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和预后转归。方法:监测2003年1月~2006年1月经检测系母婴传播感染乙型肝炎的160例新生儿生后3天及随访时静脉血乙肝五项。对HBsAg、HBeAg、Ab-HBc、Ab-HBe中任一项阳性者,均采集患儿母亲血检查乙肝五项。结果:160例新生儿生后第3天血清HBsAg阳性43例,HBeAg阳性76例,Ab-HBc阳性130例;160例患儿母亲血清HBsAg阳性96例,HBeAg阳性120例,Ab-HBc阳性144例。3个月~1岁时对患儿乙肝五项复查,HBsAg阳性13例,HBeAg阳性70例,Ab-HBc阳性80例。结论:新生儿经母婴传播感染乙型肝炎,在生后3个月以后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支原体是什么 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它是一群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目前所知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迄今为止已在人体中发现10种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体疾病的一种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仅引起肺炎吗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肺炎的病原之一,在流行年份支原体肺炎约占全部肺炎总数的约五分之一。肺炎支原体不仅引起肺炎,从上至下呼吸道各部位都可感染支原体,大约感染病人的四分之三不是肺炎而是咽  相似文献   

3.
一、肺炎支原体支原体的形态不一,大小与粘液病毒相仿,直径200毫微米,为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无细胞壁,但具有三层膜,膜厚度75~100A(埃单位),由内外密集电子层组成。膜内含有胆固醇和蛋白质,核蛋白体7 S,有单独的圆形染色体。它能通过220毫微米的膜滤过器,并对氯仿和乙醚敏感。支原体的繁殖可由于特异性抗血清,以及与几种红细胞发生血液凝集和或血液吸附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尤其在每4年左右出现一次的流行期间。英国胸科学会(BTS)/公共卫生实验室服务局(PHLS)在1982~1983年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可致18%的病例感染,仅次于肺炎球菌(34%)。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为2~3周,儿童  相似文献   

5.
1898年Nocard和Rout从牛肺疫滤过材料分离出一种性质特殊的微生物,它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疾病,被称为支原体。支原体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从人、鸟、哺乳动物及下水道中都可检出。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的形态结构为: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和组成细胞壁的粘旦白多肽,只有三种细胞器,即细胞膜、核糖体和原核细胞核,具有伸缩性,可自动变形,因此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环形、杆形、螺旋形、长丝状和颗粒。它能通过细菌滤器。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6.
孕期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结局及母婴传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孕期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妊娠结局和母婴传播途径。方法:采用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属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孕妇感染情况,观察孕期单项感染、混合感染及未感染者产时并发症、早产及胎儿异常,新生儿等情况。并在产时对孕期感染者的羊水、胎膜、胎盘、脐血、新生儿、死婴,应用McCoy传代细胞法和双相一步法,进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细胞培养,并将胎盘进行病理检测。结果:孕期感染与早破水、胎儿窘迫、胎盘残留、新生儿窒息无关;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残留有关(P<0.05);混合感染增加了胎儿异常、产后出血率(P<0.005);单项感染和混合感染均增加胎儿异常、早产、IUCR发生率(P<0.01)。细胞培养于胎盘、胎膜、脐血、羊水及死胎、活婴口腔、体液中找到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通过病理检测证实感染可造成胎盘功能不全。结论:孕期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可致病原菌上行,不同程度地感染胎盘、脐血、胎膜,污染羊水,致胎儿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衣原体感染美国各类人群抽样检查,孕妇宫颈衣原体感染率为2~26%,多数在8~12%之间。中心城市流行率高,黑人妇女的流行率最高,社会经济状况低下者更为突出。西南部的美国印第安人的感染率也很高。这些人群中,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为16~26%。在所有人群中,年轻人具高度的感染危险性,20岁以下者比例最高;其他危险因素是未婚和性病史,说明性接触混乱是关键的危险因素。患者仅有的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粘液脓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儿科2010年——2011年和2011年——2012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上两年内运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滴度法)对患儿检验。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在1:160以上为阳性,1:160以下为阴性。2010年至2012年两年中婴幼儿感染率基本相同,跟婴幼儿的抵抗力、环境有关。上呼吸道感染占的比率约有1/3,两年调查均类似。结论准确及时地检验出该病,对及早控制病情,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性别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度肺炎支原体的检测结果,按年龄分为四组,对各组内男女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岁组、3~6岁组、> 20岁组的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375、2.461、8.703,P=0.000、0.000、0.003),>6~ 20岁组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各年龄段不全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衣原体(CP)和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上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是引发哮喘和使哮喘加重的诱因之一。本文对哮喘发作期儿童的CP、M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产妇血清学模式及血清HBV病毒载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为HBV母婴传播阻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468例HBV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血清学模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病毒定量检测情况及主被动联合免疫1年后新生儿血清HBV DNA阳性率;比较不同HBV DNA病毒载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病毒定量检测情况。结果 468例HBV感染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共53例,宫内感染发生率11.32%。不同血清学模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率比较(1、3、5组与1、4、5组比较,1、3、5组与1、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5组与1、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12个月后新生儿HBV DNA定量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 DNA病毒载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阳性率比较,≥105组与103~105组比较、≥105组与1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105组与1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5组及103~105组平均log病毒载量经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e抗体(HBe Ag)阳性及HBV DNA高病毒载量孕产妇发生母婴传播的几率较高,对新生儿行主被动联合免疫有利于HBV母婴传播的阻断。  相似文献   

