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192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术中心肌保护及术中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38例,发生率为19.8%;术后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4.2%。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注重围手术期处理,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对2006年2月-2011年3月共2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10.7%;并发症:早期出现低心排综合8例,其中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出现室性心律失常6例,其中1例因顽固室性心律失常死亡。心包、纵隔引流多二次开胸止血或(和)延迟关胸3例。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脑梗死1例死亡。结论:注意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时机选择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重症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呼吸、循环系统护理,泌尿系统、电解质的监测,抗凝治疗的护理、管道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结果与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可促进患者的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3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等外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低心排15例,严重心律失常7例,肺部感染9例,肾功能衰竭3例,死亡3例,死因低心排2例,肾功能衰竭1例。29例术后随访,心功能Ⅰ级19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症多,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是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重症心脏瓣膜病55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正隆  邓海青  钟齐庆  凌毅 《广西医学》2008,30(10):1548-1549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国内外报告病死率为9%~14%[1].我科2003年5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55例,占同期瓣膜手术的37%,现将其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廷武 《中外医疗》2013,(29):96-97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及围术期的处理措施.方法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72例给予以瓣膜置换为主的综合处理.门诊或电话随访1~6个月.结果 住院死亡4例(5.5%),出院2周死亡1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8例、Ⅱ级32例、Ⅲ级28例.结论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面评估手术风险,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及营养状况,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高重症瓣膜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成功率, 总结及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9年6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76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结果 6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2例,死亡率为4.35%。失访12例,其余随访3个月~9年,死亡6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232例,Ⅲ级8例,Ⅳ级6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好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处理,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49例重症瓣膜病手术病人,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MVR+AVR 8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P)152例,左房折叠术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8例. 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3.2%(8/249).在241例中,随访235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死亡2例,随访病死率.8%(2/235),其余232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的.结论:对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结构,选择合适的瓣膜,同时处理三尖瓣病变和巨大左房,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彬 《医学综述》2013,19(9):1625-1627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一直是心脏外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效地评价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各项心肌保护措施,对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整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心功能调整、术中心肌保护以及术后心脏辅助装置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0.
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0年5月~2005年5月18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135例行三尖瓣成形术,37例进行左房折叠术,围术期采用营养支持疗法。结果:182例患者中在院死亡5例,死亡率2.7%。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5例,随访151例,死亡1例。结论:科学的应用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明显地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围术期处理的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24例巨大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结果 本组24例病人,术后恢复均顺利,术后24例病人无低心排、室颤并发症,且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月的LVEDD与LVESD显著性地减少(P<0.05),而LVEF显著性地提高(P<0.05).对其术前手术指征的评估,术前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术后早期的处理等围手术期的处理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围术期正确处理是提高这类巨大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自2002年1月~2009年1月,对5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二尖瓣置换30例,二尖瓣carptetier成形环成形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18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32例,左房折叠11例,左房血栓清除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5.17%),低心排综合症、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各死亡1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注重术中心肌保护,术中合理纠正瓣膜病变,加强术后监护,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由于瓣膜功能损害,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长期的心功能衰竭,生命器官继发损害明显,手术病死率较高.2002年8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15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由于重视围手术期各个环节的处理,采取综合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闽  李玮 《铁道医学》1997,25(2):94-95
目的 探讨加强重症心脏瓣膜病膜替换术围术期的处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术前常规应用GIK液7-14d。瓣膜替换术在全身中度低温,心脏深低温下进行,伴有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附加三尖瓣成形。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再次开胸止血2例,严重心律失常,37例出院时心脏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充分加强心肌保护,术前心脏功能Ⅳ-Ⅴ级可视为预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高龄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9年8月的125例65岁以上的高龄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早期生存117例(93.6%),死亡8例(6.40%)。出院后随访时间6个月-3年,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对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只要注意围手术期处理、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重症换瓣病人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病病人换瓣治疗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对近 5年来 2 5例重症心瓣膜病病人 (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 3例 ,结核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例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1例 )施行二尖瓣置换术和 (或 )主动脉瓣置换术或三尖瓣置换术 ,心功能Ⅲ级 8例 ,心功能Ⅳ级 17例。结果 术后因低心排并肾功能衰竭死亡 1例 ,术后 4 5天因脑出血死亡 1例 ,1例反复右心功能不全 ,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 ,随访 1~ 4年 ,均恢复良好。结论 降低危重换瓣病人的死亡率和并发症 ,关键在于良好的围手术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术期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7例.结果 65例治愈出院,平均EF值(53.6±10.4)%.死亡12例(死亡率15.6%),早期死亡原因7例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术后失访.58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其中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4例(24%),恢复至Ⅱ级35例(60-3%),恢复至Ⅲ级9例(15.5%),随访病例中无死亡病历.结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注重围术期综合治疗,改善心、肺、肝、肾等各脏器功能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对49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行换瓣手术。结果发现:术后发生低钾血症31例,频发室早14例,室颤7例,因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等原因死亡11例。讨论了重症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标准,并对围麻醉期的处理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强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围术期的处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术前常规应用GIK液7d~14d。瓣膜替换术在全身中度低温,心脏深低温下进行,伴有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附加三尖瓣成形。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再次开胸止血2例,严重心律失常5例,37例出院时心脏功能均恢复至Ⅱ~Ⅲ级。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充分加强心肌保护。术前心脏功能Ⅳ~Ⅴ级可视为预置心外膜心肌起搏的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源性恶液质患者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源性恶液质患者共28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分析围术期应对患者采取的处理方法。结果手术结束后,死亡患者有1例,死亡率为3.57%,存活患者有27例,存活率为96.43%。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肺功能不全,有4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有12例患者出现肾功能障碍,所有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52.44±6.58)d,共有27例患者治疗良好出院,治疗成功率为96.43%。结论术前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源性恶液质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对心肌的保护,增强体外循环管理,术后加强对患者心肺功能的支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重视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这些都是保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源性恶液质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