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 PS)是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疾病,由异常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占全部肺发育畸形的0.15%~6.40%[1],其本质为肺组织无功能,多数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和/或咯血,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PS的效果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0月7例于我院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症状性PS患者,男4例,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隔离症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34岁,主因“间断性左胸痛4年、咯血20天”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胸部CT:左下肺胸主动脉旁见索条状、不规则形高密度影,与胸主动脉相连,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与主动脉相同。入院诊断:左下肺隔离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切除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9月17例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叶内型肺隔症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14~61岁,平均40.3岁.术前通过增强CT确诊9例,未确诊8例.选择3孔切口,在下肺韧带内找到异常动脉后,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切断,然后根据情况选择肺楔形切除或者肺叶切除.结果 17例胸腔镜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胸,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选择行肺楔形切除,4例顺利完成,1例转肺叶切除;12例直接行肺叶切除.手术80 ~ 170 min,平均128 min;出血量5~ 200 ml,平均80ml.术后胸管引流2~6天,平均4.0天;术后住院4~11天,平均7.6天.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叶内型肺隔离症.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安全可行,情况允许时,可以优先选择肺楔形切除或者肺段切除.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0岁,主因"肺结核10年,间断性咯血1个月、加重1天,累计咯血量约1000ml"入院。RBC:2.5×1012/L,Hb:58g/L。胸部CT平扫示左上及左下肺结核(图1)。急行支气管动脉及其他责任血管造影,见左侧2支支气管动脉均增粗、扭曲,动脉晚期出现明显片状染色区(图2A),用明胶海绵碎屑进行栓塞;右支气管动脉与右上肋间动脉共干,发出分支与左侧交通(图2B),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栓塞;逐个进行肋间动脉造影,发现左侧第7、8肋间动脉及左膈下动脉也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例肺隔离症患者,3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1例行介入下血管塞封堵迷走供血动脉,对其诊治过程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过程中的体会。结果 4例肺隔离症患者均接受治疗,1例患者接受介入下血管塞封堵迷走供血动脉后恢复顺利;1例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恢复顺利;2例患者接受胸腔镜下隔离肺叶切除术,其中1例恢复顺利,1例因胸腔进行性出血行胸腔镜下开胸止血术,后恢复顺利。术后3月复查胸部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显示,3例行胸腔镜下隔离肺叶或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异常肺叶及供血动脉消失,行介入下血管塞封堵异常血管的1例患者的迷走供血动脉被栓塞,栓塞血管远端已无血流供应,隔离肺组织充血表现较前明显好转,4例患者随访7~31个月,未见复发。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介入栓塞治疗均优于胸腔镜手术治疗。结论 胸腔镜手术是目前处理肺隔离症的主要方式,介入栓塞治疗肺隔离症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以咯血为主要症状,凝血功能异常且病情较重者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肺隔离症是肺先天发育异常的疾病,其特点为病变肺组织是由主动脉的异常分支所供应的.根据异常肺组织有无完整的胸膜与正常的肺组织分界,分为叶内型与叶外型.本症临床少见,较易误诊,同时由于其血供来自体循环,若术中误伤异常血管有致命性大出血的危险.我科自1994年1月至2005年8月手术治疗14例叶内型肺隔离症,现将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oembolism,PTE)为首发表现的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案,提高以PTE为首发表现的肾病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例以PTE为首发表现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例男性患者,27岁。因间断咯血4 d,,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为少量暗红色血凝块,活动后心慌气短,进行性加重,不伴有发热。本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以PTE为首发症状,起病急,进展快,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为PTE及肾病综合征。经积极抗凝治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缓解。肾病综合征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VTE危险因素包括易栓倾向和获得性危险因素,肾病综合征并发VTE可能与易栓倾向有关。诊断PTE的常用辅助检查包括:①血浆D-D二聚体对诊断急性PTE的敏感度达92%~100%,但其特异度较低,仅为40%~43%;②心电图无特异性;③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流显像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7%,当出现超过3个阶段充盈缺损时,PTE的可能性超过90%;④胸部X线平片检查敏感性、特异性较低,不能直接诊断PTE;⑤CT是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敏感性高达90%,特异性为78%~100%;⑥肺动脉造影是诊断PTE的金标准,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95%~98%。目前,对于确诊的PTE患者一般采取危险度分层决定治疗策略。结论对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青年患者,需警惕肾病综合征的可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发热、脓痰、咯血等[1],可多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影像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极易误诊.现报告1例遵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确诊的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介绍肺隔离症的临床、影像、诊断等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急诊动脉栓塞(TAE)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对38例因肺结核致大咯血患者行急诊经导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用明胶海绵条、弹簧圈及聚乙烯醇(PVA)颗粒对出血动脉行TAE,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对所有患者均成功栓塞出血动脉。29例栓塞后24h咯血停止;9例栓塞后仍有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1~2周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6~20个月,3例1年后复发,行2~3次栓塞治疗后仍有大量出血,转外科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急诊TAE治疗肺结核所致大咯血安全、有效;彻底全面地栓塞出血动脉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肺结核导致的急性大咯血患者,先作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相关血管的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供血血管后,行超选择性插管,用明胶海绵和(/或)PVA栓塞。结果28例咯血患者,27例栓塞成功,1例栓塞4支供血动脉中的3支。咯血立即停止25例,咯血明显减少2例,1例咯血较前减轻。即时止血率89.3%,有效率100%。25例随访6~36月,近期复发咯血2例(8.0%),均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栓寒治疗是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止血手段;准确、完整地找到供血血管并运用恰当材料进行栓塞是有效止血并减少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21例肺隔离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5月~2006年4月收治21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叶内型18例,均行病变肺叶切除术;叶外型3例,行肺局部隔离病变切除.术前明确诊断14例,误诊7例.结果 全部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9年,2例失访,其余19例无复发,均健在.结论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疾病,临床常误诊为支气管扩张、肺囊肿和肺癌.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肺隔离症诊断及外科治疗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膈离症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对45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肺囊肿综合征22例,肺隔离症19例,支气管肺癌3例,肺大泡1例,异常血管源于胸主动脉28例,腹主动脉12例,肋间动脉4例,膈动脉1例,结果:均行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L本病常于青年时出现反复肺感染,好发于下叶后基底段(尤左下叶),治疗以手术为主,应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异常血管及胸腔粘连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3.
