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桂梅  杨继红 《耳鼻咽喉》1999,6(3):165-168
为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将26例鼻息肉标本及14例下鼻甲标本行FGF和增殖细胞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发现PCNA在鼻息肉组的阳性率(78.6%)显著高于下鼻甲组(0.0%),FGF在鼻息肉组的上皮及腺体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P〈0.01,P〈0.001),且二者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P〈0.01)。我们推测FGF对鼻息肉上  相似文献   

2.
血管通透性因子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9例鼻息肉标本及8例下鼻甲粘膜标本行VPF及其受体flk-1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查。结果 VPF在鼻息肉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P〈0.01,P〈0.05),flk-1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P〈0.01)。结论 VPF对鼻  相似文献   

3.
血管通透性因子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permeabilityfactor,VP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例鼻息肉标本及8例下鼻甲粘膜标本行VPF及其受体flk1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查。结果VPF在鼻息肉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P<0.01,P<0.05),flk1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P<0.01)。结论VPF对鼻息肉发生过程中组织极度水肿的产生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鼻息肉组织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病理特征的鼻息肉细胞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规律,以加深对鼻息肉病理机制的了解。方法 以免疫组化染色法对26例(26侧)鼻息肉和14例(14侧)正常下鼻甲组织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抑凋亡基因Bcl-2检测。结果 ①鼻息肉粘膜上皮PCNA、Bcl-2和Bax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但Bcl-2与Bax阳性表达百分率的比值与下鼻甲组织无明显差异,表明鼻息肉上皮细胞凋亡趋势较为明显;②鼻息肉组织中腺体、嗜酸粒细胞Bcl-2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Bax而下鼻甲组织中二者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鼻息肉上皮细胞有显著的增殖特性;凋亡基因Bax和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失衡使细胞凋亡肥抑制是鼻息肉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CNA及c-erbB-2在喉上皮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与增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0例上皮单纯性增生、26例异型增生及30例喉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CNA及c-erbB-2。结果:单纯性增生、异型增生和喉鳞癌间三者PCNA指数分别为6.64%、29.63%及62.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单纯性增生病变与轻度异型增生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6.
晚期喉癌边缘DNA含量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喉癌边缘DNA含量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喉癌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PCNA表达和DNA含量检测,对34例晚期喉癌边缘进行观察。结果肿瘤边缘1.0、0.5、0cm处粘膜,PCNA指数分别为8.62%、17.76%和50.32%。DNA指数分别为0.98、1.082和1.436。统计学分析,1.0、0.5cm处粘膜与0cm处粘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的上皮在分裂,增殖等生物学行为方面已与轻度非典型增生和单纯性增生的上皮细胞不同,手术切缘应在中度非典型性增生的粘膜上皮以外,即0.5cm以外。  相似文献   

