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亮  张敏  高洁凡 《河北医药》2009,31(8):911-913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与宫颈癌的早期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02例宫颈组织中CD44v6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v6在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及正常宫颈组的表达依次增高(P〈0.05)。nm23-H1在宫颈癌组与CIN组的表达接近(P〉0.05),但高于正常组(P〈0.05)。CD44v6在CINⅡ、Ⅲ级表达接近(P〉0.05),但高于CINI级(P〈0.01)。nm23-HI在CIN各级表达接近(P〉0.05)。CD44v6随宫颈癌期别表迭增高(P〈0.01),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CD44v6表达高于无转移者(P〈0.01)。nm23-H1表达与CD44v6结果相反。结论CD44v6、nm23-HI与宫颈癌的早期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祁向东  郝波  张国新 《江苏医药》2006,32(9):857-858
目的检测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S-P法)检测CD44v6在40例胃癌组织和23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1)CD44v6在40例胃癌组织及23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和8.7%(2/2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而与患者肿瘤的局部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论CD44v6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且其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评价胃癌转移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 DMBT1以及粘附分子 CD44v6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 DMBT1、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DMBT1、CD44v6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弱或呈阴性。 DMBT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P <0.05),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无关( P >0.05)。 CD44v6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P <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 P >0.05)。结论 DMBT1的表达减弱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低分化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并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主要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CD44v6、MMP一2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峰 《河北医药》2012,34(6):808-810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CD44v6、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乳腺浸润性癌中VEGF、CD44v6、MMP-2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乳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VEGF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45)和90.2%(83/92),且VEGF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3/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v6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45)和85.9%(79/92),而且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1/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MMP-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2/45)、87.0%%(80/92),而且MMP-2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2/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与CD44v6、MMP-2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VEGF、CD44v6、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它们可能在乳腺癌的远处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CD44v6、p53、nm23-HI和COX-2表达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理资料,统计结直肠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1353、rim23-H1和COX-2在结直肠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率随着结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加深而增加(P〈0.05);结直肠癌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大(P〈0.05);不同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结直肠癌淋巴转移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COX-2、p53、nm23-H1表达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类型及不同Dukes分期CD44v6、COX-2、nm23-H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COX-2、p53、nm23-H1表达与浆膜浸润有关(P〈0.05);CD44v6、COX-2、p53、nm23-H1表达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患者3年生存率相关,CD44v6、COX-2、p53、nm23-H1可作为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CD44v6在直肠癌及直肠系膜内的表达,从分子水平证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科学性。方法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47例于直肠癌组织、直肠系膜(距肿瘤下缘2cm)、直肠系膜远端切缘(距肿瘤下缘5cm)取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标本进行CD44v6检测。结果直肠癌组织中CD44v6高度表达,正常直肠系膜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0/20)与直肠系膜(距肿瘤下缘2cm)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1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直肠系膜远端切缘(4/47)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直肠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淋巴转移(有vs无:88.5%vs61.9%,P〈0.05)和临床分期(Dukes C-D VSA-B:88.5%vs61.9%,P〈0.05)有关。结论对直肠癌组织进行CD44v6蛋白的检测,有助于评估直肠系膜局部病变程度;肿瘤远端直肠系膜切除长度至少比肿瘤平面多5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B(NF-kB)p65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HCC30例、肝硬化组织10例和正常肝组织6例中NF-kBp65、VEGF的表达。结果HCC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包膜完整、肝内血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结果数目、组织病理学分级及肝硬化背景无关(P〉0.05);NF-kBP65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分级、肝内血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而与年龄、性别、结果数目、包膜完整、肝硬化背景无关(P〉0.05);NF-kBP65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962,P〈0.01)。VEGF在HCC癌旁组织中表达最高,而NF-kBp65以HCC组织表达最高。结论NF-kBp65介导的VEGF异常表达可能在肝癌发生、进展和转移中独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癌(HCC)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COX-2、VEGF的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高分化HCC中COX-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HCC(P〈0.05);转移组COX-2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转移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无包膜HCC中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有包膜HCC(P〈0.05)。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COX-2和VEGF及VEGF和MVD之间表达的强弱呈正相关(分别r=0.6261,r=0.6097,均P〈0.001)。结论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与高分化HCC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10(MMP10)和CD44v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术后是否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9例甲状腺癌组织中MMP10和CD44v6的表达。结果69例甲状腺癌中MMP10、CD44v6表达的阳性标记与甲状腺癌分类、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MMP10和CD44v6联合表达与甲状腺癌授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MMP10和CD44v6表达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杜建层  王秋菊  冯艳萍 《河北医药》2011,33(21):3227-3228
目的探讨CD44v6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宫颈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宫颈癌组织35例(其中有淋巴转移者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组织3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CIMv6在宫颈癌、CIN及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46.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有淋巴转移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96.0%)高于无淋巴转移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M4v6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子宫颈癌的淋巴转移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粘附分子CD44变异型-6(CD44v6)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纽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30例鼻咽癌COX-2和CIM4v6基因蛋白。结果①鼻咽癌中COX-2和CIM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8%和71.6%。②21例颈淋巴结转移组COX-2、CD44v6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6.1%和81.0%)高于9例阴性组(分别33.3%和55.6%)(P〈0.05)。③鼻咽癌COX-2表达和CD44v6表达呈正相关(r=0.668,P〈0.05)。结论COX-2和CD44v6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OX-2和CIM4v6的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淋巴结转移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骨桥蛋白和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与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特点,探讨二者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等方法研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骨桥蛋白与CD44v6的表达,比较相关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选择30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年龄45岁以下,因子宫肌瘤行手术,术前未使用激素类药,病理证实,15例增生期,15例分泌期)作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骨桥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增生期和分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分泌期的表达高于增生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增生期无表达;CD44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增生期和分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分泌期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和CD44v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骨桥蛋白和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34,P〈0.05)。结论骨桥蛋白和CD44v6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二者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局部浸润无关,但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将有可能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I,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及38例远癌胃黏膜中VEGF与MMP-9的表达。结果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61.4%)显著高于远癌胃黏膜的表达(31.6%)(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肿块漫润深度无关(均P〉0.05)。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68.6%)显著高于远癌胃黏膜的表达(39,5%)(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癌组织漫润深度无关(均P〉0.05)。结论MM-9、VEGF在肿瘤漫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共位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14.
