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脓毒症大鼠血浆应激激素及骨骼肌IGF-1受体(IGF-1R)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71只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腹腔感染及颈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模型后,将存活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n=10)、PN组(n=10)及IGF-1组(n=10),另设正常组(n=10)。正常组和脓毒症组给予生理盐水,PN组给予营养支持,IGF-1组为PN+IGF-1静脉注射,连续5天。第6天行颈动脉置管,开腹取门静脉血测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和IGF-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和骨骼肌IGF-1R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IGF-1显著下降(P〈0.01);IGF-1组前5项指标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显著降低,IGF-1则显著升高(P〈0.05,P〈0.01)。脓毒症组肝脏和骨骼肌IGF-1R蛋白质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P〈0.01);IGF-1组的IGF-1R蛋白质及mRNA表达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IGF-1可改善应激激素之间的平衡,降低脓毒血症大鼠IGF-1R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与妊高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 ,目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近年 ,许多学者提出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与妊高征发病关系密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是生长发育的调节因子 ,被认为与滋养细胞的增殖或侵蚀有关。该文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的生物学特性、与正常妊娠的关系及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程雪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96-2297
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FGR孕妇(实验组)和24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脐血中的IGF-1、IGF-2水平。结果:实验组IGF-1水平为(15.68±6.7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45.19±11.25)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IGF-2水平为(1.52±0.20)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97±0.21)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IGF-1、IGF-2水平降低是导致FGR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与妊高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近年,许多学者提出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与妊高征发病关系密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是生长发育的调节因子,被认为与滋养细胞的增殖或侵蚀有关。该文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的生物学特性、与正常妊娠的关系及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瘦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PMOP患者根据是否伴随骨折分为无骨折组(34例)和伴骨折组(26例),同期选择40例未发生PMOP的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瘦素、IGF-1、IGFBP-3表达水平,采用骨密度(BMD)仪检测各组腰椎(L1~L4)、股骨颈、Wards三角部位的BMD,比较各组差异性并分析血清瘦素、IGF-1、IGFBP-3与BMD的相关性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瘦素、IGF-1和IGFBP-3表达水平及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MOP伴骨折组患者血清瘦素、IGF-1、IGFBP-3表达水平及BMD均明显低于PMOP无骨折组(P0.05);血清瘦素、IGF-1、IGFBP-3三者之间,及其与BMD均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血清瘦素、IGF-1、IGFBP-3可作为早期诊断PMOP和评估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生长因子.具有类胰岛素及促有丝分裂的作用。IGF-1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并受IGF-1结合蛋白调节。正常妊娠母血及脐血IGF-1水平均有升高,而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中其变化不同,提示IGF-1对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IGF-1水平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巨大儿的预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分娩的67例足月巨大儿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80例体重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巨大儿在妊娠期的一般资料,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胎盘组织IGF mRNA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探讨IGF-1基因表达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孕妇孕龄、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孕期羊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盘组织中IGF-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孕前体重过重(OR=1.528)、妊娠期增加体重过大(OR=1.611)、胎盘组织中IGF-1 mRNA高表达水平(OR=1.209)是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前体重过重、妊娠期增加体重过大、胎盘组织中IGF-1 mRNA高表达是发生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是重要的生长调节因子,能够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研究表明I,GF-1与多种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新生儿肺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等,了解其机制对治疗疾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肾内科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抽取透析前血清样本,检测:①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②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CRP)、转铁蛋白(TF);③人体指数学测量:肱二头肌皮褶(BSF)、肱三头肌皮褶(TSF)、上臂中部周径(MAC)、握力(HGS),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上臂中部肌肉周径(MAMC);④使用改良整体主观评估法(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⑤统计分析IGF-1与各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IGF-1与BMI、ALB、Hb、MAC、MAMC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MQSGA、CRP、TF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血清IGF-1水平可较好地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水平与病情程度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并比较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38例正常血压妊娠妇女的血清IGF-1、IGFBP-1的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IGF-1显著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组,而IGFBP-1水平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组;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组间IGF-1、IGFBP-1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GF-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而IGFBP-1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IGF-1、IGFBP-1有明显的关系,IGF-1、IGFBP-1与胎儿的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能量代谢及糖、蛋白质、脂肪氧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REE)及糖、脂肪、蛋白质营养物质的氧化率,了解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物质、能量代谢的特点。