肺隔离症1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97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肺囊性病89例,其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12例,占13.5%,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咯血死亡率极高,达60%~80%,内科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极差。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治疗大咯血,微创、安全性高,已成为治疗大咯血的首选方法Ⅲ。本文回顾性分析采用BAE治疗大咯血的患者2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KMG)微球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意义。方法28例临床表现为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再做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注入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近端支气管动脉。结果所有28例患者均获显著疗效。其中即刻止血23例(82.1%),1~3d内咯血停止5例(17.9%),有效率100%。随访1年,复发3例(10.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安全、有效,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胸外科自1983年1月至2009年1月的38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方式.其中术前诊断肺隔离症15例(40%),误诊为肺癌12例(31%),支气管扩张症8例(21%),肺囊肿3例(8%).结果 38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检证实为肺隔离症.叶内型30例(79%),叶外型8例(21%).异常血管源于胸主动脉28例(73%),源于腹主动脉6例(16%),肋间动脉3例(8%),胸廓内动脉1例(3%).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咯血.误诊率高,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切除,手术过程中需注意异常肺血管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1958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者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2个月~69岁。63例隔离肺位于左肺39例,右肺24例;肺内型48例,肺外型15例。行左肺下叶切除术28例及并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1例,右肺下叶切除术19例,左肺楔形切除术7例,右肺楔形切除术3例,右双肺叶切除术2例,左全肺切除术2例,左侧肺段切除术1例。异常血管来源于胸主动脉36例,腹主动脉25例,肋间动脉2例,血管直径1.5~15.0 mm。结果围术期死于术后呼吸衰竭1例。发生脓胸1例,经相应的治疗治愈,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24例,随访时间2个月~5年,其中1例食管癌患者于术后1年因癌肿复发死亡,其余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结论CT增强扫描血管成像术等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特征,其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顽固性隐源性咯血(CH)和慢性肺结核(CTB)咯血的动脉造影表现特点及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顽固性CH患者(CH组)及20例CTB咯血患者(TB组)行责任血管栓塞,比较两组责任血管数目、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NBSA)参与供血血管数目、血管造影表现及栓塞后中远期效果。结果 TB组人均责任血管数目、NBSA参与供血血管数目多于CH组(t'=5.469,t=5.212,P0.01);TB组血管增粗、纡曲、富血管化、BP分流及动静脉瘘的发生率均高于CH组(P均0.05)。TB组术后2年复发率高于CH组(P0.01)。CH组和T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71%(11/17)、95.00%(1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是CH的主要责任血管。CTB咯血因存在大量NBSA供血,责任血管复杂。CTB咯血复发率高,与栓塞不彻底有关。根据造影特点选择栓塞剂及决定栓塞程度可预防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对7例BPH患者行PAE,术后1、6个月复查并收集临床结果,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_(max))、剩余尿(RU)的变化。结果 7例患者共完成12支较大前列腺动脉(PA)的栓塞治疗,其中膀胱下动脉发出7支,闭孔动脉2支,阴部内动脉2支,臀下动脉1支。单侧栓塞2例,双侧栓塞5例。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IPSS显著改善[平均提高(24.00±3.90)分],QOL改善[平均降低(4.00±1.40)分],Q_(max)显著改善[平均改善(8.45±1.90)ml/s],PV显著缩小[平均减少(42.86±21.20)ml],RU显著下降[平均减少(122.86±74.80)ml]。结论PAE治疗BPH有效、可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Radiology,interventional; Bronchial artery—pulmonary artery fistula;Hemopt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