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大骨节病区人群硒营养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克山病病区分布于低硒地带的相对缺硒区。大骨节病是广泛流行于低硒地带相对缺硒区的另一种地方性疾病,其组织形态学特征主要为软骨组织内多发性灶性坏死,同时伴有各种变化,病理变化的本质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用亚硒酸钠和维生素 E 或单方亚硒酸钠防治大骨节病均取得显著疗效。对病区环境的研究结果证实,大骨节病区分布于我国低硒地带之相对缺硒区,对病区人群硒营养状态的研究表明人体处于贫硒状态。从环境化学生态学观点来看,随着地质、地貌、生物、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土壤、植物(动物),人体系统中硒的含量亦会随之有所波动,这种波动能否影响人体硒的营养状态?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规律的研究表明,本病具有波浪性,有春冬季节多发的特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铁作为冠心病发病易患因素之一及其病理生理基础作一综述,并简述铁源性心肌病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永寿大骨节病区居民营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永寿大骨节病情近年来的明显下降,本报告提供了当前本地居民的一般营养状况。膳食调查结果说明,膳食蛋白质来自优质食品如肉、蛋及豆制品的不过3%,油和脂肪摄入量甚低。体格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结果未发现明显的营养缺乏征侯。  相似文献   

5.
COPD的营养状态和营养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现象十分常见,气道阻塞越重,营养不良越明显。营养不良可使呼吸肌尤其是膈肌肌力和耐力下降,易诱发呼吸衰竭,而且还可使细胞免疫低下及分泌性IgA 下降,从而易诱发肺部感染。补充营养可改善呼吸肌功能和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6.
COPD的营养状态和营养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NS)患儿53例,测定其治疗前(伴贫血或不伴贫血)和恢复期铁代谢相关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探讨血清白蛋白及尿蛋白持续时间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发现血清铁、转铁蛋白在NS治疗前较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而总铁结合力与转铁蛋白饱和度显著增高;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呈正相关;贫血的程度与蛋白尿持续的时间呈正相关.认为NS治疗前转铁蛋白的丢失可使体内缺铁,长期不缓解的肾功能正常的NS也可出现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给50例病人(包括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及不明原因的缺铁者14例,骨髓增生病11例,各种淋巴瘤8例,类风湿关节炎伴贫血6例其中5例为缺铁性,特发性血色病4例,铁负荷过重4例,鳞状上皮癌3例)口服3mg 亚铁和2.5微居里~(50)Fe,然后测定铁吸收的百分率,同时进行血红蛋白浓度、血浆铁浓度、血浆铁结合力、血浆铁蛋白浓度和骨髓非血红蛋白铁浓度等项检查。结果血红蛋白浓度7.3~16.2g%,血浆铁浓度26.3~241.6μg%,运铁蛋白饱和度7~91.5%,血浆铁蛋白浓度少于1~5,000μg/L,骨髓非血红蛋白铁浓度14.4~20.9μg/g,铁吸收百分率3.2~93.7%。上述数值除血红蛋白浓度外,均不呈常态分配,所以进行了对数(10g)换算。结果显示铁吸收与上述各项  相似文献   

9.
大骨节病研究的最近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 病情及监测 大骨节病(KBD)病情下降现象,在俄罗斯的老病区(乌洛夫地区)早已观察到;但仅限于临床患病率的调查,而且因陆续用过各种防治措施,病情下降的原因很难分析清楚。 我国KBD病区众多,各地病情不一。80年代以来,不少病区报告病情下降。有的病区病情已很轻并相对稳定,有的已达到或低于控制标准。而且观察到,病情的下降,可出现在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病区和重病区。病情下降时,可伴有当地人群发硒含量上升。服硒盐导致人群发晒上升的病点,当与自然状况下人群发硒上升的病点作比较时,未看出服硒后的病情下降有何明显地优于病情的自然下降。分析病情自然下降的有关因素,已被提到的有改革开放后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口粮增加;口粮中小麦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0.
加强成人大骨节病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发生的骨关节炎,一旦罹患,后果严重,甚者可以致残。中国大骨节病的大流行,出现在20世纪的60~70年代。那时的重病区,7~12岁儿童X线检出率一般在70%~80%以上,集中发生在陕西、山西、黑龙江和内蒙古等省的农村地区。病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形势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1.
大骨节病病毒病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华银 《地方病通报》2008,23(6):7-9,F0002
大骨节病(KBD)病因至今未明.本文对笔者等近年来撰写的KBD有关病毒病因的多项研究报告做了综合性论证.就笔者研究所见KBD有三类细胞坏死:(剖检材料上的)软骨细胞B型凝固性坏死和骨髓血细胞坏死及(KBD病儿的)外周血白细胞坏死;三者坏死细胞的核内都有嗜酸性包涵体,且三者坏死的形态改变及其演化过程相同又都有KBD病理特异性.据此笔者认为,三者细胞坏死可能是由同一病毒感染引起的.在KBD病儿的坏死白细胞核内找出病毒核衣壳的结果 ,已使白细胞坏死是由某特异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一假设得到验证.作为关键病变,KBD软骨细胞B型凝固性坏死可能也是由引起白细胞坏死的该病毒的同一病毒感染引起的,即该病毒可能就是KBD的病因.后一假设已得到体外实验结果 的强有力支持:实验中该病毒已诱发培养软骨细胞出现与人类KBD软骨细胞B型凝固性坏死相一致的特异病变.有关KBD病毒病因假设的结论 性评价,有待后继更多工作来检验.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大骨节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大骨节病主要分布于青州市,受威胁人口19800余人。1958年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为轻病区。自60年代全面贯彻落实以改水为中心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以后,病情逐年下降,现已达国家控制标准。在开展防制工作的同时,也进行了大地的科学研究工作。现将40年来的主要科研情况概述如下。1自然地理条件特征的研究 山东省大骨节病病区面积约 40km2,位于东经 118°18′-118°20′、北纬36°37′~36°39′,海拔310~332m,属于沂蒙山系延伸青石山区。病区处于残原边坡、群山丘陵地带,地形切割及水…  相似文献   

