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匿性房室旁道的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Giardina等在综合62例婴儿及儿童房室旁道(W-P-W)综合征时曾报道心室预激的心电图图型(δ波)可在童年早期消失。但是,房室旁道的逆行传导在理论上仍可保持完整,并可用以解释这些患者中出现反复发作的快速心律失常。为此,作者对46例反复发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颤动而心电图无心室预激表现的患者进行了研究,证实其中12例有仅能提供逆行传导的房室旁道(隐匿性W-P-W综合征)。12例中男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生理研究证实1例隐匿性慢旁道。该旁道与正道共同形成室房双径路文氏现象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并成功地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对隐匿性慢旁道的多种电生理表现及诊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右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右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商丽华胡大一杨新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20)两年来在本中心接受射频消融495例患者的504条房室旁道(简称旁道)中,隐匿性房室旁道202条(占40.1%),其中右侧隐匿性旁道2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对隐匿性房室旁道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术前食管电生理指标,观察心动过速诱发时体表心电图逆行P波形态、P波在V1及食管导联的先后顺序。结果不同部位的房室旁路在不同导联上逆行P波形态不同;69例中左侧游离壁旁路48例,P′E领先P′V1,右测游离壁旁道12例,P′V1领先P′E,间隔旁路9例,P′V1与P′E几乎同时出现。结论食管电生理检查对隐匿性房室旁道能进行初步定位,为射频消融手术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6.
希氏束旁道是间隔部房室旁道的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其解剖部位邻近希氏束,给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易发生传导系统并发症。我院对8例希氏束旁道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患者进行了消融治疗。现将其食管心脏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忠杰 《心电学杂志》2008,27(2):174-178
房室旁道(下称旁道)是构成预激综合征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解剖基础.采用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阻断旁道传导可根治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多房室旁道的电生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例多房室旁道(AP)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38±4(19~48)岁。均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其中4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1例合并扩张型心肌病。3例各次心动过速的频率明显不同,1例窦性心律、2例房颤时ECG可见不同的delta波,2例记录到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多AP的诊断标准:射频消融阻断一条AP后,在相距3cm以上部位发现另外的AP。  16例患者共计33条AP(1例3条AP、15例2条AP),其中左游离壁17条(51.5%)、右游离壁7条(21.2%)、左后间隔6条(18.2%)、右间隔3条(9.1%)。多AP位于同侧与两侧者各8例。16例患者中5…  相似文献   

9.
李忠杰 《心电学杂志》2008,27(1):116-119
预激综合征是指起源于窦房结或心房的激动除沿着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心室以外,同时快速通过异常的传导肌束(旁道)提前激动一部分或全部心室肌,并且极易伴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为旁道传导引起的心室预激改变及其伴发的心律失常.了解旁道的电生理特征不仅在射频导管消融前的电生理检查中起到诊断作用,也对心电图诊断心室预激有较大帮助.尤其在心电图上表现出可疑心室预激、间歇性心室预激等改变时,可提高心电图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正> 长期以来认为房室旁道(Atrioventricular acceasory pathway,AVAP)呈“全或无”传导,但临床上常用AVAP的隐匿传导(Concealed conduction,CC)来解释预激综合征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RR间期的不规则现象.1974年Zipes等用早搏刺激揭示了AVAP CC的存在。随着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对AVAP的CC进行了深入研究。一、AVAP隐匿传导的检查方法 AVAP的CC指激动未能从旁道传至心房或心室,不产生心电图上的P、QRS波。但由于旁道的部分组织被隐匿地除极,产生了一个不应期,而引起下  相似文献   

12.
房室间隔旁道的电生理和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慧  李忠杰 《心电学杂志》2010,29(3):262-266
临床常见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系心房、房室结一希浦系统、心室、房室旁道均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近年来通过导管消融(下称消融)阻断房室旁道可以根治AVRT,故术前的定位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房室旁道电位的电生理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房室双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室双旁道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对1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术证实的房室双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房室双旁道的电生理特征为:(1)心房起搏时显示两种不同的预激图形和/或特殊类型室性融合波群,经食管心房起搏有利于显现左侧旁道。(2)诱发出两种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两条旁道形成折返环路。(3)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出现两种不同的R-P^-间期和P^-波或房性融合波。(4)排除房室结双径路后,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的频率快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预激旁道的部位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P^-波提示的部位不同。(6)双旁道隐匿性传导是造成其中一条旁道丧失传导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另4例未能表现出上述电生理特征,其中右侧隐性旁道合并左侧隐匿性旁道1例,右侧隐匿性双旁道1例,左侧隐匿性双旁道2例。结论: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能够确诊大部分的房室双旁道,采用多导联同步记录及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仔细分析电生理表现有助于揭示房室双旁道。  相似文献   

15.
以冠状窦内导管或大头消蚀导管记录1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房室旁道(AP)电位。8例前传AP电位均起源于同步ECG delta波前0~20ms,平均波幅为0.78 mV,A-AP间期多在30 ms以内,AP电位在V波前15 ms以上。4例逆传AP电位的平均波幅为0.46 mV,V-AP及AP-A分别为52 ms及34 ms。记录AP电位有助于房室旁道的准确定位及其传导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硝苯地平对窦房结电生理影响的观察(摘要)山东省苍山县人民医院王汉林,孟祥宏,马自义,张朴,李国栋,栗华我们通过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观察硝苯地平对窦房结功能电生理参数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本组共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0~58岁,均系窦...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性,44岁。因"反复心悸10余年"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无黑曚晕厥等不适。心悸呈突发突止,持续约数分钟后好转。十余年来心悸反复发作,且发作频率逐渐增高,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现患者每月发作心悸2次左右,每次持续半小时好转。患者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不齐,平均心率60bpm,QRS波形态正常未见心室预激图形(图略)。在门诊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图1、图2),  相似文献   

18.
李忠杰  王慧 《心电学杂志》2011,30(5):431-433
近年来采用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阻断房室旁道的传导后可根治其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故术前对房室旁道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体表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室预激最简单、常用的方法,根据各导联预激波极性不同及胸导联移行区的判断,能对显性房室旁道作出定位。隐匿性房室旁道因无顺传功能,无法根据预激波进行旁道定位。但此类旁道具有较强的逆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通过心电图进行隐匿性房室旁道定位.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射频导管消融证实为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术前的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结果通过分析P-波形态与R-Pˉ间期改变,可将旁道初步分为右前、右后、左前、左后4个部位.①V1的Pˉ波倒置时旁道位于右侧,Pˉ波直立时旁道位于左侧,V,的R-Pˉ间期≥P^-R间期时提示旁道位于左前区域.②ⅡⅢ、aVF的Pˉ波直立时旁道位置靠前,倒置时旁道位置靠后;左侧旁道的Ⅲ Pˉ波电压高于aVF时旁道位于左前区域,右侧旁道的Ⅱ Pˉ波电压高于Ⅲ时旁道位于右前区域;Pˉ波深倒置为后间隔旁道特征性表现.⑧Ⅰ、aVL的Pˉ波直立时旁道位于右侧或间隔部,Pˉ波倒置时旁道位于左前区域,Pˉ波倒置越深旁道越靠前.结论 隐匿性旁道逆传形成的Pˉ波形态及V1 R-Pˉ间期改变可对房室旁道定位,不同导联的特征性Pˉ波越多.旁道定位越准确.  相似文献   

20.
对42例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作电生理检查发现7例有多条房室旁道。主要表现为右室程序刺激或心动过速时逆传 A 顺序改变或体表 ECG 预激波方向变化。心动过速时心室期前刺激有助于揭示“旁观”的旁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