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对照研究“骶四针”疗法和一般针刺方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骶四针”疗法,即对骶部四个特定穴位采用特殊针刺方法并加以电刺激直接兴奋阴部神经诱发盆底肌节律性收缩,从而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来改善控尿能力。对照组采用一般针刺方法,即在辨证分型基础上针刺相应穴位。结果 治疗组31例患者经“骶四针”疗法平均治疗21次(3-63次)后,症状100%改善22例(71.0%)。对照组34例患者经30次治疗后,症状100%改善0例。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疗效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结论 “骶四针”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优于一般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骶四针"疗法和一般针刺方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骶四针"疗法,即对骶部四个特定穴位采用特殊针刺方法并加以电刺激直接兴奋阴部神经诱发盆底肌节律性收缩,从而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来改善控尿能力.对照组采用一般针刺方法,即在辨证分型基础上针刺相应穴位.结果:治疗组31例患者经"骶四针"疗法平均治疗21次(3~63次)后,治愈率为71.0%,总有效(症状改善≥50%)率为87.13%.对照组34例患者经30次治疗后,治愈0例,总有效(症状有改善)率为88.24%.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疗效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结论:"骶四针"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优于一般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腕躁针配合体针穴位针刺治疗女子运动员痛经的疗效。方法:16例青年女子运动员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芬必得加腕踝针及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芬必得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止疼显效率8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降压显效率50%,总有效率62.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30分钟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口服芬必得结合穴位针刺及腕踝针刺止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弥可保穴位注射合骶管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急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用弥可保针2000μg、曲安奈德针40mg、0.9%NaCl 20ml、2%利多卡因针5ml骶管注射治疗;治疗组37例,在上述骶管疗法的基础上,加弥可保针1000μg行足三里、阳陵泉、血海、解溪、行间穴位注射。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恢复的优良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9.19%和69.74%,两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疗法合用弥可保穴位注射可提高骶管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督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对286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督脉穴位注射组(治疗组184例)和普通针疗组(对照组102例),观察两种疗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按4级评分法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统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3%,对照组64.7%,2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督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病疗效优于普通针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强制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急性脑梗死后强制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9例实施盆底肌锻炼,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刺,疗程30 d。比较2组患者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异常情况、膀胱指征的改变情况、治疗效果及尿路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异常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2组治疗后患者膀胱最大容积、膀胱最大收缩压、膀胱充盈初始量及尿道闭合压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愈显率89.83%、总有效率98.31%,对照组分别为61.02%、88.14%,2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路感染发生率3.39%,明显低于对照组(13.56%,P<0.05)。结论针刺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强制性尿失禁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挂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平肝熄风”为主,治疗组加用挂针刺法,对照组病位局部穴位常规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沦:拄针治疗面肌痉挛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8.
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婧 《山西中医》2010,26(12):38-3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168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治疗组)96例和针刺组(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20—30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毫针针刺治疗,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两组均半年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和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22%和83.33%,两组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毫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针刺阴茎根部4穴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琴  刘明  徐燕 《中国针灸》2002,22(3):5-13
方法:将2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针刺前后疗效以及两组穴位针刺疗效的对比,结果:治疗组(Ⅰ组)临床自觉症状及前列腺液检查均较对照组(Ⅱ组)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针刺疗效有效率为100%,较对照组的9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论:针刺阴茎根部4穴配合相关穴的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穴位埋线减肥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蒙珊  陈文 《四川中医》2005,23(8):107-108
目的:优选提高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的方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治疗组)及针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68.75%,与对照组(62.5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与对照组(87.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疗效好,且较针刺疗法方便、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头体针治疗对中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55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77),常规体针治疗,主穴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风池、尺泽、委中。治疗组(n=78),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以头针,选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取偏瘫对侧穴位。两组治疗均为1次/d,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总计治疗30d。结果:头针配以常规体针针刺治疗中风有效率(87.2%)高于常规体针针刺组(71.4%),两组之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以体针能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效果优于常规体针组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剌组(n=30),以针刺患侧风池、阿是穴和三阴交穴治疗;针刺加埋针组(n=36),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患侧太阳和悬钟穴埋针治疗;西药组(n=27),口服西比灵5mg,每日2次。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减轻或消失。近期疗效针刺加埋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剌加埋针组与针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远期疗效针刺加埋针组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加埋针组与针刺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而针刺加埋针疗法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高乐  牛红月 《河南中医》2014,(7):1260-1261
目的:观察芒针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名脑梗死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芒针深刺中脘、关元、水道。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尿失禁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穴位注射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实验组则给予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34%)显著高于对照组(86.84%),尤其是治愈率及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针刺疗法相比,穴位注射联合针刺疗法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水肿情况,同时也可显著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刺络放血疗法加温针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10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刺络放血疗法加温针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效果。治疗组108例患者和单纯温针治疗之对照组108例患者均以穴位针刺加TDP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放血疗法。结果: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9.09%,治愈率83.36%,两年复发率10%。对照组108例,总有效率79.63%,治愈率53.70%,两年复发率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儿童自闭症不同临床症状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针刺治疗对儿童自闭症不同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202例自闭症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18例予“靳三针疗法”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4月。对照组84例由儿童特殊训练学校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训练,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4月。结果:治疗后2组CARS总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CARS量表各项指标病情程度改善比较,除模仿、躯体应用能力2项外(P〉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针刺治疗对自闭症患儿绝大部分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均优于特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铺灸加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铺灸加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纽。治疗组13例用铺灸加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13例以常规针刺疗法治疗。以3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2.3%、3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铺灸加针能显著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疗效较常规针刺疗法好。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麻痹性斜视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及针药组。药物组应用甲基维生素B12250μg肌肉注射常规治疗,每日1次;针刺组根据麻痹性肌肉的不同选取穴位,并随症配穴;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组的方法。以上各组均治疗28天。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7%,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的54.5%(P〈0.05,P〈0.01),针刺组与针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疗效确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束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束针疗法加传统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疗程短,见效快。结论:束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局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将头侧穴位分为前中后3组,每组取1个穴位,给予针刺放血,2次/周,连续3周。对照组常规针刺风池、太阳、神庭、本神、率谷、太冲、外关等穴位,3次/周,连续3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