7.
转化生长因子α及其受体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例鼻息肉组织中TGFα、EGFR和PCNA的表达及分布民政部结果:鼻息肉组织中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TGFα、EGFR和PCNA高表达,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TGFα、EGFR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在大鼠面神经的分布和表达以及面神经损伤后的改变。方法:制作大鼠右面神经损伤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检测BDNFmRNA和FGF-2mRNA在损伤面神经两断端及左侧对照组神经的表达情况,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其灰度值。结果:BDNFmRNA在对照侧神经和损伤神经近侧端呈弱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轴突和髓鞘周围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内,损伤后不同时间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损伤神经远侧端杂交信号7天开始增强至28天(P<0.01=;FGF-2mRNA在对照侧神经表达极弱,主要位于轴突和髓鞘周围的SC内,神经损伤后近侧端7天杂交信号开始增强至28天(P<0.01=,而远侧端杂交信号1天即开始增强,3天最强(P<0.01=,28天达对照侧水平(P>0.05)。结论:损伤面神经局部BDNFmRNA和FGF-2mRNA的表达增高可能与轴突的再生和髓鞘的形成有关,而它们表达的不同时空改变提示在面神经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enascin(T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特征及其在鼻息肉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24例鼻息肉标本(鼻息肉组)和1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标本(下鼻甲组)中TN的表达,并以5例健康者(对照组)下鼻甲黏膜作对照。结果:鼻息肉组和下鼻甲组黏膜上皮细胞及腺上皮细胞均表达TN;鼻息肉组TN的黏膜上皮阳性细胞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下鼻甲组(P<0.01);鼻息肉组TN的腺上皮阳性细胞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下鼻甲组(P<0.01);对照组下鼻甲组织中黏膜上皮及腺体几乎检测不到TN的表达;鼻息肉组腺体TN阳性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P<0.05)。结论:T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相关;TN在鼻腔内的表达细胞是黏膜上皮细胞和浆液性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1例喉上皮单纯性增生(SHE),32例非典型性增生(AHE)及42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进行了原位检测。结果表明;在SHE、AHE及LSCC中,PCNA指数分别为9.57%、27.33%、68.05%,差异极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轻、中、重度AHE中,PCNA指数分别为13.79%、30.84%、39.9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PCNA表达程度与非典型性增生程度密切相关,是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生物标志,PCNA组化研究有助于认识喉癌前病变的本质,发展趋势及喉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本组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19例鼻咽癌(NPC)中P_(53)蛋白表达,半定量研究发现:①P_(53)表达阳性率为55.5%(66/119),表达的阳性细胞强度和阳性细胞数量与NPC的恶性度、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5),尤其在未分化癌中有超表达现象。②在正常柱状、鳞状上皮,粘膜慢性炎症伴有单纯性增生者均阴性。而在不典型增生的鳞状上皮中有数量不等的轻或中度阳性表达,提示其基因突变趋向。③P_(53)表达阴性和阳性者平均生存期为64.5和31.1个月,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检测NPC中P_(53)蛋白表达,可作为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 MiR-150在鼻咽癌侧群(SP)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是否通过调控靶基因 Nanog促进鼻咽癌侧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方法 采用 SYBRGreen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qRT PCR)法检测 MiR-150及Nanog在鼻咽癌侧群细胞和非侧群(NSP)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瞬时转染 miR-150inhibitor至 SP细胞、miR-150mimic至 NSP细胞中,westernblotting检测 Nanog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通过 CCK-8实验、Transwall实验检测鼻咽癌侧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数据处理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结果 qRT PCR检测结果表明,MiR-150在 SP细胞(0.99±0.05)较 NSP细胞(0.59±0.02)中表达水平升高(t=8.06,P<0.0001),Nanog在鼻咽癌SP细胞(0.99±0.47)较 NSP细胞(0.49±0.05)表达升高(t=7.5,P<0.0001);SP细胞转染 MiR-150inhibitor(0.46±0.03)较对照组(1.01±0.07)Nanog表达下调(t=6.85,P=0.0005)、CCK 8实验示增殖受抑制、Transwell侵袭实验示侵袭能力减弱(114.40±5.14vs57.30±4.29,t=8.5,P<0.0001);NSP细胞转染 MiR-150mimic(1.01±0.06)组较对照组(0.48±0.04)Nanog表达上调(t=6.16,P=0.0008),增殖及侵袭能力增强。结论 鼻咽癌 SP细胞中MiR-150与 Nanog呈高表达,MiR-150可通过调控靶基因 Nanog促进鼻咽癌侧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钩突在局部防御慢性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溶菌酶(lysozyme,LZ)和乳铁蛋白(lactoferin,LF)在17侧健康和70侧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单纯炎症组和合并鼻息肉组)钩突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LZ在单纯炎症组钩突粘膜杯状细胞中表达较健康对照组加强(P<0.05);LF在健康和慢性鼻窦炎钩突杯状细胞中常为阴性表达;②LZ在健康和慢性鼻窦炎钩突粘膜腺体的浆液性和粘液性细胞中均有表达;LF只在浆液性腺细胞胞浆中表达。合并鼻息肉组钩突粘膜腺细胞中LZ和LF的表达增强,其LZ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炎症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LF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③钩突粘膜上皮细胞对LZ和LF多为阴性表达。结论钩突粘膜中的杯状细胞和混合腺对LZ和LF的分泌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构成局部免疫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 、其受体及受体相关蛋白1(TGFβ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1,TRIP1) 在鼻咽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同一例标本中癌旁上皮和癌细胞内的3 型TGFβ,2 种受体的蛋白水平和TRIP1 mRNA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TGFβ1、TGFβ2、TGFβ3、TGFβRI、TGFβRII在癌旁上皮表达强于癌组织的百分数分别为65.79% 、66.67 % 、55.26% 、48.57% 、63.16 % 。癌旁上皮阳性率都高于癌组织阳性率( P<0.01) ,癌细胞TRIP1mRNA表达平均灰度值19.32±10.70 ,癌旁上皮平均灰度值为11.96 ±5.85( P< 0.05)。结论 鼻咽低分化鳞癌中TGFβ信息传递通路中的配体、受体和受体相关蛋白1 表达减弱。  相似文献   

