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冯玲怡  丁洁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67-1367
对灌云县1997~200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1资料来源与方法灌云县25个乡镇儿保组按“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统计表”及儿童死亡报告卡 ,逐步统计上报县妇幼保健所。对其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2结果2 15岁以下儿童死亡按年龄段构成比及动态情况见表1。婴儿死亡率由1997年的15 3‰ ,下降到2001年的1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997年的21 6‰ ,下降到2001年的16 1‰。其中婴儿死亡中新生儿死亡构成比例呈上升趋势 ,降低婴儿死亡率工作重点应该是新生儿期。2 21997~2001年新生儿、28天~1岁以内、1~5岁儿童死因构成及顺位 ,…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鞍山市婴儿死亡变化趋势及死因构成,为降低婴儿病死率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通过3年回顾调查鞍山市2010至2012年婴儿死因与构成,并对在二级以上助产单位死前治疗的典型婴儿死亡病例进行市级评审分析。结果婴儿病死率逐年下降,2012年比2010年下降17.16%,3年累计婴儿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婴儿死亡评审结果: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75%,死因主要以县级医院知识技能和资源匮乏,不认证、转诊不及时延误了抢救时机。结论加快县、乡两级医院产、儿科建设,重视人员技术培训和医疗质量管理,降低儿童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1992至1993年,徐州市所属6县(市)共死亡婴儿4219例。为有效地降低婴儿死亡率,完成到2000年使婴儿死亡率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1/3的奋斗目际,本文从婴儿死因角度对4219例作简要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死亡年龄的构成比1992至1993年,徐州所属6县(市)活产168111例,5岁以  相似文献   

4.
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荥阳市1997和1998两年间死亡的267例婴儿死因进行分析,旨在寻找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对策。1 资料来源 各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和有产、儿科的市直综合医院,每月上报一次死亡报卡,由保健院儿保科专人审核,剔除重卡。每年进行一次出生、死亡漏报调查。分析对象是荥阳市正式户口和居住1年以上的母亲,孕满28周分娩的活产儿及死亡婴儿。  相似文献   

5.
儿童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是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主要指标。通过每季度儿童死亡逐级报表,1991年全市0—4岁儿童死亡852人,其分析如下: 一、资料来源:儿童死亡数的来源按死亡报告程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基层报表——城市各初级卫生保健站,农村乡医院防保科每季度根据死亡登记,填写儿童死亡报表,上报区(县)妇幼保健所,然后集中报市妇幼保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区婴儿死亡状况,分析构成死亡的各种因素,确定我区妇幼保健工作重点及保健任务,于1986年7月对邢台地区两县一市的45万人群进行了婴儿死亡率及死因的调查,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调查对象:1986年度未满1周岁的死婴.  相似文献   

7.
赣榆县五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晓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454-454
了解赣榆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制定有关预防措施以降低该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对该县2001~2005年五年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为县、乡(镇)两级医院和市级各医院转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以及儿童死亡补漏调查结果,活产数的统计以本县的常住户口为准,所有资料均由县妇幼保健所儿保专业人员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杭州市萧山区2016—202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降低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 资料来源于萧山区2016—202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国家统计报表,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及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情况。结果 2016—2020年杭州市萧山区活产总数58 90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141例(2.4‰),以婴儿死亡为主,占73.8%。5岁以下和1~<5岁男童死亡率(2.9‰、 1.0‰)高于女童(1.8‰、0.2‰)。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意外窒息、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死亡地点以医院为主,占67.4%,省(市)级医院(55.3%)是最主要的诊治机构。结论 萧山区2016—202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降低婴儿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意外伤害、新生儿疾病和先天异常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9.
为检测本地区是否实现“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和“九十年代行动计划”提出的到 2 0 0 0年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 1/ 3的战斗总目标。找出与 90年代及其他省市的差距 ,特将 1997年至 2 0 0 0年连续四年三级医疗监测网所得的资料总结及分析。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为 1997~ 2 0 0 0年高邮市婴儿生育监测上报的死亡卡及有关报表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产科及儿科的死亡登记及报告卡。1.2 方法 利用儿童保健三级网 ,我市在 80年代已有较为完善的儿童保健三级网 ,利用指标管理。市妇幼保健所指导乡镇卫生院做好…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布拖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监测能够较好的掌握一个地区妇幼卫生领域中儿童死因的流行病学动态,为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2006年,我县监测了辖区内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278例,现将死亡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人口资料来源于布拖县统计局死亡资料来源于基层卫生院报告数及布拖县妇幼保健站2006年统计资料。2结果与分析2.1死亡年龄分布278例死亡儿童中,男性131例(47.12%),女性147例(52.88%),新生儿23例(8.27%),婴儿14…  相似文献   

11.
常熟市现有中心卫生院4所,镇卫生院28所,均开设妇产科,并全部达到了爱婴医院标准。1996年全市共分娩9240人,其中在镇卫生院分娩5238人,剖宫产1289人,剖宫产率为24.6%。全市全年未发生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为11.6%。  相似文献   

