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8-2002年对5 750例围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检出出生缺陷7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3.04‰。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02‰,高于女婴的发生率12.34‰。四肢及趾指畸形的发生率最高(3.83‰),其次为全身积液和水肿(2.61‰),再次为神经系统(2.26‰)。缺陷儿母亲妊娠期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职业、文化程度和孕早期感冒及用药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影响因素。提示,应继续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及病因学研究,加强健康教育和普及优生知识,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2003-2007年深圳市8704名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3-2007年深圳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3-2007年在深圳市某医院监测的围产儿中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计监测围产儿8 704例,发现出生缺陷19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2.75‰,2003-2007年发生率为10.73‰~33.77‰之间,各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出生缺陷最多的病种为先天性心脏病.不同年龄组的母亲所生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9.39‰~31.67‰之间,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住人口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56‰(68/3 663),流动人口的为25.79‰(130/5 041),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为111.11‰(22/198),高于非出生缺陷围产儿的8.11‰(69/8 506)(P<0.05).结论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张玉    曾定元    农铮    覃海妍  覃单浩  陆春  张康 《现代预防医学》2019,(2):249-252
目的 了解2013 - 2017年柳州地区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实施方案》对柳州地区114家助产机构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 d内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 - 2017年柳州地区发现出生缺陷儿5 018例,总发生率为17.49‰,2013 - 2017年柳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产后确诊的出生缺陷儿数是产前确诊数量的5.17倍。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22.61‰)高于乡村(12.99‰),男性(19.59‰)高于女性(15.13‰)。≥35岁母亲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21.2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是先天性心脏病(5.08‰)、多指/趾(3.07‰)、外耳其他畸形(1.06‰)、总唇腭裂(1.03‰)、并指/趾(0.76‰)。结论 柳州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广西平均水平,以先天性心脏病和多指(趾)为高发出生缺陷,生后确诊的出生缺陷儿显著多于生前确诊的。建议进一步加强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提高产前检查专业技术水平,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贵港市2001~2006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贵港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种类、流行特征及动态变化,提出干预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2001~2006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分析,有关数据按照前3年与后3年进行分析。结果:监测围产儿83 356例,出生缺陷儿1 344例,发生率16.12‰,前3年与后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5.83‰和16.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其中监测城市围产儿37 786例,出生缺陷393例,发生率10.40‰;监测农村围产儿45 570例,出生缺陷951例,发生率20.87‰。监测男性围产儿45 830例,出生缺陷697例,发生率15.21‰;女性围产儿37 495例,发生缺陷616例,发生率16.43‰;两性畸形31例。城市与农村对比,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经χ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χ2=142.04,P<0.001),而男性与女性围产儿对比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P>0.05),出生缺陷前5位是胎儿水肿综合征、总唇腭裂、多指(趾)、脑积水、无脑儿。结论:根据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重点在农村,主要针对胎儿水肿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孝感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主要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方法 采用《出生缺陷儿登记卡》收集孝感市所有助产技术单位2007~2011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4.26‰,各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出生缺陷中前5位分别是多指多趾(0.61‰),外耳畸形(0.47‰),唇裂伴腭裂(0.45‰),唇裂(0.39‰),先天性心脏病(0.32‰);产前诊断率为21.08%,其中B超诊断率为14.46%;孕产妇年龄大于35岁或小于20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婴,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此外孕母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越低.结论 孝感市近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以体表畸形为主,母亲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居住地等是围产儿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农村为出生缺陷预防的重点.加强婚前与孕期保健的宣教,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7个区县0~14岁儿童的出生缺陷现状。方法:按ICD-10所列病种设计调查表,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现场对0~14岁儿童出生缺陷开展调查,包括出生缺陷的种类、发生率、城乡儿童出生缺陷发生比例、不同部位发生情况等,收集出生缺陷/遗传病信息数据。结果:获得有效调查问卷7 977份,出生缺陷种类24种患儿15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9.81‰。前4位为:唇裂73例,发生率9.152‰;肢体畸形17例,发生率2.137‰;脑积水14例,发生率1.755‰;心脏畸形12例(男童5例,女童7例),发生率1.504‰。其中男童9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22.37‰;女童6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6.89‰,男童明显高于女童(χ2=204.44,P<0.005)。城市儿童2 198例(27.55%)中出生缺陷42例,农村儿童5 779例(72.45%)中出生缺陷116例;城市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率19.11‰,农村为20.07‰,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76,P=0.782)。发生部位第一位是面部缺陷86例(54.43%),第二位为神经缺陷20例(12.66%),第三位为四肢缺陷17例(10.76%),第四位为心脏缺陷12例(7.59%),第五位为泌尿生殖缺陷6例(3.80%),其他缺陷17例(10.76%)。结论:对出生缺陷扩大监测地区、监测时间、监测病种,加强孕前优生指导和检查,做好出生缺陷预防干预,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刘芳  谢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520-4521
目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十堰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种类,探索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和制定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1~2008年十堰市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产科出生的孕满28周至生后7天的围产儿28 89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监测出生缺陷儿441例,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总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26‰。前3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外耳畸形(15.87‰)、多指(趾)(12.47‰)和马蹄内翻足(10.20‰)。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产母文化程度高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文化程度低者。结论:减少出生缺陷的重点在预防,应加强优生优育与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加大产前筛查力度和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减少出生缺陷发生。  相似文献   

8.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2000~2004年出生缺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文玉  赵伊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67-2668
目的:反映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生缺陷情况。方法:按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对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2000~2004年共有围产儿9 272例,发生出生缺陷5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93‰。各民族发生率分别为汉族10.27‰,回族11.42‰,锡伯族5.21‰,维吾尔族4.24‰,哈萨克族4.58‰。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神经管畸形、脑积水、四肢畸形、唇腭裂、小耳(包括无耳)。农村围产儿畸形率明显高于城镇。结论:汉族、回族的缺陷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各民族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2χ=10.81,P<0.05),出生缺陷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应加强优生知识宣传,提高产前保健质量,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3—2018年舟山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舟山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8年县级及以上医疗助产机构分娩的孕周≥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对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病种及顺位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8年舟山市共监测围产儿45 039人,出生缺陷1 067例,平均发生率为23.69‰;2013—201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P0.05)。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7.60‰,高于女婴的19.37‰(P0.05)。城镇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9.28‰,高于农村的11.61‰(P0.05)。不同母亲年龄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缺陷前五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指(趾)畸形、外耳畸形、唇裂伴腭裂和腭裂,发生率依次为12.12‰、2.29‰、1.07‰、0.62‰和0.53‰。结论 2013—2018年舟山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出生缺陷与围产儿性别、户籍、母亲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许海容 《现代医院》2005,5(9):158-160
目的了解河源市城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市城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07‰,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500.00‰;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P<0.01);双胎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单胎(P<0.01);第一季度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第四季度(P<0.05)。结论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及孕前、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工作,继续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病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