15.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喉癌、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声带息肉组织各18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结合显微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声带息肉组织中EGFR存在于基底细胞层,偶见于棘细胞层,而在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及喉癌组织的各层细胞均有表达。喉癌细胞中EGFR含量明显高于声带息肉及喉粘膜不典型增生细胞(均为P<0.01),病理分级不同的喉癌细胞EGFR含量不同,Ⅱ、Ⅲ级鳞状细胞癌中均较Ⅰ级中增高(P<0.05),喉粘膜不典型增生细胞较声带息肉基底层细胞EGFR含量无增高(P>0.05)。本结果提示:在喉部常见疾病中,EGFR的过量表达是喉鳞状细胞癌的特有表现,并且EGFR的表达水平同喉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健康成人鼻声测量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鼻限流节段即鼻瓣的部位,提供健康成人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和鼻腔容积(NCV)的测量值及影响因素,应用丹麦产RH-2000型鼻声测量计对176名健康成人进行了测试。NMCA为0.55±0.13cm2(x±s,下同),距前鼻孔6.0cm处的NCV为7.16±1.82cm3,NMCA有82.7%位于下鼻甲前端,距前鼻孔的距离为2.22±0.35cm,17.3%位于鼻内孔,距前鼻孔的距离为0.79±0.25cm,表明鼻限流节段即鼻瓣位于鼻腔前部即鼻内孔至下鼻甲前端之间。男性NMCA和NCV均大于女性(P<0.05),两侧鼻腔间NMCA和NCV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60岁以上者NMCA和NCV显著增大(P<0.01,P<0.05)。鼻声测量法(AR)是一种利用声反射原理对鼻腔几何学进行测量的新方法,本文所提供的NMCA的测量值及影响因素,可为临床应用AR客观评价鼻腔开放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1992年上半年获取的55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癌(NPC)的活检存档标本,用15例正常人鼻咽部组织蜡块作对照。所有标本作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测定P蛋白的表达。并对所有NPC患者进行5年随访。结果表明,P蛋白在鼻咽部正常组织表达阳性率为100%,鼻咽部低分化鳞癌阳性率为70.9%,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472)。Ⅰ-Ⅱ期、Ⅲ期和Ⅳ期NPC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80.0%、60.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w=8.3050,P=0.0473);T1-T2、T3和T4期NPC的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8%、72.2%、45.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w=15.34,P=0.0394);无颈淋巴结转移与有颈淋巴结转移组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70.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Kw=6.2793,P=0.0557);P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7%、68.1%,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r=0.4775)。通过本实验提示:在NP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P15蛋白丢失的参与;P15蛋白表达可作为NPC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晚期喉癌边缘DNA含量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晚期喉癌边缘DNA含量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喉癌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PCNA表达和DNA含量检测,对34例晚期喉癌边缘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边缘1.0、0.5、0cm处粘膜,PCNA指数分别为8.62%,17.76%和50.32%。DNA指数分别为0.98、1.082和1.436。统计学分析1.0、0.5cm处粘膜0cm处粘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重度非  相似文献   

19.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喉上皮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1例喉上皮单纯性增生(SHE),32例非典型性增生(AHE)及42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进行了原位检测。结果表明:在SHE、AHE及LSCC中,PCNA指数为9.57%、27.33%、68.05%,差异极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轻、中、重度AHE中,PCNA指数分别为13.79%、30.84%,39.9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相似文献   

20.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法、DNA图像分析法及核分裂像计数法对70例喉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王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细胞增殖活性与喉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密切关系(P<0.01,P<0.01)。结果表明,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对于判断喉癌的恶性度及估计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