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激活及细胞外基质(exlxacellular matric,EMC)的大量产生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因此,寻找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的途径是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策略。本文就目前对HSC凋亡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朱华丽  潘勤  李定国 《胃肠病学》2009,14(6):378-380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其特征性变化为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诱导活化的HSC凋亡有望逆转肝纤维化。本文从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神经生长因子途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途径、核因子-κB途径对HSC的凋亡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肝星状细胞凋亡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年来对肝纤维化形成的机理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实验证据表明,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1],这一观点逐渐被广泛接受。肝星状细胞(hopaticstellatecell,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2],HSC在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的作用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Burt[3]认为,肝纤维化逆转时HSC的减少是由于激活状态的HSC转化为静止状态。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恢复期,激活状态的HSC减少主要通过凋亡机制,而不是表型的转化[4]。几位学者分别对HSC凋亡的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4.
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HSC)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 ,活化的HSC主要通过凋亡方式减少 ,且有多种途径影响其凋亡[1 11] 。一、自发凋亡Saile等[7] 报道 ,培养的HSC在 2d时不发生凋亡 ;4d时凋亡率为 8%± 5 % ;7d后则为 18%± 8%。而胆道结扎术后 2 1d ,HSC的自发凋亡率为 1%~ 3% [2 ] 。体内研究表明 ,肝组织急性损伤阶段 ,HSC出现激活、增殖而无凋亡迹象 ;恢复阶段HSC的凋亡与组织中HSC总量的减少相平行[7,10 ] 。由此显示 ,自发凋亡可能是机体清除…  相似文献   

5.
肝星状细胞是位于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一种肝非实质细胞,它的凋亡被认为是肝纤维化自发性恢复的中心环节.有关肝星状细胞凋亡的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有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神经生长因子途径、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途径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途径等.  相似文献   

6.
梁梓宇  覃山羽 《内科》2010,5(1):38-40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是位于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问的一种肝非实质细胞,约占正常肝内细胞总数的5%~15%。活化的HSCs合成大量胶原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导致肝内ECM过量积聚,胶原合成过多,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形成。由此可见HSCs是引起肝纤维化的主要细胞,HSCs的激活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要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肝星状细胞凋亡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肝纤维化病理过程中HSC的凋亡机制近来年为人们所认识,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笔者就这一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UPP)是一种高效蛋白降解途径,主要负责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其中,蛋白酶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酶复合体,它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血管发生过程中多种蛋白质的降解等过程,从而在细胞存活、纤维化、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包括硼替佐米(bortezomib)在内的多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在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也开始进入萌芽阶段,现就近年来其与HSC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肝星状细胞凋亡与肝纤维化逆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因素,但随着活化其凋亡敏感性增强,Fas/Fas-L、p75/NGF、PBR/PBR-L等介导HSC凋亡,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细胞因子和药物等多种因素参与调控HSC凋亡,应用高选择性凋亡因素诱导活化HSC调亡将是治疗和逆转肝纤维化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肝星状细胞凋亡调控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导HSC凋亡成为阻止肝纤维化进程的途径之一.生长因子、死亡受体配体(TRAIL、FAS)、细胞外基质(胶原、整合素)、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因子(NF-κB、IKKJNK)等多种因素参与调控HSC凋亡.  相似文献   

11.
肝星状细胞凋亡及中医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数据表明,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在这一逆转过程中,肝星状细胞(HSC)凋亡是研究热点之一。我们就HSC凋亡与肝纤维化、HSC凋亡的调节机制及中医药的干预作用等方面进行回顾与总结。 1 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凋亡与肝纤维化 1.1 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 活化的HSC形态与静息态不同,主要体现在:维生素A脂滴减少,  相似文献   

12.
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和消退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特异性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aHSC)凋亡,既可减少细胞外基质产生,又可促进其降解,有助于逆转肝纤维化。研究发现,多种药物可通过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和内质网应激途径等诱导aHSC凋亡。该文就诱导aHSC凋亡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姜黄素诱导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HSC-T6,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HSC凋亡,以SABC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HSC凋亡中相关基因Fas、P53、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20、30、40μmol/L姜黄素作用HSC-T6 24 h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DNA梯度带;流式细胞术检测到HSC凋亡,各组凋亡指数分别为(11.61±2.79)%、(52.03±4.38)%和(87.11±12.62)%,与对照组的(3.81±0.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0μmol/L姜黄素作用HSC-T6 24 h后,凋亡相关蛋白Fas、P53、Bcl-2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7.40±2.84)%、(43.14±7.33)%和(28.73±5.91)%,与对照组的(33.12±3.13)%、(20.61±7.22)%和(95.41±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凋亡相关基因Fas、P53表达,下调Bcl-2表达等机制而发挥诱导HSC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系rHSCs-99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rHSCs-99分成4组:对照组(A组),RAPA 50 nmol/L组(B组),RAPA 100 nmol/L组(C组),RAPA 150 nmol/L组(D组)。RAPA作用72 h后,分别用MTT法检测rHSCs-99增殖,ELISA法检测I型胶原表达,流式细胞仪Annexin-V FICT/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right-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Fas、P53与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 RAPA作用后,rHSCs-99增殖受到抑制,I型胶原含量降低,凋亡率增高,Fas、P53表达增多,Bcl-2表达减少。结论 RAPA能抑制rHSCs-99的增殖及I型胶原合成。促进rHSCs-99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开启Fas/FasL凋亡途径及上调凋亡相关基因P53、下调Bcl-2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的实质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是肝内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在各种致肝纤维化因素的作用下,肝星状细胞从富含维生素A的静息细胞表型转变为具有增殖性、分泌性的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肝星状细胞活化以及活化后如何维持其致纤维化的特征,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以期找到更多的治疗肝纤维化的方法和策略。这里主要将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α干扰素对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临床研究发现,α干扰素(IFN-α)有特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而不依赖于其抗病毒作用,但其抗纤维化机制尚不清楚。目前IFN-α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未见报道。以体外培养的鼠HSC为研究对象,观察IFN-α对活化状态的HSC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中细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的过量沉积,是许多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病理过程。肝纤维化的发生,首先是有肝细胞的损伤,然后是肝损伤所致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激活,两者关系密切,均为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肝星状细胞凋亡在肝纤维化的消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参与HSC活化的多种因素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产物等,需通过HSC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才能发挥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关键通路,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该信号通路与肺及肾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肝星状细胞(HSC)凋亡是肝纤维化逆转的主要机制之一。人和大鼠的HSC表达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当p75与神经生长因子(NGF)结合时可引起细胞凋亡。本研究通过建立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肝纤维化自发逆转过程中HSC凋亡和p75表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治疗肝纤维化的方法中,以肝星状细胞(HSC)为靶点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1-2].国艳等[3]研究发现,莪术油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HSC有明显促凋亡作用,但其凋亡机制尚不清楚.我们进一步检测和证实了莪术油注射液对HSC的促凋亡作用;并同时检测促凋亡基因Fas、抑凋亡基因bcl-2与凋亡蛋白酶caspase-3,试图揭示莪术油注射液促进HSC凋亡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