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Caf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XNQZ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细胞活力和LDH活性测定,观察XNQZ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咖啡因(Caf)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咖啡因(Caf)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用Caf形成损伤,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MTT法细胞活力、LDH活性的变化。结果: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的形态改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增强细胞活力,降低LDH活性。结论: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PC12细胞的Caf损伤。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讨XNQZ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细胞活力和LDH活性测定,观察XNQZ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咖啡因(Caf)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咖啡因(Caf)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用Caf形成损伤,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MTT法细胞活力、LDH活性的变化。结果: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对PC12细胞的形态改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增强细胞活力,降低LDH活性。结论:醒脑启智胶囊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PCI2细胞的Caf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cl-2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和PC高剂量治疗组,予相应药物灌胃1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神经症状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Bcl-2蛋白表达。结果①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PC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②PC高、低剂量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③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Bcl-2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C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减少凋亡细胞,Bcl-2表达增加;高、低剂量组间比较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Bcl-2表达,抗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4.
环维黄杨星D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D(Cycloirobuxiure D,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PC12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和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引起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探讨CVB-D对模型大鼠神经行为、脑梗塞范围、脑含水量、脑指数的影响,以及其对PC12细胞缺氧样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CVB-D能降低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塞率、脑指数、脑含水量,抑制Na2S2O4造成的PC12细胞缺氧样损伤,降低LDH的漏出,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CVB-D对实验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陶晓倩  曹泽彧  曹亮  萧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4):4727-4732
观察不同浓度的银杏二萜内酯K(GK)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拮抗作用及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和动物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制备GK家兔含药血清,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法观察GK含药血清对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建立缺糖缺氧复氧(OGD/R)细胞模型,采用Hoechst/PI双染考察不同浓度的GK对OGD/R损伤的SHSY5 Y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R),检测GK对神经行为评分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GK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逆转OGD/R损伤造成的细胞凋亡并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行为评分及脑组织梗死体积。GK能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的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消栓肠溶胶囊在0. 01~10. 00 mg/L浓度范围内对其的作用,采用噻唑蓝法(MTT法)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PC12细胞损伤程度;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凋亡相关因子P5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BCL-2关联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的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53 mRNA、Bax 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以及采用荧光酶标仪检测活性氧(ROS)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栓肠溶胶囊各剂量组干预后,缺氧缺糖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增加(P 0. 05),细胞外LDH比例显著减少(P 0. 05),MMP-9、P53、Bax、Caspase-3、MDA和ROS表达都显著减少(P 0. 05),而BCL-2表达和SOD活性都显著增加(P 0. 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对缺氧缺糖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减少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表达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并给予葛根素药物干预,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以了解细胞凋亡及葛根素在再灌注损伤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假手术组及单纯缺血组凋亡细胞无明显增多,而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1);在再灌注前给予葛根素治疗可减少因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可见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再灌注可加速细胞凋亡的发生;葛根素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缺氧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缺氧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制备家兔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观察其对缺氧PC12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形态学、存活力及上清液中PAF含量的影响.结果:PC12细胞缺氧造模后,出现急性损伤,形态变异,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表现为自我修复,形态与正常细胞组相似;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能提高细胞存活力,降低凋亡率及降低细胞上清PAF含量(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缺氧损伤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缺氧损伤细胞PAF含量释放、保护细胞形态和提高存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黄芩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在细胞水平阐明黄芩苷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H-SY5Y神经细胞,采用缺氧-复氧结合缺糖-复糖的方法,对其进行攻击,模拟人体神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黄芩苷对此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缺氧、缺糖8h结合复氧、复糖12h对神经细胞可造成明显损伤,导致SH-SY5Y细胞线粒体的活性下降,凋亡率明显上升;而黄芩苷可以显著减轻上述损伤。结论黄芩苷对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芪棱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芪棱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加环扎法模型,运用TUNEL法,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凋亡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在再灌注各时间段,补阳还五汤及芪棱汤均能减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细胞的凋亡(P<0.05),而芪棱汤的效果优于补阳还五汤(P<0.05).结论:芪棱汤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Ginaton)注射液防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肾I/R组)和药物组3个组.药物组术前连续3 d腹腔注射金纳多注射液(50 mg·kg-1).采用双侧夹闭大鼠肾蒂的方法制备动物模型.观察肾功能、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和肾脏病理改变.