方法以5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慢重肝组)为研究对象,16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急性肝炎组),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检测患者的REE及糖、脂肪、蛋白质营养物质的氧化率。结果慢重肝患者的REE为(5831.7±1404.9)kJ/d,低于正常预计值(preREE)(6565.9±1392.7)kJ/d(P=0.001),仅为预测值的(90.5±22.2)%。慢重肝组每公斤体重静息能量消耗(REE/kg)为(86.9±25.6)kJ·d1·kg1,明显低于急性肝炎组的(108.4±47.5)kJ·d1·kg1(P<0.05)。慢重肝组的呼吸商(RQ)为0.84±0.06,亦低于急性肝炎组的0.90±0.05(P=0.000)。慢重肝组碳水化合物的氧化率为39.2%,明显低于急性肝炎组的58.1%(P<0.05),而脂肪氧化率达39.8%,明显高于急性肝炎组的20.2%(P<0.05)。慢重肝组中病情处于早、中、晚期患者的能量及物质代谢差异无显著性。慢重肝组患者肝功能改善后,REE无明显变化,RQ值有升高趋势,碳水化合物氧化率升高,脂肪氧化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重肝患者处于低能量代谢状态,对糖类利用存在障碍,只能通过加强脂肪动员供能。随着肝功能恢复,患者体内对糖类利用增加,RQ值上升可作为病情恢复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供能的特点。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测定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夜间禁食与睡前加餐后晨起空腹及3餐后2小时的呼吸商(RQ)及24小时尿氮(微量凯式定氮法),监测静脉应用葡萄糖时的RQ。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夜间禁食晨起空腹时RQ为全天中最低(0.76±0.07),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氧化率依次为(63.88±31.60)%、(22.38±13.19)%、(13.75±23.64)%;睡前加餐RQ均提高,脂肪氧化率降低到(48.13±28.24)%,碳水化合物氧化率增加到(37.25±24.05)%,蛋白质氧化率降低到(14.75±10.73)%;静脉应用葡萄糖时可见RQ迅速提高。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晨起空腹时以脂肪、蛋白质为主要供能物质,睡前加餐及葡萄糖的静脉应用可提高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节约脂肪、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后的能量代谢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后能量代谢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供能的特点。方法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测定1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前1周及术后4~6月内的静息能量消耗(REE)、晨起空腹呼吸商(RQ)及三大营养物质的氧化率,并比较肝移植前后的差别。结果1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REE为(5983.5±2238.4)kJ/24h,夜间禁食晨起空腹时RQ为0.84±0.05,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氧化率依次为(38.20±20.05)%、(24.40±22.53)%、(37.30±24.94)%。肝移植术后,REE为(5084.3±1266.6)kJ/24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05),晨起空腹RQ(0.93±0.11)、碳水化合物氧化率[(66.60±35.48)%]和蛋白质氧化率[(66.60±35.48)%]均较术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脂肪氧化率显著降低至(2.20±47.70)%(P=0.049)。结论终末期肝病患者处于低代谢状态,对糖类利用存在障碍,只能通过加强脂肪动员供能。随着新肝植入及肝功能恢复,患者体内对糖类利用增加,脂肪...  相似文献   

14.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及营养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重肝)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入院时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和营养不良指标,以指导慢重肝的营养评价和营养支持,提高其存活率。方法称重记录60例慢重肝和60例肝硬化患者入院时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同时测量和检测两组患者营养评价相关指标,经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5)统计处理并比较。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比较,慢重肝组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人数为55.93±2.67(93.20%±4.54%),其中摄入严重不足的人数为45.67±7.32(76.20%±12.18%);而肝硬化组分别为26.07±13.74(43.46%±22.76%)和5.13±10.54(8.60%±17.65%),两组比较P<0.01;慢重肝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测量值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5;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钙(Ca)的检测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前白蛋白(PA)和运铁蛋白(TRANS)检测值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慢重肝患者的各种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严重不足,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问题比肝硬化患者更为严重,营养干预需要将膳食与肠内和肠外营养相结合,早期、全面地补充各种营养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应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慢性重型肝炎8例(20例次)。结果治疗后患者生化指标下降明显,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完善的心理护理,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的并发症处理等护理措施是顺利进行CVVH治疗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的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及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本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及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间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IGF-1、BGP及BMD水平,分析血清IGF-1、BGP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FBG、FINS、HOMR-IR、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BGP及BM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患者血清游离IGF-1、BGP水平与年龄、FBG、FINS、HOMA-IR、LDL-C水平呈负相关, IGF-1与BGP及BMD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低血清IGF-I水平、低血清BGP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与隐孢子虫感染的关系,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用金胺-酚染色法(AA—P)和改良抗酸染色法(MAF)检测21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重肝)患者和140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隐孢子虫卵囊,用PCR技术检测其DNA,并进行内切酶分析;对隐孢子虫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AA-p、MAF和PCR检测,慢重肝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1%、3.2%和6.0%;腹泻儿童感染率为0.7%、0.7%和1.4%、PCR结果显示,慢重肝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高于腹泻儿童;阳性患者腹泻史、动物接触史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农村患者感染率高于城市患者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对隐孢子虫的易感性增加,隐孢子虫感染是引起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腹泻和可能加重其病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组27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IGF-1水平。结果对照组IGF-1(186.79±79.35)pg/ml,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组IGF-1(91.78±24.00)pg/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IGF-1(65.73±12.54)pg/ml,较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者血清IGF-1水平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者血清IGF-1水平更低,其在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