13.
14.
1987年4月~1989年9月对内蒙三个典型大骨节病区病情和人体硒营养状态进行了现场连续定期观察。结果表明:1.病情随人体硒营养状态的改变而变化。2.病区人体硒营养状态的变化在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观察期间,发硒≤0.1μg/g 的人群逐渐减少,>0.1μg/g 发硒的人群不断增加,至观察结束时,发硒在0.1~0.15μg/g 范围的人群占优势。3.X 线阳性检出率和干骺端改变检出率与发硒之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01)。4.大骨节病早期病变及其程度与人体硒营养水平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证明本病早期病变与硒有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5.
大骨节病自由基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骨节病病因已形成环境低硒,饮水有机物中毒及粮食真菌污染三种学说。根据病区的生化调查发现,患儿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V_E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陕西省旬邑县大骨节病病区7~12岁儿童采用补硒及主食粮干燥措施预防大骨节病的效果。方法 在病区采用补硒及主食粮干燥措施,并分别在预防措施实施前后的2014年和2016年对病区儿童拍右手X线片,采集头发、小麦和水样,以西安市健康体检儿童为非病区对照,采用双道原子荧光和ELISA法等测定硒和T-2毒素含量及粮食含水率。结果 2014年旬邑县7~12岁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9.9%,为大骨节病轻病区,小麦硒含量为7.03±5.94 ng/g,发硒含量为0.24±0.07μg/g,水硒含量为0.51±0.27 ng/mL。非病区对照小麦硒含量为22.43±6.38 ng/g,发硒含量为0.62±0.13μg/g,水硒含量为0.75±0.11 ng/mL。病区小麦T-2毒素含量为206μg/g,小麦含水率为16%。结果表明,旬邑县7~12岁儿童发硒含量显著低于西安地区儿童,小麦硒含量显著低于西安地区,采用补硒及主食粮干燥后,2016年预防组儿童发硒含量显著增加,粮食T-2毒素含量为96 ng/g,含水率为12%,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旬邑县大骨节病病区外环境处于低硒状态,大骨节病X线...  相似文献   

17.
铁代谢紊乱使体内铁积蓄过多而产生血色病。如能早期发现,施以静脉放血治疗,就能防止绝大部分并发症。根据铁在肝脏沉积使肝脏密度增高这一特点,作者提出可用CT肝脏密度测定(hepatic density determin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HCTD)帮助诊断。所有检查均在同一台全身CT机上进行。CT值空气为一500,水为0,密质骨为+500。把呼气末肝脏的上、下缘与右锁骨中线交点的连线分成三等分,通过中、上三分之一的交点作肝脏横切面。窗宽1cm,不用造影剂。在这一切面上距肝脏边界1cm的边缘区域内,取5个各为1cm~2的小方块,以其平均CT值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大骨节病人尿中粘多糖、肌酸、肌酐、羟脯氨酸和总硫与大骨节病病情有一定关系,其中肌酸和总硫与病情相关程度较高。逐步回归分析,尿中肌酸、粘多糖和总硫对病情起作用大。为大骨节病早期诊断提供了线索和根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大骨节病相关饮食行为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访谈式问卷,对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13个样本村的1 007名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89.0%的居民坚持食用大米,该行为率较低的分别为70~岁年龄段居民(85.8%)、牧区居民(79.8%)、藏族居民(87.0%)、非农业者(84.6%)以及未上过学/小学未毕业者(85.8%)。调查对象中59.6%的居民坚持食用硒碘盐,该行为率较低的分别为农区居民(39.1%)、羌族居民(37.9%)。病区居民最近1周副食食用情况中蔬菜(95.7%)、猪牛羊肉(94.3%)食用率较高,而家禽及禽产品(30.5%)、鱼类(8.0%)较低。结论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食用大米情况较好,食用硒碘盐情况较差,最近1周副食食用不均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肝脏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遂宁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的177例肝硬化患者,入院后48~72 h内完成对患者入院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随访半年。将患者Child-Pugh评分情况与SGA营养状况相比较。统计分析不同营养状态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中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以及饮食情况。结果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体质量、BMI、中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与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例患者饮食合理,且营养状况均良好,但45例不合理饮食的患者仅有2例营养状况良好,17例轻-中度营养不良,26例严重营养不良。经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109例,其中Child A 65例,Child B 44例。重度营养不良患者26例,其中Child B 15例,Child C 11例。结论 SGA可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态。患者营养状态与肝脏储备功能Child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