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人的颈动脉体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26例不同海拔高度意外死亡和无明显慢性心肺疾病尸者的颈动脉体(简称CB)进行了巨检、光镜及电镜观察,并探讨与高原低氧的关系。男23例、女3例。分组:①高原组6例,②中度高原组17例,③平原组3例。高原人CB平均体积、重量、小叶数量、小叶直径以及细胞直径均高于平原人,高原人CB细胞增生明显,核增大,双核。电镜下高原人CB的超微结构致密核心囊泡较平原人多,并多近胞膜分布,少数嗜锇核较小、空晕较宽、线粒体增大等。  相似文献   

2.
高原人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附红细胞体(epreythrozoon,简称附红体)是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中的一群多形态单细胞原生物,可引起一种新的人兽共患病——附红细胞体病(epreythrozoonsis,简称附红体病),该病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旨在了解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复方党参改善高原人脑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探索药物改善和预防高原低氧对人脑功能的损害,1996年5-7月我们对在住海拔3700m一年的同一群体26名健康青年进行了口服复方党参片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简式四合一及韦氏记忆量表(WMS)甲工和DX-SA型电脑多项心理测试仪对复方党参服用前后的26名青年分别进行测验;结果:服药后的智力与记忆功能及多项心理测验明显优于服药前;结论:复方党参对于以和改善高原低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观察高原 3 2人用脂肪餐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并与内地血脂反应比较 ,拟逐步建立高原脂肪耐量实验 ,为加强高原心血管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显示 ,脂肪量约 1g/kg体重 ,其血清甘油三酯 (TG)及血清浊度餐后测定值明显升高 (P <0 .0 5 ) ,4h内TG与平原比较亦存在着明显差别 (P <0 .0 5 ) ,但曲线回复较快 ,TG 6h~ 8h几乎恢复到空腹水平 (P >0 .0 5 ) ,血清浊度 6h后逐渐恢复到空腹水平 (P >0 .0 5 ) ,提示高原正常人血脂代谢规律与平原相同 ,但本实验结果显示高原人群血清浊度和TG餐后不同时间的平均值均较平原为高 ,此现象是…  相似文献   

6.
慢性低氧和运动对高原人血浆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英]/Schmidtw……//JApplPhysiol.1993,74(4).1874~1878.对8例南美玻利维亚高原世居者在海拔2600m进行了静息、极限和亚极限运动试验,10例海平面人作静息对照,静...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平原人移居高原后尿蛋白及尿沉渣改变的同步研究.方法:对尿蛋白及尿沉渣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平原人移居高原最初30d内极少有尿蛋白阳性者.随移居时间的延长,尿蛋白阳性者逐渐增多,与海拔高度无确切关系.居留4880m90d尿中红细胞数异常并有较多的颗粒管型存在.返平原后尿蛋白伴随着血压下降而锐减.尿沉渣镜检异常亦迅速消失.结论:高原人的尿蛋白及尿沉渣异常与移居高原时间、血压升高或/和RBC增多有关,而与急性高原病无明确关系.较久居者尿蛋白的发生可能是高原缺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及肾小管上应重吸收功能降低所致.肾实质可能有一定程度损害.  相似文献   

8.
心肌细胞含有多种酶类,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及代谢过程,心血管系统是高原低氧环境下受影响较大的系统之一。心肌酶活性水平的变化,可反映低氧对心肌酶代谢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心肌细胞破坏或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本文采用递增负荷运动方法,观察吸人液态氧对海拔3700m高原健康青年力竭运动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原人睾丸酮,雌二醇水平与年龄和血红蛋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资料研究高原地区(3200m)375例正常人(15-85岁)的血浆睾酮(T)、雌二醇(E2)浓度与年龄和血红蛋白(Hb)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男性T值在60岁前高于平原值(P〈0.05),在60岁后,T随龄增加而下降,E2随龄增而上升。Hb和睾丸体积(V)在50岁后,逐渐下降或减少,Hb与T之间呈正相关(r=0.202,P〈0.05);T/E2幽会在男性中随龄增而下降,在女性中则上升。提示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高原环境下低PaO_2、低PaCO_2及低通气量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吸氧效应,我们于1992年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海拔3700m高原现场采取过度换气、屏气方法进行了本项研究。1 对象与方法1.1 实验对象:均为进驻海拔3700m40d的男性青年官兵,平均年龄20.8岁,身体健康,24人为首次进入高原,其余12人虽曾多次进入过高原地区,但已在平原生活1年以上。1.2 实验方法:①TCD仪为TC2000智能化机型;②应用4MHz探头置于锁骨上缘胸锁乳突肌内侧,探测头颈总动脉(CCA)的平均流速(Vm),收缩峰  相似文献   