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的激活与表达.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AKT、ASK1及p38MAPK的活性均明显增强,凋亡的细胞数量增加.(2)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金纳多组大鼠的血清Scr、BUN、肾组织MDA水平、细胞凋亡百分率及凋亡细胞的数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纳多组AKT的活性显著增强,ASK1、p38的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金纳多能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减轻肾组织病理及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上调抗凋亡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的激活,负调凋亡信号通路ASK1/p38通路的激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P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和PC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四肽酶底物法检测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大鼠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进行神经症状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和HE染色观察脑梗塞体积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24 h,缺血再灌注组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C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减少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PC高、低剂量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PC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结论 PC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单体Rg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 reperfusion,MCA-IR)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三七Rg1治疗组(Rg1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皮层脑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在脑细胞中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PGE2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相点(再灌注0.5h、6h、12h、24h、48h和60h组)、皮层脑组织细胞凋亡数及cPLA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血清中TNF-α和PGE2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Rg1组能明显降低皮层脑细胞凋亡与坏死,同时也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和PGE2水平及cPLA2在皮层脑细胞中的表达(P<0.05).结论:三七皂甙单体Rg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确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在于通过抑制或下调cPLA2蛋白表达及其相关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智仁水提取物(AO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灌胃AOF(100、300、900mg.kg-1,7d)预处理后,通过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剂量AOF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的影响;通过跳台实验和Y型迷宫实验观察AOF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AOF预处理后,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病学症状,降低脑水肿程度,降低脑梗死体积;显著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AOF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具有良好保护作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对缺血缺氧损伤情况下体外培养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该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离体培养的PC12细胞,用NaCN无糖培养造成拟缺血损伤模型,用H2O2模拟氧自由基损伤,分别通过形态学观察、MTT微量比色等方法研究药物对上述模型的保护作用。另将PC12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96h,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凋亡情况,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程度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其中的作用。结果:银杏内酯终浓度10^-5、10^-6、10^-7mol/L能抑制NaCN无糖和H2O2培养造成的细胞损伤,明显增强细胞活力。凝胶电泳可见到明显的梯型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发现模型组凋亡率为10.40%,银杏内酯10^-5mol/L组的凋亡率为3.96%。同时发现药物组和模型组细胞中的bcl-2基因表达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银杏内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该作用与药物的抗凋亡能力有关,但这种抗凋亡作用似乎并不是通过bcl-2基因的调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脑脉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急性期神经元损伤以坏死为主,凋亡为辅,坏死一般位于缺血核心区,而凋亡多位于周边半暗区,且与梗塞灶的进一步扩大有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缺血再灌损伤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其本质就是凋亡[1].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2].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ax及bcl-2表达的变化,探讨脑脉康抑制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作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肾细胞游离钙([ca2 ]i)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摘除大鼠左肾,钳夹右侧肾蒂的方法,建立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应用Fura-2/AM荧光指示剂测定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细胞(Ca2 )i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细胞凋亡率.结果: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肾细胞呈现不同程度Ca2 超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肾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肾细胞呈现Ca2 超载现象并与肾细胞凋亡率有正相关趋势,再灌注时间与肾细胞Ca2 超载呈正相关,提示再灌注损伤在加重细胞钙超载同时增加了肾组织细胞凋亡,可能是再灌注损伤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主要是指脑组织功能因缺血缺氧导致受损,而恢复血液灌注会再次对脑组织造成伤害,使脑组织细胞的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受损部位神经细胞凋亡或坏死,及缺血区域脑组织功能失调或丧失.CIRI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1].有研究者发现在脑缺血早期,激活自噬主要起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而在脑缺血再灌注后期,很可能因自噬的过度激活而导致神经细胞被破坏[2],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自噬具有双重作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无论是中药单方、复方,或者是针刺穴位等均可多靶点、多途径地调控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发挥修复神经元等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现就自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在该领域的干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天麻超微粉和普通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4h的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用HE染色,TUNEL标记的方法分别观察使用天麻普通粉和超微粉后脑片的病理改变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天麻普通粉和天麻超微粉均能使神经元形态病理改变减轻,残存细胞率增加,使残存细胞中TUNEL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结论:天麻普通粉和超微粉均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它们的这种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有关,而且天麻超微粉的这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余假手术组外,其余2组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 h、24 h、72 h取各组大鼠脑组织,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及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均<0.01),瑞舒伐他汀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1);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各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均逐渐减少,组内再灌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的表达、对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