12.
《江西医药》2009,44(6):F0003-F0003
修水县妇幼保健院前身是县妇幼保健所和义宁镇中心卫生院,于2004年6月经修水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一所集医疗、妇幼保健、卫生防疫、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医保、社保、农保定点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13.
长汀县225例围产儿死亡分析长汀县妇幼保健所程旭为掌握长汀县围产儿死亡状况,探讨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对1985年至1991年长汀县儿调村围产儿死因进行调查并分析前5位死因。一、资料与方法分析对象为占我县10%人口的30个儿调村范围内,1985年1月1...  相似文献   

14.
苗凤云 《淮海医药》2013,31(3):270-271
目的分析蚌埠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三县四区妇幼保健所上报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对2005~2011年全市48例死亡孕产妇进行了评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全市7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2.15/10万,其中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32.41/10万,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0.18/10万。48例孕产妇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内科合并症、胎盘因素。其中可以避免死亡占64.58%,不可以避免死亡占25%,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占10.42%。结论做好孕产期系统保健护理,为降低蚌埠市孕产妇死亡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为提高蚌埠市产科质量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615例婴儿死因调查分析长乐市妇幼保健院高天榕长乐市卫生防疫站高鸿雄方中为了搞好妇幼保健工作,探讨如何降低婴儿死亡率,现将长乐市1992~1994年婴儿死亡的615例作一分析。一、资料与方法本组615例为长乐市各村死亡的婴儿,均经各村卫生所调查死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本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及变化趋势,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对策,以便降低U5MR。方法按照《朝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由全市县、乡、村3级妇幼保健监测网络人员负责及时收集和上报儿童死亡监测资料。结果全市2006年至2007两年出生活产总数43349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473例,其中婴儿40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排序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和肺炎。由这5类死因致死者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60%以上。结论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是以围生期相关因素影响较大,欲降低U5MR,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山东省枣庄市2002年5月-2006年6月间出生的婴幼儿中死亡的婴幼儿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方法 婴幼儿出生资料和死亡资料由枣庄市辖五区一市及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安户籍统计部门、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凡病婴幼儿死亡死于医院内、由该院防保科(组)调查核实后填写报告单;死于家庭或外地,则由乡村医生或地段防保医生调查核实后填写报告单.报告一律按民政部门规定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中全部内容填报和医疗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婴幼儿医学临床死亡证明书》及死亡三证中全部内容填报.反复核实后,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原则编码,分类统计.结果 婴儿死亡481例,其中<12月龄婴儿死亡389例,年均死亡率2305.19/10万:1~4 岁幼儿死亡91例,年均死亡率118.71/10万.婴、幼儿死亡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占婴幼儿死亡数的81.04%,新生儿占婴儿死亡数的73.26%,在新生儿死亡中,出生一周内死亡的占76.84%,出生24h内死亡的占一周内死亡新生儿的59.36%.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产伤和窒息(占其死亡数的54.39%)、早产儿和未成熟儿(占18.60%).婴儿(不合新生儿)主要死因是肺炎(占33.65%),幼儿主要死因是意外死亡(占50.55%).结论 要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关键是减少围产期内(7d内)新生儿的死亡.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和新生儿并发症的救治水平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掌握并分析婴儿死亡资料,摸清严重威胁我省婴儿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找出对策,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省1985~1987年婴儿死亡回顾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调查方法与范围按贵州省孕产妇及0~7岁儿童死亡回顾调查方案进行。共调查26个县(市)的婴儿180904人,占上述地区婴儿总数的35.76%。结果与分析一、婴儿死亡率三年内共死亡婴儿14864例,死亡率82.17‰;其中新生儿死亡8880例,死亡率49.09‰。婴儿和新生儿的死亡构成详见表1、2。西南三省同期相比,我省婴儿死亡率最高。详见表3。二、婴儿死亡月龄分布1.7天内婴儿死亡5659例,7~28天内婴儿死亡3221例,分别占全部死亡婴儿病例的38.07%和21.66%。  相似文献   

19.
“意外死亡”根据国际疾病分类 ICD- 9为 E编码死因 ,是一种非疾病引起的死亡。随着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我国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伤害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为了解如东县掘港镇居民意外死亡的死亡原因 ,探讨防治对策和措施 ,防止并减少意外死亡的发生。现将如东县掘港镇 1 996~2 0 0 1年意外死亡情况报告并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本镇卫生院防保科收集的各村乡村医生上报的及由县殡仪馆核对的死亡原因报告卡。人口资料来源于公安部门人口年报。按 ICD- 9E编码中有关意外死因分类。2 结 果死亡率 :1 996~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县从1986年正式建立了居民病伤死亡报告制度,现就我县1986—1988年婴儿死亡状况分析如下: 资料来源及方法 1.我们从全县1986——1988年的居民死亡报告卡和死因年报表中抽出所需要的婴儿(不满一周岁)死亡卡,出生活产婴儿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