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22例早产儿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增长较快,胃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护理干预运用于早产儿喂养中,能诱发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强消化道动力,促进早产儿的生长,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抚触与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抚触与音乐疗法,对比2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睡眠时间、吃奶量及体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吃奶量明显增加,体重增长明显加快(P均<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抚触和音乐疗法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间歇泵奶加非营养性吸吮与常规鼻饲早产儿的喂养效果。方法:将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间歇泵奶加非营养性吸吮组与常规鼻饲组,每组50例,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记录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胃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结果:间歇泵奶加非营养性吸吮喂养不耐受明显低于常规鼻饲组(P<0.01),平均住院与胃管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常规鼻饲组(P<0.05)。结论:间歇泵奶加非营养性吸吮喂养比常规鼻饲喂养出现喂养不耐受少,可锻炼其吸吮能力,减少住院天数,而且安全、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0.
非营养性吸吮对鼻胃管喂养早产儿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鼻胃管喂养早产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3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组和对照组,各15例。非营养性吸吮组在鼻胃管喂养期间,给予吸吮无孔空橡皮奶头1次/3h,每次吸吮10min,连续2周;对照组单纯进行鼻胃管喂养。两组均给予同一种早产儿特殊配方奶喂养,热量不足辅以静脉营养。观察期间每日测体重1次,记录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最大幅度、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及体重开始下降的时间。结果生理性体重下降最大幅度,非营养性吸吮组8.10±0.86%,对照组9.50±0.10%。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非营养性吸吮组8.76±0.83天,对照组9.94±1.56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体重开始下降的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鼻胃管喂养期间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可减少生理性体重的下降幅度,缩短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对早产儿体重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9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生长发育情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头围、身长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胃管留置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中操作技术、沟通态度、喂养方式、喂养效果、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护理能够提升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效果,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促进家长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2.
黄桂娟 《妇幼护理》2021,1(2):400-402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管理在早产儿喂养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150 例早产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 7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管喂养,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联 合体位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喂养效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生长发育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喂奶量恢复时间更快,胃管留置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现象发生率 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1.33%(P<0.05)。观察组出生 1 个月后的体重、头围及身长等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 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结论 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管理后可提 升早产儿喂养效果,改善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促进早产儿的发育,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10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108例,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喂养干预,观察组实施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情况、喂养困难事件发生率、生长发育情况及胃肠道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胃管留置时间、出生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喂养困难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胃肠道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身长增长速度、头围增长速度、体质量增长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力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的联合应用能够改善早产儿的喂养情况,减少喂养过程中喂养困难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改善其胃肠道功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抚触联合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47例早产儿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抚触护理;C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抚触和鸟巢式护理.结果出院时B组和C组婴儿奶量摄入、体重显著高于A组(p<0.05),且C组的增加幅度更大(p<0.01);B组和C组的住院天数显著小于A组(p<0.05),且C组的数值更低(p<0.01).结论抚触护理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联合鸟巢式护理使早产儿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佳水平,生理性体重下降减少,缩短了其体重恢复时间,使其安全感增加,从而有助于增加早产儿的体重,提高抗病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胃肠道影响,以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将60例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予以直接胃管推注喂养并非营养性吸吮,重力胃管喂养并非营养性吸吮。记录早产儿出生时体重,生后3d与7d体重变化,餐后呕吐及餐前腹胀情况。结果重力胃管喂养并非营养性吸吮组患儿生后3d与7d体重下降,呕吐与腹胀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O.05)。结论重力胃管喂养并非营养性吸吮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预防感染、肠外营养、小剂量金双歧、鼻饲等基础支持治疗,试验组外加口腔按摩及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早产儿在喂养不耐受、平均留置胃管时间、经口喂养起始时间、3周后体重情况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支持治疗上,对早产儿及时实施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等辅助方法,在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吸吮能力中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加快其口腔功能发育的成熟,使其早期建立正常的吸吮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早期生长发育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予以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指标情况、开奶时间、开奶量、达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及生长发育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早产儿的腹胀以及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开奶时间及开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第14天时体重增长以及头围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早产儿积极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其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有助于促进其胃肠功能尽快成熟,对于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早期微量喂养加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实施常规量喂养。观察两组患儿喂养耐受情况、体重、完全达胃肠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完全达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早期行微量喂养,同时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可提高喂养耐受性,促进胃肠成熟,从而缩短胃管喂养时间及住院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鼻伺喂养,观察组给予重力喂养和非营养吸吮。比较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胃管留置时间、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头围、体质量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吸吮有助于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完全实现经口喂养时间,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抚触合并非营养性吸吮对低体重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抚触合并非营养性吸吮对低体重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低体重早产儿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4组,每组40例:单独胃管喂养(A组);胃管喂养合并非营养性吸吮(B组);胃管喂养合并抚触(C组);胃管喂养合并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D组),计算平均日排便次数、平均日排便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经皮胆红素(TCB)动态变化情况。结果D组患儿的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和TCB均小于其他各组,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日排便次数、平均日排便量D组多于其他各组,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可促进低体重早产儿胃肠道发育,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