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2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有10例术后7d内死亡,死亡率为4.5%.其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综合症6例,心室纤颤3例,呼吸衰竭1例,手术早期并发症:低心排综合症42例,心律...  相似文献   

2.
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术期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7例.结果 65例治愈出院,平均EF值(53.6±10.4)%.死亡12例(死亡率15.6%),早期死亡原因7例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术后失访.58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其中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4例(24%),恢复至Ⅱ级35例(60-3%),恢复至Ⅲ级9例(15.5%),随访病例中无死亡病历.结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注重围术期综合治疗,改善心、肺、肝、肾等各脏器功能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192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术中心肌保护及术中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38例,发生率为19.8%;术后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4.2%。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注重围手术期处理,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室及小左心室常规意义上被认为是重症心脏瓣膜病 ,此类病人多伴有心功能严重衰退 ,手术难度大 ,危险性高 ,术后症状改善少 ,死亡率高。但随着近年研究的广泛开展和深入 ,人们对其病理生理变化有了较充分的了解 ,心肌保护和围手术期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 ,此类病人的手术疗效和远期效果有了明显提高[1] 。1 基本概念巨大左室是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二尖瓣关闭不全而致左室容量负荷过高 ,最终导致左室扩张而致。临床上通常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eftven 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对2006年2月-2011年3月共2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10.7%;并发症:早期出现低心排综合8例,其中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出现室性心律失常6例,其中1例因顽固室性心律失常死亡。心包、纵隔引流多二次开胸止血或(和)延迟关胸3例。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脑梗死1例死亡。结论:注意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时机选择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毓优  刘苏 《海南医学》2011,(18):69-71
目的总结6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的优点。方法 6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前心功能Ⅲ级10例,Ⅳ级50例。共行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40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3.34%。术后出血3例,均开胸探查止血。脑损害3例,经治疗未留下后遗症。呼吸衰竭3例,肺部感染3例,肾功能衰竭4例,心包积液11例,恶性心律失常5例,气管切开2例,肝功能不全8例。随访60例,平均随访1~4年,死亡3例,其余恢复良好。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注意术前准备,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术中麻醉及体外的配合,围手术期监护,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0年5月~2005年5月18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135例行三尖瓣成形术,37例进行左房折叠术,围术期采用营养支持疗法。结果:182例患者中在院死亡5例,死亡率2.7%。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5例,随访151例,死亡1例。结论:科学的应用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明显地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对8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实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术.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4例,3例死于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1例于术后一周出现心包填塞,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余病例全部康复出院.死亡率4.82%.术后随访,复查心脏彩超示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心功能均有改善,其中心功能Ⅰ级20例,Ⅱ级56例,Ⅲ级4例.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加强心肌保护和提高手术技巧,严密的术后监护,就可以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瓣膜替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97例重症瓣膜病瓣膜手术病人。术前平均LVd(A -P) 5 9.9± 13 .8mm(其中 >70mm 69例 ,占 2 3 .2 % ) ,LAs(A -P) 60 .2± 16.6mm(其中 >60mm13 3例 ,占 44 .8% ) ,LVFS 2 9.0 %± 8.4% ,LVEF 5 4.9%± 13 .4% ,C T 0 .66± 0 .0 9。结果 二次开胸 8例 (2 .7% ) ,低心排综合征 16例 (5 .4% ) ,肺功能不全 2 6例 (2 .0 % ) ,肝功能不全 5例 (1.7% ) ,肾功能不全 6例 (2 .0 % ) ,脑合并症 4例 (1.3 % ) ,急性胰腺炎 1例 (0 .3 % ) ,瓣周漏 3例 (1.0 % ) ,心包积液 16例 (5 .4% ) ,死亡 4例 (1.3 % )。术后 10 -14天 ,UCG复查LVd(A -P) ,LAs(A -P) ,C T较术前显著缩小 ,而LVFS和LVEF有所减少。结论 保留二尖瓣装置 ,双瓣置换术中人工瓣膜的合理选择和匹配 ,合并三尖瓣病变的处理 ,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 ,加强术后处理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30例重证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17~75岁,心功能Ⅲ级18例,Ⅳ级12例,单独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8例,联合瓣膜置换术(DVR)10例。同时行三火瓣成形术18例,左房血栓清除术10例,左房折叠术8例。