常英杰  田君海  翟雨佳  马建刚 《河北医药》2009,31(12):1438-1439
目的比较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肿瘤转移特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41例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患者的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的CD44表达情况。结果CD44蛋白表达与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P〉0.05)。原发灶肿瘤与淋巴结转移灶肿瘤CD44表达阳性率分为85.4%和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淋巴结转移灶的CD44表达强度与原发灶比较,表达增强和减弱无差异(P〉0.05)。结论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的转移性并不比原发灶肿瘤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44V6和P27^kip1以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NSCLC组织、20例正常支气管黏膜中CD44V6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1%,而在正常支气管黏膜中无阳性表达。CD44V6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P27^kip1在正常支气管黏膜和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和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27^kip1的表达缺失与NSCL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D44V6和P27^kip1基因蛋白在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均发挥作用,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CD44V6、E—cad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4V6,E-ca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NPC)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22例鼻咽癌组织,2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的粘膜组织中的CD44V6,E-ca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2.46%)显高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的粘膜组织(30%),(P<0.05),CD44V6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鼻咽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表达率(57.33%)显低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的粘膜组织(100%),(P<0.01)。鼻咽癌组织的E-acd阳性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D44V6,E-cad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的的组织分型和生存率无关(P>0.05)。结论:鼻咽 癌组织中CD44V6蛋白的高表达和E-cad的低表面与NP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CD44V6表达的上调和E-cad的低表达或缺失可作为NPC患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肺瘤平Ⅱ号对肺癌患者血浆CD44v6及CD4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肺瘤平Ⅱ号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CD44 v6和CD49表达的影响,以及血浆CD44 v6和CD4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从分子水平探讨了肺瘤平Ⅱ号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并选择健康人组10人。对照组予化疗,3个周期为1疗程。试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肺瘤平Ⅱ号膏口服,每次20g,tid,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以流武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浆中CD44 v6及CD49含量,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两治疗组各随机抽取10例,同健康人组进行对照。结果:试验组CD44 v6及CD49较治疗前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CD44 v6或CD49血浆含量较淋巴结阴性患者为高(P〈0.05)。临床检测结果与动物实验基本一致。结论:中药复方制剂肺瘤平Ⅱ号通过抑制肿瘤细胞CD44 v6和CD49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Ezrin蛋白和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病理分级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SP法),对32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和28例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进行EZRIN和CD44v6表达的检测。结果:(1)Ezrin蛋白和CD44-V6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62%),(78.12%),分别高于口腔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4.28%),(32.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CD44v6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3)Ezrin和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zrin蛋白、CD44在口腔磷癌中的表达越高口腔膦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越高,二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口腔磷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对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Kail/CD82和CD44v6在肾脏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肾脏良性肿瘤、35例肾脏恶性肿瘤中的Kail/CD82和CD44v6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Kail/CD82在肾脏良性肿瘤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肾脏恶性肿瘤,而CD44v6在肾脏恶性肿瘤中表达阳性率高于肾脏良性肿瘤,且两者均与肾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随访两年,Kail/CD82阴性、CI)44v6阳性的肾癌预后较差。结论 Kail/CD82对抑制肾脏恶性肿瘤的转移有一定的作用。而CD44v6在肾脏恶性肿瘤的发生、浸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Kail/CD82和CI)44v6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肾癌转移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胃癌组织中MMP-2和CD44v6在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GC-7901胃癌细胞株建立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姜黄素组,每组12只。观察裸小鼠胃癌种植后肿瘤生长及转移灶情况,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MP-2 mRNA和CD44 v6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所有荷瘤鼠胃壁均有肿瘤生长,荷瘤率100%,姜黄素组肝、腹腔和淋巴结的转移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ú.05);姜黄素治疗组瘤体中MMP-2 mRNA和CD44v6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 P <0.05)。结论姜黄素具有抑制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转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 mRNA和CD44 v6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