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清  顾克斌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31-1132,1137
目的:探索中西医药物治疗合并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息者的临床效果,为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药物治疗合并心理干预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仅服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肌瘤的大小、血液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健康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肌瘤的大小、血液激素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评定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药物治疗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子宫肌瘤不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瘤体体积、降低血液激素水平,而且能够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两组均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而观察组则额外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过多、阴道不规则流血、痛经、经期延长及非经期下腹痛等临床症状,肌瘤体积以及血清激素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疗效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减小肌瘤体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优良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高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闭经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实验组治疗后肌瘤体积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有较好的疗效,小剂量长期使用米非司酮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药物合并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223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采用口服西药三苯氧胺同时加服纯中药制剂孔癖舒胶囊,并在此基础合并心理干预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仅采用口服西药三苯氧胺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乳房肿块的大小、乳房疼痛程度变化、心理健康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乳房肿块的大小、乳房疼痛程度、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评定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药物合并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不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乳房肿块的大小,减少乳房疼痛程度,而且能促进患者心理健康,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何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290-1291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大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闭经等都有显著改善,治疗后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缩小,且试验组治疗后肌瘤体积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疗效,长期小剂量使用米非司酮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6.
贺卫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338-134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以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片12.5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子宫和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单纯米非司酮治疗不良反应小,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药物合并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222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时照组112例,观察组采用口服西药三苯氧胺同时加服纯中药制剂乳癣舒胶囊,并在此基础合并心理干预的治疗方式;对照组用采用口服西药三苯氧胺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乳房肿块的大小、乳房疼痛程度变化、心理健康程度。结果治疗后,各项评定指标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西医药物合并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不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乳房肿块的大小、减少乳房疼痛程度、而且能促进患者心理健康从而拭到治疗目的.且有较好的临康效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联合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间,前150例入院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后150例入院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优良率。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肌瘤萎缩,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浙江省台州医院妇产科于2012年2一11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543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两组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子宫和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和肌瘤体积与血清性激素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和肌瘤体积与血清性激素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范颖芳 《甘肃医药》2014,33(2):115-11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血流动力学、肌瘤组织病理学及肌瘤组织内雌、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是肌瘤体积缩小的可能机制。方法:选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于手术前每天服用米非司酮6.25mg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未接受任何激素治疗。两组患者术后观察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是抑制子宫肌瘤生长的重要机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赵素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67-4669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大剂量米非司酮(25 mg/次)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12.5 mg/次)治疗,每日1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治疗前后促卵泡生成素( P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孕酮( P)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闭经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及子宫肌瘤体积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患者缩小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P SH 、L H 、E 2、P 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闭经及血红蛋白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较大剂量效果更好,在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的同时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B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B超下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但B组与A组比,其子宫及肌瘤体积缩小更显著(P〈0.01),副作用小。结论 米非司酮和子宫动脉栓塞术均为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在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方面,子宫动脉栓塞术优于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调冲消癥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加用调冲消癥方治疗,共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孕酮、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测定值均小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有效率为78.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冲消癥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其作用机制主要与降低患者的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应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9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病灶清除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子宫肌瘤大小、机体血清学指标;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清除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肌瘤大小、机体血清学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大小、机体血清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子宫肌瘤症状和激素情况,促使肌瘤消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活血消癥颗粒治疗子宫肌瘤4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活血消癥颗粒对子宫肌瘤的缩瘤效果及对临床证候群的改善情况。方法4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口服活血消癥颗粒剂,对照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观察两组治疗后总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活血消癥颗粒组总有效率(92.3%)、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症状及减少肌瘤复发等方面明显优于米非司酮(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活血消癥颗粒与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活血消癥颗粒剂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缩瘤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药,尤其在治疗直径<3cm肌瘤方面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研究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治疗同时使用大剂量米非司酮(25mg/次*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次*天)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LH、E2、P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闭经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子宫大小及子宫肌瘤体积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减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PSH、LH、E2、P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闭经及血红蛋白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较大剂量效果良好,在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的同时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剂量12.5 mg/d,观察组给予高剂量25 mg/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大(P 0.05);两组组治疗后LH、FSH、E2、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能够有效缩小肌瘤,降低机体激素水平,临床可优先选择小剂量。  相似文献   

18.
张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29-263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9例子宫肌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前后的肌瘤体积大小、激素水平、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较为满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效果。方法将78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使用大剂量,观察组则使用小剂量,观察2组的月经状况,子宫和肌瘤的情况以及激素水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激素水平情况优于对照组,故此,2组子宫肌瘤患者之间,对比各项数据有差别,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上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大剂量更为可观。  相似文献   

20.
孙俊峰  石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125-126,128
目的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给予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一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观察组治疗后E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优于单一米非司酮治疗,是目前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的一种较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