12.
1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MP)是人类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过去认为是学龄儿童呼吸系统感染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已公认是成年人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原〔1〕.我们采用间接血凝(IHA)方法调查MP-IgM感染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姜今玉  董贞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1953-1954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和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收集门诊哮喘发作期儿童136例,其中男96例,女40例,年龄(4.9±2.5)岁。分成1~3岁组41例,3~5岁组50例,5~15岁组45例;其中病程≤3月29例,35例按GINA方法使用吸入激素。对照组为无明显呼吸道症状的内分泌门诊儿童,共67例,男34例,女33例,平均年龄(5.4±2.6)岁,其中1~5岁35例,5~10岁32例。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M、肺炎衣原体IgM。结果:①哮喘发作期儿童136例中有CP-IgM阳性28例,单纯CP-IgG阳性10例,其中1~3岁组急性CP感染率为14.6%,3~5岁组22.0%,5岁以上组24.4%。3组既往CP感染率分别是0.6%和15.5%;年龄因素与CP感染率呈弱相关(R=0.26,P<0.01)。对照组67例中急性感染3例,占4.5%,既往CP感染2例占3.0%,合计阳性率7.5%,其中1~5岁35例中未检出CP感染者;两组比较P<0.0001。哮喘儿童中MP-IgM阳性15例,阳性率11.0%,对照组阳性5例,阳性率7.4%,P>0.05。②哮喘发作期患儿病程≤3月的29例,CP感染者12例占41.3%,较病程长者CP感染率要高,P<0.05。③在吸入激素治疗时仍有哮喘频发的35例哮喘儿中,7例有急性CP感染(20.0%),4例有既往CP感染(11.4%),合计占31.4%,5例有MP感染(14.3%)。结论:肺炎衣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与部分哮喘儿童的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因其免疫力薄弱,CP的致病作用更应予以重视。在新诊断的儿童哮喘中有较高比例的肺炎衣原体感染。对使用吸入激素控制不住的儿童哮喘应注意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评估,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因其引起小儿非常典型性肺炎及其外并发症发生的增多,对其发生机制从免疫学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此从肺炎支原体的免疫逃逸,免疫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免疫蓄积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近年来 ,因其引起小儿非典型性肺炎及其肺外并发症发生的增多 ,对其发生机制从免疫学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此从肺炎支原体的免疫逃逸 ,免疫调节 ,机体免疫反应 ,免疫蓄积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吴越剑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68-2970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病理常呈现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或间质性肺炎,临床表现以顽固性咳嗽为特征,引起的肺炎和肺外并发症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MP感染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由于不规范用药,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一些常用治疗MP的抗生素疗效逐渐欠佳。近年来开发的新一代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喹喏酮类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一些中药方剂治疗MP疗效满意。作者对抗生素的使用、中药治疗等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王彬彬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4008-4009
目的:了解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救治的26例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起病急,以气促、口吐白沫为主症,所有的患儿均有肺部体征,并易出现呼吸困难、肺外并发症。结论: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重,肺外症状多见,治疗以红霉素、阿奇霉素联用,早期吸氧、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9.
20.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消化系统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 ,由于实验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以及引起肺炎的病原谱的不断变迁 ,证实了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MP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外 ,尚可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肺外多系统、器官的疾病。甚至呼吸道感染不明显,而以肺外器官疾病为主要表现就诊。若不熟知这些 ,每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 ,甚至延误诊断与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并发症常见的有 :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 ,如支原体脑炎、心肌损害、各种类型皮疹等。但对消化系统的损害尚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我院儿科近年来收治多例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