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至今,一些锕系和镧系放射性核素促排的首选治疗方法仍然是DTPA的静脉内给药法。但是,近来,在应用气溶胶化的DTPA吸入作为交替和可能更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方面,增加了人们的兴趣。这种兴趣是根据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吸入是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最可能的途径,而且以吸入DTPA来治疗可能会增加药物-金属互相作用的潜力,从而导致更大的促排效力。(2)病人舒适,DTPA用吸入的重复给药 相似文献
2.
王崇道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0,(1)
在大鼠 DTPA 对钚的胆汁排除早有报道,但在注入 DTPA 后胆汁中钚含量和肝钚丧失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未曾研究过。为此目的作者测定了 DTPA法入胆道插管大鼠后胆汁中的排钚量。实验动物为150~200克 Sprague-Dawley 雌性大鼠。分两大组 相似文献
3.
赵兴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5,(1)
作者用体重200~250克的Sprague-Dawley纯种雌性大鼠做了三批实验。第一批:用250kVp的X线照射大鼠下半身,照后3天,用~(238)Pu(Ⅳ)硝酸盐溶液灌胃,或在大鼠腹壁做正中切口,将~(238)Pu(Ⅳ)硝酸盐溶液注入十二指肠中,测定~(239m)Pu吸收率。第二批。向大鼠十二指肠内注入~(238)Pu(Ⅳ)硝酸盐溶液或柠檬酸盐溶液,或[~(238)Pu(Ⅳ)硝酸盐 DTPA]溶液;或以~(238)Pu(Ⅳ)硝酸盐溶液给大鼠灌胃,再 相似文献
4.
王崇道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0,(4)
以往的工作已证实在大鼠DTPA所引起经胆道排泄的钚是来自沉积在肝脏里的钚,并且在给予DTPA后约4小时内大部分的DTPA已从尿中排出。为了阐明DTPA对肝钚作用的机制,本文应用负离子交换柱色层分析法来进行研究。实验动物为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其中三只(体重270±5克)在实验前一天晚餐禁食,于戍巴比妥麻醉下(腹腔注入36毫克/公斤)行胆道和膀胱插管术。然后经颈静脉注入NO_3〔Ca-~(14)CDTPA〕 相似文献
5.
钱道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84,4(1):43-45
本文论述α射线的自吸收效应并介绍三种自吸收校正方法:1.放射性活度相同法;2.比放射性活度相同法;8.吸收法.自吸收校正是α放射性测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9.
李志勇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3,(1)
作者复习了文献,并报告了哥本哈根地区10年内在约20,000余例鼻部小手术(鼻窦手术除外)中,发现3例术后并发失明患者,约占<0.2%。 例1 男性,59岁。因鼻中隔弯曲在全麻下(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行鼻中隔粘膜下截除术及右下鼻甲部份切除术。术中鼻中隔后部出血较多 估计失血约1,000cm,补血500cm。术后患者诉右眼视力模糊,尤以上半视野,眼科检查,视力: 相似文献
10.