11.
本资料研究高原地区(3200m)375例正常人(15~85岁)的血浆睾酮(T)、雌二醇(E_2)浓度与年龄和血红蛋白(Hb)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①男性T值在60岁前高于平原值(P<0.05),在60岁后,T随龄增加而下降,E_2随龄增而上升,Hb和睾丸体积(V)在50岁后,逐渐下降或减少,Hb与T之间呈正相关(r=0.145,P<0.05);②女性中T随龄增有下降趋势,E_2随龄增而明显下降(r=0.202,P<0.05);T/E_2比值在男性中随龄增而下降,在女性中则上升。提示:在高原低氧环境中,人体为了适应缺氧环境,性激素等发生了相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量咽鼓管通气阻力及维持咽鼓管开放状态的最低压力 ,进而探讨咽鼓管被动开放机制。方法测咽鼓管组织张力 ,共检测 2 4名男性飞行员。ZO 90 1型声阻抗仪测量中耳腔压力。测咽鼓管通气阻力 ,在鼻前孔和外耳道放置气体压力传感器 ,检测外耳道气压变化时的鼻咽部压力作为VRET。飞行验证 1 60耳 ,低压舱验证 60耳。结果咽鼓管通气阻力个体差异较大 ( 1 .2 0~ 6.86kPa)。咽鼓管开放后 ,鼓室腔压力随面罩内压力变化而变化 ;面罩内压力降至近 0 .70kPa ,鼓室腔压力突然降至 0kPa左右 ,个体差异较小。飞行组 1 60耳中 1 9耳有耳气压伤表现 ,1 41耳无气压伤耳 ,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 (P<0 .0 0 1 )。低压舱组 60耳 ,9耳有耳气压伤表现 ,无气压伤 5 1耳 ,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 (P <0 .0 0 1 )。结论经面罩加压可以使咽鼓管被动开放。咽鼓管被动开放后 ,只要 0 .70kPa的压力就能维持其处于开放状态。VRET与耳气压伤的发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压通气危险人群的通气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原属机械通气“禁忌证”的特殊人群的正压通气可行性,及其正确的通气策略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次,包括肺大疱27例次,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次,休克43例次,咯血15例次和活动性肺结核5例次,因严重呼吸衰竭行正压通气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机械通气后绝大多数患者的血气明显改善,生命延长或随基础病的好转在病情稳定后撤机拨管。在实施恰当的通气策略后,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也不多见。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麻快速诱导无通气期的安全时限。方法对120例择期全麻病人连续监测诱导期、无通气期、插管后3分钟的Spo2、HR、Bp、ECG、RPP的变化;用血气分析仪测定插管开始即刻、无通气1分钟、无通气2分钟、插管后3分钟的Pacoz的变化。结果HR、Bp、RPP、Paco2在无通气期1分钟就已明显上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随时间越长上升越明显。插管后3分钟均降至诱导前水平,而Spoz一直无变化。结论无通气期控制在1分钟以内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在多发伤抢救中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发伤病情危重,常伴有颅脑外伤、胸部外伤及休克等,急性低氧血症发生率高,易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甚至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所以,机械通气在多发伤救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将我院1996年1月~1998年7月间204例多发伤救治中机械通气(MV)的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多发伤204例,皆符合多发伤诊断标准[1]。ISS评分≥16分。年龄10~80岁,平均40.76岁。交通伤150例,高处坠落伤33例,其他伤21例。伴有休克82例,合并颅脑外伤114例,胸部(包括胸椎…  相似文献   

16.
梭曼急性中毒后,整体症状逐渐恢复而酶活力恢复很慢,两者很不一致。梭曼中毒后的直接结果是ACh在突触间隙和神经肌接头间的大量蓄积。梭曼中毒酶又不能自动活化。因此,人们推测在这种条件下蓄积的ACh强烈而持久地作用于胆硷能受体,致使受体脱敏感。脱敏感的受体对ACh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招飞体检中进行对比敏感性检查的方法和标准,改进现行视觉功能检查方法。方法用CSF-I型对比敏感性检查仪,检查了305名应招男青年在5个空间频率上的对比敏感性。结果视力合格组(n=239)和视力不合格组(n=66)的对比敏感性水平,经统计检验有显著性差异,视力合格组优于视力不合格组。进一步分析了视力合格组的对比敏感性分布,选取了淘汰3%的正常值界限。另外,视力不合格组(VA>0.8)中有些人对比敏感度优良,从而提出了根据视力和对比敏感性相结合的选拔方法。结论在招飞体检中结合使用视锐度检查和对比敏感性检查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招飞体检中对比敏感性检查方法和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招飞体检中进行对比敏感性检查的方法和标准,改进现行视觉功能检查方法。用CSF-I型对比敏感性检查仪,检查了305名应招男青年在5个空间频率上的对比敏感性。视力合格组和视力不合理组的对比敏感性水平,经统计检验有显著性差异,视力合格组优于视力不合理组。进一步分析视力合格组的对比敏感性分布,选取了淘汰3%的正常值界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理通气辅助超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简称G-方案),提高对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灶(f GGO)的细节显示。方法:临床低剂量肺癌筛查中检出的连续20例f GGO患者(男9例,女11例,35~74岁,平均53±11岁)纳入研究,前10例对病灶范围进行常规超高分辨率靶扫描和G-方案扫描,后10例利用筛查原始数据对病灶范围进行回顾性1024矩阵靶重建和G-方案扫描。2位高年资医生共同评价所得图像,评价指标包括:图像细节显示清晰度主观评价、病灶和周围肺野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方案扫描图像上磨玻璃灶细节显示清晰度明显优于常规超高分辨率扫描和回顾性重建,病灶所在区域背景肺野CT值明显低于常规超高分辨率扫描(P<0.05)。病灶与背景之间的密度差(即相对密度值)在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理通气辅助帮助背景肺过度充气,结合超高分辨率CT扫描可以增加磨玻璃灶的细节显示能力,进而提高f GGO的诊断准确率。相对密度值可能更适合磨玻璃结节的密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引发老年患者胸腔积液的相关病因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机制。方法分析100例老年患者行MV的临床资料,对用MV前、后发生胸腔积液的病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中8例患者在用MV前、后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用MV前已有27例发生胸腔积液(占27%),用MV后新增加胸腔积液者33例。用MV者共60例合并胸腔积液(占6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不全是用MV后发生胸腔积液的主要因素。超声心动图显示MV使三尖瓣跨膜压增大。结论老年患者应用MV后,胸腔积液者增多,MV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三尖瓣跨膜压增大,使原有心功能不全者成为发生胸腔积液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