结果: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5例,其中1例为呼吸功能衰竭,2例为低心排综合征,2例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注意例于术期的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术后并发症的早期防治,可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1993年9月至2005年9月,作者共收治心脏瓣膜病236例,其中重症心脏瓣膜病108例,现将该108例的外科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0年5月~2005年5月18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135例行三尖瓣成形术,37例进行左房折叠术,围术期采用营养支持疗法。结果:182例患者中在院死亡5例,死亡率2.7%。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5例,随访151例,死亡1例。结论:科学的应用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明显地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有一部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其心脏的病理改变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阶段,表现为心功能低下、全身代谢功能障碍、内分泌以及其他脏器功能不全,对这部分患者,尽管采取了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但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仍较高。2001年3月~2001月12日我们共施行这类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换瓣手术29例。现就这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术前准备、术中心肌保护、三尖瓣的处理及术后处理等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38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5例,女性23例,年龄16~75岁。术前心功能Ⅲ级26例,心功能Ⅳ级12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8例,双瓣膜置换11例。行三尖瓣成形术13例,左房血栓清除术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9例。结果:早期主要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1例,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危重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同时,充分的术前准备也至美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廷武 《中外医疗》2013,(29):96-97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及围术期的处理措施.方法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72例给予以瓣膜置换为主的综合处理.门诊或电话随访1~6个月.结果 住院死亡4例(5.5%),出院2周死亡1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8例、Ⅱ级32例、Ⅲ级28例.结论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面评估手术风险,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及营养状况,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26例左房型巨大心脏瓣膜病(心胸比率≥0.70)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在低温体外循环下经右房、房间隔入路进行二尖瓣机械瓣替换术。本组病例男9例,女17例,年龄26~46岁,平均36.5岁,均为风湿性心脏病,其中11例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进行同期三尖瓣成形术。结果 术后死亡2例(7.7%),死亡原因为术后并发严重低心排血量及严重心律失常,其余均顺利出院,有20例随访资料齐全,时间1~9年,心功能均提高Ⅰ~Ⅱ级,能正常生活。结论 左房型巨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而围手术期的术前处理及术后监护处理十分重要,是降低死亡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984年12月~1988年12月对4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术前CTR均>0.70,心功能Ⅲ级27例、Ⅳ级19例。绝大部分患者伴有肝、肺和肾功能损害。35例做了MVR、11例为MVR AVR,其中14例同时施行三尖瓣环成形术。手术死亡率为8.7%。术后随诊最长51个月,晚期死亡2例。余40例心功能上升为Ⅰ~Ⅱ级。本文讨论了此类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提高重症瓣膜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成功率, 总结及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9年6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76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结果 6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2例,死亡率为4.35%。失访12例,其余随访3个月~9年,死亡6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232例,Ⅲ级8例,Ⅳ级6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好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处理,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刘治元  吴东信  欧斌  蓝远敏 《河北医学》2010,16(9):1084-1086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对41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换瓣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1例死于低心排。1例于术后第9天突发室颤,抢救无效死亡。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余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死亡率7.32%。随访35例,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3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充分的术前心功能调整,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尽量保留二尖瓣部分装置,术后严密的监护,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瓣膜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 1995年5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116例此类病人,入院时心胸比率0.56-0.90,心功能均为Ⅳ级;给予综合、系统治疗后心功能转为Ⅱ-Ⅲ级。采用氧合含钾机血灌注保护心肌下行瓣膜置换术。结果 住院死亡8例,死亡率7%;并发症:延迟性心包填塞1例,低心排21例,其中心衰2例,1例脑出血,1例肾衰,1例脑梗死,2例左室破裂,其中1例保留后瓣,1例感染。结论 精心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手术操作,良好的心肌保护,妥善的术后处理对此类病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