DTPA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应用于放射性核素的促排,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临床上所用的DTPA,一般为其三钠钙盐(以下作Ca-DTPA),毒付作用较大。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于六十年代以后,人们对DTPA的三钠锌盐(以下作Zn-DTPA)越来越重视,以至成为当前促排研究的重要动向之一[1]。迄今得到的动物实验结果是令人鼓舞的,而且国内外均已开始试用于人体。可以说,Zn-DTPA过渡到临床应用的阶段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晕船对大鼠铁吸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晕船组。晕船组大鼠每天给予模拟晕船刺激2h,连续14d。以大鼠异嗜高岭土行为作为评价其运动病发生的指标。正常对照组大鼠不给予旋转刺激。记录大鼠每日高岭土取食量和吸收量,并收集两组大鼠第1、3、7、14天的粪便。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并计算大鼠摄入和排出的铁总量,并计算铁的表观吸收率。结果晕船组大鼠异嗜高岭土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大鼠进食量无差异,晕船大鼠第7天粪便铁排出量显著增高(P〈0.05),铁的表观吸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晕船刺激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阻碍大鼠对铁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李勐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4,(3):69-70
鼻部外伤是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大多数情况下仅靠X线检查作出诊断。但由于鼻部解剖形态的特殊性,难免存在漏诊、误诊,尤其是平片对与鼻骨骨折关系密切的上颌骨额突骨折的检出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通过对我院50例鼻部外伤,且平片与CT检查资料齐全的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X线与CT检查对鼻部外伤的不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鼻部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我院自 2 0 0 2 - 0 1~ 0 5共收治 36例鼻部手术患者 ,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 ,在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减轻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1 健康教育的对象本组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1 6~ 54岁 ,平均 35岁。鼻息肉 1 0例 ,鼻中隔偏曲 1 2例 ,鼻甲肥大 1 1例 ,鼻部肿物 3例。平均住院天数 7d ,均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治疗。2 健康教育的内容2 .1 入院宣教 :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主动热情地接待并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氯胺酮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肠灌注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灌注液中氯胺酮的含量。色谱柱为Welchrom C18,流动相为乙腈-0.015 mol.L-1乙酸胺(加醋酸调pH5.5)=40:6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氯胺酮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200μg.ml-1(r=0.9995),日内RSD小于1.56%,日间RSD小于4.67%;方法回收率为96.32%~100.5%。不同浓度的氯胺酮肠灌注液(20、50、100μg.ml-1)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673±0.0202)h-1、(0.2734±0.0476)h-1、(0.2769±0.0211)h-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满足肠灌注液中氯胺酮的含量测定要求。氯胺酮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机理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5.
Gd—DTPA对鼻咽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Gd-DTPA对鼻咽癌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40例鼻咽癌患者行Gd-DTPA增强前后MRI检查,其中放疗前18例,放疗后局部复发(RNPC)22例;对照组包括放疗后纤维化(RF)6例和炎性病灶2例。结果:Gd-DTPA增强MR检查能清晰显示鼻咽癌的侵犯范围和边界;RNPC与RF病灶增强后信号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灶无强化,可除外RNPC,有强化则不一定是RNPC,炎性病灶 相似文献
16.
黄琪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78,(4)
一、引言对于钚、稀土金属内污染的促排药物,至今仍以 DTPA 为最有效的药物。但由于其临床注射给药时产生一定的毒付作用,因此经常地、长期用药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从事原子能工业生产的厂矿,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吸入,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鼻部韦格纳肉芽肿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鼻部韦格纳肉芽肿,均经过CT检查,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慢性鼻窦炎症状、鼻粘膜干燥结痂和鼻出血。结果:3例韦格纳肉芽肿局限于鼻部,其余5例为全身性韦格纳肉芽肿。CT表现:①鼻窦炎表现。②鼻腔内充以软组织影,鼻甲、鼻中隔破坏。③早期上颌窦内壁破坏,晚期鼻窦骨质增生、硬化,窦壁增厚,出现“双线”征。④2例随访观察鼻甲、鼻中隔破坏较前明显,4例鼻甲、鼻中隔改变未见加重,6例上颌窦壁骨质明显增厚,出现不规则“双线”征。窦腔变小。结论:鼻甲、鼻中隔破坏。鼻腔充以软组织影,鼻窦壁“双线”征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征象;CT可准确显示鼻部韦格纳肉芽肿侵及范围;也能够帮助与其他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鼻大部缺损和鼻翼缺损修复再造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980~2010年共收治鼻部缺损修复患者70例,其中全鼻再造首选扩张器植入扩张前额正中皮瓣;鼻翼缺损尽量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若鼻翼缺损小于1.5 cm×1.5 cm,可采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结果本组70例中,61例移植皮瓣或皮片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59例术后随访0.5~3年,鼻缺损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鼻部缺损应根据缺损部位、范围、供区情况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